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八回 劉靈祁弘齊射死
關燈
小
中
大
劉子通此際不回,必被所算矣。
汝等紮定,以防王浚之沖。
我兄弟二人提兵去救。
”呼延攸曰:“某願同往。
”于是三人帥鐵騎萬人,如飛而去。
撞遇劉靈上陣之兵,屯于中路,報道:“主帥追趕祁弘望西山畔谷中去了,我等趕之不上,被晉将隔斷在此。
”防、攸聽言,當先疾進。
王浚探知救兵将到,親自上翠微山催督孫綸曰:“汝受命放箭,為何不發一矢?後谷口已被漢将戰退,喜得木石深厚,道路窄狹,搬移不開。
今劉靈雖然受困,勇而難擒,何不射死以除禍根!”兵士對曰:“孫副軍見他與祁将軍扭做一塊,故教不得妄發耳!”浚曰:“若此可以懸崖而下,活擒那厮矣,豈得袖手旁觀!”孫綸得令,揀選壯軍二三十名,親自攀崖附木,獨步挨下。
忽聽得大喊驚天,報道:“關家兄弟已進第二重谷口矣,但以木石阻礙,不能即至。
”王浚見說大驚,喝罵孫綸住足,催軍火速放箭,連祁弘一齊射之。
軍士不敢動,王浚大叫曰:“孫右軍何得故阻軍心,有違吾将令者,一概枭首。
”孫綸垂涕謂衆軍曰:“欲去劉靈而舍祁老幹城之将,忍心棄功,天何佑哉!”乃隻得傳令亂箭齊發。
可憐兩個擎天大将,俱死萬弩之下。
王浚自此失衆之心,後來多不肯用命,緻被石勒所擒。
關防、呼延攸、關謹三人見内喊急,極力攻開谷口之時,晉兵已皆将散,有逃得性命小軍,撞遇關防等,把劉靈扭戰祁弘,已被結住,恨無接應之人。
王浚之兵見山峻無路,亦難擒救,喝令放箭,以是二人一齊射死。
翠微深谷中狹處,此去有五七裡,馬不堪行,将軍去亦無用矣。
防等捶胸大恸曰:“恨不早救,緻喪劉子通,可傷!可傷!”于是收兵出谷。
王浚雖然看見,因折祁弘,乃亦不敢再追,收兵回寨。
後人有詩歎贊劉靈曰: 勇冠當時晉寡俦,嗟哉誤陷喪幽州。
将軍雖沒聲名在,猶有馀風冀北留。
關防等轉至寨中,道知其事,姜發曰:“吾曾再四阻勸子通,今日且慢出兵,果被所陷,此亦數也。
浚賤祁弘而貴幸勝,自棄大将,其勢自此敗矣。
吾之主上逆天時,而妄興兵馬,緻喪主将,亦自摧梁棟也。
”次日,集衆計議戰敵之事。
發曰:“浚兵固不足畏,但我軍銳氣已挫,恐難取勝,欲待與其持守旬日再戰,又慮糧道被阻,今彼得勢,衆心皆奮。
依吾之見,且自回轉平陽,另日再來報仇何如?”關山曰:“軍師言之當也。
今劉子通新陷,兵無戰心矣。
必須暫回,不可與之持守矣。
但恐王浚發兵邀襲,須要準備殺他一陣,方得好好回馬。
”姜發曰:“吾算計已定,非繼安、繼忠昆仲不能勝那老賊。
二位四更先發,領精兵一萬,伏于十五裡萬安山隘處,呼延叔達領兵當先,劉振武押運糧仗居中,黃錫卿助之。
繼雄、繼武昆仲親自斷後。
若是老賊來追,待到萬安山,放炮為号,二兄截出,我揮大兵殺轉,前後夾攻,必獲大勝矣。
”諸将伏其論,打點齊備,次早拔寨皆起。
