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帝紀第三 炀帝上

關燈
辰,入長甯谷。

    壬午,度星嶺。

    甲申,宴群臣于金山之上。

    丙戌,梁浩亹禦馬度而橋壞,斬朝散大夫黃亘及督役者九人。

    吐谷渾王率衆保覆袁川,帝分命内史元壽南屯金山,兵部尚書段文振北屯雪山,太仆卿楊義臣東屯琵琶峽,将軍張壽西屯泥嶺,四面圍之。

    渾主伏允以數十騎遁出,遣其名王詐稱伏允,保車我真山。

    壬辰,诏右屯衛大将軍張定和往捕之。

    定和挺身挑戰,為賊所殺。

    亞将柳武建擊破之,斬首數百級。

    甲午,其仙頭王被圍窮蹙,率男女十餘萬口來降。

    六月丁酉,遣左光祿大夫梁默、右翊衛将軍李瓊等追渾主,皆遇賊死之。

    癸卯,經大鬥拔谷,山路隘險,魚貫而出。

    風霰晦冥,與從官相失,士卒凍死者太半。

    丙午,次張掖。

    辛亥,诏諸郡學業該通才藝優洽、膂力骁壯超絕等倫、在官勤奮堪理政事、立性正直不避強禦四科舉人。

    壬子,高昌王麹伯雅來朝,伊吾吐屯設等獻西域數千裡之地。

    上大悅。

     癸醜,置西海、河源、鄯善、且末等四郡。

    丙辰,上禦觀風行殿,盛陳文物,奏九部樂,設魚龍曼延,宴高昌王、吐屯設于殿上,以寵異之。

    其蠻夷陪列者三十餘國。

     戊午,大赦天下。

    開皇已來流配,悉放還鄉,晉陽逆黨,不在此例。

    隴右諸郡,給複一年,行經之所,給複二年。

    秋七月丁卯,置馬牧于青海渚中,以求龍種,無效而止。

    九月癸未,車駕入長安。

    冬十月癸亥,诏曰:“優德尚齒,載之典訓,尊事乞言,義彰膠序。

    鬻熊為師,取非筋力,方叔元老,克壯其猷。

    朕永言稽古,用求至治,是以龐眉黃發,更令收叙,務簡秩優,無虧藥膳,庶等卧治,伫其弘益。

    今歲耆老赴集者,可于近郡處置。

    年七十以上,疾患沉滞,不堪居職,即給賜帛,送還本郡。

    其官至七品已上者,量給廪,以終厥身。

    ”十一月丙子,車駕幸東都。

     六年春正月癸亥朔,旦,有盜數十人,皆素冠練衣,焚香持華,自稱彌勒佛,入自建國門。

    監門者皆稽首。

    既而奪衛士仗,将為亂。

    齊王暕遇而斬之。

    于是都下大索,與相連坐者千餘家。

    丁醜,角抵大戲于端門街,天下奇伎異藝畢集,終月而罷。

    帝數微服往觀之。

    己醜,倭國遣使貢方物。

    二月乙巳,武贲郎将陳棱、朝請大夫張鎮州擊流求,破之,獻俘萬七千口,頒賜百官。

    乙卯,诏曰:“夫帝圖草創,王業艱難,鹹仗股肱,葉同心德,用能拯厥頹運,克膺大寶,然後疇庸茂賞,開國承家,誓以山河,傳之不朽。

    近代喪亂,四海未一,茅土妄假,名實相乖,曆茲永久,莫能懲革。

    皇運之初,百度伊始,猶循舊貫,未暇改作,今天下交泰,文軌攸同,宜率遵先典,永垂大訓。

    自今已後,唯有功勳乃得賜封,仍令子孫承襲。

    ”丙辰,改封安德王雄為觀王,河間王子慶為郇王。

    庚申,征魏、齊、周、陳樂人,悉配太常。

    三月癸亥,幸江都宮。

    甲子,以鴻胪卿史祥為左骁衛大将軍。

    夏四月丁未,宴江淮已南父老,頒賜各有差。

    六月辛卯,室韋、赤土并遣使貢方物。

    壬辰,雁門賊帥尉文通聚衆三千,保于莫壁谷。

    遣鷹揚楊伯泉擊破之。

    甲寅,制江都太守秩同京尹。

    冬十月壬申,刑部尚書梁毗卒。

    壬子,民部尚書、銀青光祿大夫長孫熾卒。

     十二月己未,左光祿大夫、吏部尚書牛弘卒。

    辛酉,硃崖人王萬昌舉兵作亂,遣隴西太守韓洪讨平之。

     七年春正月壬寅,左武衛大将軍、光祿大夫、真定侯郭衍卒。

    二月己未,上升釣台,臨揚子津,大宴百僚,頒賜各有差。

    庚申,百濟遣使朝貢。

    乙亥,上自江都禦龍舟入通濟渠,遂幸于涿郡。

    壬午,诏曰:“武有七德,先之以安民;政有六本,興之以教義。

    高麗高元,虧失籓禮,将欲問罪遼左,恢宣勝略。

    雖懷伐國,仍事省方。

    今往涿郡,巡撫民俗。

    其河北諸郡及山西、山東年九十已上者,版授太守,八十者授縣令。

    ”三月丁亥,右光祿大夫、左屯衛大将軍姚辯卒。

    夏四月庚午,至涿郡之臨朔宮。

    五月戊子,以武威太守樊子蓋為民部尚書。

    秋,大水,山東、河南漂沒三十餘郡,民相賣為奴婢。

    冬十月乙卯,底柱山崩,偃河逆流數十裡。

    戊午,以東平太守吐萬緒為左屯衛大将軍。

    十二月己未,西面突厥處羅多利可汗來朝。

    上大悅,接以殊禮。

    于時遼東戰士及餽運者填咽于道,晝夜不絕,苦役者始為群盜。

    甲子,敕都尉、鷹揚與郡縣相知追捕,随獲斬決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