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回 金蓮奉命助始皇 老母順天放王翦
關燈
小
中
大
了一個婆婆,發如銀絲,手扶一根拐杖。
來到軍前,口稱:“衆位哥哥,怎麼還不去睡,守的是什麼人?”軍士看見一個老年的婦人,便問道:“你是那裡來的,我們營中從來未見過面:”老母說:“你們不知道麼,我是皇姑的乳母,與皇姑作伴而來,你也難得見我。
”衆人道:“原來是皇姑的乳母,怪不得小的們不認得。
這囚車裡頭系秦營的王翦,被擒來囚在此間。
吩咐小的們看奪,怎敢去睡。
你老半夜三更,到此何幹?”老母道:“皇姑差我來查查你們,不準去睡。
”衆人笑道:“瞞上不瞞下,睡睡也何妨。
”老母就攝了一把土來,吹口仙氣,變做磕睡蟲,就飛在衆人面上,一個個伸腰,各各睡着了。
老母來至王翦車前,叫聲殿西侯。
王翦聽得有人叫他,擡頭一看,是個老年的婆婆。
口稱道:“老奶奶,叫我有何話說?”老母道:“我看你系一條好漢,待我救你。
”王翦聽了,心中大喜道:“老奶奶果然肯救我麼?”老母道:“果真救你。
”這王翦就在車裡叩頭拜謝,叩了三個頭。
口稱:“老奶奶,若是救了我王翦,猶如重生父母,再世爹娘,今生不能報答,來生犬馬也報你的深恩。
”老母道:“你也不必許願,我也不想你報,你快閉雙目,我好救你。
”王翦就把兩目緊閉。
老母使個開鎖法,開了囚車。
放了王翦出來。
将一聯柬帖,放在囚車之内,引着王翦在燕營逃出了大隊。
王翦叩頭在地,請問姓名。
老母道:“不必留名,你看那邊有人來了。
”王翦回頭一看,隻見老母起在空中,排雲而行,回到古洞去了。
王翦心中又驚又喜。
不知那位神仙,救我殘生。
連忙當天叩謝已畢,即忙逃轉回營。
見了始皇,備奏前事。
君臣俱各大喜,設酒壓驚。
不言王翦逃生,回轉本寨。
且說數名軍士一覺醒來,天色大亮。
看看囚車,不見了王翦。
吓得魂飛天外,魄散九霄。
嚷道:“不好了,怎與去回皇姑的話。
”内有一個道:“不妨,我們都推在乳母身上,衆口同詞,就是他來混說了。
”又有一個道:“你看囚車内有一束帖,取出來看看。
”衆人把柬取了出來,内有識字者,觀看明白。
封套上頭有七八個大字:“此帖付廣文收啟。
”衆人道:“廣文是南郡王爺的道号,我們拿着這帖去回皇姑的話。
”衆人議停當了,轉上大帳,見了秀英,一齊叩頭道:“皇姑在上,小的們罪該萬死,特來請罪。
”秀英道:“你等身犯何罪?”衆軍道:“蒙皇姑的差派,看守王翦,至三更時分,有貴人的乳母前來查看,不知用何法術,把小的們弄睡着了,醒來一看,王翦就不見了,不知去向,小的們報明領死。
”秀英大怒道:“我營中那有乳母,分明是你這般奴才,大膽放走,情理難容。
”傳刀斧手:“把這般奴才推出營門斬首示衆。
”衆軍叩頭在地,大哭道:“貴人明見,螞蟻尚且貪生,為人豈不惜命。
小的們就吃了熊膽豹心,也不敢放走王翦,自取殺身之禍。
果然三更時分,有一個年老的婆婆,手持拐杖,口稱是貴人乳母。
若不信,這還留下了柬帖。
” 皇姑看柬帖上,有七八個大字:“此帖廣文收啟。
”心中暗想:“柬帖必是那位神仙,救了王翦,留下為憑。
且送三叔公開看明白。
”想罷,吩咐道:“看柬帖,饒你這班奴才死罪,話罪難免。
