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裡飼牛拜相

關燈
中之甲及堅車良馬,與晉侯馳逐賭勝。

     是日,自辰及申,圍尚未撤,忽有人報:“城中火起!”獻公曰:“此必民間漏火,不久撲滅耳。

    ”固請再打一圍。

    大夫百裡奚密奏曰:“傳聞城中有亂,君不可留矣。

    ”虞公乃辭晉侯先行。

    半路見人民紛紛逃竄,言:“城池已被晉兵乘虛襲破。

    ”虞公大怒,喝教:“驅車速進!”來至城邊。

    隻見城樓上一員大将,倚欄而立,盔甲鮮明,威風凜凜,向虞公言曰:“前蒙君假我以道,今再假我以國,敬謝明賜!”虞公轉怒,便欲攻門。

    城頭上一聲梆響。

    箭如雨下。

    虞公命車速退,使人催趱後面車馬。

    軍人報曰:“後軍行遲者,俱被晉兵截住,或降或殺,車馬皆為晉有。

    晉侯大軍即到矣。

    ”虞公進退兩難,歎曰:“悔不聽宮之奇之谏也!”顧百裡奚在側,問曰:“彼時卿何不言?”百裡奚曰:“君不聽之奇,其能聽奚乎?臣之不言,正留身以從君于今日耳。

    ”虞公正在危急之際,見後有單車驅至,視之,乃虢國降将舟之僑也。

    虞公不覺面有慚色。

    舟之僑曰:“君誤聽棄虢,失已在前。

    今日之計,與其出奔他國,不如歸晉。

    晉君德量寬洪,必無相害,且憐君必厚待君,君其勿疑。

    ”虞公躊躇未決。

    晉獻公随後來到,使人請虞公相見。

    虞公不得不往。

    獻公笑曰:“寡人此來,為取璧、馬之值耳。

    ”命以後車,載虞公宿于軍中。

    百裡奚緊緊相随,或諷其去,曰:“吾食其祿久,所以報也!”獻公入城安民。

    荀息左手托璧,右手牽馬而前曰:“臣謀已行,今請還璧于府,還馬于廄。

    ”獻公大悅。

    髯翁有詩雲: 璧馬區區雖至寶,請将社稷較何如? 不誇荀息多奇計,還笑虞公真是愚。

     獻公以虞公歸,欲殺之。

    荀息曰:“此騃豎子耳,何能為!”于是待以寓公之禮,别以他璧及他馬贈之。

    曰:“吾不忘假道之惠也。

    ”舟之僑至晉,拜為大夫。

    僑薦百裡奚之賢。

    獻公欲用奚,使僑通意。

    奚曰:“終舊君之世乃可。

    ”僑去,奚歎曰:“君子違,不适仇國,況仕乎?吾即仕,不于晉也。

    ”舟之僑聞其言,惡形其短,意甚不悅。

     時秦穆公任好即位六年,尚未有中宮,使大夫公子絷求婚于晉,欲得晉侯長女伯姬為夫人。

    獻公使太史蘇筮之,得《雷澤歸妹》卦第六爻,其繇曰: 士刲羊,亦無也。

    女承筐,亦無贶也。

    西鄰責言,不可償也。

     太史蘇玩其辭,以為秦國在西,而有責言,非和睦之兆。

    況《歸妹》嫁娶之事,而震變為離,其卦為睽,睽、離皆非吉名,此親不可許。

    獻公更使太蔔郭偃以龜蔔之。

    偃獻其兆,上吉。

    斷詞曰: 松柏為鄰,世作舅甥,三定我君。

    利于婚媾,不利寇。

     史蘇猶據筮詞争之。

    獻公曰:“向者固雲:‘從筮不如從蔔。

    ’蔔既吉矣,又可違乎?吾聞秦受帝命,其後将大,不可拒也。

    ”遂許之。

     公子絷歸複命,路遇一人,面如噀血,隆準虬須,以兩手握兩鋤而耕,入土累尺。

    命索其鋤觀之,左右皆不能舉。

    公子絷問其姓名,對曰:“公孫氏,名枝,字子桑,晉君之疏族也。

    ”絷曰:“以子之才,何以屈于隴畝?”枝對曰:“無人薦引耳。

    ”絷曰:“肯從我遊于秦乎?”公孫枝曰:“‘士為知己者死’。

    若能見挈,固所願也。

    ”絷與之同載歸秦。

    言于穆公,穆公使為大夫。

    穆公聞晉已許婚,複遣公子絷如晉納币,遂迎伯姬。

    晉侯問媵于群臣。

    舟之僑進曰:“百裡奚不願仕晉,其心不測,不如遠之。

    ”乃用奚為媵。

     卻說百裡奚是虞國人,字井伯,年三十馀,娶妻杜氏,生一子。

    奚家貧不遇,欲出遊,念其妻子無依,戀戀不舍。

    杜氏曰:“妾聞‘男子志在四方’。

    君壯年不出圖仕,乃區區守妻子坐困乎?妾能自給,毋相念也!”家隻有一伏雌,杜氏宰之以餞行。

    廚下乏薪,乃取扊扅炊之。

    舂黃齑,煮脫粟飯。

    奚飽餐一頓。

    臨别,妻抱其子,牽袂而泣曰:“富貴勿相忘!”奚遂去。

    遊于齊,求事襄公,無人薦引。

    久之,窮困乞食于,時奚年四十矣。

    人有蹇叔者,奇其貌,曰:“子非乞人也。

    ”叩其姓名,因留飯,與談時事,奚應對如流,指畫井井有叙。

    蹇叔歎曰:“以子之才,而窮困乃爾,豈非命乎?”遂留奚于家,結為兄弟。

    蹇叔長奚一歲,奚呼叔為兄。

    蹇叔家亦貧,奚乃為村中養牛,以佐饔飱之費。

    值公子無知弑襄公,新立為君,懸榜招賢。

    奚欲往應招。

    蹇叔曰:“先君有子在外,無知非分竊立,終必無成。

    ”奚乃止。

    後聞周王子頹好牛,其飼牛者皆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