麗史

關燈


    惜楚玉不能處白江之累,負明哲之教,愧何如哉!" 是年,生登首榜,連登第日,扈從上都回,謂人曰:"春秋之世,道不行而義猶在。

    今世道不行,斯已矣,惟不忍失王之遺民,陷矣,而無與濟,代耕而食,豈得已哉!"乃以例乞就惠州宣<宣>教,專以《三禮》、《春秋》教後學,嘗曰:"邪世不能亂,此二經大為峻防。

    "六載,君湖州倅,辭疾不赴,隐居著述。

     泉州故多西域人,宋季有蒲壽庚、(山下加成),以平海寇得官。

    壽庚為招撫使,主市舶,壽(山下加成)為吉州,知宋運迄,錄不赴。

    景炎間,益王南巡,駐跸泉州港口,張世傑以準(淮)兵三千五百授壽庚,武人暴旱無謀,隻壽(山下加成)為畫計。

    益王笃臨城,教壽庚閉門不納,盡殺宋室在泉州者三十餘人,并準(淮)水軍無遺者。

    與州司馬田真子詣杭州,唆都降之。

    張世傑回攻九十日不能克。

     壽(山下+成)部畫既定,并着黃冠野服,隐于法名寺。

    一日晝寝,有書生二人,自稱自潮州來,詩二首谒處士雲: 梅花落地點蒼苔,天意商量要入梅。

     蛱蝶不知春已去,雙雙飛過粉牆來。

     劍戟紛紛扶王日,山林寂寂閉門時。

     水聲烏語皆時事,莫道山翁總不知。

     壽(山下加成)睡覺,阍人呈之。

    壽(山下加成)駭汗失措,亟馳人四出,境(竟)不知所覓。

    元君制世,以功封壽庚平章,為開平海省于泉州,壽(山下加成)亦居甲第,一時子孫貴顯冠天下,泉人被其薰炎者九十年。

    至是,元政衰,四方兵起,國命不行。

    其婿西域那吹(口+兀)呐襲作亂,州郡官非蒙古者皆逐之,中州士類鹹沒。

     楚玉遇害,無金屬(囑)其仆伊力曰:"吾為士未(夫)妻,不可辱于犬戎。

    肆扶孤存後,皆由爾矣。

    "仰藥,而力殡葬畢,負其孤櫹奔福州。

    那吹(口+兀)呐既據城,大肆淫虐,選民間女兒充其室,為金豆撒樓下,命女子攫取,以為戲笑。

    即喬平章宅建番佛寺,極其壯麗,掠金帛,伫(貯)積其中。

    數年間,民無可逃之地,而僧居半城。

     至正甲午,遣騎攻興化。

    福州行中書省,奏檄浔尾(美)場司亟(丞)陳(馬+玄)、湧州[場)司亟(丞)龔名安,合兵讨之。

    陳弦(馬+玄)、龔名安,皆泉名士,為時儒宗師,以薦辟不得已姑就小官,素得民心,故有是命。

     伊橚年十七,随福州軍校,見陳(馬+玄)曰:"作亂者,那、蒲二氏耳,民皆協(脅)從。

    若戰,必驅協(脅)從者于前,官軍殺之何益請入城行間。

    "城中千戶金吉,亦回回種也,守西門。

    伊橚見之曰:"官兵誅回回,大至。

    公為守臣,能誅那(口+兀)呐,以迎官兵,不世攻(功)也。

    若待官兵入,而後迎之,竊恐亂之際,不辨真僞,公進退狼狽也。

    "金吉大驚,與伊橚約就,夜開西門,密納陳弦(馬+玄)兵入。

    那(口+兀)呐倉卒突騎出了城,扼戰。

    伊力執巨斧冒陣,砍百餘騎,擒那(口+兀)呐,[檻送)京師。

     是役也,凡西域人盡殲之,胡發高鼻有誤殺者。

    閉門行誅三日,民間秋毫無所犯。

    僧大奎大書彩旗,聯句雲: 将謂一方皆左衽, 豈圖今日見王官。

     福州軍至,發蒲賊諸冢,得諸寶貨無計。

    壽庚長于師文,性殘忍,殺宋宗子皆決其手,圹中寶物尤多。

    圹志,瑪瑙石為之,翰林承首撰文,金陵人也。

    盛稱元君恩寵,及歸功壽(山下加成)文學智謀雲。

    大蚯(抵)犬戎叛亂,出其天性,而奸詭飾誣,或目(因)文學所濟,亦有之。

    凡蒲戶皆裸體,面西方,伊橚悉令具五刑而誅之,棄其(載去車加肉)于豬槽,報在宋行拭(弑)逆也。

     頃之,僞陳陳有定據福州,不知蒲已敗,遣兵循泉州,欲倚為援,遂攻城。

    金吉與橚分兵固守,南城将陷,伊力戰死之。

    相持月餘,聞大明天兵自溫州渡海來取福州,乃遁。

    泉民不遭屠戮者,此三人之力也。

     洪武七年,高皇帝大赦天下,聖旨:獨蒲氏餘孽悉配戎伍,禁锢,世世無得登仕籍,監其禍也。

    杜子美詩雲:"羯胡事主終無奈。

    "誠哉言也。

    伊橚辟賢良方正,語在夏西仲《清源雜志》。

     或者曰:元稹記《會真》,虞記《嬌紅》,其事傳者,其翰傳世。

    若斯人者,炳其翰,以紹其傳,屬之誰哉君子聞之曰:言以文亂弗記,智以遂奸弗記,行以詭世弗記。

    若斯人者,研削何所施哉!惟貴不害明,愛不害義,喬公其賢乎順可全宗,恭可範俗,喬氏之女其賢乎貞一不二,視死如歸,淩氏之女其賢乎智以成美,忠以酬恩,李氏其賢乎執信守義,矢志不回,伊楚玉其賢乎仆夫存孤報仇,童子出奇靖難,伊橚(力)、伊力(橚)其賢乎忠以事君,義以自立,萬人之命,金吉其賢乎夫不知而不傳猶可也,詳其事而揚其辭矣。

    若斯人者,雖弗記而自見其颠末。

    善觀記者,觀其所主,可以為勸,之其所及,可以為戒。

    如此而已,故題曰《麗史》。

     右《麗史》,見于清源之野中,作之為誰,舉世無知者。

    夫事不根于正,而辭不以事淫。

    文不列于教,而義不以文(女+俞)。

    奇識奇行,厚德偉勳,足後風導之,實又肆陳焉。

    其傳與否,可不可何如哉!書其後,以贻觀者。

     南安簿郡萊闇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