發軍政司,每人捆打四十,以正押守不嚴之罪。
”衆人謝了不殺之恩,都到軍政司領責不提。
且說趙皇姑,拿着柬帖,來至南郡王大營。
正值孫膑升帳理事,門官通報,傳請貴人上帳。
秀英參見已畢,孫膑開口就問:“賢侄媳到此何幹?”秀英道:“有一件異事,特來報知。
因昨日将王翦打入囚車,不想至三更,不知何人将秦賊放走,留下一聯柬帖為證。
”說罷,将柬帖呈上。
孫膑看見:“廣文收啟”字樣,遂即拆開觀看,原來是一首七言詩。
上寫着: 梨山老母下凡塵, 放走秦人且慢嗔, 囑語廣文休進步, 興衰定數枉勞神。
孫膑看了說道:“原來是梨山老母放走王翦。
”再看帖後,尚有二行細字,寫得明白: 玉帝久聯姻,今當射雀屏。
吉期休錯過,柬帖作冰人。
孫膑看畢,對秀英道:“此乃一定之數,不可強為。
既是聖母下凡,放走王翦,與你無幹。
帖子上還有一行言詞,侄媳請看定奪。
”秀英接來一看,羞得滿面通紅,低頭不語。
孫膑道:“侄媳回去,此乃是聖母的主意,不可錯過吉期。
候花燭良辰,再當迎接。
”秀英含愧出營,轉回本營部,不在話下。
且說孫膑,擇了初三日上好吉辰,吩咐孫燕進城,預備龍車鳳辇,各色儀仗,出城迎接。
本府中整頓花燭、合卺筵席相候,衆人須要齊備,去迎皇姑廉秀英成親。
孫燕領命,進城回府,諸事料理停當。
光陰如箭,已到了吉期。
擺着儀仗彩辇,出城迎接廉秀英回府不提。
且說王翦,逃回營中,卻遇始皇升帳,聚集文武商議軍情。
王翦上前叩頭,奏明此事道:“臣自下山以來,身經百戰,指望扶持吾主獨成一統。
不想屢被刖夫所敗,前日又被廉秀英擒去,若非神仙搭救,焉有今日。
臣與刖夫,再決雌雄。
望吾主準行。
”未知始皇準出戰否?且看下回分解。
來到軍前,口稱:“衆位哥哥,怎麼還不去睡,守的是什麼人?”軍士看見一個老年的婦人,便問道:“你是那裡來的,我們營中從來未見過面:”老母說:“你們不知道麼,我是皇姑的乳母,與皇姑作伴而來,你也難得見我。
”衆人道:“原來是皇姑的乳母,怪不得小的們不認得。
這囚車裡頭系秦營的王翦,被擒來囚在此間。
吩咐小的們看奪,怎敢去睡。
你老半夜三更,到此何幹?”老母道:“皇姑差我來查查你們,不準去睡。
”衆人笑道:“瞞上不瞞下,睡睡也何妨。
”老母就攝了一把土來,吹口仙氣,變做磕睡蟲,就飛在衆人面上,一個個伸腰,各各睡着了。
老母來至王翦車前,叫聲殿西侯。
王翦聽得有人叫他,擡頭一看,是個老年的婆婆。
口稱道:“老奶奶,叫我有何話說?”老母道:“我看你系一條好漢,待我救你。
”王翦聽了,心中大喜道:“老奶奶果然肯救我麼?”老母道:“果真救你。
”這王翦就在車裡叩頭拜謝,叩了三個頭。
口稱:“老奶奶,若是救了我王翦,猶如重生父母,再世爹娘,今生不能報答,來生犬馬也報你的深恩。
”老母道:“你也不必許願,我也不想你報,你快閉雙目,我好救你。
”王翦就把兩目緊閉。
老母使個開鎖法,開了囚車。
放了王翦出來。
将一聯柬帖,放在囚車之内,引着王翦在燕營逃出了大隊。
王翦叩頭在地,請問姓名。
老母道:“不必留名,你看那邊有人來了。
”王翦回頭一看,隻見老母起在空中,排雲而行,回到古洞去了。
王翦心中又驚又喜。
不知那位神仙,救我殘生。
連忙當天叩謝已畢,即忙逃轉回營。
見了始皇,備奏前事。