晉冀探子報入王浚寨中,浚曰:“今去劉靈,漢兵皆落膽矣。
宜急追之,可盡得其兵馬糧仗矣,豈得容他遁走!”孫緯、王昌、孫綸領兵三萬先起,王甲始、胡矯等領兵二萬從後追去。
将至巳時,約二十裡之程,過得萬安山隘,漢兵已出平地,關防看旌旗亂舞,兄弟二人列開陣勢以待。
孫緯先到,關防指謂曰:“汝今祁弘已死,及早守分,尚恐不能保全幽州,猶欲前來惹事耶!”緯曰:“正欲盡殄汝類,然後進取平陽,何肯容汝賊奴等逃去!好好下馬投降,可保軀命!少遲時刻,大兵俱至,盡為齑粉矣。
”關防大怒曰:“匹夫井中蛙耳,隻見劉靈,豈知關大王乎!”即令軍中放起信炮,手揮八十斤大刀,奮平生勇力,不約合數,就如虎奔羊群,直砍而入。
兵士四散亂竄,孫緯死力抵住。
王昌趕到,又被關謹殺出。
孫綸慌忙向前助戰,前面呼延攸、黃命兩馬如虎而至。
卻好胡矯、王甲始趕到,關山、關心聽得炮響,發伏截出,喊殺之聲震驚數裡。
王浚自領大兵後進。
關山使原降将呂鐘将兵五千拒住,二人從後來殺,晉将抵敵不住,盡皆望後而走。
山、心兄弟把斷要路,孫綸拚命當先沖陣,被關心一刀砍于馬下。
孫緯見勢不好,與王、胡等一齊來奪走路。
正在死争,卻得王浚等殺死呂鐘,引兵來救,衆将得脫,折兵萬馀,知漢兵未易可破,乃收拾望範陽退回幽州而去。
姜發見又失了呂鐘,亦不複追,竟望平陽而回。
後人有詩歎王浚之忍曰: 愛兵惜士可成功,殘忍何能得善終。
王浚欲思圖冀北,惟憑忠勇有祁弘。
豈因要害劉靈命,反棄幹城舊股肱。
隻因一念仁心失,緻使遭逢石勒兇。
汝等紮定,以防王浚之沖。
我兄弟二人提兵去救。
”呼延攸曰:“某願同往。
”于是三人帥鐵騎萬人,如飛而去。
撞遇劉靈上陣之兵,屯于中路,報道:“主帥追趕祁弘望西山畔谷中去了,我等趕之不上,被晉将隔斷在此。
”防、攸聽言,當先疾進。
王浚探知救兵将到,親自上翠微山催督孫綸曰:“汝受命放箭,為何不發一矢?後谷口已被漢将戰退,喜得木石深厚,道路窄狹,搬移不開。
今劉靈雖然受困,勇而難擒,何不射死以除禍根!”兵士對曰:“孫副軍見他與祁将軍扭做一塊,故教不得妄發耳!”浚曰:“若此可以懸崖而下,活擒那厮矣,豈得袖手旁觀!”孫綸得令,揀選壯軍二三十名,親自攀崖附木,獨步挨下。
忽聽得大喊驚天,報道:“關家兄弟已進第二重谷口矣,但以木石阻礙,不能即至。
”王浚見說大驚,喝罵孫綸住足,催軍火速放箭,連祁弘一齊射之。
軍士不敢動,王浚大叫曰:“孫右軍何得故阻軍心,有違吾将令者,一概枭首。
”孫綸垂涕謂衆軍曰:“欲去劉靈而舍祁老幹城之将,忍心棄功,天何佑哉!”乃隻得傳令亂箭齊發。
可憐兩個擎天大将,俱死萬弩之下。
王浚自此失衆之心,後來多不肯用命,緻被石勒所擒。
關防、呼延攸、關謹三人見内喊急,極力攻開谷口之時,晉兵已皆将散,有逃得性命小軍,撞遇關防等,把劉靈扭戰祁弘,已被結住,恨無接應之人。
王浚之兵見山峻無路,亦難擒救,喝令放箭,以是二人一齊射死。
