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二九回 王敦謀亂害谯王
關燈
小
中
大
晉鎮守武昌大将軍王敦自行驕傲,心知與晉帝乖異,見周訪、祖逖皆亡,遂無忌憚。
聞朝中差謝鲲、羊曼、樂道融等往豫州祭逖并贈祖約職,乃問沈充曰:“此行數子,皆有士望者,可邀之使來相輔,方好行事。
”充曰:“主公明見是也。
”乃使人截江留此一行人,羁縻于幕府,以謝鲲、羊曼為長史,日益驕橫矣。
按《傳》:王敦字處仲,乃王導從父兄也。
少有奇人之目,高傲剛狠。
嘗與石崇友善。
其時崇與王恺鬥尚豪侈,恺置酒會客,敦與王導俱在席間,王恺令女妓吹笛,因失音律,恺即将其妓撾殺之,以示奢濫。
一坐人鹹驚駭改色,惟王敦神色自若。
少焉,恺又使美女勸酒,乃分付曰:“如勸客飲而不盡者,即錐殺汝。
”其美人勸至敦前,敦故意推阻不飲。
美人再四下情求懇,敦全然不飲。
美人悲懼失色,而敦傲然不顧。
王導素不能飲,恐行酒美人得罪,亦勉強盡暢飲之。
導還,歎曰:“吾兄處仲心懷剛忍,非令終人也。
”洗馬潘滔善鑒人,見敦而相之曰:“處仲蜂睛已露,但豺聲未震耳。
若不噬人,亦當為人所噬。
”初仕元帝,務自矯勵,雅尚清談,口不言财色,素有重名。
帝命任阃外之事,鎮武昌,兵精糧廣,遂專制朝廷,而有問鼎之心。
帝畏其橫,乃引劉隗、刁協等為心膂以防之。
敦見隗出鎮淮陰,愈加不平,于是與帝始構嫌矣。
及祖逖死,遂肆無忌。
嘗酒後辄詠魏曹操所作《樂府歌》曰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裡。
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
”因以手中如意敲唾壺為節以和,至于邊上盡皆敲缺而不之恤,此見其心之不在壺也。
謝鲲被羁,知敦有不臣之心,乃終日酣醉,不為理事,敦亦不委以政。
一日,問謝鲲曰:“劉隗奸邪,将危社稷。
吾欲祛除君側之惡,卿意以為何如?”鲲曰:“隗誠奸邪,但城狐社鼠,雖欲焚而熏之,恐有礙耳。
”敦怒曰:“卿乃庸才,豈達大體?”遂不聽其谏。
次日,敦與錢鳳、沈充私議,設宴共飲。
有侄王舒之子,名充之,字深猷,少最知名,父舒歸京,在王敦處習學。
敦見其志大肖己,甚愛之,留于身旁教訓,與之出則同輿馬,入則共寝食,公事則使其知,私事則相隐晦,充之心中疑訝。
是日,惟充、鳳二人夜飲,席間敦有所言,每多顧盻,充之會意,乃佯醉辭酒求睡。
敦曰:“汝既醉,恐行着跌,就此帳後榻上少卧,待酒醒到館中去。
”充之巴不得聽其議甚,即入帳詐睡不醒。
敦欲商量大事,親自入看,見其睡着,故推之,不動。
乃出謂錢鳳曰:“吾欲将兵入建康,挾帝誅大臣,去其羽翼,然後再行定奪,卿意以為可乎?”錢鳳曰:“今天下洶洶,人懷異望。
欲思晉鼎者,非止明公一人。
若不首建大事,恐他人先行,那時欲悔遲矣。
”沈充又曰:“今建康諸臣,除司徒外,馀皆樗栎庸才,誰為公敵?劉隗、戴淵何足為道?但作速行之,毋落人後。
”敦曰:“然則兵事未齊,待各路皆集,方可行移。
”三人議至半夜而散。
王充之已一切竊聽明白,但恐王敦緻疑,乃挖喉假吐于席上,流涎滿口,就以頭垂涎而睡。
敦入就卧,以燭照之,見其吐酒污席,流涎滿口,扞之不醒。
乃曰:“癡兒何醉之甚也!”隻得自為拂拭其席,和衣而寝,竟不疑焉。
次日,充之賄囑一人,假報充之,言母有疾,欲與相見。
充之帶其人同入,僞為掩淚,告王敦曰:“侄兒間别父母日久,今母有疾病,遣人召侄相見,特來禀知,欲求暫回侍疾,待秋後再來伏侍。
”敦曰:“汝去到時,母病已好多久了。
且在此間,我着人将禮物前去,與他賀喜便了。
”其人曰:“夫人颙望公子甚切,乞老爺放他去見一面就來。
”敦從之,整船隻遣人送充之回京。
充之至建康,入見父母,就将王敦所議之事,從頭備細說了一遍。
王舒聽兒所言,大驚流汗曰:“皇上有何負我,而作此滅門之事也!”妻曰:“他在上流,一時尚未及禍。
吾等居此地者,先被所累矣。
可與司空尚書道之。
”舒曰:“汝言是也。
”即便暮夜往王導府中言之。
導曰:“吾素知老歐剛愎而忍,将先害吾一族之人矣。
且主上未嘗虧我王氏,滿門榮貴,何當作此不良,自取覆宗乎?彼已舉意,行與未行,宜先入朝說破,冀免後患。
”舒曰:“事已至此,禍臨頭矣,尚焉持疑?”導曰:“且慢驚衆。
我和你兩人亟入自首,後雖有事,帝亦念吾等之忠,可免夷族之禍矣。
