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○六回 報恩德麻雀再鳴冤 察形迹和尚真倒運
關燈
小
中
大
告假,前往五台山受戒,走此經過,便到俗家省視父母,然後再行北上,去受三衣缽,具頂禮皈依。
” 施公聽他說話,甚是不俗。
因又問道:“爾曾讀過書麼?”悟空道:“僧人也曾讀書,但涉獵不精,粗識之乎而已。
”施公問罷,又向上首那淡黃色面皮一個問道:“爾喚什麼名字,哪裡人氏,俗家姓誰?”那一個道:“僧人名喚悟性,也是桃源縣人氏,俗家姓黃。
”施公道:“你又為何事出家?”悟性道:“也因為看破世情,因此一齊在金山與悟空削發。
”施公又問下首那粉紅面皮的一個道:“你叫什麼名字,俗家姓誰,哪裡人氏?”那和尚道:“姓李。
”施公聽說姓李,即便留神,因為李盛氏一案。
又聽他說道:“名喚悟色,也是桃源縣人氏。
悟性與我家鄰居,隔有五六家。
我也因看破世情,與他一齊往金山寺削發。
”施公聽他所說的話不甚圓轉,因望下追問道:“爾俗家尚有何人?”悟色道:“俗家并無多人,尚有一個母親。
”施公道:“你為什麼不在家中侍奉老母,卻去削發為尼的?”施公有意錯說一句“為尼”,即從此看他的顔色。
哪知那悟色一聽此言,登時臉色變了顔色。
而施公看得清楚,便将驚堂木一拍,道:“爾往下講來,為什麼削發為尼?”隻見悟色已吓得說不出話來,勉強答道:“大人怎麼說我是削發為尼,這話可不奇怪?”施公一面聽他說,一面又去看悟性、悟空,及那兩個顔色。
但見悟性、悟空神色不定,又想悟色說話的光景,早看出有五六分奸情來。
因又向悟色說道:“爾說不是女尼,本部堂細看你相貌,微察你聲音,無一非女人形體。
本部堂在先就看出來了,因此才叫人将爾等拿來,爾尚敢狡辯!” 這一番話,隻問得悟色面如土色,不敢聲張。
施公道:“爾為什麼不開口,難道本部堂說的話不是麼?”悟色正要勉強辯駁,隻見悟性在下面禀道:“大人可不要錯疑惑了,僧人與悟色既系鄰居,又系同志,實系不是女流,尚求明鑒。
”施公道:“若非同志,焉得僧尼同行?本部堂明鏡高懸,爾可代他狡辯。
本部堂少停一刻,給爾個憑據,究竟是僧是尼,那時爾才無得抵賴。
” 說着又去問那兩個和尚,道:“你這兩個叫什麼名字,是哪裡人氏,俗家姓誰?與他三個人想也是一齊削發的了。
”這一個道:“僧人名喚覺慧。
”那個道:“僧人名喚了凡,均是壽州人氏。
出家五年,尚未受戒。
今年聞說北五台放戒,僧人前去受戒,走此經過,遇這三位師兄,約同一齊前去。
僧人萬不敢為非,務求大人超豁。
”施公聽罷,見這兩個和尚,卻非悟性、悟空那種酒肉氣象見于形色,因道:“你們兩個,不是與他三個一齊削發的?”覺慧、了凡齊說道:“僧人實在不是與他三人一齊削發。
而況從前并不相識,還是前月在此地客棧内遇見,說起來才與他們三個人相熟的。
”施公道:“你既要往北五台受戒,為何不去呢?”覺慧道:“僧人本即要前往,因悟性、悟空說之至再,要結伴同行,又道:『放戒日期尚早,我等還有件事尚未清楚。
稍等半月,将事辦畢,即與你同去了。
』當時僧人就說道:『我等盤川不敷,未經受戒,沿途又不能挂單,等到你們何時呢?』悟性、悟空又道:『你二人不必着急,盤川不足,自是我等資助,何足為慮。
』因此就耽擱下來。
” 施公道:“你既與他們不是一起,所穿衣服,又何與他們三人一色簇新呢?”覺慧道:“這兩件新缁衣,也是悟空做給的。
