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七回 死範雎計逃秦國 假張祿廷辱魏使
關燈
小
中
大
話說大梁人範雎,字叔,有談天說地之能,安邦定國之志。
欲求事魏王,因家貧,不能自通。
乃先投于中大夫須賈門下,用為舍人。
當初,齊湣王無道,樂毅糾合四國,一同伐齊,魏亦遣兵助燕。
及田單破燕複齊,齊襄王法章即位,魏王恐其報複,同相國魏齊計議,使須賈至齊修好。
賈使範雎從行。
齊襄王問于須賈曰:“昔我先王,與魏同兵伐宋,聲氣相投。
及燕人殘滅齊國,魏實與焉。
寡人念先王之仇,切齒腐心!今又以虛言來誘寡人,魏反複無常,使寡人何以為信?”須賈不能對。
範雎從旁代答曰:“大王之言差矣!先寡君之從于伐宋,以奉命也。
本約三分宋國,上國背約,盡收其地,反加侵虐。
是齊之失信于敝邑也!諸侯畏齊之驕暴無厭,于是昵就燕人,濟西之戰,五國同仇,豈獨敝邑?然敝邑不為已甚,不敢從燕于臨淄,是敝邑之有禮于齊也。
今大王英武蓋世,報仇雪恥,光啟前人之緒。
寡君以為桓、威之烈,必當再振,可以上蓋湣王之愆,垂休無窮,故遣下臣賈來修舊好。
大王但知責人,不知自反,恐湣王之覆轍,又見于今矣。
”齊襄王愕然起謝曰:“是寡人之過也!”即問須賈:“此位何人?”須賈曰:“臣之舍人範雎也。
”齊王顧盼良久,乃送須賈于公館,厚其廪饩。
使人陰說範雎曰:“寡君慕先生人才,欲留先生于齊,當以客卿相處,萬望勿棄!”範雎辭曰:“臣與使者同出,而不與同入,不信無義,何以為人?”齊王益愛重之,複使人賜範雎黃金十斤及牛酒。
雎固辭不受。
使者再四緻齊王之命,堅不肯去。
雎不得已,乃受牛酒而還其金。
使者歎息而去。
早有人報知須賈,須賈召範雎問曰:“齊使者為何而來?”範雎曰:“齊王以黃金十斤及牛酒賜臣,臣不敢受。
再四相強,臣止留其牛酒。
”須賈曰:“所以賜子者何故?”範雎曰:“臣不知。
或者以臣在大夫之左右,故敬大夫以及臣耳。
”須賈曰:“賜不及使者,而獨及子,必子與齊有私也。
”範雎曰:“齊王先曾遣使,欲留臣為客卿,臣峻拒之。
臣以信義自矢,豈敢有私哉?”須賈疑心益甚。
使事既畢,須賈同範雎還魏,賈遂言于魏齊曰:“齊王欲留舍人範雎為客卿,又賜以黃金、牛酒,疑以國中陰事告齊,故有此賜也。
”魏齊大怒,乃會賓客,使人擒範雎,即席訊之。
雎至,伏于階下。
魏齊厲聲問曰:“汝以陰事告齊乎?”範雎曰:“怎敢?”魏齊曰:“汝若無私于齊,齊王安用留汝?”雎曰:“留果有之,雎不從也。
”魏齊曰:“然則黃金牛酒之賜,子何受之?”雎曰:“使者十分相強,雎恐拂齊王之意,勉受牛酒。
其黃金十斤,實不曾收。
”魏齊咆哮大喝曰:“賣國賊!還要多言!即牛酒之賜,亦豈無因?”呼獄卒縛之,決脊一百,使招承通齊之語。
範雎曰:“臣實無私,有何可招?”魏齊益怒曰:“為我笞殺此奴,勿留禍種!”獄卒鞭笞亂下,将牙齒打折。
雎血流被面,痛極難忍,号呼稱冤。
賓客見相國盛怒之下,莫敢勸止。
魏齊教左右一面用巨觥行酒,一面教獄卒加力,自辰至未,打得範雎遍體皆傷,血肉委地,咶喇一響,脅骨亦斷,雎大叫失聲,悶絕而死。
可憐信義忠良士,翻作溝渠枉死人! 傳語上官須仔細,莫将屈棒打平民。