”于是二人入奏晉主,言:“王
聞朝中差謝鲲、羊曼、樂道融等往豫州祭逖并贈祖約職,乃問沈充曰:“此行數子,皆有士望者,可邀之使來相輔,方好行事。
”充曰:“主公明見是也。
”乃使人截江留此一行人,羁縻于幕府,以謝鲲、羊曼為長史,日益驕橫矣。
按《傳》:王敦字處仲,乃王導從父兄也。
少有奇人之目,高傲剛狠。
嘗與石崇友善。
其時崇與王恺鬥尚豪侈,恺置酒會客,敦與王導俱在席間,王恺令女妓吹笛,因失音律,恺即将其妓撾殺之,以示奢濫。
一坐人鹹驚駭改色,惟王敦神色自若。
少焉,恺又使美女勸酒,乃分付曰:“如勸客飲而不盡者,即錐殺汝。
”其美人勸至敦前,敦故意推阻不飲。
美人再四下情求懇,敦全然不飲。
美人悲懼失色,而敦傲然不顧。
王導素不能飲,恐行酒美人得罪,亦勉強盡暢飲之。
導還,歎曰:“吾兄處仲心懷剛忍,非令終人也。
”洗馬潘滔善鑒人,見敦而相之曰:“處仲蜂睛已露,但豺聲未震耳。
若不噬人,亦當為人所噬。
”初仕元帝,務自矯勵,雅尚清談,口不言财色,素有重名。
帝命任阃外之事,鎮武昌,兵精糧廣,遂專制朝廷,而有問鼎之心。
帝畏其橫,乃引劉隗、刁協等為心膂以防之。
敦見隗出鎮淮陰,愈加不平,于是與帝始構嫌矣。
及祖逖死,遂肆無忌。
嘗酒後辄詠魏曹操所作《樂府歌》曰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裡。
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
”因以手中如意敲唾壺為節以和,至于邊上盡皆敲缺而不之恤,此見其心之不在壺也。
謝鲲被羁,知敦有不臣之心,乃終日酣醉,不為理事,敦亦不委以政。
一日,問謝鲲曰:“劉隗奸邪,将危社稷。
吾欲祛除君側之惡,卿意以為何如?”鲲曰:“隗誠奸邪,但城狐社鼠,雖欲焚而熏之,恐有礙耳。
”敦怒曰:“卿乃庸才,豈達大體?”遂不聽其谏。
次日,敦與錢鳳、沈充私議,設宴共飲。
有侄王舒之子,名充之,字深猷,少最知名,父舒歸京,在王敦處習學。
敦見其志大肖己,甚愛之,留于身旁教訓,與之出則同輿馬,入則共寝食,公事則使其知,私事則相隐晦,充之心中疑訝。
是日,惟充、鳳二人夜飲,席間敦有所言,每多顧盻,充之會意,乃佯醉辭酒求睡。
敦曰:“汝既醉,恐行着跌,就此帳後榻上少卧,待酒醒到館中去。
”充之巴不得聽其議甚,即入帳詐睡不醒。
敦欲商量大事,親自入看,見其睡着,故推之,不動。
乃出謂錢鳳曰:“吾欲将兵入建康,挾帝誅大臣,去其羽翼,然後再行定奪,卿意以為可乎?”錢鳳曰:“今天下洶洶,人懷異望。
欲思晉鼎者,非止明公一人。
若不首建大事,恐他人先行,那時欲悔遲矣。
”沈充又曰:“今建康諸臣,除司徒外,馀皆樗栎庸才,誰為公敵?劉隗、戴淵何足為道?但作速行之,毋落人後。
”敦曰:“然則兵事未齊,待各路皆集,方可行移。
”三人議至半夜而散。
王充之已一切竊聽明白,但恐王敦緻疑,乃挖喉假吐于席上,流涎滿口,就以頭垂涎而睡。
敦入就卧,以燭照之,見其吐酒污席,流涎滿口,扞之不醒。
乃曰:“癡兒何醉之甚也!”隻得自為拂拭其席,和衣而寝,竟不疑焉。
次日,充之賄囑一人,假報充之,言母有疾,欲與相見。
充之帶其人同入,僞為掩淚,告王敦曰:“侄兒間别父母日久,今母有疾病,遣人召侄相見,特來禀知,欲求暫回侍疾,待秋後再來伏侍。
”敦曰:“汝去到時,母病已好多久了。
且在此間,我着人将禮物前去,與他賀喜便了。
”其人曰:“夫人颙望公子甚切,乞老爺放他去見一面就來。
”敦從之,整船隻遣人送充之回京。
充之至建康,入見父母,就将王敦所議之事,從頭備細說了一遍。
王舒聽兒所言,大驚流汗曰:“皇上有何負我,而作此滅門之事也!”妻曰:“他在上流,一時尚未及禍。
吾等居此地者,先被所累矣。
可與司空尚書道之。
”舒曰:“汝言是也。
”即便暮夜往王導府中言之。
導曰:“吾素知老歐剛愎而忍,将先害吾一族之人矣。
且主上未嘗虧我王氏,滿門榮貴,何當作此不良,自取覆宗乎?彼已舉意,行與未行,宜先入朝說破,冀免後患。
”舒曰:“事已至此,禍臨頭矣,尚焉持疑?”導曰:“且慢驚衆。
我和你兩人亟入自首,後雖有事,帝亦念吾等之忠,可免夷族之禍矣。
”于是二人入奏晉主,言:“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