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裡飼牛拜相
關燈
小
中
大
戎、虢相持,寡人可以伐虢否?”荀息對曰:“虞、虢之交未離也。
臣有一策,可以今日取虢,而明日取虞。
”獻公曰:“卿策如何?”荀息曰:“君厚賂虞,而假道以伐虢。
”獻公曰:“吾新與虢成,伐之無名,虞肯信我乎?”荀息曰:“君密使北鄙之人,生事于虢,虢之邊吏,必有責言。
吾因以為名,而請于虞。
”獻公又用其策,虢之邊吏果來責讓,兩下遂治兵相攻。
虢公方有犬戎之患,不暇照管。
獻公曰:“今伐虢不患無名矣。
但不知賂虞當用何物?”荀息對曰:“虞公性雖貪,然非至寶,不可動之。
必須用二物前去,但恐君之不舍耳。
”獻公曰:“卿試言所用何物?”荀息曰:“虞公最愛者,璧、馬之良也。
君不有垂棘之璧,屈産之乘乎?請以此二物,假道于虞。
虞貪于璧、馬,墜吾計矣。
”獻公曰:“此二物,乃吾至寶,何忍棄之他人?”荀息曰:“臣固知君之不舍也!雖然,假吾道以伐虢,虢無虞救必滅,虢亡,虞不獨存,璧、馬安往乎?夫寄璧外府,養馬外廄,特暫事耳。
”大夫裡克曰:“虞有賢臣二人,曰宮之奇、百裡奚,明于料事,恐其谏阻,奈何?”荀息曰:“虞公貪而愚,雖谏必不從也。
”獻公即以璧、馬交付荀息,使如虞假道。
虞公初聞晉來假道,欲以伐虢,意甚怒。
及見璧、馬,不覺回嗔作喜,手弄璧而目視馬,問荀息曰:“此乃汝國至寶,天下罕有,奈何以惠寡人?”荀息曰:“寡君慕君之賢,畏君之強,故不敢自私其寶,願邀歡于大國。
”虞公曰:“雖然,必有所言于寡人也。
”荀息曰:“虢人屢侵我南鄙,寡君以社稷之故,屈意請平。
今約誓未寒,責讓日至,寡君欲假道以請罪焉。
倘幸而勝虢,所有鹵獲,盡以歸君。
寡君願與君世敦盟好。
”虞公大悅。
宮之奇谏曰:“君勿許也!諺雲‘唇亡齒寒’,晉吞噬同姓,非一國矣,獨不敢加于虞、虢者,以有唇齒之助耳。
虢今日亡,則明日禍必中于虞矣!”虞公曰:“晉君不愛重寶,以交歡于寡人,寡人其愛此尺寸之徑乎?且晉強于虢十倍,失虢而得晉,何不利焉?子退,勿預吾事!”宮之奇再欲進谏,百裡奚牽其裾,乃止。
宮之奇退謂百裡奚曰:“子不助我一言,而更止我,何故?”百裡奚曰:“吾聞進嘉言于愚人之前,猶委珠玉于道也。
桀殺關龍逢,纣殺比幹,惟強谏耳。
子其危哉!”宮之奇曰:“然則虞必亡矣,吾與子盍去乎?”百裡奚曰:“子去則可矣。
又偕一人,不重子罪乎?吾甯徐耳。
”宮之奇盡族而行,不言所之。
荀息歸報晉侯,言:“虞公已受璧、馬,許以假道。
”獻公便欲親将伐虢,裡克入見曰:“虢,易與也,毋煩君往。
”獻公曰:“滅虢之策何如?”裡克曰:“虢都上陽,其門戶在于下陽。
下陽一破,無完虢矣。
臣雖不才,願效此微勞,如無功甘罪。
”獻公乃拜裡克為大将,荀息副之,率車四百乘伐虢,先使人報虞以兵至之期。
虞公曰:“寡人辱受重寶,無以為報,願以兵從。
”荀息曰:“君以兵從,不如獻下陽之關。
”虞公曰:“下陽,虢所守也。
寡人安得獻之?”荀息曰:“臣聞虢君方與犬戎大戰于桑田,勝敗未決。
君托言助戰,以車乘獻之,陰納晉兵,則關可得也。
臣有鐵葉車百乘,惟君所用。
”虞公從其計。
守将舟之僑信以為然,開關納車。
車中藏有晉甲,入關後一齊發作,欲閉關已無及矣。
裡克驅兵直進,舟之僑既失下陽,恐虢公見罪,遂以兵降晉。
裡克用為向導,望上陽進發。
卻說虢公在桑田,聞晉師破關,急急班師,被犬戎兵掩殺一陣,大敗而走,随身僅數十乘,奔至上陽守禦,茫然無策。
晉兵至,築長圍以困之。
自八月至十二月,城中樵采俱絕,連戰不勝,士卒疲敝,百姓日夜号哭。
裡克使舟之僑為書,射入城中,谕虢公使降。
虢公曰:“吾先君為王卿士,吾不能為降諸侯!”乘夜開城,率家眷奔京師去訖。
裡克等亦不追趕。
百姓香花燈燭,迎裡克等進城。
克安集百姓,秋毫無犯,留兵戍守,将府庫寶藏,盡數裝載,以十分之三,并女樂獻于虞公。
虞公益大喜。
裡克一面遣人馳報晉侯,自己托言有疾,休兵城外,俟病愈方行。
虞公不時饋藥,候問不絕。
如此月馀。
忽諜報:“晉侯兵在郊外。
”虞公問其來意,報者曰:“恐伐虢無功,親來接應耳。
”虞公曰:“寡人正欲面與晉君講好。
今晉君自來,寡人之願也。
”慌忙郊迎緻饩,兩君相見,彼此稱謝。
自不必說。
