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四三回 溫峤會兵讨蘇峻
關燈
小
中
大
卻說卞壸父子戰死,韓晃引賊兵圍住西陵門。
京中軍驚亂,百姓大恐。
黃門侍郎周導與丹陽尹羊曼将兵阻門而戰,不防賊将匡孝一箭射死羊曼,周導勢孤,亦被弘徽所殺。
庾亮無奈,引兵親出。
未及外城,匡孝、韓晃等湧至,官兵皆棄仗而走。
庾亮知不能振,禍必及身,乃謂侍中鐘雅曰:“吾今暫往石頭城,去就溫太真相議,少避賊鋒,大事深以相委,惟為用心調和之。
”雅曰:“今棟宇摧崩,誰之咎也?”亮曰:“今日之事,不庸複言,公當期克複之效可也。
”雅曰:“足下不愧荀林父矣。
”言訖别去。
鐘雅即入内宮,扶帝出禦正殿,與右衛将軍劉超謹侍于側。
黃門李義思欲逃去,密謂鐘雅曰:“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,古之道也。
今蘇峻為亂,既入王京,公亦難撐。
何不随時相宜與同去權避其禍,焉得在此坐待其斃乎?”雅正色對曰:“國家不能匡,君危不能扶,逃身遁迹以苟免,吾懼董狐執筆之正矣。
”不從其言,義乃單身逃出。
須臾,峻兵入台城。
司徒王導謂侍中褚?曰:“至尊既禦正殿,吾等當端肅翼衛,扼抑賊心,示之以正,看其何如。
”光祿大夫陸華曰:“老相國之言是矣。
”即與尚書張闿、侍中荀崧等共登禦座之側,執圭拱立。
劉超、鐘雅、褚?擺于座下,又命太常卿孔愉等朝服立于太廟之門,孔坦、陶回一班列于禦階之上。
各皆恭敬雍容,舒顔怡色,不驚不詫。
蘇峻戎服将兵入朝,叱鐘雅、劉超、褚靈三人,令下階墀。
?呵之曰:“蘇冠軍既來朝觐至尊,軍人豈得混擾,擅登殿庭也?”于是諸兵不敢上殿。
弘徽唆使竊發禦庫,有布二十萬匹,金五百斤,銀五千斤,錢億萬,錦千匹,緞數萬端,皆被掠出,無人敢阻。
韓晃至太廟門,欲放火焚之,見孔愉冠冕不動,乃引退,入内與蘇峻至太極殿升階。
司徒王導曰:“聖上在此,何得率甲士妄行無禮耶?”峻一時慌速,望帝下拜,軍士等皆跪于階下,齊呼萬歲。
帝曰:“卿家不奉宣調,辄自帶兵入京,将欲何為?”峻乃奏曰:“中書令庾亮為政失調,賞罰不明,苦虐百姓,聽信細人之言語,欲害小臣。
臣被宣诏催逼,恐孤身入朝,必陷無辜,使天下鎮臣見其嫉功害賢,悉各心變,國家誰與共治?故此帶兵入朝,親來辨明,實為社稷計,非有他意也。
”帝曰:“今庾亮遠逃避卿,是知其訛矣。
彼既不在此間,卿可退兵,免驚百姓。
”峻曰:“前荷聖诏宣臣輔政,今既入朝,未獲陛下鴻恩封賞爵秩,故兵士等不肯即退耳。
”帝曰:“卿欲何職?奏聞升授,朕當授之。
”峻曰:“司徒王導,德望服民,先朝冢宰,宜複職仍用。
祖約廉潔,兄弟皆有功于朝,可為侍中,兼中書令。
庾亮兄弟以荒唐失職,不在□倒。
”帝皆從之,欲擢峻為大司馬,祖約乃奏請宜以峻為車騎大将軍,錄尚書事,衆官員亦不阻抑。
峻既掌尚書府事,即奏以許柳為丹陽尹,祖沛為骁騎将軍,祖渙為振武将軍,韓晃、任護、弘徽等皆授都尉之職。
于是蘇峻、祖約把握朝堂,大興功役,修築垣牆,驅役百官搬泥運土,不異奴隸,光祿大夫王彬等皆被其鞭撻。
登蔣又裸剝士女衣服,不勝羞辱,皆覓枯草破席樹枝等件遮障下體,号哭之聲震耳,又令軍士擊打捶笞止遏之。
凡是庾亮所親之官皆黜廢不用,被亮罷職者複又委任。
其在外者,使人将兵攻提問罪。
乃命韓晃陷宜興,弘徽陷晉陵。
有弋陽王司馬羕被庾亮所黜,至是知其風聲,自詣峻處伸言冤抑。
峻複以羕為太宰,食西陽俸。
庾亮奔往石頭去後,使人探聽消息,知蘇峻入京所為不道,乃與溫峤哭告之。
