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回 逞寶貝劍誅燕将 用魔法石打秦軍
關燈
小
中
大
話說孫燕,聽說寶貝來了,知道利害,忙收戰馬,仰頭觀看。
但見雲氣盤旋,霞光缭繞,現着一口寶劍,竟撲頂門而來。
隻吓得魂驚千裡。
班豹在後大叫道:“少老爺怎麼不加上一鞭,就把此賊生擒括捉,與大老爺一門報仇,為何勒馬停槍,不去擒拿,又在此擡頭呆看什麼。
”孫燕道:“寶劍來了,我的性命就在眼前難保。
”班豹道:“怕什麼寶劍,如今在那裡?”孫燕用手往上一指道:“隻不是麼?”班豹忙睜眼一看,隻見雲霧缭繞,鬥大的紅花,托着那明晃晃一口寶劍,竟撲孫燕的頂梁,相離不遠。
班豹一見,高叫道:“不好了,快跑走去。
”孫燕道:“有理,妖法邪術跑過百步之外,就無害了。
”孫燕慌忙回馬,望易州西門飛馬而逃。
班豹連加三鞭,在後頭跟随。
那寶劍就在空中左旋三旋,右旋三旋,望孫燕顼上一落。
這孫燕乃是上界自在龍臨凡,在趙國邯鄲有三年零六個月天子之福,焉能害得他。
寶劍剛到了頂門,孫燕原形現出,露了一條五爪龍,把劍托住。
此劍乃如意之寶,今被金龍托住,就往後斜飛去。
可巧該死班豹趕來,湊巧捱了一劍,響亮一聲,鬥大的人頭墜地。
孫燕聽得馬後響聲,回頭一看,見班豹中劍,倒在塵埃。
心中悲傷,淚如雨下,可惜一條好漢,死于秦賊之手。
不敢挨遲,策馬奔至吊橋,高叫開門。
城上軍兵看見,認得是孫燕,飛報昭王。
昭王正與屈産在敵樓上籌議守城之策,忽聞報孫燕回來,忙與屈産親自下城相接。
孫燕一見了昭王,連忙伏下行禮見駕。
昭王大喜道:“禦外甥平身,取救之事如何?”孫燕奏道:“托吾主的洪福,臣上天台山,拜請臣叔下山,率領人馬,前來相助,現在西門安營,臣特來報号。
”昭王聞聽大喜,遂與孫燕、屈産一同回至禦敵樓,傳旨擺駕回宮,各官相随,回至金銮,昭王升殿坐下,命屈産寫了請啟一道,差遣大臣八員赍捧,又點禦林軍五百,跟随孫燕出南門,繞道竟奔齊營,請孫膑進城,暫且按下。
且說王翦,得勝回營,上中軍帳報功。
口尊:“元帥在上,今有孫燕上臨淄取救,天台山拜請孫膑,領人馬到易州相助,現在西門安營。
方才孫燕進城報号,闖營而過,被末将用寶劍斬他的家将下馬,孫燕敗進城中去了,特來報明。
”章邯聞聽大驚,吓得半身冷汗,半響無言。
王翦道:“元帥聞得孫膑到來,大有驚懼之色,卻是為何?”章邯道:“你有所不知,孫膑在雲夢山學藝,得了三卷天書,能知過去未來,神通廣大,道法無邊,列國聞名喪膽,你我不是他的對手。
不如奏知主上,收兵回國,以免三軍遭殃。
”王翦笑道:“我秦國應運而興,該平六國,号令天下,聖天子有百靈相助,孫膑豈能為哉。
元帥且請寬心,待末将和他見陣,定個高下,管保無事。
”說罷,辭回大營去了。
且說孫燕,領昭王旨意,帶着八員大臣,五百軍兵,一同來至齊營,在營外紮住。
孫燕即忙下馬進營,見了叔父,說現有昭王請啟在外,請叔父快迎接。
孫膑即吩咐排開香案,大放營門走出外來。
那外面八員大臣,望見孫膑迎出,便赍捧了請啟,直進營門。
孫膑連忙叩頭跪接,捧來至香案上跪讀一遍,起來與各大朝臣見過禮,即時傳令拔營,仍從繞道而進。
不一時到了南門城上,燕軍急開城門迎接,直上金銮。
