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〇四回 劉聰三打晉長安
關燈
小
中
大
,帶馬望西屏山而走。
呼延颢不知是計,随後就趕,王震在後大叫:“不可追去,恐有埋伏詭計!”颢等不曾聽得,望前徑去,直入谷中。
王震不住又叫,呼延颢猛省其言,急忙收馬之時,忽聽得炮聲競起,魯充、梁緯伏兵從後截出,王毗、焦嵩兩邊殺至,韓豹、梁綜前面殺轉,把漢将困于谷中,兵士四面受敵,盡皆亂慌。
呼延颢與呼延勝奮力沖突,不能得脫,楊繼勳曰:“我願殿後,可速殺出,勿得遲誤。
”颢、勝從之,當先殺轉,又被華勍兵到阻住。
李華春跑馬殺至,叫曰:“俱随吾來,管取當吾不住。
”于是春、勝、颢三人,一齊沖出,晉偏将軍葛華阻路,被華春一槍刺死,遂至谷口。
王毗當先趕到,大叫曰:“守谷口之兵,若容漢将走脫者,盡皆枭首!”楊繼勳聽言大怒,拍馬向前,隻一合,斬王毗于馬下,晉兵少怯,乃殺向前。
王震有兵三千在外,被麹持阻住不能入救。
至是聽得喊近,拼命殺進麹持軍中,卻好李華春等合至,持乃敗走。
呼延颢等雖然得脫虎口,兵卒二萬馀人,敢争先者入谷深遠,一個不能得出;随于馬後撞陣者,亦去五七千人。
離谷未及二三裡,後面韓豹、梁、魯、華、宋等諸晉将,分兩路趕至,前面梁綜與竺恢合轉,兩邊混殺,漢兵饑倦,十分危迫。
卻得姜飛、黃龍瑞引兵殺至,被龍瑞砍死晉副将麻經、毛冀,索綝乃始鳴金,收兵回寨。
呼延颢紮住陣腳,計點軍馬,止有二萬馀人,乃大悔曰:“吾不聽魯徽之言,以緻折了三萬人馬,挫衄前鋒,有何面目回營相見乎?”呻吟半晌,乃令心腹人收捉魯徽,責以阻慢軍心,緻誤采頭之罪,斬首号令,然後回營。
姜飛、黃龍瑞等不知,軍士領命前去,将魯徽執之。
徽曰:“吾為彼計,故進忠言,冀其與國幹功。
今兵敗而回,是吾言驗,當加聽信委用,以圖後功才是,何故反欲殺吾?吾雖不能報彼,其如天理何?所恨者不得見元帥、軍師一面耳!吾今死,得與田豐同遊于泉下,彼能逃免嫉賢飾過之罵乎?”乃拜阙就縛,引頸受刃。
觀者流淚,無不傷感,當時之人有詩一首,歎呼延颢妄害忠賢之不仁曰: 不仁漢将呼延颢,習成胡族性奸回。
兵敗自嗟難見面,反施讒計殺良徽。
呼延颢既殺魯徽,回寨與姜飛計議戰敵之事。
飛曰:“公兵雖折,吾有萬人在此,尚不為弱,且慢出兵,隻是守住,待遣使命往淆關報知元帥,添兵來争未遲。
”于是申文至淆池禀問進止。
劉曜見之大訝曰:“索綝此賊詭計過于他将,吾必活擒,方消數次之恨!”即與軍師姜發議曰:“今番又被索綝、韓豹挫敗前鋒,須當疾往,并力破之,方能得過要路。
”發曰:“不然。
初戰即敗,銳氣損矣,兵心已懈,且彼守據要固,未可再去。
今且分兵收取下郡,剪其羽翼,俾枝葉毀而根本自摧,長安勢孤,可易下也。
”曜從之,召回新豐之兵,颢還淆關,請罪而出,曜留諸副将問曰:“主将要出兵匆戰,汝等亦當參議,相機而進,何得緻敗前鋒?”衆副将曰:“魯徽也曾力勸,主将堅執要出,我等隻得跟依,不想果堕其計。
”曜曰:“可請魯徽來,我有用處。
”對曰:“呼延季淳言其阻慢軍心,已殺之矣。
”劉曜大怒曰:“颢恃剛愎而害智人,以誤國事,何可恕之!”乃欲收斬正法。
姜發曰:“颢系皇親宿将,不得漢主之命,未可即殺,乞暫恕免。
且大兵初發,自斬大将,于軍不利。
今當用人之際,令其将功折罪便是。
”曜乃罷止不收,複召呼延颢上帳,責之曰:“将軍行兵許久,不識兵機,而又妄殺忠谏之士,是何道理?論法當罪,今念皇親免斬,可将兵馬攻取泾陽,以贖前愆。
”颢乃唯唯而去。
于是姜飛引兵去攻渭城,關河攻打安陵,關心兵向茂陵,劉曜自率諸将,徑取扶風,五路齊發。
呼延颢忿新豐之敗、劉曜罪責,乃發憤引兵直進泾陽城下。
守将狄猛之子狄鴻,勇過于父,聞知漢兵又犯,乃點兵出城,排陣索戰,立馬高聲大叫曰:“賊潑虜辄敢犯吾地界,豈不知吾名也?”呼延颢挺鞭喝曰:“吾乃縱橫南北有名大将,那曾知你守穴小卒!”狄鴻見颢胡須微白,欺其年老,不以為意,徑直撚槍殺奔過陣。
呼延颢接住,聊戰十馀合,帶馬便走。
狄鴻從後趕去,才轉山坡,隻見炮聲響處,呼延勝、李華春兩邊殺出,截住後路。
