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回 夫差違谏釋越 勾踐竭力事吳

關燈
之築城,上應天象,故天降‘昆侖’,以啟越之伯也。

    ”越王大喜,乃名其山曰怪山,亦曰飛來山,亦曰龜山。

    于山巅立靈台,建三層樓,以望靈物。

    制度俱備,勾踐自諸暨遷而居之,謂範蠡曰:“孤實不德,以至失國亡家,身為奴隸,苟非相國及諸大夫贊助,焉有今日?”蠡曰:“此乃大王之福,非臣等之功也。

    但願大王時時勿忘石室之苦,則越國可興,而吳仇可報矣。

    ”勾踐曰:“敬受教!”于是以文種治國政,以範蠡治軍旅,尊賢禮士,敬老恤貧,百姓大悅。

     越王自嘗糞之後,常患口臭。

    範蠡知城北有山,出蔬菜一種,其名曰蕺,可食,而微有氣息,乃使人采蕺,舉朝食之,以亂其氣。

    後人因名其山曰蕺山。

     勾踐迫欲複仇,乃苦身勞心,夜以繼日。

    目倦欲合,則攻之以蓼,足寒欲縮,則漬之以水。

    冬常抱冰,夏還握火;累薪而卧,不用床褥。

    又懸膽于坐卧之所,飲食起居,必取而嘗之。

    中夜潛泣,泣而複嘯,“會稽”二字,不絕于口。

    以喪敗之馀,生齒虧減,乃着令使壯者勿娶老妻,老者勿娶少婦;女子十七不嫁,男子二十不娶,其父母俱有罪;孕婦将産,告于官,使醫守之;生男賜以壺酒、一犬,生女賜以壺酒、一豚;生子三人,官養其二,生子二人,官養其一。

    有死者,親為哭吊。

    每出遊,必載飯與羹于後車,遇童子,必餔而啜之,問其姓名。

    遇耕時,躬身秉耒。

    夫人自織,與民間同其勞苦。

    七年不收民稅。

    食不加肉,衣不重采。

    惟問候之使,無一月不至于吳。

    複使男女入山采葛,作黃絲細布,欲獻吳王;尚未及進,吳王嘉勾踐之順,使人增其封。

    于是東至句甬,西至槜李,南至姑蔑,北至平原,縱橫八百馀裡,盡為越壤。

    勾踐乃治葛布十萬匹,甘蜜百壇,狐皮五雙,晉竹十艘,以答封地之禮。

    夫差大悅,賜越王羽毛之飾。

    子胥聞之,稱疾不朝。

     夫差見越已臣服不貳,遂深信伯嚭之言。

    一日,問伯嚭曰:“今日四境無事,寡人欲廣宮室以自娛,何地相宜?”嚭奏曰:“吳都之下,崇台勝境,莫若姑蘇,然前王所築,不足以當巨覽。

    王不若重将此台改建,令其高可望百裡,寬可容六千人,聚歌童舞女于上,可以極人間之樂矣。

    ”夫差然之。

    乃懸賞購求大木。

    文種聞之,進于越王曰:“臣聞‘高飛之鳥,死于美食;深泉之魚,死于芳餌。

    ’今王志在報吳,必先投其所好,然後得制其命。

    ”勾踐曰:“雖得其所好,豈遂能制其命乎?”文種對曰:“臣所以破吳者有七術:一曰捐貨币,以悅其君臣;二曰貴籴粟槁,以虛其積聚;三曰遺美女,以惑其心志;四曰遺之巧工良材,使作宮室,以罄其财;五曰遺之谀臣,以亂其謀;六曰強其谏臣使自殺,以弱其輔;七曰積财練兵,以承其弊。

    ”勾踐曰:“善哉!今日先行何術?”文種對曰:“今吳王方改築姑蘇台,宜選名山神材,奉而獻之。

    ”越王乃使木工三千馀人,入山伐木,經年無所得。

    工人思歸,皆有怨望之心,乃歌《木客之吟》曰: 朝采木,暮采木,朝朝暮暮入山曲,窮岩絕壑徒往複。

     天不生兮地不育,木客何辜兮,受此勞酷? 每深夜長歌,聞者凄絕。

    忽一夜,天生神木一雙,大二十圍,長五十尋,在山之陽者曰梓,在山之陰者曰楠。

    木工驚睹,以為目未經見,奔告越王。

    群臣皆賀曰:“此大王精誠格天,故天生神木,以慰王衷也。

    ”勾踐大喜,親往設祭,而後伐之。

    加以琢削磨砻,用丹青錯畫為五采龍蛇之文。

    使文種浮江而至,獻于吳王曰:“東海賤臣勾踐,賴大王之力,竊為小殿,偶得巨材,不敢自用,敢因下吏獻于左右。

    ”夫差見木材異常,不勝驚喜。

    子胥谏曰:“昔桀起靈台,纣起鹿台,窮竭民力,遂緻滅亡。

    勾踐欲害吳,故獻此木,王勿受之。

    ”夫差曰:“勾踐得此良材,不自用而獻于寡人,乃其好意,奈何逆之?”遂不聽,乃将此木建姑蘇之台。

    三年聚材,五年方成,高三百丈,廣八十四丈,登台望徹二百裡。

    舊有九曲徑以登山,至是更廣之。

    百姓晝夜并作,死于疲勞者,不可勝數。

    有梁伯龍詩為證。

     千仞高台面太湖,朝鐘暮鼓宴姑蘇; 威行海外三千裡,霸占江南第一都。

     越王聞之,謂文種曰:“子所雲‘遺之巧匠良材,使作宮室,以盡其财。

    ’此計已行。

    今崇台之上,必妙選歌舞以充之,非有絕色,不足侈其心志。

    子其為寡人謀之!”文種對曰:“興亡之數,定于上天,既生神木,何患無美女。

    但搜求民間,恐驚動人心;臣有一計,可閱國中之女子,惟王所擇。

    ” 不知文種說出甚計,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