昭王一見,忙離龍座,率領各臣迎下丹墀。
孫膑忙搶上幾步,跪下叩頭。
昭王用手扶起,同上大殿賜坐。
孫膑謝恩坐下,孫燕、李叢率領衆将,在階下山呼叩頭。
昭王往下一看,隻見衆将穿紅着綠,戴紫披藍,個個賽過天神,如狼似虎。
昭王便問道:“這是那裡來的?”孫膑奏道:“那是臨淄一幹衆将。
”昭王傳旨,免禮平身。
衆将叩頭謝恩,昭王命光祿寺擺設素筵,與禦外甥接風。
齊國衆将,另在偏殿管待。
須臾君臣入席,酒過三巡,食供五味,昭王開言說道:“孤國兵微将寡,今被秦國欺淩,興兵壓境,全仗禦外甥扶持。
若能擒拿王翦,退得秦兵,孤當厚報。
”孫膑躬身道:“列國興衰,關乎天命,隻看天意如何。
一來憑主上洪福,二來看臣的本領,三來看易州的黎庶,不遭塗炭之災。
若說要擒王翦,又何難哉。
”言罷,君臣暢飲一會,孫膑離席叩謝,告辭出了朝門。
架拐騎牛,衆将簇擁,來至燕山府,棄牛離鞍。
承奉官不敢怠慢,慌忙通報。
那燕丹公主,同高、李二位夫人,正當傷感煩惱。
隻見承奉禀道:“啟上貴人,少爺上臨淄取救,住天台山拜請了三老爺下山相助。
現在府門下來,特來禀報。
”燕丹聞聽,悲喜交集。
高、李二位夫人忙扶公主,步出銀安大殿。
望見孫膑架拐前來,三叉冠,豆青袍,背插黃旗,手持沉香拐,燕丹公主看罷形容,不覺一陣心酸,淚如泉湧。
孫膑看生身之母,兩鬓如霜,皺紋滿面,心中大是傷感。
搶步上前,跪下說道:“不孝孫膑,叩見母親。
”燕丹公主雙手抱住,大放悲聲。
叫一聲:“我兒,痛死我也!為是那些得罪了你,那養育的恩情,你全不挂念,竟自在九霄雲外。
”高、李二位夫人,看見了三爺,也放聲痛哭。
銀安殿上,悲聲
但見雲氣盤旋,霞光缭繞,現着一口寶劍,竟撲頂門而來。
隻吓得魂驚千裡。
班豹在後大叫道:“少老爺怎麼不加上一鞭,就把此賊生擒括捉,與大老爺一門報仇,為何勒馬停槍,不去擒拿,又在此擡頭呆看什麼。
”孫燕道:“寶劍來了,我的性命就在眼前難保。
”班豹道:“怕什麼寶劍,如今在那裡?”孫燕用手往上一指道:“隻不是麼?”班豹忙睜眼一看,隻見雲霧缭繞,鬥大的紅花,托着那明晃晃一口寶劍,竟撲孫燕的頂梁,相離不遠。
班豹一見,高叫道:“不好了,快跑走去。
”孫燕道:“有理,妖法邪術跑過百步之外,就無害了。
”孫燕慌忙回馬,望易州西門飛馬而逃。
班豹連加三鞭,在後頭跟随。
那寶劍就在空中左旋三旋,右旋三旋,望孫燕顼上一落。
這孫燕乃是上界自在龍臨凡,在趙國邯鄲有三年零六個月天子之福,焉能害得他。
寶劍剛到了頂門,孫燕原形現出,露了一條五爪龍,把劍托住。
此劍乃如意之寶,今被金龍托住,就往後斜飛去。
可巧該死班豹趕來,湊巧捱了一劍,響亮一聲,鬥大的人頭墜地。
孫燕聽得馬後響聲,回頭一看,見班豹中劍,倒在塵埃。
心中悲傷,淚如雨下,可惜一條好漢,死于秦賊之手。
不敢挨遲,策馬奔至吊橋,高叫開門。
城上軍兵看見,認得是孫燕,飛報昭王。
昭王正與屈産在敵樓上籌議守城之策,忽聞報孫燕回來,忙與屈産親自下城相接。
孫燕一見了昭王,連忙伏下行禮見駕。
昭王大喜道:“禦外甥平身,取救之事如何?”孫燕奏道:“托吾主的洪福,臣上天台山,拜請臣叔下山,率領人馬,前來相助,現在西門安營,臣特來報号。
