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〇四回 劉聰三打晉長安
關燈
小
中
大
晉愍帝三年,漢主劉聰忿劉曜被索綝戰敗,複遣姜發、呼延颢等,将兵十五萬,往助劉曜,共取長安。
曜自安定轉回淆池相議,兵威甚盛。
晉細作探得消息,疊連報至長安城中,言漢兵前後共三十馀萬,俱在淆池,不日就到新豐,來寇皇城。
愍帝聽奏,戰兢失措,震栗不已,慌集衆文武商議其事。
左衛将軍韓豹曰:“漢将劉曜恃匹夫之勇,無知妄進,前者兩次來犯,并皆損兵折将而去。
今我等根本比前堅固過倍,糧亦頗充,今番再至,臣隻須以本部兵馬塞守要道,殺教他片甲不回,方顯我大國将帥威風。
”大司馬賈疋曰:“不可輕易忽彼。
劉曜乃當今之虎将,關山兄弟、黃臣、呼延勝皆命世奇英,又如姜發兄弟率領大軍來助,此二人謀猷百變,勇冠一時,且此回漢忿劉曜兩敗之恨,必有強敵在内,須當謹慎與戰,先定謀守之策方可。
”鞠允曰:“事不宜遲,疾忙點兵先去阻住要道,然後發使四出,催趱各鎮救兵來此,共破劇虜,免彼逼京,震恐百姓,使衆心危懼。
”索綝、賈疋等然其議,即令韓豹為先鋒,魯充、梁緯為左右,引兵三萬先發,據住新豐以遏漢兵,再以麹持、華勍、梁綜、宋哲、王毗引大兵五萬接應,一時俱起。
漢元帥劉曜與軍師姜發商議曰:“此淆關取長安之路,最要莫如新豐,宜先往據,方好進兵。
”始安王喚先鋒關心上帳分付,将兵先起。
隻見帳下一員少年将官高聲進曰:“前軍先鋒領中麾重任,待攻長安臨大敵,那時方勞前輩宿将出陣,此行欲占要路,隻須小将領兵二萬,先去守住,以報委任之勞。
”衆将視之,乃是後軍先鋒楊繼勳也。
呼延颢見其自逞,亟向前止之曰:“承祖雖勇,未經大敵,不可躁暴。
吾在平陽居閑已久,同去代關繼忠一行何如?”繼勳不敢說,關心曰:“元帥軍令已下,安可替也?”颢曰:“汝在外久曆戰争,勞力多矣,吾當面請元帥。
”遂上帳見曜禀代,曜乃從之。
于是呼延颢統楊繼勳、王震、李華春與侄呼延勝,引兵四萬前進。
将至新豐,探得麹持、韓豹已先占守,颢乃大怒,即欲殺去争奪。
參謀魯徽谏曰:“晉君臣見吾三次犯彼長安,今番必以重兵阻戰,且索綝、賈疋善于謀劃,韓豹、華勍一時猛将,始安王且稱其能,大将軍勿可輕進,暫宜堅壁拒定,急催元帥、軍師同到此間計議而行,方可取勝。
脫若造次強進,恐被所算不美。
”呼延颢曰:“今臨大敵,兵行之際,汝敢阻慢軍心?向破洛陽,張骥那樣虎将,不能十合,被吾所殺。
麹持、韓豹乃是無名豎子,豈足污吾馬蹄刀刃哉!”不聽徽言,催兵結陣索戰。
魯徽又曰:“韓豹英勇,将軍不宜藐視。
”颢曰:“吾行兵三十馀年,焉待爾曹囑付也!”遂自出陣,揚聲大叫曰:“晉将既敢阻路,何故不敢出戰?”韓豹曰:“潑賊辄敢無禮,待吾向前擒之!”麹持扯住袍袖曰:“将軍且耐一時,慢與争較。
我觀漢将雖則昂然而出,其兵士皆有退縮之态,吾知彼必是勉強,其來之速,非饑即怯,還當思計破之。
”韓豹未以為然,疑持是懦,忽見索綝與焦嵩帶兵三百自來監視。
麹持以前言告之,綝曰:“公料極審!此天欲使吾等破其前鋒也。
”乃喚魯充、梁緯分付曰:“汝二人可領兵二萬,密往後路,伏于西北屏山之内,未申之際,隻聽炮響,一齊殺出。
”充、緯領計而去,又喚華勍分付曰:“汝可引兵一萬,伏于寨門,隻看漢将追趕韓先鋒過去,即便殺出,截住後路,以阻救應之兵。
”命梁綜嚴兵布陣,似向對敵之狀,誘住漢将,使不敢退。
索綝于将台上觀看,麹持于營中提調擂鼓。
至日午,呼延颢等饑甚,思欲收軍,又恐晉将追襲,隻得守住。
索綝見其兵足迹不定,知勢弛緩,乃下将台謂韓豹曰:“漢兵饑疲已極,将軍可出引戰,須要詐敗而走,賺彼追入屏山伏内,伏兵喊起,即與梁鎮西努力殺轉,可擒賊将矣。
若今一破其前鋒,劉曜亦勢沮膽怯,不敢肆強逞威矣。
”韓豹受計,大鳴炮铳,引兵向前布陣,出馬打話。
呼延颢指謂豹曰:“既然懼怕不敢出戰,何不投降,如此延捱則甚?”韓豹曰:“我遲出一刻,你便得活一刻,你欲催我速來,你尋速死也。
”颢聽豹言,怒甚,揮鞭打出,韓豹舞刀敵住。