獻公約與虞公較獵于箕山。
虞公欲誇耀晉人,盡出城
臣有一策,可以今日取虢,而明日取虞。
”獻公曰:“卿策如何?”荀息曰:“君厚賂虞,而假道以伐虢。
”獻公曰:“吾新與虢成,伐之無名,虞肯信我乎?”荀息曰:“君密使北鄙之人,生事于虢,虢之邊吏,必有責言。
吾因以為名,而請于虞。
”獻公又用其策,虢之邊吏果來責讓,兩下遂治兵相攻。
虢公方有犬戎之患,不暇照管。
獻公曰:“今伐虢不患無名矣。
但不知賂虞當用何物?”荀息對曰:“虞公性雖貪,然非至寶,不可動之。
必須用二物前去,但恐君之不舍耳。
”獻公曰:“卿試言所用何物?”荀息曰:“虞公最愛者,璧、馬之良也。
君不有垂棘之璧,屈産之乘乎?請以此二物,假道于虞。
虞貪于璧、馬,墜吾計矣。
”獻公曰:“此二物,乃吾至寶,何忍棄之他人?”荀息曰:“臣固知君之不舍也!雖然,假吾道以伐虢,虢無虞救必滅,虢亡,虞不獨存,璧、馬安往乎?夫寄璧外府,養馬外廄,特暫事耳。
”大夫裡克曰:“虞有賢臣二人,曰宮之奇、百裡奚,明于料事,恐其谏阻,奈何?”荀息曰:“虞公貪而愚,雖谏必不從也。
”獻公即以璧、馬交付荀息,使如虞假道。
虞公初聞晉來假道,欲以伐虢,意甚怒。
及見璧、馬,不覺回嗔作喜,手弄璧而目視馬,問荀息曰:“此乃汝國至寶,天下罕有,奈何以惠寡人?”荀息曰:“寡君慕君之賢,畏君之強,故不敢自私其寶,願邀歡于大國。
”虞公曰:“雖然,必有所言于寡人也。
”荀息曰:“虢人屢侵我南鄙,寡君以社稷之故,屈意請平。
今約誓未寒,責讓日至,寡君欲假道以請罪焉。
倘幸而勝虢,所有鹵獲,盡以歸君。
寡君願與君世敦盟好。
”虞公大悅。
宮之奇谏曰:“君勿許也!諺雲‘唇亡齒寒’,晉吞噬同姓,非一國矣,獨不敢加于虞、虢者,以有唇齒之助耳。
虢今日亡,則明日禍必中于虞矣!”虞公曰:“晉君不愛重寶,以交歡于寡人,寡人其愛此尺寸之徑乎?且晉強于虢十倍,失虢而得晉,何不利焉?子退,勿預吾事!”宮之奇再欲進谏,百裡奚牽其裾,乃止。
宮之奇退謂百裡奚曰:“子不助我一言,而更止我,何故?”百裡奚曰:“吾聞進嘉言于愚人之前,猶委珠玉于道也。
桀殺關龍逢,纣殺比幹,惟強谏耳。
子其危哉!”宮之奇曰:“然則虞必亡矣,吾與子盍去乎?”百裡奚曰:“子去則可矣。
又偕一人,不重子罪乎?吾甯徐耳。
”宮之奇盡族而行,不言所之。
荀息歸報晉侯,言:“虞公已受璧、馬,許以假道。
”獻公便欲親将伐虢,裡克入見曰:“虢,易與也,毋煩君往。
”獻公曰:“滅虢之策何如?”裡克曰:“虢都上陽,其門戶在于下陽。
下陽一破,無完虢矣。
臣雖不才,願效此微勞,如無功甘罪。
”獻公乃拜裡克為大将,荀息副之,率車四百乘伐虢,先使人報虞以兵至之期。
虞公曰:“寡人辱受重寶,無以為報,願以兵從。
”荀息曰:“君以兵從,不如獻下陽之關。
”虞公曰:“下陽,虢所守也。
寡人安得獻之?”荀息曰:“臣聞虢君方與犬戎大戰于桑田,勝敗未決。
君托言助戰,以車乘獻之,陰納晉兵,則關可得也。
臣有鐵葉車百乘,惟君所用。
”虞公從其計。
守将舟之僑信以為然,開關納車。
車中藏有晉甲,入關後一齊發作,欲閉關已無及矣。
裡克驅兵直進,舟之僑既失下陽,恐虢公見罪,遂以兵降晉。
裡克用為向導,望上陽進發。
卻說虢公在桑田,聞晉師破關,急急班師,被犬戎兵掩殺一陣,大敗而走,随身僅數十乘,奔至上陽守禦,茫然無策。
晉兵至,築長圍以困之。
自八月至十二月,城中樵采俱絕,連戰不勝,士卒疲敝,百姓日夜号哭。
裡克使舟之僑為書,射入城中,谕虢公使降。
虢公曰:“吾先君為王卿士,吾不能為降諸侯!”乘夜開城,率家眷奔京師去訖。
裡克等亦不追趕。
百姓香花燈燭,迎裡克等進城。
克安集百姓,秋毫無犯,留兵戍守,将府庫寶藏,盡數裝載,以十分之三,并女樂獻于虞公。
虞公益大喜。
裡克一面遣人馳報晉侯,自己托言有疾,休兵城外,俟病愈方行。
虞公不時饋藥,候問不絕。
如此月馀。
忽諜報:“晉侯兵在郊外。
”虞公問其來意,報者曰:“恐伐虢無功,親來接應耳。
”虞公曰:“寡人正欲面與晉君講好。
今晉君自來,寡人之願也。
”慌忙郊迎緻饩,兩君相見,彼此稱謝。
自不必說。
獻公約與虞公較獵于箕山。
虞公欲誇耀晉人,盡出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