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卷
關燈
小
中
大
,盡數焚燒,單單留得王老實一個酒店,遂将王老實釋放。
這又是一個火的故事了。
可見火起焚燒,真有鬼神。
在下為何先說這兩個故事?隻因世上的人無非一片私心,個個懷着損人利己之念。
若是有些利的,便挺身上前,勉強承當。
若着那虱大的幹系,他便退步,巴不得一肩推在别人身上。
誰肯舍了自己前程萬裡,認個罪犯?豈不是把别人的棺木擡在自己家裡哭?那一時那個不說他是癡呆漢子、懵懂郎君?誰知道上天自有眼睛,把那癡呆漢子偏弄做了智慧漢子,懵懂郎君偏變作個福壽郎君。
奉勸世人便學癡呆懵懂些也不妨。
這正是:人算不如天算巧,天若加恩人不愚。
話說杭州多火,從來如此,隻因民居稠密,磚牆最少,壁竹最多,所以杭州多火,共有五樣:民居稠密,竈突連綿;闆壁居多、磚垣特少;奉佛太盛,家作佛堂,徹夜燒燈,幢幡飄引;夜飲無禁,童婢酣倦,燭燼亂抛;婦女嬌惰,篝籠失簡。
話說宋朝臨安建都以來,城中大火共二十一次,其最利害者五次。
紹興二年五月大火,頃刻飛燔六七裡,被災者一萬三千家。
六年十二月又大火,被災者一萬餘家。
嘉泰元年辛酉三月二十八日寶蓮山下大火,被災者五萬四千二百家,綿亘三十裡,凡四晝夜乃滅;那時術者說“嘉”之文,如三十五萬口,“泰”之文,如三月二十八也;又都民市語,多舉“紅藕”二字,藕有二十八絲,紅者火也,谶語之驗如此。
嘉泰四年甲子三月四日大火,被災者七千餘家,二晝夜乃滅。
紹定二年辛卯大火,比辛酉年之火加五分之三,雖太廟亦不免,城市為之一空。
不說杭州多火,且說宋高宗末年,有一位賢宰相,姓周雙諱必大,字子允,廬陵人,後封益公,與唐朝宰相裴度一樣。
看官,你道他怎生與裴度一樣,隻因一件救人功德上積福,俨似香山還帶之意,遂立地登天,直做到宰相地位,巍巍相業,不減裴度。
後來出鎮長沙,享清閑之福十有五年,自号“平園老叟”,又活像裴度綠野堂行樂之事。
看官,你好生聽着。
話說周必大的相貌,長身瘦面,臉上隻得幾根光骨頭,嘴上并無一根髭須,身上又伶伶仃仃,就如一隻高腳鹭鸶一般。
當時人人稱他為“周鹭鸶”,有四句口号嘲笑道:周鹭鸶,嘴無髭,瘦臉鬼,長腳腿。
那周必大常自己照着鏡子,也知不是十分富貴之相。
高宗紹興丙子年間,周必大舉進士,做臨安府和劑局門官。
才做得一年,他那時的年紀将近五十歲,初生一子,尋個姚乳娘乳這個兒子。
不意姚乳娘患起一場感寒症來,兒子沒得乳吃,晝夜啼哭,周必大甚是心焦,巴不得姚乳娘一時病好,特占一卦,那謠詞說得古怪道:藥王蠲痾,财傷官磨。
困于六月,盍祈安和! 周必大占得這一爻,心中甚是不樂,已知姚乳娘是個不起之症。
過得數日,姚乳娘果然嗚呼哀哉了。
周必大見謠詞靈應,恐六月深有可憂之事,心中不住忐忐忑忑,擔着一把幹系,日日謹慎。
直守到六月三十日,周必大對同僚官道:“我前日占得謠詞,有‘困于六月,盍祈安和’之句,心中甚是不甯,嘗恐有意外之變。
如今已守到六月三十日,眼見得今日已過,災星退度,過了今晚,明日便是七月,準準不妨事矣。
”同僚官道:“你忐忐忑忑了這一個月,真是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,一般好生提防。
今日災星退度,俺們具一杯酒與你慶賀。