潛淵居士又有詩雲: 張儀何曾盜楚璧?範叔何曾賣齊國? 疑心盛氣總難平,多少英雄受冤屈! 左右報曰:“範雎氣絕矣。
”魏齊親自下視,見範雎斷脅折齒,身無完膚,直挺挺在血泊中不動。
齊指罵曰:“賣國賊死得好!好教後人看樣!”命獄卒以葦薄卷其屍,置之坑廁間,使賓客便溺其上,勿容他為幹淨之鬼。
看看天晚,範雎命不該絕,死而複蘇,從葦薄中張目偷看,隻有一卒在旁看守。
範雎微歎一聲。
守卒聞之,慌忙來看。
範雎謂曰:“吾傷重至此,雖暫醒,決無生理。
汝能使我死于家中,以便殡殓,家有黃金數兩,盡以相謝。
”守卒貪其利,謂曰:“汝仍作死狀,吾當入禀。
”時魏齊與賓客皆大醉,守卒禀曰:“廁間死人腥臭甚,合當發出。
”賓客皆曰:“範雎雖然有罪,相國處之亦已足矣。
”魏齊曰:“可出之于郊外,使野鸢飽其馀肉也。
”言罷,賓客皆散,魏齊亦回内宅。
守卒捱至黃昏人靜,乃私負範雎至其家。
雎妻小相見,痛苦自不必說。
範雎命取黃金相謝,又卸下葦薄,付與守卒,使棄野外,以掩人之目。
守卒去後,妻小将血肉收拾幹淨,縛裹傷處,以酒食進之。
範雎徐謂其妻曰:“魏齊恨我甚,雖知吾死,尚有疑心。
我之出廁,乘其醉耳。
明日複求吾屍不得,必及吾家,吾不得生矣。
吾有八拜兄弟鄭安平,在西門之陋巷,汝可乘夜送我至彼,不可洩漏。
俟月馀,吾創愈當逃命于四方也。
我去後,家中可發哀,如吾死一般,以絕其疑。
”其妻依言,使仆人先往報知鄭安平。
鄭安平即時至睢家看視,與其家人同攜負以去。
次日,魏齊果然疑心範雎,恐其複蘇,使人視其屍所在。
守卒回報:“棄野外無人之處,今惟葦薄在,想為犬豕銜去矣。
”魏齊複使人瞷其家,舉哀帶孝,方始坦然。
再說範雎在鄭安平家,敷藥将息,漸漸平複。
安平
欲求事魏王,因家貧,不能自通。
乃先投于中大夫須賈門下,用為舍人。
當初,齊湣王無道,樂毅糾合四國,一同伐齊,魏亦遣兵助燕。
及田單破燕複齊,齊襄王法章即位,魏王恐其報複,同相國魏齊計議,使須賈至齊修好。
賈使範雎從行。
齊襄王問于須賈曰:“昔我先王,與魏同兵伐宋,聲氣相投。
及燕人殘滅齊國,魏實與焉。
寡人念先王之仇,切齒腐心!今又以虛言來誘寡人,魏反複無常,使寡人何以為信?”須賈不能對。
範雎從旁代答曰:“大王之言差矣!先寡君之從于伐宋,以奉命也。
本約三分宋國,上國背約,盡收其地,反加侵虐。
是齊之失信于敝邑也!諸侯畏齊之驕暴無厭,于是昵就燕人,濟西之戰,五國同仇,豈獨敝邑?然敝邑不為已甚,不敢從燕于臨淄,是敝邑之有禮于齊也。
今大王英武蓋世,報仇雪恥,光啟前人之緒。
寡君以為桓、威之烈,必當再振,可以上蓋湣王之愆,垂休無窮,故遣下臣賈來修舊好。
大王但知責人,不知自反,恐湣王之覆轍,又見于今矣。
”齊襄王愕然起謝曰:“是寡人之過也!”即問須賈:“此位何人?”須賈曰:“臣之舍人範雎也。
”齊王顧盼良久,乃送須賈于公館,厚其廪饩。
使人陰說範雎曰:“寡君慕先生人才,欲留先生于齊,當以客卿相處,萬望勿棄!”範雎辭曰:“臣與使者同出,而不與同入,不信無義,何以為人?”齊王益愛重之,複使人賜範雎黃金十斤及牛酒。
雎固辭不受。
使者再四緻齊王之命,堅不肯去。
雎不得已,乃受牛酒而還其金。
使者歎息而去。
早有人報知須賈,須賈召範雎問曰:“齊使者為何而來?”範雎曰:“齊王以黃金十斤及牛酒賜臣,臣不敢受。
