卷四帝紀第四 炀帝下
關燈
小
中
大
來赴難。
九月甲辰,突厥解圍而去。
丁未,曲赦太原、雁門郡死罪已下。
冬十月壬戌,上至于東都。
丁卯,彭城人魏骐麟聚衆萬餘為盜,寇魯郡。
壬申,賊帥盧明月聚衆十餘萬,寇陳、汝間。
東海賊帥李子通擁衆度淮,自号楚王,建元明政,寇江都。
十一月乙卯,賊帥王須拔破高陽郡。
十二月戊寅,有大流星如斛,墜明月營,破其沖車。
庚辰,诏民部尚書樊子蓋發關中兵,讨绛郡賊敬盤陀、柴保昌等,經年不能克。
谯郡人硃粲擁衆數十萬,寇荊襄,僭稱楚帝,建元昌達,漢南諸郡多為所陷焉。
十二年春正月甲午,雁門人翟松柏起兵于靈丘,衆至數萬,轉攻傍縣。
二月己未,真臘國遣使貢方物。
甲子夜,有二大鳥似雕,飛入大業殿,止于禦幄,至明而去。
癸亥,東海賊盧公暹率衆萬餘,保于蒼山。
夏四月丁巳,顯陽門災。
癸亥,魏刁兒所部将甄翟兒複号曆山飛,衆十萬,轉寇太原。
将軍潘長文讨之,反為所敗,長文死之。
五月丙戌朔,日有蝕之,既。
癸巳,大流星隕于吳郡,為石。
壬午,上于景華宮征求螢火,得數斛,夜出遊山,放之,光遍岩谷。
秋七月壬戌,民部尚書、光祿大夫濟北公樊子蓋卒。
甲子,幸江都宮,以越王侗、光祿大夫段達、太府卿元文都、檢校民部尚書韋津、右武衛将軍皇甫無逸、右司郎盧楚等總留後事。
奉信郎崔民象以盜賊充斥,于建國門上表,谏不宜巡幸。
上大怒,先解其頤,乃斬之。
戊辰,馮翊人孫華自号總管,舉兵為盜。
高涼通守洗珤徹舉兵作亂,嶺南溪洞多應之。
己巳,熒惑守羽林,月餘乃退。
車駕次汜水,奉信郎王愛仁以盜賊日盛,谏上請還西京。
上怒,斬之而行。
八月乙巳,賊帥趙萬海衆數十萬,自恆山寇高陽。
壬子,有大流星如鬥,出王良閣道,聲如隤牆。
癸醜,大流星如彳育攵,出羽林。
九月丁酉,東海人杜揚州、沈覓敵等作亂,衆至數萬。
右禦衛将軍陳棱擊破之。
戊午,有二枉矢出北鬥魁,委曲蛇形,注于南鬥。
壬戌,安定人荔非世雄殺臨泾令,舉兵作亂,自号将軍。
冬十月己醜,開府儀同三司、左翊衛大将軍、光祿大夫、許公宇文述薨。
十二月癸未,鄱陽賊操天成舉兵反,自号元興王,建元始興,攻陷豫章郡。
乙酉,以右翊衛大将軍來護兒為開府儀同三司、行左翊衛大将軍。
壬辰,鄱陽人林士弘自稱皇帝,國号楚,建元太平,攻陷九江、廬陵郡。
唐公破甄翟兒于西河,擄男女數千口。
十三年春正月壬子,齊郡賊杜伏威率衆渡淮,攻陷曆陽郡。
丙辰,勃海賊窦建德設壇于河間之樂壽,自稱長樂王,建元丁醜。
辛巳,賊帥徐圓朗率衆數千,破東平郡。
弘化人劉企成聚衆萬餘人為盜,傍郡苦之。
二月壬午,朔方人梁師都殺郡丞唐世宗,據郡反,自稱大丞相。
遣銀青光祿大夫張世隆擊之,反為所敗。
戊子,賊帥王子英破上谷郡。
己醜,馬邑校尉劉武周殺太守王仁恭,舉兵作亂,北連突厥,自稱定楊可汗。
庚寅,賊帥李密、翟讓等陷興洛倉。
越王侗遣武贲郎将劉長恭、光祿少卿房崱擊之,反為所敗,死者十五六。