”說罷,同僚官各出分金一封,置酒到周必大宅子中,開懷暢飲。
不說這壁廂飲酒作樂,且說周必大住居在樣沙坑,與間壁運屬王氏恰好是同梁合柱之居。
那王家的妻子馬氏,馬氏的弟弟是馬舜韶,新升禦史,其威勢非常之重。
王家有了這個禦史的舅舅,連王家的光景也與舊日不同起來了。
從來道:貧時垂首喪氣,貴來捧屁呵臀。
這王家倚托禦史之勢,凡事張而大之,況且新升禦史,正是諸親百眷掇臀捧屁之時,何況嫡嫡親親舅爺,王家怎敢怠慢了他?少不得接那舅爺來家,肆筵設席,鼓瑟吹笙,親親熱熱,恭恭敬敬,奉奉承承,以盡姐丈之情。
惹得前前後後,左左右右之人,都來探頭探腦、東張西望,不免迂鄰舍之迂,闊鄰舍之闊,這都是世情如此,不則一家。
恰好六月三十之日,那王家舅爺馬舜韶,扯起烏台旗号,穿着開口獬豸繡服,烏紗帽,皂朝靴,馬前一對對擺着那吓人的頭踏,威風凜凜,殺氣騰騰,來到王家探望姐姐與姐夫。
姐夫因而設席款待,直飲到黃昏而散。
周必大與同僚官知間壁王家有貴客,怎敢聲張?隻得低聲而飲,隻待馬舜韶去了,方才能夠暢飲。
飲到三更天氣,同僚各官散去。
怎知王家的丫鬟因日間伏事舅爺茶茶水水、酒酒飯飯,忙了一日,辛苦睡着,把燈插在壁上,那丫鬟放倒頭一覺睡去,兩個鼻子孔朝天,就象鐵匠扯風箱之聲,再也不醒。
那燈火延在闆壁之上,首先燒着周必大的宅子,一時間便延燒起來,刮刮雜雜,好生利害:夫火者,禀南方丙丁之精,木生于火,禍發必克,燧人以之利物,火德将此持權。
神名回祿、祝融、宋無忌,部下有焱火使者、持火鈴将軍、捧火葫蘆童子、騎火龍火馬神官。
天火非凡火不燎,始初逼逼剝剝,繼則(火或)(火或)烘烘,骨都都煙迷宇宙,刮刺刺焰震乾坤,果然勢如燎毛
這又是一個火的故事了。
可見火起焚燒,真有鬼神。
在下為何先說這兩個故事?隻因世上的人無非一片私心,個個懷着損人利己之念。
若是有些利的,便挺身上前,勉強承當。
若着那虱大的幹系,他便退步,巴不得一肩推在别人身上。
誰肯舍了自己前程萬裡,認個罪犯?豈不是把别人的棺木擡在自己家裡哭?那一時那個不說他是癡呆漢子、懵懂郎君?誰知道上天自有眼睛,把那癡呆漢子偏弄做了智慧漢子,懵懂郎君偏變作個福壽郎君。
奉勸世人便學癡呆懵懂些也不妨。
這正是:人算不如天算巧,天若加恩人不愚。
話說杭州多火,從來如此,隻因民居稠密,磚牆最少,壁竹最多,所以杭州多火,共有五樣:民居稠密,竈突連綿;闆壁居多、磚垣特少;奉佛太盛,家作佛堂,徹夜燒燈,幢幡飄引;夜飲無禁,童婢酣倦,燭燼亂抛;婦女嬌惰,篝籠失簡。
話說宋朝臨安建都以來,城中大火共二十一次,其最利害者五次。
紹興二年五月大火,頃刻飛燔六七裡,被災者一萬三千家。
六年十二月又大火,被災者一萬餘家。
嘉泰元年辛酉三月二十八日寶蓮山下大火,被災者五萬四千二百家,綿亘三十裡,凡四晝夜乃滅;那時術者說“嘉”之文,如三十五萬口,“泰”之文,如三月二十八也;又都民市語,多舉“紅藕”二字,藕有二十八絲,紅者火也,谶語之驗如此。
嘉泰四年甲子三月四日大火,被災者七千餘家,二晝夜乃滅。
紹定二年辛卯大火,比辛酉年之火加五分之三,雖太廟亦不免,城市為之一空。
不說杭州多火,且說宋高宗末年,有一位賢宰相,姓周雙諱必大,字子允,廬陵人,後封益公,與唐朝宰相裴度一樣。