再四相強,臣止留其牛酒。
”須賈曰:“所以賜子者何故?”範雎曰:“臣不知。
或者以臣在大夫之左右,故敬大夫以及臣耳。
”須賈曰:“賜不及使者,而獨及子,必子與齊有私也。
”範雎曰:“齊王先曾遣使,欲留臣為客卿,臣峻拒之。
臣以信義自矢,豈敢有私哉?”須賈疑心益甚。
使事既畢,須賈同範雎還魏,賈遂言于魏齊曰:“齊王欲留舍人範雎為客卿,又賜以黃金、牛酒,疑以國中陰事告齊,故有此賜也。
”魏齊大怒,乃會賓客,使人擒範雎,即席訊之。
雎至,伏于階下。
魏齊厲聲問曰:“汝以陰事告齊乎?”範雎曰:“怎敢?”魏齊曰:“汝若無私于齊,齊王安用留汝?”雎曰:“留果有之,雎不從也。
”魏齊曰:“然則黃金牛酒之賜,子何受之?”雎曰:“使者十分相強,雎恐拂齊王之意,勉受牛酒。
其黃金十斤,實不曾收。
”魏齊咆哮大喝曰:“賣國賊!還要多言!即牛酒之賜,亦豈無因?”呼獄卒縛之,決脊一百,使招承通齊之語。
範雎曰:“臣實無私,有何可招?”魏齊益怒曰:“為我笞殺此奴,勿留禍種!”獄卒鞭笞亂下,将牙齒打折。
雎血流被面,痛極難忍,号呼稱冤。
賓客見相國盛怒之下,莫敢勸止。
魏齊教左右一面用巨觥行酒,一面教獄卒加力,自辰至未,打得範雎遍體皆傷,血肉委地,咶喇一響,脅骨亦斷,雎大叫失聲,悶絕而死。
可憐信義忠良士,翻作溝渠枉死人! 傳語上官須仔細,莫将屈棒打平民。
潛淵居士又有詩雲: 張儀何曾盜楚璧?範叔何曾賣齊國? 疑心盛氣總難平,多少英雄受冤屈! 左右報曰:“範雎氣絕矣。
”魏齊親自下視,見範雎斷脅折齒,身無完膚,直挺挺在血泊中不動。
齊指罵曰:“賣國賊死得好!好教後人看樣!”命獄卒以葦薄卷其屍,置之坑廁間,使賓客便溺其上,勿容他為幹淨之鬼。
看看天晚,範雎命不該絕,死而複蘇,從葦薄中張目偷看,隻有一卒在旁看守。
範雎微歎一聲。
守卒聞之,慌忙來看。
範雎謂曰:“吾傷重至此,雖暫醒,決無生理。
汝能使我死于家中,以便殡殓,家有黃金數兩,盡以相謝。
”守卒貪其利,謂曰:“汝仍作死狀,吾當入禀。
”時魏齊與賓客皆大醉,守卒禀曰:“廁間死人腥臭甚,合當發出。
”賓客皆曰:“範雎雖然有罪,相國處之亦已足矣。
”魏齊曰:“可出之于郊外,使野鸢飽其馀肉也。
”言罷,賓客皆散,魏齊亦回内宅。
守卒捱至黃昏人靜,乃私負範雎至其家。
雎妻小相見,痛苦自不必說。
範雎命取黃金相謝,又卸下葦薄,付與守卒,使棄野外,以掩人之目。
守卒去後,妻小将血肉收拾幹淨,縛裹傷處,以酒食進之。
範雎徐謂其妻曰:“魏齊恨我甚,雖知吾死,尚有疑心。
我之出廁,乘其醉耳。
明日複求吾屍不得,必及吾家,吾不得生矣。
吾有八拜兄弟鄭安平,在西門之陋巷,汝可乘夜送我至彼,不可洩漏。
俟月馀,吾創愈當逃命于四方也。
我去後,家中可發哀,如吾死一般,以絕其疑。
”其妻依言,使仆人先往報知鄭安平。
鄭安平即時至睢家看視,與其家人同攜負以去。
次日,魏齊果然疑心範雎,恐其複蘇,使人視其屍所在。
守卒回報:“棄野外無人之處,今惟葦薄在,想為犬豕銜去矣。
”魏齊複使人瞷其家,舉哀帶孝,方始坦然。
再說範雎在鄭安平家,敷藥将息,漸漸平複。
安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