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回 金蓮奉命助始皇 老母順天放王翦

關燈
兩旁分讓,閃開大路,等真人收寶貝。

    毛遂師徒聞言,心中暗想:“好了。

    ”毛遂即低聲道:“文通你聽見麼,今金蓮子來開繩鎖了,等他一開,就好走了。

    ”文通道:“我們駕雲還是土遁?”毛遂道:“土遁。

    ”毛遂師徒,故意閉目低首,口中不語。

    金蓮子點頭三五點,歎六七聲:“好妖道,你也曾在高山洞府,修真養性,為因下落紅塵至有此災。

    ”忙令劊子手動手。

    隻見他二人說聲:“我去也。

    ”把身—扭,就遁地去了。

    衆人忙來報知始皇,君臣大驚。

    金蓮子聞報大怒:“待我明日出戰,擒他回來,再殺未遲。

    ”且按下不表。

      再說秀英小蛆,來至青紗大帳下,跪倒在地,說道:“三叔公在上,侄媳秀英生擒了王翦,前來報功。

    ”孫膑聞言,連忙離位道:“貴人請起,拿了王翦,其功不小,把他推上來。

    ”小姐叩頭立起,吩咐軍士把王翦推上大帳。

    王翦一見孫膑,心下驚疑不止。

    孫膑說道:“好王翦,你自以為英雄蓋世,如何今日也落在貧道之手。

    ”王翦低頭不答。

    孫膑暗想:“如今不殺王翦,國法何在?若将他斬首,有違天意,取罪不小。

    ”正在為難之處,藍旗來報:“南郡王爺在上,有本國人馬去劫秦營,反被轉風砂石殺得大敗而歸。

    毛真人不知下落,不敢不報。

    乞令定奪。

    ”孫膑聞言大驚:“秦營有什幺能人,敢破我的法術。

    我算算毛賢弟師徒,往那裡去了。

    ”連忙掐指尋找,就知其故。

    小姐問道:“請問三叔公,毛真人師徒那裡去了?”孫膑道:“今有海潮聖人,差了金蓮子下山,将他師徒拿進營去了。

    ”小姐道:“可能傷得他性命否?”孫膑道:“無害。

    ”小姐道:“既無害,何不将王翦正法?”孫膑道:“且不要害他,待打聽毛遂師徒如何?若是把他師徒害了,再殺他不遲。

    今将王翦押下,聽候發落。

    ”小姐不敢違令,将王翦打入木籠,着幾名軍士看守,且不表。

     卻說孫膑,吩咐擺酒,與趙皇姑并衆将慶功。

    正在青紗帳筵宴,那毛遂師徒,土遁回到了燕營,進了大帳,才顯露出來。

    隻見衆将在那裡吃酒慶助,毛遂大怒道:“沒有良心的刖夫,把我送入火坑,就不管人的死活了。

    今在營中安樂吃酒,你還成個人麼?”說罷,同蒯文通闖至席前大叫大罵:“好沒良心的刖夫,你在這裡吃菜飲酒,怎麼把打幡的擱下了。

    ”孫膑見了,連忙離座,口稱:“賢弟、賢侄前來,恭喜恭喜,請坐。

    ”毛遂遛:“好喜哩,這一回我爺兒倆投生那裡去了。

    ” 孫膑道:“賢弟怎麼說這個話。

    ”毛遂道:“人傳刖夫多詐,果然話不虛傳,你叫我打幡劫營,不想金蓮子用法擒去,你難道不知我師徒有難,為何置之度外,不理不論?若非我師徒有土遁之法,早赴枉死城了。

    我為你下山,不得好報。

    救你一命,又不知報恩。

    見死不救,實非人也。

    ”大罵孫膑一場,孫膑手拉毛遂、文通道:“賢弟、賢侄莫怪,非是孫膑見死不救,你們被擒之時,我也曾占算得,知道無害。

    若是果有不測之處,孫膑就棄了神仙不做,亦要舍命前去搭救,豈敢穩坐帳中。

    今奉勸賢弟,你師徒休要見怪。

    交情為重。

    隻是我累你受驚了,心實不安。

    如今斟酒,叩頭請罪如何。

    ”說罷,跪将下來,毛遂幾步向前,把孫膑扶起道:“不必行此大禮,實不知三哥有此打算的,我今倒錯怪了你。

    ”孫膑道:“請坐,現成素席,理當用此酒敬三杯。

    ”毛遂師徒依次坐下,衆将上來請過安,毛遂道:“今日設的是什麼酒?”孫膑道:“是慶功酒,隻因兵車陣殺了秦營人馬,生擒了王翦,故此今設慶功酒。

    ”毛遂道:“是呀,我師徒二人,記得在秦營聽報,知拿了王翦去了。

    始皇倒要放我二人回來,對換王翦。

    倒是金子陵不依,定要殺我二人。

    如今三哥你何不報了此仇,把王翦殺了。

    西秦沒了王翦,就不能成其大事,自然講和,永保天下,燕山太平無事,黎民免了刀兵之苦。

    如何三哥不殺他?”孫膑道:“我豈不知殺他,且待明日解上朝去,任憑昭王發落,才是正理。

    ”說畢,重新入席。

    衆人歡飲,西山日落,酒筵散席,各歸本帳安歇不言。

      且說王翦打入囚車,押在趙皇姑後營,有幾個軍士看守。

    王翦此時,猶如鳥入籠中,有翅難飛,心中苦痛,歎道:“想我王翦,在高山學藝,蒙師打發下山,并吞六國。

    誰知一國未平,反受了萬苦千辛。

    如今身入陷坑,死在目前,争名奪利何用。

    ”王翦在囚車自歎,驚動梨山聖母,忽然一陣心血來潮,袖占一課,早知其意。

    口中歎道:“秀英仗着法寶,擒了王翦,要與孫門報仇。

    那知得罪了海潮聖人,還是小事。

    隻歸孫膑逆天而行,難免五雷之厄。

    且事雖小,亦有不是了。

    秀英日後,亦難掌昭陽之印。

    我今若不下山,他必胡為,有幹天譴。

    ” 說罷,聖母出了洞門,招展金光,一時間到了趙營。

    撥開雲霧,到了秀英營中。

    一想:“我若與秀英面說,要放王翦,看他一定不應。

    不如與他個真人不露。

    ”想定主意,用隐身法隐住身形,邁步進了後營。

    聽聽營中鼓打三更,蠟燭尚明,聖母走到後營,隻地一輛囚車,王翦在裡頭,眼中含淚長歎。

    旁邊有幾個軍士看守王翦。

    也有睡的,也有看着的。

    燈燭光明,聖母就現出全身,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