”施公聽罷,也不往下再問,即傳官媒立刻到堂谕話。
畢竟傳官媒為的何因,且看下回分解。
” 施公聽他說話,甚是不俗。
因又問道:“爾曾讀過書麼?”悟空道:“僧人也曾讀書,但涉獵不精,粗識之乎而已。
”施公問罷,又向上首那淡黃色面皮一個問道:“爾喚什麼名字,哪裡人氏,俗家姓誰?”那一個道:“僧人名喚悟性,也是桃源縣人氏,俗家姓黃。
”施公道:“你又為何事出家?”悟性道:“也因為看破世情,因此一齊在金山與悟空削發。
”施公又問下首那粉紅面皮的一個道:“你叫什麼名字,俗家姓誰,哪裡人氏?”那和尚道:“姓李。
”施公聽說姓李,即便留神,因為李盛氏一案。
又聽他說道:“名喚悟色,也是桃源縣人氏。
悟性與我家鄰居,隔有五六家。
我也因看破世情,與他一齊往金山寺削發。
”施公聽他所說的話不甚圓轉,因望下追問道:“爾俗家尚有何人?”悟色道:“俗家并無多人,尚有一個母親。
”施公道:“你為什麼不在家中侍奉老母,卻去削發為尼的?”施公有意錯說一句“為尼”,即從此看他的顔色。
哪知那悟色一聽此言,登時臉色變了顔色。
而施公看得清楚,便将驚堂木一拍,道:“爾往下講來,為什麼削發為尼?”隻見悟色已吓得說不出話來,勉強答道:“大人怎麼說我是削發為尼,這話可不奇怪?”施公一面聽他說,一面又去看悟性、悟空,及那兩個顔色。
但見悟性、悟空神色不定,又想悟色說話的光景,早看出有五六分奸情來。
因又向悟色說道:“爾說不是女尼,本部堂細看你相貌,微察你聲音,無一非女人形體。
本部堂在先就看出來了,因此才叫人将爾等拿來,爾尚敢狡辯!” 這一番話,隻問得悟色面如土色,不敢聲張。
施公道:“爾為什麼不開口,難道本部堂說的話不是麼?”悟色正要勉強辯駁,隻見悟性在下面禀道:“大人可不要錯疑惑了,僧人與悟色既系鄰居,又系同志,實系不是女流,尚求明鑒。
”施公道:“若非同志,焉得僧尼同行?本部堂明鏡高懸,爾可代他狡辯。
本部堂少停一刻,給爾個憑據,究竟是僧是尼,那時爾才無得抵賴。
” 說着又去問那兩個和尚,道:“你這兩個叫什麼名字,是哪裡人氏,俗家姓誰?與他三個人想也是一齊削發的了。
”這一個道:“僧人名喚覺慧。
”那個道:“僧人名喚了凡,均是壽州人氏。
出家五年,尚未受戒。
今年聞說北五台放戒,僧人前去受戒,走此經過,遇這三位師兄,約同一齊前去。
僧人萬不敢為非,務求大人超豁。
”施公聽罷,見這兩個和尚,卻非悟性、悟空那種酒肉氣象見于形色,因道:“你們兩個,不是與他三個一齊削發的?”覺慧、了凡齊說道:“僧人實在不是與他三人一齊削發。
而況從前并不相識,還是前月在此地客棧内遇見,說起來才與他們三個人相熟的。
”施公道:“你既要往北五台受戒,為何不去呢?”覺慧道:“僧人本即要前往,因悟性、悟空說之至再,要結伴同行,又道:『放戒日期尚早,我等還有件事尚未清楚。
稍等半月,将事辦畢,即與你同去了。
』當時僧人就說道:『我等盤川不敷,未經受戒,沿途又不能挂單,等到你們何時呢?』悟性、悟空又道:『你二人不必着急,盤川不足,自是我等資助,何足為慮。
』因此就耽擱下來。
” 施公道:“你既與他們不是一起,所穿衣服,又何與他們三人一色簇新呢?”覺慧道:“這兩件新缁衣,也是悟空做給的。
”施公聽罷,也不往下再問,即傳官媒立刻到堂谕話。
畢竟傳官媒為的何因,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