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二四回 石趙王大封群臣

關燈
境鄰高句麗、北境鄰段勿塵、西境鄰宇文延三處合議曰:“今慕容廆父子如狼似虎,兵威日盛。

    今以虛惠構買吾民,将有吞并各郡之意。

    吾今欲與諸大人合謀為一,共擯慕容,免得他日遭渠所算,追悔無及。

    ”三處各皆聽允,俱至毖處議曰:“某等願從太府指揮,合盟同心,興兵攻之,有何不可?”崔毖大悅,即書盟約,命參事高瞻代筆。

    瞻谏曰:“慕容氏兼統華夷,人民歸附,父子皆以仁德養賓客,豪士景從,人樂為用。

    今無故謀伐,恐緻不祥。

    倘如得勝,則幸甚矣。

    不勝之時,其将奈何?吾恐衆皆歸咎于大人,則盧龍之地,懼非我有也。

    請詳思之。

    ”崔毖曰:“今不乘此尚未大盛之時,四路合兵攻之,他日必被所并。

    吾以四取一,豈有不勝之理哉?”不納瞻谏,遂殺白馬立誓,歃血定盟,各去斂集人馬。

    四處共計大兵三十萬,俱至棘城屯北會齊,分作四營,各自訓練,以待進攻。

    諸守界軍士使飛馬報與慕容廆知道。

    慕容廆聚衆謀士議曰:“某本以仁義相待諸鄰,共相防患。

    今崔毖反以為假施德澤,釣買衆心,會合三處之兵來攻,是好意翻成惡意也。

    汝等高見,以為何如?”封抽、封奕皆請擊之。

    遊邃曰:“未可造次。

    今高氏、段氏、宇文氏與吾素無仇恨,何肯舉此?皆被崔毖以利惑誘其來耳。

    若與之戰,彼必盡心協力而敵,恐未易勝,不若斂鋒莫出。

    此際野無所掠,諸處糧必不齊。

    傳令近處,将米麥搬入城中躲避。

    遣将分守各郡,攻東則西處揚言進救,攻北則南處揚言進救,俾疑懼怯進,再令人布散流言以離間其心,待時日持久,軍兵少懈,那時以計逆之,無不勝矣。

    何須即新銳之兵相較,徒傷性命乎?”慕容父子從之,傳令軍民移避緊守,不許妄戰。

    四處首将探得其情,以為慕容怯戰,一齊領兵叩城攻打。

    廆隻嬰城自守,以矢口擊射。

    四處之兵,反被傷折無算,莫能進克。

    相持二十馀日,城中全無動靜,外兵各皆懈怠,也不攻城,四散去掠,掠無所得,唧唧哝哝,舉各私相埋怨。

    細作聽得,入言其事,皇甫岌乃進言曰:“今衆兵交頭接耳,你我相推,必是心生疑貳。

    可以再用計策矣。

    某雖無能,憑三寸舌,請往出見宇文延說之。

    若得此處相從,則馀者皆易于破矣。

    ”慕容廆曰:“但恐此人不分好歹,妄加損害,焉忍先生親入虎穴?”岌曰:“不妨得。

    他與吾有一面之識,管取聽允。

    ”廆乃密取金寶付岌,往宇文營中而去。

    守軍報入,延命請進。

    相見禮畢,宇文延曰:“故人至此,有何見教?”岌曰:“慕容公遣吾拜上大人,言祖宗以來,宇文、慕容二家,兩相和好,世結婚姻。

    今何一旦起兵見伐,所為何故?”延曰:“崔毖言遼東公欲吞并我等,是以會兵先來相攻耳。

    ”岌曰:“崔毖乃無義之人,何可誤聽?且遼東公為人正直不苟,安有是心?公不見毖前被木丸津所擾,乃甘言求援我郡,慕容公父子代為效用死力,剪除二害。

    彼今得甯,即反生妒,欲負前情。

    今大人聽彼所誘,焉知去後,崔毖不合他兵而負大人也?渠乃狼心狗肺之人,妒賢嫉強之輩,豈正士哉?”延曰:“吾之本心,實不欲來相犯惹禍。

    為崔毖危言所挾,故勉從者。

    ”岌曰:“慕容公亦知大人乃真誠君子,初無戕賊鄰裡之心,必被奸人所誤而然。

    故命吾來具送薄禮,以表夙好之意,乞念唇齒,勿兩相傷。

    望大人笑納,還守貴境。

    吾兵亦具,非不能敵。

    大人宜詳之。

    ”宇文延自揣慕容兵強,必然有算,乃喜受寶物,割袍付與皇甫岌,言:“托故人報伸和約。

    今此軍中耳目難掩,未及回禮。

    但吾一時不好即去,勸公放心。

    ”岌曰:“正欲大人兵馬少住在此,遼東公還要親自燕見,相與結好。

    ”延首肯之,岌乃辭回,以宇文之言細說一遍。

    慕容廆大喜,曰:“可以離間三處矣。

    ”乃複遣皇甫岌驅牛羊赍酒,徑至宇文延營中犒勞,故使三處見之。

    宇文延受酒,懼衆見怪,乃謂岌曰:“吾感遼東公厚賜,願結永好。

    若毖等瞰知,将有不美之處,即當别去。

    回兵之日,乞故人勿得食言相襲。

    ”岌曰:“大人看岌為何如人也?若有毫失,皆在吾之身上,天地不容。

    ”延大笑,相謝而别。

    岌回,複以延言道之,裴開、宋該曰:“可以整戰具矣。

    ”廆曰:“何即思戰,謀策尚然未就。

    ”對曰:“謀無所事矣。

    諸處當棄我而歸,隻須蹑之,自然勝也。

    ”廆曰:“兵不接刃,并無傷損,恐難保全。

    任其自去,再議何如?”該曰:“若使縱而不追,則彼将視我為真怯,下次再相謀合,遼東将不勝其擾矣。

    趁此襲而破之,可以杜其妄想也。

    ”遊邃亦曰:“二公之見是也。

    ”廆信之,乃密點兵将以俟趕追毖等。

    未知此回勝負何如,後人有詩論曰: 慕容有分入中原,緻使遐邊集衆賢。

    一計解教三鎮敗,始知智術有往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