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蕭摩诃 子世廉 任忠 樊毅 弟猛 魯廣達
關燈
小
中
大
軍樊毅、都官尚書孔範次之,摩诃軍最居北,衆軍南北亘二十裡,首尾進退,各不相知。
賀若弼初謂未戰,将輕騎,登山觀望形勢,及見衆軍,因馳下置陣。
廣達首率所部進薄,弼軍屢卻,俄而複振,更分軍趣北突諸将,孔範出戰,兵交而走,諸将支離,陣猶未合,騎卒潰散,駐之弗止,摩诃無所用力焉,為隋軍所執。
及京城陷,賀若弼置後主于德教殿,令兵衛守,摩诃請弼曰:"今為囚虜,命在斯須,願得一見舊主,死無所恨。
"弼哀而許之。
摩诃入見後主,俯伏号泣,仍于舊廚取食而進之,辭訣而出,守衛者皆不能仰視。
其年入隋,授開府儀同三司。
尋從漢王諒詣并州,同諒作逆,伏誅,時年七十三。
摩诃讷于語言,恂恂長者,至于臨戎對寇,志氣奮發,所向無前。
年未弱冠,随侯安都在京口,性好射獵,無日不畋遊。
及安都東征西伐,戰勝攻取,摩诃功實居多。
子世廉,少警俊,敢勇有父風。
性至孝,及摩诃兇終,服阕後,追慕彌切。
其父時賓故脫有所言及,世廉對之,哀恸不自勝,言者為之歔欷。
終身不執刀斧,時人嘉焉。
摩诃有騎士陳智深者,勇力過人,以平叔陵之功,為巴陵内史。
摩诃之戮也,其妻子先已籍沒,智深收摩诃屍,手自殡斂,哀感行路,君子義之。
颍川陳禹,亦随摩诃征讨,聰敏有識量,涉獵經史,解風角、兵書,頗能屬文,便騎射,官至王府谘議。
任忠,字奉誠,小名蠻奴,汝陰人也。
少孤微,不為鄉黨所齒。
及長,谲詭多計略,膂力過人,尤善騎射,州裡少年皆附之。
梁鄱陽王蕭範為合州刺史,聞其名,引置左右。
侯景之亂,忠率鄉黨數百人,随晉熙太守梅伯龍讨景将王貴顯于壽春,每戰卻敵。
會土人胡通聚衆寇抄,範命忠與主帥梅思立并軍讨平之。
仍随範世子嗣率衆入援,會京城陷,旋戍晉熙。
侯景平,授蕩寇将軍。
王琳立蕭莊,署忠為巴陵太守。
琳敗還朝,遷明毅将軍、安湘太守,仍随侯瑱真進讨巴、湘。
累遷豫甯太守、衡陽内史。
華皎之舉兵也,忠預其謀。
及皎平,高宗以忠先有密啟于朝廷,釋而不問。
太建初,随章昭達讨歐陽纥于廣州,以功授直閣将軍。
遷武毅将軍、廬陵内史,秩滿,入為右軍将軍。
五年,衆軍北伐,忠将兵出西道,擊走齊曆陽王高景安于大岘,逐北至東關,仍克其東西二城。
進軍蕲、谯,并拔之。
徑襲合肥,入其郛。
進克霍州。
以功授員外散騎常侍,封安複縣侯,邑五百戶。
呂梁之喪師也,忠全軍而還。
尋诏忠都督壽陽、新蔡、霍州緣淮衆軍,進号甯遠将軍、霍州刺史。
入為左衛将軍。
十一年,加北讨前軍事,進号平北将軍,率衆步騎趣秦郡。
十二年,遷使持節、散騎常侍、都督南豫州諸軍事、平南将軍、南豫州刺史,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戶。
仍率步騎趣曆陽。
周遣王延貴率衆為援,忠大破之,生擒延貴。
後主嗣位,進号鎮南将軍,給鼓吹一部。
入為領軍将軍,加侍中,改封梁信郡公,邑三千戶。
出為吳興内史,加秩中二千石。
及隋兵濟江,忠自吳興入赴,屯軍朱雀門。
後主召蕭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議,忠執議曰:"兵家稱客主異勢,客貴速戰,主貴持重。
宜且益兵堅守宮城,遣水軍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,斷寇糧運。
待春水長,上江周羅珣等衆軍,必沿流赴援,此良計矣。
"衆議不同,因遂出戰。
及敗,忠馳入台見後主,言敗狀,啟雲:"陛下唯當具舟楫,就上流衆軍,臣以死奉衛。
"後主信之,敕忠出部分,忠辭雲:"臣處分訖,即當奉迎。
"後主令宮人裝束以待忠,久望不至。
隋将韓擒虎自新林進軍,忠乃率數騎往石子崗降之,仍引擒虎軍共入南掖門。
台城陷,其年入長安,隋授開府儀同三司。
卒,時年七十七。
子幼武,官至儀同三司。
時有沈客卿者,吳興武康人,性便佞忍酷,為中書舍人,每立異端,唯以刻削百姓為事,由是自進。
有施文慶者,吳興烏程人,起自微賤,有吏用,後主拔為主書,遷中書舍人,俄擢為湘州刺史。