庚子,李密自号魏公,稱元年,開倉以振群盜,衆至數十萬,河南諸郡相繼皆陷焉。
壬寅,劉武周破武贲郎将王智辯于桑乾鎮,智辯死之。
三月戊午,廬江人張子路舉兵反。
遣右禦衛将軍陳棱讨平之。
丁醜,賊帥李通德衆十萬寇廬江,左屯衛将軍張鎮州擊破之。
夏四月癸未,金城校尉薛舉率衆反,自稱西秦霸王,建元秦興,攻陷隴右諸郡。
己醜,賊帥孟讓夜入東都外郭,燒豐都市而去。
癸巳,李密陷回洛東倉。
丁酉,賊帥房憲伯陷汝陰郡。
是月,光祿大夫裴仁基、淮陽太守趙佗等并以衆叛歸李密。
五月辛酉,夜有流星如彳育攵墜于江都。
甲子,唐公起義師于太原。
丙寅,突厥數千寇太原,唐公擊破之。
秋七月壬子,熒惑守積屍。
丙辰,武威人李軌舉兵反,攻陷河西諸郡,自稱涼王,建元安樂。
八月辛巳,唐公破武牙郎将宋老生于霍邑,斬之。
九月己醜,帝括江都人女寡婦以配從兵。
是月,武陽郡丞元寶藏以郡叛歸李密,與賊帥李文相攻陷黎陽倉。
彗星見于營室。
冬十月丁亥,太原楊世洛聚衆萬餘人,寇掠城邑。
丙申,羅令蕭銑以縣反,鄱陽人董景珍以反,迎銑于羅縣,号為梁王,攻陷傍郡。
戊戌,武贲郎将高毗敗濟北郡賊甄寶車于?監山。
十一月丙辰,唐公入京師。
辛酉,遙尊帝為太上皇,立代王侑為帝,改元義甯。
上起宮丹陽,将遜于江左。
有烏鵲來巢幄帳,驅不能止。
熒惑犯太微。
有石自江浮入于揚子。
日光四散如流血。
上甚惡之。
二年三
九月甲辰,突厥解圍而去。
丁未,曲赦太原、雁門郡死罪已下。
冬十月壬戌,上至于東都。
丁卯,彭城人魏骐麟聚衆萬餘為盜,寇魯郡。
壬申,賊帥盧明月聚衆十餘萬,寇陳、汝間。
東海賊帥李子通擁衆度淮,自号楚王,建元明政,寇江都。
十一月乙卯,賊帥王須拔破高陽郡。
十二月戊寅,有大流星如斛,墜明月營,破其沖車。
庚辰,诏民部尚書樊子蓋發關中兵,讨绛郡賊敬盤陀、柴保昌等,經年不能克。
谯郡人硃粲擁衆數十萬,寇荊襄,僭稱楚帝,建元昌達,漢南諸郡多為所陷焉。
十二年春正月甲午,雁門人翟松柏起兵于靈丘,衆至數萬,轉攻傍縣。
二月己未,真臘國遣使貢方物。
甲子夜,有二大鳥似雕,飛入大業殿,止于禦幄,至明而去。
癸亥,東海賊盧公暹率衆萬餘,保于蒼山。
夏四月丁巳,顯陽門災。
癸亥,魏刁兒所部将甄翟兒複号曆山飛,衆十萬,轉寇太原。
将軍潘長文讨之,反為所敗,長文死之。
五月丙戌朔,日有蝕之,既。
癸巳,大流星隕于吳郡,為石。
壬午,上于景華宮征求螢火,得數斛,夜出遊山,放之,光遍岩谷。
秋七月壬戌,民部尚書、光祿大夫濟北公樊子蓋卒。
甲子,幸江都宮,以越王侗、光祿大夫段達、太府卿元文都、檢校民部尚書韋津、右武衛将軍皇甫無逸、右司郎盧楚等總留後事。
奉信郎崔民象以盜賊充斥,于建國門上表,谏不宜巡幸。
上大怒,先解其頤,乃斬之。
戊辰,馮翊人孫華自号總管,舉兵為盜。
高涼通守洗珤徹舉兵作亂,嶺南溪洞多應之。
己巳,熒惑守羽林,月餘乃退。
