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将亂晉 召士會壽馀绐秦
關燈
小
中
大
話說箕鄭父、士谷、梁益耳三人商議,隻等秦兵緊急,便從中作亂,欲更趙盾之位,不意趙盾襲敗秦兵,奏凱而回,心中愈憤。
先都為下軍佐,因主将先蔑為趙盾所賣,出奔于秦,亦恨趙盾。
湊着蒯得被先克以軍事奪其田祿,中懷怨望,訴于士谷。
谷曰:“先克倚恃趙孟之屬,故敢橫行如此。
盾所專制,惟中軍耳。
誠得一死士,先往刺克,則盾勢孤矣。
此事非得先子會不可!”蒯得曰:“子會因主帥為盾所賣,意亦恨之。
”士谷曰:“既如此,則克不難辦也。
”遂附耳曰:“隻須如此恁般,便可了事。
”蒯得大喜曰:“吾當即往言之。
”蒯得往見先都,倒是先都開口說起:“趙孟背了士季,襲敗秦師,全無信義,難與同事。
”蒯得遂以士谷之言,告于先都。
都曰:“誠如此,晉國之幸也!” 時冬月将盡,約至新春,先克往箕城,谒拜其祖先轸之祠。
先都使家丁伏于箕城之外,隻等先克過去,遠遠跟定,觑個空隙,群起刺殺之。
從人驚散。
趙盾聞先克為賊所殺,大怒,嚴令司寇緝獲,五日一比。
先都等情慌,與蒯得商議,慫恿士谷、梁益耳等作速舉事。
梁益耳醉中洩其語于梁弘。
弘大驚曰:“此滅族之事也!”乃密告于臾骈,骈轉聞于趙盾。
盾即聚甲戒車,吩咐伺候聽令。
先都聞趙氏聚甲戒車,疑其謀已洩,急走士谷處,催并速發。
箕鄭父欲借上元節晉侯賜酺,乘亂行事,議久不決。
趙盾先遣臾骈圍先都之家,執都付獄。
梁益耳、蒯得慌忙之際,欲與箕鄭父、士谷團集四族家丁,劫出先都,一同為亂。
趙盾使人反以先都之謀,告于箕鄭父,請他入朝商議。
箕鄭父曰:“趙孟見召,殆不疑我也。
”遂輕身而往。
原來趙孟為箕鄭父見為上軍元帥,恐其鼓衆同亂,假意召之。
鄭父不知是計,坦然入朝。
趙盾留住于朝房,與之議先都之事。
密遣荀林父、郤缺、栾盾領着三枝軍馬,分頭拿捕士谷、梁益耳、蒯得三人。
俱下獄訖,荀林父等三将,至朝房回話。
林父大聲喝曰:“箕鄭父亦在作亂數内,如何還不就獄?”鄭父曰:“我有居守之勞,彼時三軍在外,我獨居中,不以此時為亂,今日諸卿濟濟,乃求死耶?”趙盾曰:“汝之遲于為亂,正欲待先都、蒯得也。
我已訪知的實,不須多辯!”箕鄭父俯首就獄。
趙盾奏聞晉靈公,欲将先都等五人行誅。
靈公年幼,唯唯而已。
靈公既入宮,襄夫人聞五人在獄,問靈公曰:“相國如何處置?”靈公曰:“相國言:‘罪并應誅。
’”襄夫人曰:“此輩事起争權,原無篡逆之謀,且主謀殺先克者,不過一二人,罪有首從,豈可一概誅戮?迩年老成凋喪,人才稀少,一朝而戮五臣,恐朝堂之位遂虛矣。
可不慮乎?”明日,靈公以襄夫人之言,述于趙盾。
盾奏曰:“主少國疑,大臣擅殺,不大誅戮,何以懲後?”遂将先都、士谷、箕鄭父、梁益耳、蒯得五人,坐以不君之罪,斬于市曹。
錄先克之子先縠為大夫。
國人畏趙盾之嚴,無不股栗。
狐射姑在潞國聞其事,駭曰:“幸哉!我之得免于死也。
”一日,潞大夫酆舒問于狐射姑曰:“趙盾比趙衰二人孰賢?”射姑曰:“趙衰乃冬日之日,趙盾乃夏日之日。
冬日賴其溫,夏日畏其烈。
”酆舒笑曰:“卿宿将,亦畏趙孟耶?” 閑話休提。
卻說楚穆王自篡位之後,亦有争伯中原之志。
聞諜報:“晉君新立,趙盾專政,諸大夫自相争殺。
”乃召群臣計議,欲加兵于鄭。
大夫範山進曰:“晉君年幼,其臣志在争權,不在諸侯。
乘此時出兵以争北方,誰能當者!”穆王大悅,使鬥越椒為大将,蔿賈副之,帥車三百乘伐鄭。
自引兩廣精兵,屯于狼淵,以為聲援。
别遣息公子朱為大将,公子茷副之,帥車三百乘伐陳。
且說鄭穆公聞楚兵臨境,急遣大夫公子堅、公子龐、樂耳三人,引兵拒楚于境上,囑以固守勿戰,别遣人告急于晉。
越椒連日挑戰,鄭兵不出。
蔿賈密言于越椒曰:“自城濮之後,楚兵久不至鄭矣。
鄭人恃有晉救,不與我戰。
乘晉之未至,誘而擒之,可以雪往日之恥。
不然,遷延日久,諸侯畢集,恐複如子玉故事,将奈何?”越椒曰:“今欲誘之,當用何計?”蔿賈附耳曰:“必須如此恁般……”越椒從其謀,乃傳令軍中,言:“糧食将缺,可于村落掠取,以供食用。
”自于帳中鼓樂飲酒,每日至夜半方散,有人傳至狼淵,楚穆王疑鬥越椒玩敵,欲自往督戰。