兩下金鼓喧天,喊聲震地,兵對兵互相角勝,将對将各自争強。
二人狠戰上三十馀合,韓豹假意砍個破空
曜自安定轉回淆池相議,兵威甚盛。
晉細作探得消息,疊連報至長安城中,言漢兵前後共三十馀萬,俱在淆池,不日就到新豐,來寇皇城。
愍帝聽奏,戰兢失措,震栗不已,慌集衆文武商議其事。
左衛将軍韓豹曰:“漢将劉曜恃匹夫之勇,無知妄進,前者兩次來犯,并皆損兵折将而去。
今我等根本比前堅固過倍,糧亦頗充,今番再至,臣隻須以本部兵馬塞守要道,殺教他片甲不回,方顯我大國将帥威風。
”大司馬賈疋曰:“不可輕易忽彼。
劉曜乃當今之虎将,關山兄弟、黃臣、呼延勝皆命世奇英,又如姜發兄弟率領大軍來助,此二人謀猷百變,勇冠一時,且此回漢忿劉曜兩敗之恨,必有強敵在内,須當謹慎與戰,先定謀守之策方可。
”鞠允曰:“事不宜遲,疾忙點兵先去阻住要道,然後發使四出,催趱各鎮救兵來此,共破劇虜,免彼逼京,震恐百姓,使衆心危懼。
”索綝、賈疋等然其議,即令韓豹為先鋒,魯充、梁緯為左右,引兵三萬先發,據住新豐以遏漢兵,再以麹持、華勍、梁綜、宋哲、王毗引大兵五萬接應,一時俱起。
漢元帥劉曜與軍師姜發商議曰:“此淆關取長安之路,最要莫如新豐,宜先往據,方好進兵。
”始安王喚先鋒關心上帳分付,将兵先起。
隻見帳下一員少年将官高聲進曰:“前軍先鋒領中麾重任,待攻長安臨大敵,那時方勞前輩宿将出陣,此行欲占要路,隻須小将領兵二萬,先去守住,以報委任之勞。
”衆将視之,乃是後軍先鋒楊繼勳也。
呼延颢見其自逞,亟向前止之曰:“承祖雖勇,未經大敵,不可躁暴。
吾在平陽居閑已久,同去代關繼忠一行何如?”繼勳不敢說,關心曰:“元帥軍令已下,安可替也?”颢曰:“汝在外久曆戰争,勞力多矣,吾當面請元帥。
”遂上帳見曜禀代,曜乃從之。
于是呼延颢統楊繼勳、王震、李華春與侄呼延勝,引兵四萬前進。
将至新豐,探得麹持、韓豹已先占守,颢乃大怒,即欲殺去争奪。
參謀魯徽谏曰:“晉君臣見吾三次犯彼長安,今番必以重兵阻戰,且索綝、賈疋善于謀劃,韓豹、華勍一時猛将,始安王且稱其能,大将軍勿可輕進,暫宜堅壁拒定,急催元帥、軍師同到此間計議而行,方可取勝。
脫若造次強進,恐被所算不美。
”呼延颢曰:“今臨大敵,兵行之際,汝敢阻慢軍心?向破洛陽,張骥那樣虎将,不能十合,被吾所殺。
麹持、韓豹乃是無名豎子,豈足污吾馬蹄刀刃哉!”不聽徽言,催兵結陣索戰。
魯徽又曰:“韓豹英勇,将軍不宜藐視。
”颢曰:“吾行兵三十馀年,焉待爾曹囑付也!”遂自出陣,揚聲大叫曰:“晉将既敢阻路,何故不敢出戰?”韓豹曰:“潑賊辄敢無禮,待吾向前擒之!”麹持扯住袍袖曰:“将軍且耐一時,慢與争較。
我觀漢将雖則昂然而出,其兵士皆有退縮之态,吾知彼必是勉強,其來之速,非饑即怯,還當思計破之。
”韓豹未以為然,疑持是懦,忽見索綝與焦嵩帶兵三百自來監視。
麹持以前言告之,綝曰:“公料極審!此天欲使吾等破其前鋒也。
”乃喚魯充、梁緯分付曰:“汝二人可領兵二萬,密往後路,伏于西北屏山之内,未申之際,隻聽炮響,一齊殺出。
”充、緯領計而去,又喚華勍分付曰:“汝可引兵一萬,伏于寨門,隻看漢将追趕韓先鋒過去,即便殺出,截住後路,以阻救應之兵。
”命梁綜嚴兵布陣,似向對敵之狀,誘住漢将,使不敢退。
索綝于将台上觀看,麹持于營中提調擂鼓。
至日午,呼延颢等饑甚,思欲收軍,又恐晉将追襲,隻得守住。
索綝見其兵足迹不定,知勢弛緩,乃下将台謂韓豹曰:“漢兵饑疲已極,将軍可出引戰,須要詐敗而走,賺彼追入屏山伏内,伏兵喊起,即與梁鎮西努力殺轉,可擒賊将矣。
若今一破其前鋒,劉曜亦勢沮膽怯,不敢肆強逞威矣。
”韓豹受計,大鳴炮铳,引兵向前布陣,出馬打話。
呼延颢指謂豹曰:“既然懼怕不敢出戰,何不投降,如此延捱則甚?”韓豹曰:“我遲出一刻,你便得活一刻,你欲催我速來,你尋速死也。
”颢聽豹言,怒甚,揮鞭打出,韓豹舞刀敵住。
兩下金鼓喧天,喊聲震地,兵對兵互相角勝,将對将各自争強。
二人狠戰上三十馀合,韓豹假意砍個破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