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回 杜大隆娶媳得女 徐二混因貪破财
關燈
小
中
大
,趕快與徐可忠商議,問他也願意罰否。
既辦,本縣一秉大公,因格外從寬,聽你們自己酌量。
”徐二混叩頭道:“求大老爺開恩,小的願意受罰。
”李公道:“既你們願意認罰,聽本縣判斷。
”喚左右,傳轎内的新人上來。
哪知道杜大隆的兒子本是一團高興的新迎,萬想不到出這意外的岔兒。
在轎内坐着納悶,看風色不好,又被那看熱鬧的人七嘴八舌,你言我語,越加不好意思。
敞着轎簾又沒個躲閃,隻好撩開扶手,抱着頭,一溜煙地跑回家去了。
單剩個新娘在轎内嗚嗚的哭。
值日差叫喜娘打開轎簾;把新娘扶出,攙到公案前,揭去蓋頭。
李公望下一看,雖然是莊家閨女,卻倒長得骨肉停勻,五官端正。
又加裝扮得齊齊整整,珠冠霞帔,玉帶蟒袍,越顯得精神豐彩,就是兩個眼哭得紅腫,像核桃一般。
迨把蓋頭的彩袱揭去,看見黃倪氏跪在右邊,他便直撲下去,倒在倪氏懷裡,放聲大哭。
倪氏也兩淚交流。
李公不禁連連的點頭說道:“姑娘,這是你百年的大喜,不可如此。
你的意思,本縣已明白了,可惜你的父母不能體貼你苦心。
待本縣給你作主。
”那姑娘聽這位大老爺的話正碰在心坎兒上,越發感動,哭個不止。
黃倪氏好容易将他止住了哭。
李公問徐二混道:“你女兒這情形看見沒有?非遇見本縣,隻怕你女兒性命還被你斷送了。
”二混叩頭道:“大老爺恩典。
”李公叫招房将各人前後口供念了一遍,給大衆聽了,說道:“這親事,黃祖永自幼聘定,媒證、庚帖現在。
徐可忠貪利無恥,一女兩嫁。
杜大隆為兒娶婦,貪得厚奁,诓娶有夫之女,都該照律嚴辦。
姑念自知理短,情願受罰,今兩家各罰地二百畝給黃祖永管業,以償其含冤莫訴之苦。
着即各将地畝指明界限,交戶房當堂立案。
” 徐、杜二人沒法,隻得各指撥了二百畝地,戶房照錄了地段、座落、方向,候結案後再行過割。
李公道:“本縣格外體恤黃家孤寡無力猝辦迎娶,杜大隆枉費辛苦,一旦人财兩空,也覺少興。
今為你設法周旋,徐可忠女兒可就此行禮,認杜大隆為義父。
杜大隆預備為兒子續弦的喜筵,即借為替義女招贅的花燭。
徐可忠陪嫁的裝奁,既已送往杜家,可以毋庸取回。
黃祖永就杜家成親,認為義嶽。
從此三家一樣姻親,和氣往來,莫存意見。
本縣這樣調處,你大衆願意罷。
”衆人齊聲禀複遵斷,而黃倪氏母子喜出望外,尤為感激涕零。
李公又叫地保王順到案說道:“你為地保,地方有不合理的事,應該禀報本縣知道,你不但不來禀報,反去替他們幫忙,就該重責。
今一概免究,着這事照本縣的判斷去辦,倘有不合,惟你是問。
”地保答應:“喳。
”請了個安,正要下去,李公道:“且慢。
本街東頭第二堡的更夫,成群聚賭誤公,應予重責。
本縣看此地道旁官溝壅塞,着你查明昨兒聚賭的四個人,各罰他十天工作開溝。
待諸事齊畢,你一并銷差。
”地保一一答應,退下,遵谕辦理去了。
杜大隆上前禀道:“蒙老父台公斷,職員感激不盡。
但是職員尚有個下情,徐氏斷歸黃家,理所應該,但職員為兒子原定的聘禮,還求老父台追還。
”李公道:“你聘禮多少?”杜大隆道:“紋銀一百兩,首飾八件,衣服四套,還有鵝、酒、糕果、茶葉等項在外。
”李公道:“這聘禮是應該追的。
但追回來也是沒你的份了,照律應該入官。
姑念你傷耗已多,着将銀兩充義學公費,衣服首飾概行賞還。
” 徐二馄道:“銀兩小的願還。
衣服、首飾已全數給女兒陪嫁了,求大老爺明鑒。
”黃倪氏禀道:“既徐親家已将衣飾陪嫁,是杜家的聘禮,自然不該留下。
待媳婦過門,應當照數揀還。
” 李公道:“很好。
你各人都具上結來,完案後好趕快成親,無誤吉期。
”欲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正是: 萬事不由人算計,巧取豪奪更何為。
