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七 儒林

關燈
◎沈文阿沈洙戚衮鄭灼張崖陸诩沈德威賀德基全緩 張譏顧越沈不害王元規 蓋今儒者,本因古之六學,斯則王教之典籍,先聖所以明天道,正人倫,緻治之成法也。

    秦始皇焚書坑儒,六學自此缺矣。

    漢武帝立《五經》博士,置弟子員,設科射策,勸以官祿,其傳業者甚衆焉。

    自兩漢登賢,鹹資經術。

    魏、晉浮蕩,儒教淪歇,公卿士庶,罕通經業矣。

    宋、齊之間,國學時複開置。

    梁武帝開五館,建國學,總以《五經》教授,經各置助教雲。

    武帝或纡銮駕,臨幸庠序,釋奠先師,躬親試胄,申之宴語,勞之束帛,濟濟焉斯蓋一代之盛矣。

    高祖創業開基,承前代離亂,衣冠殄盡,寇賊未甯,既日不暇給,弗遑勸課。

    世祖以降,稍置學官,雖博延生徒,成業蓋寡。

    今之采綴,蓋亦梁之遺儒雲。

     沈文阿,字國衛,吳興武康人也。

    父峻,以儒學聞于梁世,授桂州刺史,不行。

    文阿性剛強,有膂力,少習父業,研精章句。

    祖舅太史叔明、舅王慧興并通經術,而文阿頗傳之。

    又博采先儒異同,自為義疏。

    治《三禮》、《三傳》。

    察孝廉,為梁臨川王國侍郎,累遷兼國子助教、《五經》博士。

     梁簡文在東宮,引為學士,深相禮遇,及撰《長春義記》,多使文阿撮異聞以廣之。

    及侯景寇逆,簡文别遣文阿招募士卒,入援京師。

    城陷,與張嵊共保吳興,嵊敗,文阿竄于山野。

    景素聞其名。

    求之甚急,文阿窮迫不知所出,登樹自缢,遇有所親救之,便自投而下,折其左臂。

    及景平,高祖以文阿州裡,表為原鄉令,監江陰郡。

     紹泰元年,入為國子博士,尋領步兵校尉,兼掌儀禮。

    自太清之亂,台閣故事,無有存者,文阿父峻,梁武世嘗掌朝儀,頗有遺稿,于是斟酌裁撰,禮度皆自之出。

    及高祖受禅,文阿辄棄官還武康,高祖大怒,發使往誅之。

    時文阿宗人沈恪為郡,請使者寬其死,即面縛鎖頸緻于高祖,高祖視而笑曰:"腐儒複何為者?"遂赦之。

     高祖崩,文阿與尚書左丞徐陵、中書舍人劉師知等議大行皇帝靈座俠禦衣服之制,語在師知傳。

    及世祖即皇帝位,克日谒廟,尚書右丞庾持奉诏遣博士議其禮。

    文阿議曰: 民物推移,質文殊軌,聖賢因機而立教,王公随時以适宜。

    夫千人無君,不散則亂,萬乘無主,不危則亡。

    當隆周之日,公旦叔父,呂、召爪牙,成王在喪,禍幾覆國。

    是以既葬便有公冠之儀,始殡受麻冕之策。

    斯蓋示天下以有主,慮社稷之艱難。

    逮乎末葉縱橫,漢承其弊,雖文、景刑厝,而七國連兵。

    或逾月即尊,或崩日稱诏,此皆有為而為之,非無心于禮制也。

    今國諱之日,雖抑哀于玺绂之重,猶未序于君臣之儀。

    古禮,朝廟退坐正寝,聽群臣之政,今皇帝拜廟還,宜禦太極殿,以正南面之尊,此即周康在朝一二臣衛者也。

    其壤奠之節,周禮以玉作贽,公侯以圭,子男執璧,此瑞玉也。

    奠贽既竟,又複緻享,天子以璧,王後用琮。

    秦燒經典,威儀散滅,叔孫通定禮,尤失前憲,奠贽不圭,緻享無帛,公王同璧,鴻胪奏賀。

    若此數事,未聞于古,後相沿襲,至梁行之。

    夫稱觞奉壽,家國大慶,四廂雅樂,歌奏歡欣。

    今君臣吞哀,萬民抑割,豈同于惟新之禮乎?且周康賓稱奉圭,無萬壽之獻,此則前準明矣。

    三宿三咤,上宗曰飨,斯蓋祭傧受福,甯謂賀酒邪!愚以今坐正殿,止行薦璧之儀,無賀酒之禮。

    謹撰谒廟還升正寝、群臣陪薦儀注如别。

     诏可施行。

    尋遷通直散騎常侍,兼國子博士,領羽林監,仍令于東宮講《孝經》、《論語》。

    天嘉四年卒,時年六十一。

    诏贈廷尉卿。

     文阿所撰《儀禮》八十馀卷,《經典大義》十八卷,并行于世,諸儒多傳其學。

     沈洙,字弘道,吳興武康人也。

    祖休稚,梁馀杭令。

    父山卿,梁國子博士、中散大夫。

    洙少方雅好學,不妄交遊。

    治《三禮》、《春秋左氏傳》。

    精識強記,《五經》章句,諸子史書,問無不答。

    解巾梁湘東王國左常侍,轉中軍宣城王限内參軍,闆仁威臨賀王記室參軍,遷尚書祠部郎中,時年蓋二十馀。

    大同中,學者多涉獵文史,不為章句,而洙獨積思經術,吳郡朱異、會稽賀琛甚嘉之。

    及異、琛于士林館講制旨義,常使洙為都講。

    侯景之亂,洙竄于臨安,時世祖在焉,親就習業。

    及高祖入輔,除國子博士,與沈文阿同掌儀禮。

     高祖受禅,加員外散騎常侍,曆揚州别駕從事史、大匠卿。

    有司奏前甯遠将軍、建康令沈孝軌門生陳三兒牒稱主人翁靈柩在周,主人奉使關内,因欲迎喪,久而未返。

    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