未及之官,會隋軍來伐,四方州鎮,相繼以聞。
文慶、客卿俱掌機密,
賀若弼初謂未戰,将輕騎,登山觀望形勢,及見衆軍,因馳下置陣。
廣達首率所部進薄,弼軍屢卻,俄而複振,更分軍趣北突諸将,孔範出戰,兵交而走,諸将支離,陣猶未合,騎卒潰散,駐之弗止,摩诃無所用力焉,為隋軍所執。
及京城陷,賀若弼置後主于德教殿,令兵衛守,摩诃請弼曰:"今為囚虜,命在斯須,願得一見舊主,死無所恨。
"弼哀而許之。
摩诃入見後主,俯伏号泣,仍于舊廚取食而進之,辭訣而出,守衛者皆不能仰視。
其年入隋,授開府儀同三司。
尋從漢王諒詣并州,同諒作逆,伏誅,時年七十三。
摩诃讷于語言,恂恂長者,至于臨戎對寇,志氣奮發,所向無前。
年未弱冠,随侯安都在京口,性好射獵,無日不畋遊。
及安都東征西伐,戰勝攻取,摩诃功實居多。
子世廉,少警俊,敢勇有父風。
性至孝,及摩诃兇終,服阕後,追慕彌切。
其父時賓故脫有所言及,世廉對之,哀恸不自勝,言者為之歔欷。
終身不執刀斧,時人嘉焉。
摩诃有騎士陳智深者,勇力過人,以平叔陵之功,為巴陵内史。
摩诃之戮也,其妻子先已籍沒,智深收摩诃屍,手自殡斂,哀感行路,君子義之。
颍川陳禹,亦随摩诃征讨,聰敏有識量,涉獵經史,解風角、兵書,頗能屬文,便騎射,官至王府谘議。
任忠,字奉誠,小名蠻奴,汝陰人也。
少孤微,不為鄉黨所齒。
及長,谲詭多計略,膂力過人,尤善騎射,州裡少年皆附之。
梁鄱陽王蕭範為合州刺史,聞其名,引置左右。
侯景之亂,忠率鄉黨數百人,随晉熙太守梅伯龍讨景将王貴顯于壽春,每戰卻敵。
會土人胡通聚衆寇抄,範命忠與主帥梅思立并軍讨平之。
仍随範世子嗣率衆入援,會京城陷,旋戍晉熙。
侯景平,授蕩寇将軍。
王琳立蕭莊,署忠為巴陵太守。
琳敗還朝,遷明毅将軍、安湘太守,仍随侯瑱真進讨巴、湘。
累遷豫甯太守、衡陽内史。
華皎之舉兵也,忠預其謀。
及皎平,高宗以忠先有密啟于朝廷,釋而不問。
太建初,随章昭達讨歐陽纥于廣州,以功授直閣将軍。
遷武毅将軍、廬陵内史,秩滿,入為右軍将軍。
五年,衆軍北伐,忠将兵出西道,擊走齊曆陽王高景安于大岘,逐北至東關,仍克其東西二城。
進軍蕲、谯,并拔之。
徑襲合肥,入其郛。
進克霍州。
以功授員外散騎常侍,封安複縣侯,邑五百戶。
呂梁之喪師也,忠全軍而還。
尋诏忠都督壽陽、新蔡、霍州緣淮衆軍,進号甯遠将軍、霍州刺史。
入為左衛将軍。
十一年,加北讨前軍事,進号平北将軍,率衆步騎趣秦郡。
十二年,遷使持節、散騎常侍、都督南豫州諸軍事、平南将軍、南豫州刺史,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戶。
仍率步騎趣曆陽。
周遣王延貴率衆為援,忠大破之,生擒延貴。
後主嗣位,進号鎮南将軍,給鼓吹一部。
入為領軍将軍,加侍中,改封梁信郡公,邑三千戶。
出為吳興内史,加秩中二千石。
及隋兵濟江,忠自吳興入赴,屯軍朱雀門。
後主召蕭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議,忠執議曰:"兵家稱客主異勢,客貴速戰,主貴持重。
宜且益兵堅守宮城,遣水軍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,斷寇糧運。
待春水長,上江周羅珣等衆軍,必沿流赴援,此良計矣。
"衆議不同,因遂出戰。
及敗,忠馳入台見後主,言敗狀,啟雲:"陛下唯當具舟楫,就上流衆軍,臣以死奉衛。
"後主信之,敕忠出部分,忠辭雲:"臣處分訖,即當奉迎。
"後主令宮人裝束以待忠,久望不至。
隋将韓擒虎自新林進軍,忠乃率數騎往石子崗降之,仍引擒虎軍共入南掖門。
台城陷,其年入長安,隋授開府儀同三司。
卒,時年七十七。
子幼武,官至儀同三司。
時有沈客卿者,吳興武康人,性便佞忍酷,為中書舍人,每立異端,唯以刻削百姓為事,由是自進。
有施文慶者,吳興烏程人,起自微賤,有吏用,後主拔為主書,遷中書舍人,俄擢為湘州刺史。
未及之官,會隋軍來伐,四方州鎮,相繼以聞。
文慶、客卿俱掌機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