既辦,本縣一秉大公,因格外從寬,聽你們自己酌量。
”徐二混叩頭道:“求大老爺開恩,小的願意受罰。
”李公道:“既你們願意認罰,聽本縣判斷。
”喚左右,傳轎内的新人上來。
哪知道杜大隆的兒子本是一團高興的新迎,萬想不到出這意外的岔兒。
在轎内坐着納悶,看風色不好,又被那看熱鬧的人七嘴八舌,你言我語,越加不好意思。
敞着轎簾又沒個躲閃,隻好撩開扶手,抱着頭,一溜煙地跑回家去了。
單剩個新娘在轎内嗚嗚的哭。
值日差叫喜娘打開轎簾;把新娘扶出,攙到公案前,揭去蓋頭。
李公望下一看,雖然是莊家閨女,卻倒長得骨肉停勻,五官端正。
又加裝扮得齊齊整整,珠冠霞帔,玉帶蟒袍,越顯得精神豐彩,就是兩個眼哭得紅腫,像核桃一般。
迨把蓋頭的彩袱揭去,看見黃倪氏跪在右邊,他便直撲下去,倒在倪氏懷裡,放聲大哭。
倪氏也兩淚交流。
李公不禁連連的點頭說道:“姑娘,這是你百年的大喜,不可如此。
你的意思,本縣已明白了,可惜你的父母不能體貼你苦心。
待本縣給你作主。
”那姑娘聽這位大老爺的話正碰在心坎兒上,越發感動,哭個不止。
黃倪氏好容易将他止住了哭。
李公問徐二混道:“你女兒這情形看見沒有?非遇見本縣,隻怕你女兒性命還被你斷送了。
”二混叩頭道:“大老爺恩典。
”李公叫招房将各人前後口供念了一遍,給大衆聽了,說道:“這親事,黃祖永自幼聘定,媒證、庚帖現在。
徐可忠貪利無恥,一女兩嫁。
杜大隆為兒娶婦,貪得厚奁,诓娶有夫之女,都該照律嚴辦。
姑念自知理短,情願受罰,今兩家各罰地二百畝給黃祖永管業,以償其含冤莫訴之苦。
着即各将地畝指明界限,交戶房當堂立案。
” 徐、杜二人沒法,隻得各指撥了二百畝地,戶房照錄了地段、座落、方向,候結案後再行過割。
李公道:“本縣格外體恤黃家孤寡無力猝辦迎娶,杜大隆枉費辛苦,一旦人财兩空,也覺少興。
今為你設法周旋,徐可忠女兒可就此行禮,認杜大隆為義父。
杜大隆預備為兒子續弦的喜筵,即借為替義女招贅的花燭。
徐可忠陪嫁的裝奁,既已送往杜家,可以毋庸取回。
黃祖永就杜家成親,認為義嶽。
從此三家一樣姻親,和氣往來,莫存意見。
本縣這樣調處,你大衆願意罷。
”衆人齊聲禀複遵斷,而黃倪氏母子喜出望外,尤為感激涕零。
李公又叫地保王順到案說道:“你為地保,地方有不合理的事,應該禀報本縣知道,你不但不來禀報,反去替他們幫忙,就該重責。
今一概免究,着這事照本縣的判斷去辦,倘有不合,惟你是問。
”地保答應:“喳。
”請了個安,正要下去,李公道:“且慢。
本街東頭第二堡的更夫,成群聚賭誤公,應予重責。
本縣看此地道旁官溝壅塞,着你查明昨兒聚賭的四個人,各罰他十天工作開溝。
待諸事齊畢,你一并銷差。
”地保一一答應,退下,遵谕辦理去了。
杜大隆上前禀道:“蒙老父台公斷,職員感激不盡。
但是職員尚有個下情,徐氏斷歸黃家,理所應該,但職員為兒子原定的聘禮,還求老父台追還。
”李公道:“你聘禮多少?”杜大隆道:“紋銀一百兩,首飾八件,衣服四套,還有鵝、酒、糕果、茶葉等項在外。
”李公道:“這聘禮是應該追的。
但追回來也是沒你的份了,照律應該入官。
姑念你傷耗已多,着将銀兩充義學公費,衣服首飾概行賞還。
” 徐二馄道:“銀兩小的願還。
衣服、首飾已全數給女兒陪嫁了,求大老爺明鑒。
”黃倪氏禀道:“既徐親家已将衣飾陪嫁,是杜家的聘禮,自然不該留下。
待媳婦過門,應當照數揀還。
” 李公道:“很好。
你各人都具上結來,完案後好趕快成親,無誤吉期。
”欲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正是: 萬事不由人算計,巧取豪奪更何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