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 本紀第三 世祖
關燈
小
中
大
命。
是以逐鹿贻譏,斷蛇定業,亂臣賊子,異世同尤。
王琳識暗挈瓶,智慚衛足,幹紀亂常,自贻颠沛,而缙紳君子,多被絷維,雖泾渭合流,蘭鮑同肆,求之厥理,或有脅從。
今九罭既設,八纮斯掩,天網恢恢,吞舟是漏。
至如伏波遊說,永作漢蕃,延壽脫歸,終為魏守,器改秦、虞,材通晉、楚,行藏用舍,亦豈有恒,宜加寬仁,以彰雷作。
其衣冠士族,預在兇黨,悉皆原宥;将帥戰兵,亦同肆眚,并随才铨引,庶收力用。
"又诏師旅以來,将士死王事者,并加贈谥。
己亥,诏曰:"日者兇渠肆虐,衆軍進讨,舟艦輸積,權倩民丁,師出經時,役勞日久。
今氣昆廓清,宜有甄被。
可蠲複丁身。
夫妻三年,于役不幸者,複其妻子。
"庚子,分遣使者赍玺書宣勞四方。
乙巳,遣太尉侯瑱鎮湓城。
庚戌,以高祖第六子昌為骠騎将軍、湘州牧,立為衡陽王。
三月丙辰,诏曰:"自喪亂以來,十有馀載,編戶凋亡,萬不遺一,中原氓庶,蓋雲無幾。
頃者寇難仍接,算斂繁多,且興師已來,千金日費,府藏虛竭,杼軸歲空。
近所置軍資,本充戎備,今元惡克殄,八表已康,兵戈靜戢,息肩方在,思俾馀黎,陶此寬賦,今歲軍糧通減三分之一。
尚書申下四方,稱朕哀矜之意。
守宰明加勸課,務急農桑,庶鼓腹含哺,複在茲日。
"蕭莊所署郢州刺史孫玚舉州内附。
丁巳,江州刺史周迪平南中,斬賊率熊昙朗,傳首京師。
先是,齊軍守魯山城,戊午,齊軍棄城走,诏南豫州刺史程靈洗守之。
甲子,分荊州之天門、義陽、南平,郢州之武陵四郡,置武州。
其刺史督沅州,領武陵太守,治武陵郡。
其都尉所部六縣為沅州。
别置通甯郡,以刺史領太守,治都尉城,省舊都尉。
以安南将軍、南兖州刺史、新除右衛将軍吳明徹為安西将軍、武州刺史,僞郢州刺史孫玚為安南将軍、湘州刺史。
丙子,衡陽王昌薨。
丁醜,诏曰:"蕭莊僞署文武官屬還朝者,量加錄序。
"夏四月丁亥,立皇子伯信為衡陽王,奉獻王後。
乙未,以安南将軍荀朗為安北将軍、合州刺史。
五月乙卯,改桂陽之汝城縣為廬陽郡。
分衡州之始興、安遠二郡,置東衡州。
六月辛巳,改谥皇祖妣景安皇後曰景文皇後。
壬辰,诏曰:"梁孝元遭離多難,靈榇播越,朕昔經北面,有異常倫,遣使迎接,以次近路。
江甯既有舊茔,宜即安蔔,車旗禮章,悉用梁典,依魏葬漢獻帝故事。
"甲午,追策故始興昭烈王妃曰孝妃。
丁酉,以開府儀同三司徐度為侍中、中軍将軍。
辛醜,國哀周忌,上臨于太極前殿,百僚陪哭。
赦京師殊死已下。
是月,葬梁元帝于江甯。
秋七月甲寅,诏曰:"朕以眇身,屬當大寶,負荷至重,憂責實深,而庶績未康,胥怨猶結,伫咨賢良,發于夢想,每有一言入聽,片善可求,何嘗不褒獎抽揚,緘書紳帶。
而傅岩虛往,穹谷尚淹,蒲币空陳,旌弓不至。
豈當有乖則哲,使草澤遺才?将時運澆流,今不逮古?側食長懷,寝興增歎。
新安太守陸山才有啟,薦梁前征西從事中郎蕭策,梁前尚書中兵郎王暹,并世胄清華,羽儀著族,或文史足用,或孝德可稱,并宜登之朝序,擢以不次。
王公已下,其各進舉賢良,申薦淪屈,庶衆才必萃,大廈可成,使《棫樸》載歌,《由庚》在詠。
"乙卯,诏曰:"自頃喪亂,編戶播遷,言念馀黎,良可哀惕。
其亡鄉失土,逐食流移者,今年内随其适樂,來歲不問僑舊,悉令著籍,同土斷之例。
"丙辰,立皇子伯山為鄱陽王。