範山曰:“伯嬴智士,此必有計,不出數日,捷音當至矣。
” 再說
先都為下軍佐,因主将先蔑為趙盾所賣,出奔于秦,亦恨趙盾。
湊着蒯得被先克以軍事奪其田祿,中懷怨望,訴于士谷。
谷曰:“先克倚恃趙孟之屬,故敢橫行如此。
盾所專制,惟中軍耳。
誠得一死士,先往刺克,則盾勢孤矣。
此事非得先子會不可!”蒯得曰:“子會因主帥為盾所賣,意亦恨之。
”士谷曰:“既如此,則克不難辦也。
”遂附耳曰:“隻須如此恁般,便可了事。
”蒯得大喜曰:“吾當即往言之。
”蒯得往見先都,倒是先都開口說起:“趙孟背了士季,襲敗秦師,全無信義,難與同事。
”蒯得遂以士谷之言,告于先都。
都曰:“誠如此,晉國之幸也!” 時冬月将盡,約至新春,先克往箕城,谒拜其祖先轸之祠。
先都使家丁伏于箕城之外,隻等先克過去,遠遠跟定,觑個空隙,群起刺殺之。
從人驚散。
趙盾聞先克為賊所殺,大怒,嚴令司寇緝獲,五日一比。
先都等情慌,與蒯得商議,慫恿士谷、梁益耳等作速舉事。
梁益耳醉中洩其語于梁弘。
弘大驚曰:“此滅族之事也!”乃密告于臾骈,骈轉聞于趙盾。
盾即聚甲戒車,吩咐伺候聽令。
先都聞趙氏聚甲戒車,疑其謀已洩,急走士谷處,催并速發。
箕鄭父欲借上元節晉侯賜酺,乘亂行事,議久不決。
趙盾先遣臾骈圍先都之家,執都付獄。
梁益耳、蒯得慌忙之際,欲與箕鄭父、士谷團集四族家丁,劫出先都,一同為亂。
趙盾使人反以先都之謀,告于箕鄭父,請他入朝商議。
箕鄭父曰:“趙孟見召,殆不疑我也。
”遂輕身而往。
原來趙孟為箕鄭父見為上軍元帥,恐其鼓衆同亂,假意召之。
鄭父不知是計,坦然入朝。
趙盾留住于朝房,與之議先都之事。
密遣荀林父、郤缺、栾盾領着三枝軍馬,分頭拿捕士谷、梁益耳、蒯得三人。
俱下獄訖,荀林父等三将,至朝房回話。
林父大聲喝曰:“箕鄭父亦在作亂數内,如何還不就獄?”鄭父曰:“我有居守之勞,彼時三軍在外,我獨居中,不以此時為亂,今日諸卿濟濟,乃求死耶?”趙盾曰:“汝之遲于為亂,正欲待先都、蒯得也。
我已訪知的實,不須多辯!”箕鄭父俯首就獄。
趙盾奏聞晉靈公,欲将先都等五人行誅。
靈公年幼,唯唯而已。
靈公既入宮,襄夫人聞五人在獄,問靈公曰:“相國如何處置?”靈公曰:“相國言:‘罪并應誅。
’”襄夫人曰:“此輩事起争權,原無篡逆之謀,且主謀殺先克者,不過一二人,罪有首從,豈可一概誅戮?迩年老成凋喪,人才稀少,一朝而戮五臣,恐朝堂之位遂虛矣。
可不慮乎?”明日,靈公以襄夫人之言,述于趙盾。
盾奏曰:“主少國疑,大臣擅殺,不大誅戮,何以懲後?”遂将先都、士谷、箕鄭父、梁益耳、蒯得五人,坐以不君之罪,斬于市曹。
錄先克之子先縠為大夫。
國人畏趙盾之嚴,無不股栗。
狐射姑在潞國聞其事,駭曰:“幸哉!我之得免于死也。
”一日,潞大夫酆舒問于狐射姑曰:“趙盾比趙衰二人孰賢?”射姑曰:“趙衰乃冬日之日,趙盾乃夏日之日。
冬日賴其溫,夏日畏其烈。
”酆舒笑曰:“卿宿将,亦畏趙孟耶?” 閑話休提。
卻說楚穆王自篡位之後,亦有争伯中原之志。
聞諜報:“晉君新立,趙盾專政,諸大夫自相争殺。
”乃召群臣計議,欲加兵于鄭。
大夫範山進曰:“晉君年幼,其臣志在争權,不在諸侯。
乘此時出兵以争北方,誰能當者!”穆王大悅,使鬥越椒為大将,蔿賈副之,帥車三百乘伐鄭。
自引兩廣精兵,屯于狼淵,以為聲援。
别遣息公子朱為大将,公子茷副之,帥車三百乘伐陳。
且說鄭穆公聞楚兵臨境,急遣大夫公子堅、公子龐、樂耳三人,引兵拒楚于境上,囑以固守勿戰,别遣人告急于晉。
越椒連日挑戰,鄭兵不出。
蔿賈密言于越椒曰:“自城濮之後,楚兵久不至鄭矣。
鄭人恃有晉救,不與我戰。
乘晉之未至,誘而擒之,可以雪往日之恥。
不然,遷延日久,諸侯畢集,恐複如子玉故事,将奈何?”越椒曰:“今欲誘之,當用何計?”蔿賈附耳曰:“必須如此恁般……”越椒從其謀,乃傳令軍中,言:“糧食将缺,可于村落掠取,以供食用。
”自于帳中鼓樂飲酒,每日至夜半方散,有人傳至狼淵,楚穆王疑鬥越椒玩敵,欲自往督戰。
範山曰:“伯嬴智士,此必有計,不出數日,捷音當至矣。
” 再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