君臣俱各大喜,設酒壓驚。
不言王翦逃生,回轉本寨。
且說數名軍士一覺醒來,天色大亮。
看看囚車,不見了王翦。
吓得魂飛天外,魄散九霄。
嚷道:“不好了,怎與去回皇姑的話。
”内有一個道:“不妨,我們都推在乳母身上,衆口同詞,就是他來混說了。
”又有一個道:“你看囚車内有一束帖,取出來看看。
”衆人把柬取了出來,内有識字者,觀看明白。
封套上頭有七八個大字:“此帖付廣文收啟。
”衆人道:“廣文是南郡王爺的道号,我們拿着這帖去回皇姑的話。
”衆人議停當了,轉上大帳,見了秀英,一齊叩頭道:“皇姑在上,小的們罪該萬死,特來請罪。
”秀英道:“你等身犯何罪?”衆軍道:“蒙皇姑的差派,看守王翦,至三更時分,有貴人的乳母前來查看,不知用何法術,把小的們弄睡着了,醒來一看,王翦就不見了,不知去向,小的們報明領死。
”秀英大怒道:“我營中那有乳母,分明是你這般奴才,大膽放走,情理難容。
”傳刀斧手:“把這般奴才推出營門斬首示衆。
”衆軍叩頭在地,大哭道:“貴人明見,螞蟻尚且貪生,為人豈不惜命。
小的們就吃了熊膽豹心,也不敢放走王翦,自取殺身之禍。
果然三更時分,有一個年老的婆婆,手持拐杖,口稱是貴人乳母。
若不信,這還留下了柬帖。
” 皇姑看柬帖上,有七八個大字:“此帖廣文收啟。
”心中暗想:“柬帖必是那位神仙,救了王翦,留下為憑。
且送三叔公開看明白。
”想罷,吩咐道:“看柬帖,饒你這班奴才死罪,話罪難免。
發軍政司,每人捆打四十,以正押守不嚴之罪。
”衆人謝了不殺之恩,都到軍政司領責不提。
且說趙皇姑,拿着柬帖,來至南郡王大營。
正值孫膑升帳理事,門官通報,傳請貴人上帳。
秀英參見已畢,孫膑開口就問:“賢侄媳到此何幹?”秀英道:“有一件異事,特來報知。
因昨日将王翦打入囚車,不想至三更,不知何人将秦賊放走,留下一聯柬帖為證。
”說罷,将柬帖呈上。
孫膑看見:“廣文收啟”字樣,遂即拆開觀看,原來是一首七言詩。
上寫着: 梨山老母下凡塵, 放走秦人且慢嗔, 囑語廣文休進步, 興衰定數枉勞神。
孫膑看了說道:“原來是梨山老母放走王翦。
”再看帖後,尚有二行細字,寫得明白: 玉帝久聯姻,今當射雀屏。
吉期休錯過,柬帖作冰人。
孫膑看畢,對秀英道:“此乃一定之數,不可強為。
既是聖母下凡,放走王翦,與你無幹。
帖子上還有一行言詞,侄媳請看定奪。
”秀英接來一看,羞得滿面通紅,低頭不語。
孫膑道:“侄媳回去,此乃是聖母的主意,不可錯過吉期。
候花燭良辰,再當迎接。
”秀英含愧出營,轉回本營部,不在話下。
且說孫膑,擇了初三日上好吉辰,吩咐孫燕進城,預備龍車鳳辇,各色儀仗,出城迎接。
本府中整頓花燭、合卺筵席相候,衆人須要齊備,去迎皇姑廉秀英成親。
孫燕領命,進城回府,諸事料理停當。
光陰如箭,已到了吉期。
擺着儀仗彩辇,出城迎接廉秀英回府不提。
且說王翦,逃回營中,卻遇始皇升帳,聚集文武商議軍情。
王翦上前叩頭,奏明此事道:“臣自下山以來,身經百戰,指望扶持吾主獨成一統。
不想屢被刖夫所敗,前日又被廉秀英擒去,若非神仙搭救,焉有今日。
臣與刖夫,再決雌雄。
望吾主準行。
”未知始皇準出戰否?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