八月庚辰,老人星見。
壬午,诏曰:"菽粟之貴,重于珠玉。
自頃寇戎,遊手者衆,民失分地之業,士有佩犢之譏。
朕哀矜黔庶,念康弊俗,思俾阻饑,方存富教。
麥之為用,要切斯甚,今九秋在節,萬實可收,其班宣遠近,并令播種。
守宰親臨勸課,務使及時。
其有尤貧,量給種子。
"癸未,世祖臨景陽殿聽訟。
戊子,诏曰:"汙罇土鼓,誠則難追,畫卵雕薪,或可易革。
梁氏末運,奢麗已甚,刍豢厭于胥史,歌鐘列于管庫,土木被朱丹之采,車馬飾金玉之珍,逐欲澆流,遷訛遂遠。
朕自諸生,頗為内足,而家敦樸素,室靡浮華,觀覽時俗,常所扼腕。
今妄假時乘,臨馭區極,屬當淪季,思聞治道,菲食卑宮,自安儉陋,俾茲薄俗,獲反淳風。
維雕镂淫飾,非兵器及國容所須,金銀珠玉,衣服雜玩,悉皆禁斷。
"甲午,周将賀若敦率馬步一萬,奄至武陵,武州刺史吳明徹不能拒,引軍還巴陵。
丁酉,上幸正陽堂閱武。
九月癸醜,彗星見。
乙卯,周将獨孤盛領水軍将趣巴、湘,與賀若敦水陸俱進,太尉侯瑱自尋陽往禦之。
辛酉,遣儀同徐度率衆會瑱于巴丘。
丙子,太白晝見。
丁醜,诏侯瑱衆軍進讨巴、湘。
十月癸巳,侯瑱襲破獨孤盛于楊葉洲,盡獲其船艦,盛收兵登岸,築城以保之。
丁酉,诏司空侯安都率衆會侯瑱南讨。
十二月乙未,诏曰:"古者春夏二氣,不決重罪。
蓋以陽和布澤,天秩是弘,寬網省刑,義符含育,前王所以則天象地,立法垂訓者也。
朕屬當澆季,思求民瘼,哀矜恻隐,念甚納隍,常欲式遵舊軌,用長風化。
自今孟春訖于夏首,罪人大辟事已款者,宜且申停。
"己亥,周巴陵城主尉遲憲降,遣巴州刺史侯安鼎守之。
庚子,獨孤盛将馀衆自楊葉州潛遁。
二年春正月庚戌,大赦天下。
以雲麾将軍、晉陵太守杜棱為侍中
是以逐鹿贻譏,斷蛇定業,亂臣賊子,異世同尤。
王琳識暗挈瓶,智慚衛足,幹紀亂常,自贻颠沛,而缙紳君子,多被絷維,雖泾渭合流,蘭鮑同肆,求之厥理,或有脅從。
今九罭既設,八纮斯掩,天網恢恢,吞舟是漏。
至如伏波遊說,永作漢蕃,延壽脫歸,終為魏守,器改秦、虞,材通晉、楚,行藏用舍,亦豈有恒,宜加寬仁,以彰雷作。
其衣冠士族,預在兇黨,悉皆原宥;将帥戰兵,亦同肆眚,并随才铨引,庶收力用。
"又诏師旅以來,将士死王事者,并加贈谥。
己亥,诏曰:"日者兇渠肆虐,衆軍進讨,舟艦輸積,權倩民丁,師出經時,役勞日久。
今氣昆廓清,宜有甄被。
可蠲複丁身。
夫妻三年,于役不幸者,複其妻子。
"庚子,分遣使者赍玺書宣勞四方。
乙巳,遣太尉侯瑱鎮湓城。
庚戌,以高祖第六子昌為骠騎将軍、湘州牧,立為衡陽王。
三月丙辰,诏曰:"自喪亂以來,十有馀載,編戶凋亡,萬不遺一,中原氓庶,蓋雲無幾。
頃者寇難仍接,算斂繁多,且興師已來,千金日費,府藏虛竭,杼軸歲空。
近所置軍資,本充戎備,今元惡克殄,八表已康,兵戈靜戢,息肩方在,思俾馀黎,陶此寬賦,今歲軍糧通減三分之一。
尚書申下四方,稱朕哀矜之意。
守宰明加勸課,務急農桑,庶鼓腹含哺,複在茲日。
"蕭莊所署郢州刺史孫玚舉州内附。
丁巳,江州刺史周迪平南中,斬賊率熊昙朗,傳首京師。
先是,齊軍守魯山城,戊午,齊軍棄城走,诏南豫州刺史程靈洗守之。
甲子,分荊州之天門、義陽、南平,郢州之武陵四郡,置武州。
其刺史督沅州,領武陵太守,治武陵郡。
其都尉所部六縣為沅州。
别置通甯郡,以刺史領太守,治都尉城,省舊都尉。
