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回 羞大将子陵求救 憤前怒叔陽下山
關燈
小
中
大
仇。
提起他來,真是話長。
你道這刖夫何等之人,他就是燕山府孫操第三子,乳名孫膑,曾在雲夢山水簾洞學藝,是鬼谷子王禅的徒弟。
曾在魏國河南,在龐涓轄下執事,用計刖了雙足,成了一個廢人。
臨淄齊王遣大夫蔔商,暗帶刖夫回國,封為南郡王亞父之職,提兵往河南報仇。
他的詭計多端,用減竈之計,诓龐涓至馬陵道,亂箭射死。
這刖夫就享大名。
天下七國諸侯,俱讓齊為上邦。
後來齊王駕崩,闵王無道,寵信鄒妃,不理朝綱。
三逐孫膑,火燒宣陽院,六國合兵,共伐無道。
燕昭王金台拜帥,重用了樂毅,興兵伐齊,攻破了郡海臨淄杏葉林,剮了鄒妃,殺了闵王。
齊國文武,保全幼主,在天羅山紅慈谷屯兵。
樂毅領兵困紅慈谷,袁達當先讨戰,被樂毅神砂打死,那時孫膑就下山了。
樂毅那裡是孫膑的對手,被他拿上山林,打了二十棍。
樂毅受刑不過,哀求于他,看家師份上,你道樂毅的家師是誰?”子陵道:“弟子不知。
”叔陽道:“就是家兄,在這洞中修煉,道号伯陽,與王禅、王敖同師學藝。
論起來,家兄知道那有不惱的。
一怒之間,就下了山去與孫膑見陣。
不想這一見陣,就無好意了。
家兄卻被孫膑所敗,難按無名冤孽,即時開了殺戒,擺下陰魂陣,打住孫膑。
毛遂偷丹,相救孫膑一命。
後來那王禅兄弟請了掌教南極下山,用拘仙牌把家兄拘去,打了八十杖,削去頂上三花,便成凡體,在紅慈谷喪命,化為獨腳白鶴。
這些都是孫膑所幹之事,我與他冤仇似海。
若不細說,諒道友也不知道。
”子陵道:“原來祖師與孫膑有此深仇,弟子愚見,欲請祖師下山,去見始皇,算謀定計,捉拿孫膑。
一則與長兄報仇,二則顯一顯祖師的神通。
平定了六國,名垂不朽。
”那朱、秦二位真人,在旁邊一力擔當道:“祖師若肯下山,我等同力相助。
”叔陽道:“二位果然肯助一膀之力,貧道情願下山,與孫膑鬥一個死括,誓不兩立。
衆位且在此盤桓數日,一同下山如何?”子陵道:“救兵如同救火,請祖師即此下山。
”朱、秦二位真人道:“少待片時,我等二人各回本洞,把煉成的法寶取來,好往易州見陣。
”叔陽道:“速去速來,免得這裡久等。
”二位真人告辭,各回本洞。
不一時,來至藥藍山,會齊了叔陽老祖,各藏寶貝,出洞離府,駕起雲頭,來至易州。
四位真人,推雲拔霧,到了西地秦營。
金子陵道:“衆位真人少待,貧道先進營中,請秦皇的大駕來接,方顯得重賢之意。
”叔陽道:“也不敢勞秦皇的駕,道友請便。
”子陵來至轅門,那些守營盤的藍旗官看見,喜逐顔開。
便問:“國師往那裡去來?”子陵道:“我去請真人來,快與我通報。
” 藍旗官答應,就來至金頂大帳,奏知始皇。
始皇聞言大喜道:“孤隻道國師被火燒死了,那知還在,傳旨快些宣來。
”旗牌轉出轅門,子陵随旨上帳,朝見奏道:“臣有失機之罪,望主上開恩。
”始皇道:“勝敗兵家常事,赦卿無罪。
”子陵謝恩奏道:“臣兵敗之後,前往名山,迎請三位真人下山,與吾主設法捉拿孫膑,報仇雪恨。
現在營外候旨。
”始皇聞言大悅道:“既有真人降臨,傳旨當駕,大開營門,孤當率領文武出營迎接。
”子陵叩頭謝恩。
始皇離了龍座,率領甘羅、章邯等一班文武,出至營門迎接。
三位真人,見始皇出營,急行幾步,打個稽首道:“貧道有何才能,敢勞聖主迎接。
”始皇道:“孤國家有幸,得仙長降臨。
”始皇把三位讓至金頂黃羅寶帳,分賓坐下。
侍官奉茶畢,叙過寒溫,說明山洞住址,道号姓名。
黃叔陽開言道:“請問王爺,這幾日可曾與孫膑見陣否?”始皇歎氣道:”孤還敢發兵麼,那孫膑神通廣大,詭計多端。
前者被他一個火攻陣,殺得孤家膽破心驚,三軍望形俱怕。
無奈何免戰高懸,專等長安救兵到來,與他并比高下。
再若敗陣,隻可退往鹹陽,不敢再想削平六國了。
”叔陽道:“龍意萬安,既然貧道等下山,定要把孫膑拿了,報複前仇。
”始皇大喜道:“全仗真人妙用。
傳旨擺上酒宴來,請三位真人一會。