看官,你道他怎生與裴度一樣,隻因一件救人功德上積福,俨似香山還帶之意,遂立地登天,直做到宰相地位,巍巍相業,不減裴度。
後來出鎮長沙,享清閑之福十有五年,自号“平園老叟”,又活像裴度綠野堂行樂之事。
看官,你好生聽着。
話說周必大的相貌,長身瘦面,臉上隻得幾根光骨頭,嘴上并無一根髭須,身上又伶伶仃仃,就如一隻高腳鹭鸶一般。
當時人人稱他為“周鹭鸶”,有四句口号嘲笑道:周鹭鸶,嘴無髭,瘦臉鬼,長腳腿。
那周必大常自己照着鏡子,也知不是十分富貴之相。
高宗紹興丙子年間,周必大舉進士,做臨安府和劑局門官。
才做得一年,他那時的年紀将近五十歲,初生一子,尋個姚乳娘乳這個兒子。
不意姚乳娘患起一場感寒症來,兒子沒得乳吃,晝夜啼哭,周必大甚是心焦,巴不得姚乳娘一時病好,特占一卦,那謠詞說得古怪道:藥王蠲痾,财傷官磨。
困于六月,盍祈安和! 周必大占得這一爻,心中甚是不樂,已知姚乳娘是個不起之症。
過得數日,姚乳娘果然嗚呼哀哉了。
周必大見謠詞靈應,恐六月深有可憂之事,心中不住忐忐忑忑,擔着一把幹系,日日謹慎。
直守到六月三十日,周必大對同僚官道:“我前日占得謠詞,有‘困于六月,盍祈安和’之句,心中甚是不甯,嘗恐有意外之變。
如今已守到六月三十日,眼見得今日已過,災星退度,過了今晚,明日便是七月,準準不妨事矣。
”同僚官道:“你忐忐忑忑了這一個月,真是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,一般好生提防。
今日災星退度,俺們具一杯酒與你慶賀。
”說罷,同僚官各出分金一封,置酒到周必大宅子中,開懷暢飲。
不說這壁廂飲酒作樂,且說周必大住居在樣沙坑,與間壁運屬王氏恰好是同梁合柱之居。
那王家的妻子馬氏,馬氏的弟弟是馬舜韶,新升禦史,其威勢非常之重。
王家有了這個禦史的舅舅,連王家的光景也與舊日不同起來了。
從來道:貧時垂首喪氣,貴來捧屁呵臀。
這王家倚托禦史之勢,凡事張而大之,況且新升禦史,正是諸親百眷掇臀捧屁之時,何況嫡嫡親親舅爺,王家怎敢怠慢了他?少不得接那舅爺來家,肆筵設席,鼓瑟吹笙,親親熱熱,恭恭敬敬,奉奉承承,以盡姐丈之情。
惹得前前後後,左左右右之人,都來探頭探腦、東張西望,不免迂鄰舍之迂,闊鄰舍之闊,這都是世情如此,不則一家。
恰好六月三十之日,那王家舅爺馬舜韶,扯起烏台旗号,穿着開口獬豸繡服,烏紗帽,皂朝靴,馬前一對對擺着那吓人的頭踏,威風凜凜,殺氣騰騰,來到王家探望姐姐與姐夫。
姐夫因而設席款待,直飲到黃昏而散。
周必大與同僚官知間壁王家有貴客,怎敢聲張?隻得低聲而飲,隻待馬舜韶去了,方才能夠暢飲。
飲到三更天氣,同僚各官散去。
怎知王家的丫鬟因日間伏事舅爺茶茶水水、酒酒飯飯,忙了一日,辛苦睡着,把燈插在壁上,那丫鬟放倒頭一覺睡去,兩個鼻子孔朝天,就象鐵匠扯風箱之聲,再也不醒。
那燈火延在闆壁之上,首先燒着周必大的宅子,一時間便延燒起來,刮刮雜雜,好生利害:夫火者,禀南方丙丁之精,木生于火,禍發必克,燧人以之利物,火德将此持權。
神名回祿、祝融、宋無忌,部下有焱火使者、持火鈴将軍、捧火葫蘆童子、騎火龍火馬神官。
天火非凡火不燎,始初逼逼剝剝,繼則(火或)(火或)烘烘,骨都都煙迷宇宙,刮刺刺焰震乾坤,果然勢如燎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