翠微深谷中狹處,此去有五七裡,馬不堪行,将軍去亦無用矣。
防等捶胸大恸曰:“恨不早救,緻喪劉子通,可傷!可傷!”于是收兵出谷。
王浚雖然看見,因折祁弘,乃亦不敢再追,收兵回寨。
後人有詩歎贊劉靈曰: 勇冠當時晉寡俦,嗟哉誤陷喪幽州。
将軍雖沒聲名在,猶有馀風冀北留。
關防等轉至寨中,道知其事,姜發曰:“吾曾再四阻勸子通,今日且慢出兵,果被所陷,此亦數也。
浚賤祁弘而貴幸勝,自棄大将,其勢自此敗矣。
吾之主上逆天時,而妄興兵馬,緻喪主将,亦自摧梁棟也。
”次日,集衆計議戰敵之事。
發曰:“浚兵固不足畏,但我軍銳氣已挫,恐難取勝,欲待與其持守旬日再戰,又慮糧道被阻,今彼得勢,衆心皆奮。
依吾之見,且自回轉平陽,另日再來報仇何如?”關山曰:“軍師言之當也。
今劉子通新陷,兵無戰心矣。
必須暫回,不可與之持守矣。
但恐王浚發兵邀襲,須要準備殺他一陣,方得好好回馬。
”姜發曰:“吾算計已定,非繼安、繼忠昆仲不能勝那老賊。
二位四更先發,領精兵一萬,伏于十五裡萬安山隘處,呼延叔達領兵當先,劉振武押運糧仗居中,黃錫卿助之。
繼雄、繼武昆仲親自斷後。
若是老賊來追,待到萬安山,放炮為号,二兄截出,我揮大兵殺轉,前後夾攻,必獲大勝矣。
”諸将伏其論,打點齊備,次早拔寨皆起。
晉冀探子報入王浚寨中,浚曰:“今去劉靈,漢兵皆落膽矣。
宜急追之,可盡得其兵馬糧仗矣,豈得容他遁走!”孫緯、王昌、孫綸領兵三萬先起,王甲始、胡矯等領兵二萬從後追去。
将至巳時,約二十裡之程,過得萬安山隘,漢兵已出平地,關防看旌旗亂舞,兄弟二人列開陣勢以待。
孫緯先到,關防指謂曰:“汝今祁弘已死,及早守分,尚恐不能保全幽州,猶欲前來惹事耶!”緯曰:“正欲盡殄汝類,然後進取平陽,何肯容汝賊奴等逃去!好好下馬投降,可保軀命!少遲時刻,大兵俱至,盡為齑粉矣。
”關防大怒曰:“匹夫井中蛙耳,隻見劉靈,豈知關大王乎!”即令軍中放起信炮,手揮八十斤大刀,奮平生勇力,不約合數,就如虎奔羊群,直砍而入。
兵士四散亂竄,孫緯死力抵住。
王昌趕到,又被關謹殺出。
孫綸慌忙向前助戰,前面呼延攸、黃命兩馬如虎而至。
卻好胡矯、王甲始趕到,關山、關心聽得炮響,發伏截出,喊殺之聲震驚數裡。
王浚自領大兵後進。
關山使原降将呂鐘将兵五千拒住,二人從後來殺,晉将抵敵不住,盡皆望後而走。
山、心兄弟把斷要路,孫綸拚命當先沖陣,被關心一刀砍于馬下。
孫緯見勢不好,與王、胡等一齊來奪走路。
正在死争,卻得王浚等殺死呂鐘,引兵來救,衆将得脫,折兵萬馀,知漢兵未易可破,乃收拾望範陽退回幽州而去。
姜發見又失了呂鐘,亦不複追,竟望平陽而回。
後人有詩歎王浚之忍曰: 愛兵惜士可成功,殘忍何能得善終。
王浚欲思圖冀北,惟憑忠勇有祁弘。
豈因要害劉靈命,反棄幹城舊股肱。
隻因一念仁心失,緻使遭逢石勒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