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九回 苟晞拒漢殺汲桑
關燈
小
中
大
不能生矣。
功業未完,壯士誤死,惜哉惜哉!”乃相抱而哭,共投火中,一齊燒死。
後人看此,有詩歎曰: 呂律英雄晉漢奇,汲桑勇猛此時稀。
律因降漢神戕殺,桑為殘曹天怒誅。
故教列寨依衰柳,一火燎焚共喪軀。
可憐久戰千軍将,頃刻成灰萬衆欷。
漢将張、趙、嶷、苌等皆避火殺出,不知汲桑被圍,盡皆彷徨,乘暗而走,苟晞因圖汲桑,不及追襲,衆人得以安行。
四更時後,俱至沂水河邊,獨不見景、律、桑、明,趙染曰:“正音等不至,想是失陷矣,如之奈何?”曹嶷曰:“彼有四人,料無妨事,且至寨中再議。
”桃豹見人馬喧鬧,整兵伺候,卻是自家兵馬,皆散去就寝。
敬、染等方才入寨,劉景、逯明滿身血污,單馬奔到,哭告:“苟晞認得汲民德,揮令兵将密密圍,吾與呂正音殺退高淵救出,奈彼兵将多,前後阻住,箭如雨點,我等且戰且走,退入柳林之中,火勢又猛,俱被射傷,彼二人為苟晞親圍不放,傷重難戰,一齊投入火中。
我二人料不能救,隻得逃走,三五千人,一個不得來。
”曹、張等聽說,心膽俱失,敬、染等頓足大哭曰:“汲桑是吾腹心愛将,自起手至今,建立無限功業,今被所害,哀哉!惜哉!”言罷大哭,一軍盡皆傷感。
桃豹等亦不及造飯饷軍,惟隻紛紛恨言複仇,痛罵苟晞。
晞将葉祿、林潤乘鬧丢柴放火,漢将不曾防此,一時聽得喊起,不知兵從何至,急忙上馬殺出。
天色甚黑,不見晉兵形影,惟有喊鳴鼓震,惟聞暗中高叫:“主帥有令,各将隻許遠遠圍住而殺,一個不許走脫,違者枭首。
”漢兵隻道苟晞大軍追到,各皆心亂,不辨你我,自相混殺。
晉兵隻是呼風放火,煙焰沖天。
張雄叫衆曰:“寨已着火,料難救撲,隻是傳令過河,又作道理。
”嶷、敬等呼兵渡沂水,葉祿、林潤亦不敢追阻,但隻剿殺馀兵。
苟晞看見沂河火起,知是漢兵中計,催令兵将疾趨救應,比及至河,祿、潤二人接見曰:“賊兵被燒慌亂,自殺一番,奔走過河去了。
”晞曰:“汝二人功亦大矣。
今除汲桑,賊兵破膽,今當見吾影而遁,各且歇息,明日進兵,可複東平也。
”衆将曰:“主帥奇謀,鬼神莫測,漢兵從此不敢側窺山東矣。
”晞命下寨于沂水河邊,重宴兵将,不在話下。
且道曹嶷等走至東平,桃虎、曹璞接入,嶷問張雄曰:“汲桑恃勇,不聽參軍良言,以緻喪師捐命,晉已得勢,東平還可守乎?”雄曰:“今兵威新挫,糧草衣械欠缺,守此孤城,亦為無益,不如收拾庫藏,驅城中大戶錢糧,且自回兵,又作道理。
”曹嶷然之,與張、趙等分别引殘兵二萬,将圖籍庫藏,與養子曹瓊、嫡子曹璞、外甥钭剛、夥兄夔安、呂律遺子呂通,望平陽而去,趙染等亦回襄國。
過四日,苟晞引兵來複東平,聞知漢兵已遁,乃入城安民。
仍令曹杯鎮守,以林潤副之,同夏侯成班師瑯琊,犒賞諸将,不及高淵。
淵出怨言,晞乃擒下責曰:“吾未出,汝慢軍心,一也;及上陣走透汲桑,二也;論功升賞,汝出怨言,三也。
看汝兄面,貸以不死。
今自速禍,若不斬首,何以警後!”乃命綁出轅門。
夏陽知之,急入谏曰:“淵父高镗輔公陣喪,其兄高潤,救公被殺,淵父兄多功于麾下,不可枉殺。
且談兵防患,不過為公,汲桑走出,是其勇略邁衆,且有救至,今已被殺,功當共矣。
公獨不記三次幾為桑所害乎?靈昌路若非高潤效力而死,公何有盛名于朝乎?”苟晞見陽面白其過,拍案大怒曰:“汝恃有功,欲救其舅,将欲圖我也!”喝令推出一齊斬之。
葉祿等跪告不肯,二人竟死。
童禮曰:“苟公恃強忍殺功臣,垂敗不久矣。
”自此人多不與用命,勢亦斷衰。
陽子夏國相恐禍及己,悄悄帶領本部五百親兵,奔往青州而去。
晞知欲趕,葉祿曰:“既射其母,焉可又殺其子。
且陽有功無過,當以恕之。
”晞曰:“非欲殺他,恐其往青州害吾兄耳!”祿曰:“國卿不過一人在于廣固城中,公子智力有馀,足能制之。
國相不過五百弱兵,焉成大事,惟疑懼避禍而去耳。
”晞曰:“不追亦無妨事,且回邺城。
脫以為惡,命一将領兵前往,立可擒彼。
”于是重賞夏侯成,還旌歸邺。
後人有詩贊苟晞曰: 苟老人稱智将材,汲桑似虎亦成灰。