”昭王聞聽大喜,遂與孫燕、屈産一同回至禦敵樓,傳旨擺駕回宮,各官相随,回至金銮,昭王升殿坐下,命屈産寫了請啟一道,差遣大臣八員赍捧,又點禦林軍五百,跟随孫燕出南門,繞道竟奔齊營,請孫膑進城,暫且按下。
且說王翦,得勝回營,上中軍帳報功。
口尊:“元帥在上,今有孫燕上臨淄取救,天台山拜請孫膑,領人馬到易州相助,現在西門安營。
方才孫燕進城報号,闖營而過,被末将用寶劍斬他的家将下馬,孫燕敗進城中去了,特來報明。
”章邯聞聽大驚,吓得半身冷汗,半響無言。
王翦道:“元帥聞得孫膑到來,大有驚懼之色,卻是為何?”章邯道:“你有所不知,孫膑在雲夢山學藝,得了三卷天書,能知過去未來,神通廣大,道法無邊,列國聞名喪膽,你我不是他的對手。
不如奏知主上,收兵回國,以免三軍遭殃。
”王翦笑道:“我秦國應運而興,該平六國,号令天下,聖天子有百靈相助,孫膑豈能為哉。
元帥且請寬心,待末将和他見陣,定個高下,管保無事。
”說罷,辭回大營去了。
且說孫燕,領昭王旨意,帶着八員大臣,五百軍兵,一同來至齊營,在營外紮住。
孫燕即忙下馬進營,見了叔父,說現有昭王請啟在外,請叔父快迎接。
孫膑即吩咐排開香案,大放營門走出外來。
那外面八員大臣,望見孫膑迎出,便赍捧了請啟,直進營門。
孫膑連忙叩頭跪接,捧來至香案上跪讀一遍,起來與各大朝臣見過禮,即時傳令拔營,仍從繞道而進。
不一時到了南門城上,燕軍急開城門迎接,直上金銮。
昭王一見,忙離龍座,率領各臣迎下丹墀。
孫膑忙搶上幾步,跪下叩頭。
昭王用手扶起,同上大殿賜坐。
孫膑謝恩坐下,孫燕、李叢率領衆将,在階下山呼叩頭。
昭王往下一看,隻見衆将穿紅着綠,戴紫披藍,個個賽過天神,如狼似虎。
昭王便問道:“這是那裡來的?”孫膑奏道:“那是臨淄一幹衆将。
”昭王傳旨,免禮平身。
衆将叩頭謝恩,昭王命光祿寺擺設素筵,與禦外甥接風。
齊國衆将,另在偏殿管待。
須臾君臣入席,酒過三巡,食供五味,昭王開言說道:“孤國兵微将寡,今被秦國欺淩,興兵壓境,全仗禦外甥扶持。
若能擒拿王翦,退得秦兵,孤當厚報。
”孫膑躬身道:“列國興衰,關乎天命,隻看天意如何。
一來憑主上洪福,二來看臣的本領,三來看易州的黎庶,不遭塗炭之災。
若說要擒王翦,又何難哉。
”言罷,君臣暢飲一會,孫膑離席叩謝,告辭出了朝門。
架拐騎牛,衆将簇擁,來至燕山府,棄牛離鞍。
承奉官不敢怠慢,慌忙通報。
那燕丹公主,同高、李二位夫人,正當傷感煩惱。
隻見承奉禀道:“啟上貴人,少爺上臨淄取救,住天台山拜請了三老爺下山相助。
現在府門下來,特來禀報。
”燕丹聞聽,悲喜交集。
高、李二位夫人忙扶公主,步出銀安大殿。
望見孫膑架拐前來,三叉冠,豆青袍,背插黃旗,手持沉香拐,燕丹公主看罷形容,不覺一陣心酸,淚如泉湧。
孫膑看生身之母,兩鬓如霜,皺紋滿面,心中大是傷感。
搶步上前,跪下說道:“不孝孫膑,叩見母親。
”燕丹公主雙手抱住,大放悲聲。
叫一聲:“我兒,痛死我也!為是那些得罪了你,那養育的恩情,你全不挂念,竟自在九霄雲外。
”高、李二位夫人,看見了三爺,也放聲痛哭。
銀安殿上,悲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