以安南将軍、南兖州刺史、新除右衛将軍吳明徹為安西将軍、武州刺史,僞郢州刺史孫玚為安南将軍、湘州刺史。
丙子,衡陽王昌薨。
丁醜,诏曰:"蕭莊僞署文武官屬還朝者,量加錄序。
"夏四月丁亥,立皇子伯信為衡陽王,奉獻王後。
乙未,以安南将軍荀朗為安北将軍、合州刺史。
五月乙卯,改桂陽之汝城縣為廬陽郡。
分衡州之始興、安遠二郡,置東衡州。
六月辛巳,改谥皇祖妣景安皇後曰景文皇後。
壬辰,诏曰:"梁孝元遭離多難,靈榇播越,朕昔經北面,有異常倫,遣使迎接,以次近路。
江甯既有舊茔,宜即安蔔,車旗禮章,悉用梁典,依魏葬漢獻帝故事。
"甲午,追策故始興昭烈王妃曰孝妃。
丁酉,以開府儀同三司徐度為侍中、中軍将軍。
辛醜,國哀周忌,上臨于太極前殿,百僚陪哭。
赦京師殊死已下。
是月,葬梁元帝于江甯。
秋七月甲寅,诏曰:"朕以眇身,屬當大寶,負荷至重,憂責實深,而庶績未康,胥怨猶結,伫咨賢良,發于夢想,每有一言入聽,片善可求,何嘗不褒獎抽揚,緘書紳帶。
而傅岩虛往,穹谷尚淹,蒲币空陳,旌弓不至。
豈當有乖則哲,使草澤遺才?将時運澆流,今不逮古?側食長懷,寝興增歎。
新安太守陸山才有啟,薦梁前征西從事中郎蕭策,梁前尚書中兵郎王暹,并世胄清華,羽儀著族,或文史足用,或孝德可稱,并宜登之朝序,擢以不次。
王公已下,其各進舉賢良,申薦淪屈,庶衆才必萃,大廈可成,使《棫樸》載歌,《由庚》在詠。
"乙卯,诏曰:"自頃喪亂,編戶播遷,言念馀黎,良可哀惕。
其亡鄉失土,逐食流移者,今年内随其适樂,來歲不問僑舊,悉令著籍,同土斷之例。
"丙辰,立皇子伯山為鄱陽王。
八月庚辰,老人星見。
壬午,诏曰:"菽粟之貴,重于珠玉。
自頃寇戎,遊手者衆,民失分地之業,士有佩犢之譏。
朕哀矜黔庶,念康弊俗,思俾阻饑,方存富教。
麥之為用,要切斯甚,今九秋在節,萬實可收,其班宣遠近,并令播種。
守宰親臨勸課,務使及時。
其有尤貧,量給種子。
"癸未,世祖臨景陽殿聽訟。
戊子,诏曰:"汙罇土鼓,誠則難追,畫卵雕薪,或可易革。
梁氏末運,奢麗已甚,刍豢厭于胥史,歌鐘列于管庫,土木被朱丹之采,車馬飾金玉之珍,逐欲澆流,遷訛遂遠。
朕自諸生,頗為内足,而家敦樸素,室靡浮華,觀覽時俗,常所扼腕。
今妄假時乘,臨馭區極,屬當淪季,思聞治道,菲食卑宮,自安儉陋,俾茲薄俗,獲反淳風。
維雕镂淫飾,非兵器及國容所須,金銀珠玉,衣服雜玩,悉皆禁斷。
"甲午,周将賀若敦率馬步一萬,奄至武陵,武州刺史吳明徹不能拒,引軍還巴陵。
丁酉,上幸正陽堂閱武。
九月癸醜,彗星見。
乙卯,周将獨孤盛領水軍将趣巴、湘,與賀若敦水陸俱進,太尉侯瑱自尋陽往禦之。
辛酉,遣儀同徐度率衆會瑱于巴丘。
丙子,太白晝見。
丁醜,诏侯瑱衆軍進讨巴、湘。
十月癸巳,侯瑱襲破獨孤盛于楊葉洲,盡獲其船艦,盛收兵登岸,築城以保之。
丁酉,诏司空侯安都率衆會侯瑱南讨。
十二月乙未,诏曰:"古者春夏二氣,不決重罪。
蓋以陽和布澤,天秩是弘,寬網省刑,義符含育,前王所以則天象地,立法垂訓者也。
朕屬當澆季,思求民瘼,哀矜恻隐,念甚納隍,常欲式遵舊軌,用長風化。
自今孟春訖于夏首,罪人大辟事已款者,宜且申停。
"己亥,周巴陵城主尉遲憲降,遣巴州刺史侯安鼎守之。
庚子,獨孤盛将馀衆自楊葉州潛遁。
二年春正月庚戌,大赦天下。
以雲麾将軍、晉陵太守杜棱為侍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