峤曰:“吾以兵馬當住咽喉,公等若以輕兵把斷小
京中軍驚亂,百姓大恐。
黃門侍郎周導與丹陽尹羊曼将兵阻門而戰,不防賊将匡孝一箭射死羊曼,周導勢孤,亦被弘徽所殺。
庾亮無奈,引兵親出。
未及外城,匡孝、韓晃等湧至,官兵皆棄仗而走。
庾亮知不能振,禍必及身,乃謂侍中鐘雅曰:“吾今暫往石頭城,去就溫太真相議,少避賊鋒,大事深以相委,惟為用心調和之。
”雅曰:“今棟宇摧崩,誰之咎也?”亮曰:“今日之事,不庸複言,公當期克複之效可也。
”雅曰:“足下不愧荀林父矣。
”言訖别去。
鐘雅即入内宮,扶帝出禦正殿,與右衛将軍劉超謹侍于側。
黃門李義思欲逃去,密謂鐘雅曰:“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,古之道也。
今蘇峻為亂,既入王京,公亦難撐。
何不随時相宜與同去權避其禍,焉得在此坐待其斃乎?”雅正色對曰:“國家不能匡,君危不能扶,逃身遁迹以苟免,吾懼董狐執筆之正矣。
”不從其言,義乃單身逃出。
須臾,峻兵入台城。
司徒王導謂侍中褚?曰:“至尊既禦正殿,吾等當端肅翼衛,扼抑賊心,示之以正,看其何如。
”光祿大夫陸華曰:“老相國之言是矣。
”即與尚書張闿、侍中荀崧等共登禦座之側,執圭拱立。
劉超、鐘雅、褚?擺于座下,又命太常卿孔愉等朝服立于太廟之門,孔坦、陶回一班列于禦階之上。
各皆恭敬雍容,舒顔怡色,不驚不詫。
蘇峻戎服将兵入朝,叱鐘雅、劉超、褚靈三人,令下階墀。
?呵之曰:“蘇冠軍既來朝觐至尊,軍人豈得混擾,擅登殿庭也?”于是諸兵不敢上殿。
弘徽唆使竊發禦庫,有布二十萬匹,金五百斤,銀五千斤,錢億萬,錦千匹,緞數萬端,皆被掠出,無人敢阻。
韓晃至太廟門,欲放火焚之,見孔愉冠冕不動,乃引退,入内與蘇峻至太極殿升階。
司徒王導曰:“聖上在此,何得率甲士妄行無禮耶?”峻一時慌速,望帝下拜,軍士等皆跪于階下,齊呼萬歲。
帝曰:“卿家不奉宣調,辄自帶兵入京,将欲何為?”峻乃奏曰:“中書令庾亮為政失調,賞罰不明,苦虐百姓,聽信細人之言語,欲害小臣。
臣被宣诏催逼,恐孤身入朝,必陷無辜,使天下鎮臣見其嫉功害賢,悉各心變,國家誰與共治?故此帶兵入朝,親來辨明,實為社稷計,非有他意也。
”帝曰:“今庾亮遠逃避卿,是知其訛矣。
彼既不在此間,卿可退兵,免驚百姓。
”峻曰:“前荷聖诏宣臣輔政,今既入朝,未獲陛下鴻恩封賞爵秩,故兵士等不肯即退耳。
”帝曰:“卿欲何職?奏聞升授,朕當授之。
”峻曰:“司徒王導,德望服民,先朝冢宰,宜複職仍用。
祖約廉潔,兄弟皆有功于朝,可為侍中,兼中書令。
庾亮兄弟以荒唐失職,不在□倒。
”帝皆從之,欲擢峻為大司馬,祖約乃奏請宜以峻為車騎大将軍,錄尚書事,衆官員亦不阻抑。
峻既掌尚書府事,即奏以許柳為丹陽尹,祖沛為骁騎将軍,祖渙為振武将軍,韓晃、任護、弘徽等皆授都尉之職。
于是蘇峻、祖約把握朝堂,大興功役,修築垣牆,驅役百官搬泥運土,不異奴隸,光祿大夫王彬等皆被其鞭撻。
登蔣又裸剝士女衣服,不勝羞辱,皆覓枯草破席樹枝等件遮障下體,号哭之聲震耳,又令軍士擊打捶笞止遏之。
凡是庾亮所親之官皆黜廢不用,被亮罷職者複又委任。
其在外者,使人将兵攻提問罪。
乃命韓晃陷宜興,弘徽陷晉陵。
有弋陽王司馬羕被庾亮所黜,至是知其風聲,自詣峻處伸言冤抑。
峻複以羕為太宰,食西陽俸。
庾亮奔往石頭去後,使人探聽消息,知蘇峻入京所為不道,乃與溫峤哭告之。
峤曰:“吾以兵馬當住咽喉,公等若以輕兵把斷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