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九回 南天門正神說情 五遁法無當遭險

關燈
?”戎政官奏道:“此處離臨淄八十餘裡。

    ”秦皇傳旨紮下大營,養息兵馬。

     且說袁剛等追殺一陣,才收兵進城繳令。

    次早襄王升殿,殿頭官忙奏道:“昨夜守東門官周達來報,秦兵于五鼓拔營,不知去向,請龍意定奪。

    ”襄王聞言,便排駕進文華殿。

    南極老祖等起身,迎至殿中坐下。

    襄王道:“昨夜五更時分,秦兵拔營而去,不知去向。

    老祖可算他退去那裡,有什麼計策?”孫膑接口道:“吾主放心,大概昨日破了森羅陣,秦兵大都落膽,臣早算得秦師暗退回國,連夜令袁剛帥兵截殺,大獲全勝而回。

    秦師不敢停留,敗回本國去了。

    ”襄王聞言,心中大喜道:“此皆老祖與亞父之力,得存社稷,不勝幸甚。

    ”南極老祖道:“秦師即退,諒已不敢轉來。

    出家人自今告别回山去了。

    ”裹王着忙道:“秦師雖退,真假難分,萬望老祖暫留法駕,再住十日,待小王稍盡愚禮,那時老祖再回山去未遲。

    ”  南極老祖道:“多承賢王美意,此地非出家人久居之所。

    總之别後再會有期,不必強留。

    ”便對衆仙真道:“道友慢坐。

    ”便立起身來。

    襄王攔住道:“老祖且慢,老祖要歸山,小王也不敢強留,隻得備些薄筵,聊表寸心,領了再去如何?”南極道:“貧道久不沾煙火,心領就是了。

    ”便對孫膑道:“伯齡,你的事若完了,早回天台罷。

    若惹橫禍,是你自作自受,出家人扭不過天來,我也難于救你了。

    ”孫膑垂淚道:“掌教祖師,恩如泰山,弟子因貴人棺柩,尚未入士,明晨必上吳橋葬母。

    完了弟子的心事,還敢妄動嗔癡,必遭天譴。

    ”南極老祖道:“你是得道之人,也不用多囑。

    ”這時襄王已命人排上素筵來了,親自執杯把盞,親自斟了三杯酒,一拱手送于南極。

     南極連忙頂禮相還,左手接酒,交與右手,就算領了。

    白鶴童子接了過去,随後各仙俱來與南極把盞,各笑道:“小仙們不過借花獻佛而已。

    ”南極子俱各接了,過手就算了。

    便與東方朔兄弟緻謝道:“蒙掌教仗儀,扶助闡教,且助伯齡,與吾增光,後會有期。

    ”說罷,接過龍頭拐杖來,白鶴童子就地一滾,現了原形,長鳴一聲,沖霄先去,南極跨上梅花鹿,說聲慢坐,四足騰雲,乘風而去。

    衆仙長出殿相送,見南極子已入雲端,方回文華殿坐下。

     東方朔兄弟就立起身道:“掌教回山,秦兵已退,貧道亦回度朔山去也。

    隻是孫大聖推薦一場,好笑得很,一些便宜沒有帶回度朔山,到留下一隻眼睛在臨淄,也是貧道劫數,不得大士慈悲,焉能脫此輪回,萬幸!我兄弟先到五行山去了。

    衆位仙長也回西海罷。

    ”襄王見東方朔要回山,心中甚是難舍道:“掌教老祖與别的不同,小主固不敢留他。

    二位老祖是白雲野鶴,何處不宜,不若在此多盤桓幾日,小王得盡愚心。

    ”東方朔笑道:“白雲野鶴,挂留無定,紅塵遊戲,今已足矣。

    若再貪戀,非出家本心,賢王不必苦留,聚散有個定期。

    ”齊王知難挽留,就與他兄弟二人把盞,二人謝過了,各位仙長又敬一杯。

    他兄弟二人,一一領受,然後跨上腳力,駕雲先去五行山見齊天大聖,然後才回度朔山。

    這裡蓮花仙、皓發仙、文昌仙、長笑仙、降龍仙、伏虎仙、長角仙、大頭仙等紛紛作别,跨龍騎虎,駕雲而去,各歸洞府了。

    刹時間,把個文華殿中的仙長去了大半,止有王禅兄弟、白猿、毛遂、孫膑五人而已。

     隻見鬼谷子對着襄王笑道:“非是貧道二人随衆回山,隻是秦師即退,貧道在此無事,終久是回山的,不如趁此大衆散罷,到是一客不煩二主了,貧道就拜别罷。

    ”襄王心下着忙道:“二位師祖,如何也要棄寡人回山去呢?倘若秦兵複來,叫我又相請,豈不周折。

    依小王愚見,在這臨淄尋所大地,起蓋丹房,即請二位仙師在這裡居住,早晚也得親近,豈不為美。

    ”王禅笑道:“賢王不用再請貧道弟兄的了,若講在臨淄城内尋所大地,起蓋丹房,留我兄弟,足見賢王美意。

    隻是一件,不知賢王貴處可有這一件?若有,我兄弟就不回山去。

    ”襄王聞言大喜道:“仙師所要的那一件?小王必定備來奉養。

    ”不知王禅說些什麼?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