鴻急轉敵,兩将一齊并進,抵之不
呼延颢不知是計,随後就趕,王震在後大叫:“不可追去,恐有埋伏詭計!”颢等不曾聽得,望前徑去,直入谷中。
王震不住又叫,呼延颢猛省其言,急忙收馬之時,忽聽得炮聲競起,魯充、梁緯伏兵從後截出,王毗、焦嵩兩邊殺至,韓豹、梁綜前面殺轉,把漢将困于谷中,兵士四面受敵,盡皆亂慌。
呼延颢與呼延勝奮力沖突,不能得脫,楊繼勳曰:“我願殿後,可速殺出,勿得遲誤。
”颢、勝從之,當先殺轉,又被華勍兵到阻住。
李華春跑馬殺至,叫曰:“俱随吾來,管取當吾不住。
”于是春、勝、颢三人,一齊沖出,晉偏将軍葛華阻路,被華春一槍刺死,遂至谷口。
王毗當先趕到,大叫曰:“守谷口之兵,若容漢将走脫者,盡皆枭首!”楊繼勳聽言大怒,拍馬向前,隻一合,斬王毗于馬下,晉兵少怯,乃殺向前。
王震有兵三千在外,被麹持阻住不能入救。
至是聽得喊近,拼命殺進麹持軍中,卻好李華春等合至,持乃敗走。
呼延颢等雖然得脫虎口,兵卒二萬馀人,敢争先者入谷深遠,一個不能得出;随于馬後撞陣者,亦去五七千人。
離谷未及二三裡,後面韓豹、梁、魯、華、宋等諸晉将,分兩路趕至,前面梁綜與竺恢合轉,兩邊混殺,漢兵饑倦,十分危迫。
卻得姜飛、黃龍瑞引兵殺至,被龍瑞砍死晉副将麻經、毛冀,索綝乃始鳴金,收兵回寨。
呼延颢紮住陣腳,計點軍馬,止有二萬馀人,乃大悔曰:“吾不聽魯徽之言,以緻折了三萬人馬,挫衄前鋒,有何面目回營相見乎?”呻吟半晌,乃令心腹人收捉魯徽,責以阻慢軍心,緻誤采頭之罪,斬首号令,然後回營。
姜飛、黃龍瑞等不知,軍士領命前去,将魯徽執之。
徽曰:“吾為彼計,故進忠言,冀其與國幹功。
今兵敗而回,是吾言驗,當加聽信委用,以圖後功才是,何故反欲殺吾?吾雖不能報彼,其如天理何?所恨者不得見元帥、軍師一面耳!吾今死,得與田豐同遊于泉下,彼能逃免嫉賢飾過之罵乎?”乃拜阙就縛,引頸受刃。
觀者流淚,無不傷感,當時之人有詩一首,歎呼延颢妄害忠賢之不仁曰: 不仁漢将呼延颢,習成胡族性奸回。
兵敗自嗟難見面,反施讒計殺良徽。
呼延颢既殺魯徽,回寨與姜飛計議戰敵之事。
飛曰:“公兵雖折,吾有萬人在此,尚不為弱,且慢出兵,隻是守住,待遣使命往淆關報知元帥,添兵來争未遲。
”于是申文至淆池禀問進止。
劉曜見之大訝曰:“索綝此賊詭計過于他将,吾必活擒,方消數次之恨!”即與軍師姜發議曰:“今番又被索綝、韓豹挫敗前鋒,須當疾往,并力破之,方能得過要路。
”發曰:“不然。
初戰即敗,銳氣損矣,兵心已懈,且彼守據要固,未可再去。
今且分兵收取下郡,剪其羽翼,俾枝葉毀而根本自摧,長安勢孤,可易下也。
”曜從之,召回新豐之兵,颢還淆關,請罪而出,曜留諸副将問曰:“主将要出兵匆戰,汝等亦當參議,相機而進,何得緻敗前鋒?”衆副将曰:“魯徽也曾力勸,主将堅執要出,我等隻得跟依,不想果堕其計。
”曜曰:“可請魯徽來,我有用處。
”對曰:“呼延季淳言其阻慢軍心,已殺之矣。
”劉曜大怒曰:“颢恃剛愎而害智人,以誤國事,何可恕之!”乃欲收斬正法。
姜發曰:“颢系皇親宿将,不得漢主之命,未可即殺,乞暫恕免。
且大兵初發,自斬大将,于軍不利。
今當用人之際,令其将功折罪便是。
”曜乃罷止不收,複召呼延颢上帳,責之曰:“将軍行兵許久,不識兵機,而又妄殺忠谏之士,是何道理?論法當罪,今念皇親免斬,可将兵馬攻取泾陽,以贖前愆。
”颢乃唯唯而去。
于是姜飛引兵去攻渭城,關河攻打安陵,關心兵向茂陵,劉曜自率諸将,徑取扶風,五路齊發。
呼延颢忿新豐之敗、劉曜罪責,乃發憤引兵直進泾陽城下。
守将狄猛之子狄鴻,勇過于父,聞知漢兵又犯,乃點兵出城,排陣索戰,立馬高聲大叫曰:“賊潑虜辄敢犯吾地界,豈不知吾名也?”呼延颢挺鞭喝曰:“吾乃縱橫南北有名大将,那曾知你守穴小卒!”狄鴻見颢胡須微白,欺其年老,不以為意,徑直撚槍殺奔過陣。
呼延颢接住,聊戰十馀合,帶馬便走。
狄鴻從後趕去,才轉山坡,隻見炮聲響處,呼延勝、李華春兩邊殺出,截住後路。
鴻急轉敵,兩将一齊并進,抵之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