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四一回 劉曜蒲坂破石虎

關燈
話說李矩既死,衆人将至襄陽,然後收葬于岘山。

    自是司豫颍汝許洛,悉歸後趙。

    趙主勒得捷,诏虎班師,加為車騎大将軍,督領内外諸軍,武将以下皆任調遣。

    赦劉嶽以為散騎常侍,居邯鄲。

    以郭元為京城主簿。

    程遐乃石勒之妻兄,見石虎是養子,勇猛狼愎,恐難制伏,密勸石勒曰:“河南之地新得,民心未附。

    可命石虎、生、堪、瞻四人引兵四萬,往彼鎮守,以防侵奪之患,其實是出之遠去,免緻日後有争位篡奪事耳。

    ”趙主勒然其言,召謂石虎曰:“今河南新附,民心未固。

    邺城之地,乃曹魏舊都,城池堅固。

    你可将兵鎮守彼處,使東晉西劉不敢有犯我家之地。

    ”石虎見父發使遠出,料是程遐之計,不容身在朝中,心甚不樂,忍耐而去。

    石氏之禍根始于此矣。

    石虎既至邺城,兵馬無事,乃日夕射獵于郊外。

    一日,于柳林中,遙見一客人身背弓箭而至。

    虎令捉住,問曰:“汝是何等之人,帶弓箭腰刀而行?必是作歹作惡者。

    ”其人答曰:“某乃江南人氏,為商買賣長安。

    今因趙主招募羌胡兵馬二十馀萬在城,常時詐騙擄掠客商。

    我等存止不得,各思還鄉。

    路上單身難行,故備器械,聚夥四五十成群而走。

    得出關外,各皆分散,是以不曾棄舍此弓箭耳。

    ”石虎曰:“他那裡聚集軍馬,有何所用,你等可曉得否?”客人曰:“他道要報金墉之仇,以取荥陽,别無他事。

    ”虎聽其言,賜與酒食壓驚,放之使去。

    收拾回城,乃親自匹馬直至襄朝見石勒,備道其因。

    石勒乃召衆臣上殿計議,皆曰:“待其來争,方可動兵。

    ”勒不決,使人請問于張右侯。

    使者回報言:“右侯病笃,口舌含糊,眼目朦胧,問不能答,語甚蹇澀。

    家人命我來回旨。

    ”石勒大驚,不及更衣,即帶孔苌、桃豹、程遐、張光數老成故舊,同往賓府問疾。

    到時已不能言,惟張目流淚而已。

    勒與衆人涕泣回宮。

    是夜,賓卒。

    次日報訃,趙主大哭大恸曰:“天奪吾右侯,使朕去其一臂矣!況複能廣大基業乎?”言罷又哭。

    衆臣曰:“右侯年登九襄,壽不為夭。

    官至極品,富貴不小。

    若論福壽,可謂雙全者矣。

    ”勒曰:“朕非傷其殀也。

    右侯同朕起事,建此功業,算無遺策,雖子房莫能過之。

    今未能安享太平,遽爾暌違,使朕痛心崩裂,情不能已。

    ”言畢淚如雨下。

    衆皆傷感,因而罷朝送殡。

    勒乃以程遐代賓為右長史,兼丞相事。

    石虎上言:“關西之兵不日當出。

    宜先取潼關,以逞先發之機。

    ”勒以張賓亡後,心緒散亂,無意興兵。

    石虎又奏言:“劉曜新敗,銳氣未複,亟宜進兵平定關西,以大一統之業。

    ”勒皆不聽。

    石虎抗言曰:“時不可失,機不可挫。

    前日劉曜大兵二十五萬,被臣一戰而破,今吾部下有精兵數萬在邺,足可為用,當往攻之。

    ”乃陛辭而去。

    勒亦惡虎強橫,任其自去,不行阻當,勝敗使虎自當。

    虎至邺城,矯趙主之命,留石生守金墉,趙勇守邺城,與石瞻、石堪等起兵四萬,帶副将支衍、邵拱、劉術、張樸等,欲趨長安。

    兵至蒲坂,西趙守将接連報入長安。

    趙主曜大怒曰:“朕今正欲興兵擒此悍賊,以報劉嶽之仇,彼乃自來投死,豈可容恕也!”即日點兵十萬,以劉胤為先鋒,梁胥、徐邈、蔣英、辛恕為左右,自與平先、遊子遠為合後,同至蒲坂,以拒石虎。

    不數日,西兵亦到。

    石虎引兵搦戰,遊子遠命劉胤、徐邈、梁胥等陳兵嚴俟,不許出戰,又分付蔣英、辛恕等緊守寨壁,密與平先、劉雅帶十數騎,悄地偷往石虎營邊觀看一回,即便馳轉營中,與劉主曜議曰:“此路中數十裡,皆是淤坂,泥澤深陷。

    石虎屯兵此地,乃一匹之夫耳,何難破哉?”即便分付劉胤出戰一陣,來日以計勝之,時将過來。

    劉胤得令,領兵對陣。

    石虎見西趙兵出,厲聲叫曰:“可是劉胤出戰否?他将非吾對手!”劉胤擂鼓出罵曰:“石虎鼠賊狗盜,不能與吾明較勝負,而乃暗行詭算,劫吾營寨,真小人耳!今日尚敢誇口?”虎怒,揮合扇大刀砍殺過陣。

    劉胤接住,前後戰上四十馀合。

    天色漸晚,兩邊收兵回寨。

    劉曜乃問計于遊子遠。

    子遠曰:“明日且不可出戰。

    持守數日,示之以怯。

    待安排停當,然後行移。

    夜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