昔年振績高雞泊,此日沂川更著威。
功業未完,壯士誤死,惜哉惜哉!”乃相抱而哭,共投火中,一齊燒死。
後人看此,有詩歎曰: 呂律英雄晉漢奇,汲桑勇猛此時稀。
律因降漢神戕殺,桑為殘曹天怒誅。
故教列寨依衰柳,一火燎焚共喪軀。
可憐久戰千軍将,頃刻成灰萬衆欷。
漢将張、趙、嶷、苌等皆避火殺出,不知汲桑被圍,盡皆彷徨,乘暗而走,苟晞因圖汲桑,不及追襲,衆人得以安行。
四更時後,俱至沂水河邊,獨不見景、律、桑、明,趙染曰:“正音等不至,想是失陷矣,如之奈何?”曹嶷曰:“彼有四人,料無妨事,且至寨中再議。
”桃豹見人馬喧鬧,整兵伺候,卻是自家兵馬,皆散去就寝。
敬、染等方才入寨,劉景、逯明滿身血污,單馬奔到,哭告:“苟晞認得汲民德,揮令兵将密密圍,吾與呂正音殺退高淵救出,奈彼兵将多,前後阻住,箭如雨點,我等且戰且走,退入柳林之中,火勢又猛,俱被射傷,彼二人為苟晞親圍不放,傷重難戰,一齊投入火中。
我二人料不能救,隻得逃走,三五千人,一個不得來。
”曹、張等聽說,心膽俱失,敬、染等頓足大哭曰:“汲桑是吾腹心愛将,自起手至今,建立無限功業,今被所害,哀哉!惜哉!”言罷大哭,一軍盡皆傷感。
桃豹等亦不及造飯饷軍,惟隻紛紛恨言複仇,痛罵苟晞。
晞将葉祿、林潤乘鬧丢柴放火,漢将不曾防此,一時聽得喊起,不知兵從何至,急忙上馬殺出。
天色甚黑,不見晉兵形影,惟有喊鳴鼓震,惟聞暗中高叫:“主帥有令,各将隻許遠遠圍住而殺,一個不許走脫,違者枭首。
”漢兵隻道苟晞大軍追到,各皆心亂,不辨你我,自相混殺。
晉兵隻是呼風放火,煙焰沖天。
張雄叫衆曰:“寨已着火,料難救撲,隻是傳令過河,又作道理。
”嶷、敬等呼兵渡沂水,葉祿、林潤亦不敢追阻,但隻剿殺馀兵。
苟晞看見沂河火起,知是漢兵中計,催令兵将疾趨救應,比及至河,祿、潤二人接見曰:“賊兵被燒慌亂,自殺一番,奔走過河去了。
”晞曰:“汝二人功亦大矣。
今除汲桑,賊兵破膽,今當見吾影而遁,各且歇息,明日進兵,可複東平也。
”衆将曰:“主帥奇謀,鬼神莫測,漢兵從此不敢側窺山東矣。
”晞命下寨于沂水河邊,重宴兵将,不在話下。
且道曹嶷等走至東平,桃虎、曹璞接入,嶷問張雄曰:“汲桑恃勇,不聽參軍良言,以緻喪師捐命,晉已得勢,東平還可守乎?”雄曰:“今兵威新挫,糧草衣械欠缺,守此孤城,亦為無益,不如收拾庫藏,驅城中大戶錢糧,且自回兵,又作道理。
”曹嶷然之,與張、趙等分别引殘兵二萬,将圖籍庫藏,與養子曹瓊、嫡子曹璞、外甥钭剛、夥兄夔安、呂律遺子呂通,望平陽而去,趙染等亦回襄國。
過四日,苟晞引兵來複東平,聞知漢兵已遁,乃入城安民。
仍令曹杯鎮守,以林潤副之,同夏侯成班師瑯琊,犒賞諸将,不及高淵。
淵出怨言,晞乃擒下責曰:“吾未出,汝慢軍心,一也;及上陣走透汲桑,二也;論功升賞,汝出怨言,三也。
看汝兄面,貸以不死。
今自速禍,若不斬首,何以警後!”乃命綁出轅門。
夏陽知之,急入谏曰:“淵父高镗輔公陣喪,其兄高潤,救公被殺,淵父兄多功于麾下,不可枉殺。
且談兵防患,不過為公,汲桑走出,是其勇略邁衆,且有救至,今已被殺,功當共矣。
公獨不記三次幾為桑所害乎?靈昌路若非高潤效力而死,公何有盛名于朝乎?”苟晞見陽面白其過,拍案大怒曰:“汝恃有功,欲救其舅,将欲圖我也!”喝令推出一齊斬之。
葉祿等跪告不肯,二人竟死。
童禮曰:“苟公恃強忍殺功臣,垂敗不久矣。
”自此人多不與用命,勢亦斷衰。
陽子夏國相恐禍及己,悄悄帶領本部五百親兵,奔往青州而去。
晞知欲趕,葉祿曰:“既射其母,焉可又殺其子。
且陽有功無過,當以恕之。
”晞曰:“非欲殺他,恐其往青州害吾兄耳!”祿曰:“國卿不過一人在于廣固城中,公子智力有馀,足能制之。
國相不過五百弱兵,焉成大事,惟疑懼避禍而去耳。
”晞曰:“不追亦無妨事,且回邺城。
脫以為惡,命一将領兵前往,立可擒彼。
”于是重賞夏侯成,還旌歸邺。
後人有詩贊苟晞曰: 苟老人稱智将材,汲桑似虎亦成灰。
昔年振績高雞泊,此日沂川更著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