車駕次汜水,奉信郎王愛仁以盜賊日盛,谏上請還西京。
上怒,斬之而行。
八月乙巳,賊帥趙萬海衆數十萬,自恆山寇高陽。
壬子,有大流星如鬥,出王良閣道,聲如隤牆。
癸醜,大流星如彳育攵,出羽林。
九月丁酉,東海人杜揚州、沈覓敵等作亂,衆至數萬。
右禦衛将軍陳棱擊破之。
戊午,有二枉矢出北鬥魁,委曲蛇形,注于南鬥。
壬戌,安定人荔非世雄殺臨泾令,舉兵作亂,自号将軍。
冬十月己醜,開府儀同三司、左翊衛大将軍、光祿大夫、許公宇文述薨。
十二月癸未,鄱陽賊操天成舉兵反,自号元興王,建元始興,攻陷豫章郡。
乙酉,以右翊衛大将軍來護兒為開府儀同三司、行左翊衛大将軍。
壬辰,鄱陽人林士弘自稱皇帝,國号楚,建元太平,攻陷九江、廬陵郡。
唐公破甄翟兒于西河,擄男女數千口。
十三年春正月壬子,齊郡賊杜伏威率衆渡淮,攻陷曆陽郡。
丙辰,勃海賊窦建德設壇于河間之樂壽,自稱長樂王,建元丁醜。
辛巳,賊帥徐圓朗率衆數千,破東平郡。
弘化人劉企成聚衆萬餘人為盜,傍郡苦之。
二月壬午,朔方人梁師都殺郡丞唐世宗,據郡反,自稱大丞相。
遣銀青光祿大夫張世隆擊之,反為所敗。
戊子,賊帥王子英破上谷郡。
己醜,馬邑校尉劉武周殺太守王仁恭,舉兵作亂,北連突厥,自稱定楊可汗。
庚寅,賊帥李密、翟讓等陷興洛倉。
越王侗遣武贲郎将劉長恭、光祿少卿房崱擊之,反為所敗,死者十五六。
庚子,李密自号魏公,稱元年,開倉以振群盜,衆至數十萬,河南諸郡相繼皆陷焉。
壬寅,劉武周破武贲郎将王智辯于桑乾鎮,智辯死之。
三月戊午,廬江人張子路舉兵反。
遣右禦衛将軍陳棱讨平之。
丁醜,賊帥李通德衆十萬寇廬江,左屯衛将軍張鎮州擊破之。
夏四月癸未,金城校尉薛舉率衆反,自稱西秦霸王,建元秦興,攻陷隴右諸郡。
己醜,賊帥孟讓夜入東都外郭,燒豐都市而去。
癸巳,李密陷回洛東倉。
丁酉,賊帥房憲伯陷汝陰郡。
是月,光祿大夫裴仁基、淮陽太守趙佗等并以衆叛歸李密。
五月辛酉,夜有流星如彳育攵墜于江都。
甲子,唐公起義師于太原。
丙寅,突厥數千寇太原,唐公擊破之。
秋七月壬子,熒惑守積屍。
丙辰,武威人李軌舉兵反,攻陷河西諸郡,自稱涼王,建元安樂。
八月辛巳,唐公破武牙郎将宋老生于霍邑,斬之。
九月己醜,帝括江都人女寡婦以配從兵。
是月,武陽郡丞元寶藏以郡叛歸李密,與賊帥李文相攻陷黎陽倉。
彗星見于營室。
冬十月丁亥,太原楊世洛聚衆萬餘人,寇掠城邑。
丙申,羅令蕭銑以縣反,鄱陽人董景珍以反,迎銑于羅縣,号為梁王,攻陷傍郡。
戊戌,武贲郎将高毗敗濟北郡賊甄寶車于?監山。
十一月丙辰,唐公入京師。
辛酉,遙尊帝為太上皇,立代王侑為帝,改元義甯。
上起宮丹陽,将遜于江左。
有烏鵲來巢幄帳,驅不能止。
熒惑犯太微。
有石自江浮入于揚子。
日光四散如流血。
上甚惡之。
二年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