”始皇在金頂大帳
提起他來,真是話長。
你道這刖夫何等之人,他就是燕山府孫操第三子,乳名孫膑,曾在雲夢山水簾洞學藝,是鬼谷子王禅的徒弟。
曾在魏國河南,在龐涓轄下執事,用計刖了雙足,成了一個廢人。
臨淄齊王遣大夫蔔商,暗帶刖夫回國,封為南郡王亞父之職,提兵往河南報仇。
他的詭計多端,用減竈之計,诓龐涓至馬陵道,亂箭射死。
這刖夫就享大名。
天下七國諸侯,俱讓齊為上邦。
後來齊王駕崩,闵王無道,寵信鄒妃,不理朝綱。
三逐孫膑,火燒宣陽院,六國合兵,共伐無道。
燕昭王金台拜帥,重用了樂毅,興兵伐齊,攻破了郡海臨淄杏葉林,剮了鄒妃,殺了闵王。
齊國文武,保全幼主,在天羅山紅慈谷屯兵。
樂毅領兵困紅慈谷,袁達當先讨戰,被樂毅神砂打死,那時孫膑就下山了。
樂毅那裡是孫膑的對手,被他拿上山林,打了二十棍。
樂毅受刑不過,哀求于他,看家師份上,你道樂毅的家師是誰?”子陵道:“弟子不知。
”叔陽道:“就是家兄,在這洞中修煉,道号伯陽,與王禅、王敖同師學藝。
論起來,家兄知道那有不惱的。
一怒之間,就下了山去與孫膑見陣。
不想這一見陣,就無好意了。
家兄卻被孫膑所敗,難按無名冤孽,即時開了殺戒,擺下陰魂陣,打住孫膑。
毛遂偷丹,相救孫膑一命。
後來那王禅兄弟請了掌教南極下山,用拘仙牌把家兄拘去,打了八十杖,削去頂上三花,便成凡體,在紅慈谷喪命,化為獨腳白鶴。
這些都是孫膑所幹之事,我與他冤仇似海。
若不細說,諒道友也不知道。
”子陵道:“原來祖師與孫膑有此深仇,弟子愚見,欲請祖師下山,去見始皇,算謀定計,捉拿孫膑。
一則與長兄報仇,二則顯一顯祖師的神通。
平定了六國,名垂不朽。
”那朱、秦二位真人,在旁邊一力擔當道:“祖師若肯下山,我等同力相助。
”叔陽道:“二位果然肯助一膀之力,貧道情願下山,與孫膑鬥一個死括,誓不兩立。
衆位且在此盤桓數日,一同下山如何?”子陵道:“救兵如同救火,請祖師即此下山。
”朱、秦二位真人道:“少待片時,我等二人各回本洞,把煉成的法寶取來,好往易州見陣。
”叔陽道:“速去速來,免得這裡久等。
”二位真人告辭,各回本洞。
不一時,來至藥藍山,會齊了叔陽老祖,各藏寶貝,出洞離府,駕起雲頭,來至易州。
四位真人,推雲拔霧,到了西地秦營。
金子陵道:“衆位真人少待,貧道先進營中,請秦皇的大駕來接,方顯得重賢之意。
”叔陽道:“也不敢勞秦皇的駕,道友請便。
”子陵來至轅門,那些守營盤的藍旗官看見,喜逐顔開。
便問:“國師往那裡去來?”子陵道:“我去請真人來,快與我通報。
” 藍旗官答應,就來至金頂大帳,奏知始皇。
始皇聞言大喜道:“孤隻道國師被火燒死了,那知還在,傳旨快些宣來。
”旗牌轉出轅門,子陵随旨上帳,朝見奏道:“臣有失機之罪,望主上開恩。
”始皇道:“勝敗兵家常事,赦卿無罪。
”子陵謝恩奏道:“臣兵敗之後,前往名山,迎請三位真人下山,與吾主設法捉拿孫膑,報仇雪恨。
現在營外候旨。
”始皇聞言大悅道:“既有真人降臨,傳旨當駕,大開營門,孤當率領文武出營迎接。
”子陵叩頭謝恩。
始皇離了龍座,率領甘羅、章邯等一班文武,出至營門迎接。
三位真人,見始皇出營,急行幾步,打個稽首道:“貧道有何才能,敢勞聖主迎接。
”始皇道:“孤國家有幸,得仙長降臨。
”始皇把三位讓至金頂黃羅寶帳,分賓坐下。
侍官奉茶畢,叙過寒溫,說明山洞住址,道号姓名。
黃叔陽開言道:“請問王爺,這幾日可曾與孫膑見陣否?”始皇歎氣道:”孤還敢發兵麼,那孫膑神通廣大,詭計多端。
前者被他一個火攻陣,殺得孤家膽破心驚,三軍望形俱怕。
無奈何免戰高懸,專等長安救兵到來,與他并比高下。
再若敗陣,隻可退往鹹陽,不敢再想削平六國了。
”叔陽道:“龍意萬安,既然貧道等下山,定要把孫膑拿了,報複前仇。
”始皇大喜道:“全仗真人妙用。
傳旨擺上酒宴來,請三位真人一會。
”始皇在金頂大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