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三回 陳敏謀反據江東

關燈
聽弟所言,心中大喜,乃分付衆人各思請甘卓之計。

    未知此回陳敏兄弟暗謀不軌,成否還是如何? 按《晉史》:甘卓字季思,乃丹陽人,秦甘茂之後也。

    祖甘甯為吳上将軍,父甘昌為太子太傅。

    卓幼未及仕,父卒。

    吳破,卓貧居自守,州郡舉之入洛,授廷尉。

    齊王知其賢,擢為府中主簿。

    冏敗還郡,聚鄉勇協讨石冰,劉弘引為司馬,東海王召為參軍,以父極品世家,乃論平寇功封都亭侯。

    吳王晏卒,越升卓為司馬常之傅,兼吳國長史。

    卓見天下大亂,吳王常無治鎮之才,乃棄官歸養,隐于江左。

    陳敏兄弟知其名,故謀召之。

     又按《史》:顧榮字彥先,吳郡吳邑人,為南土巨姓。

    祖顧雍為吳丞相,父顧穆為吳宜都太守。

    吳破,與張翰、陸機入洛陽,人稱為吳南三俊,授郎中令,遷尚書郎,轉太子舍人廷尉正。

    趙王倫重用之,不果。

    齊王冏引為主簿事,榮見冏聽信董葛小人之言,知齊王必敗,慮禍及身,乃故意縱酒曠事,齊王怒黜之。

    友輩或問其由,榮曰:“世事如此,惟酒可以解憂耳。

    ”惟張翰志之。

    會趙王倫收淮南王之僚屬,付廷尉,孫秀欲盡誅之,榮不肯,力争之,衆官獲免。

    及倫篡位,太子司馬誇複以榮為長史。

    時東宮有持炙肉進侍之人,狀貌不凡,有欲得嗜炙之意。

    榮看見,揣知其情,因以已前炙肉賜與啖之,坐客問其故,榮曰:“安有終日執事而不知其味者乎?”人皆笑之。

    及趙王倫被三王所誅,榮為長史當斬,系前執炙肉者為收督卒之長,感榮與炙之惠,乃以計力救,使遁得免。

    後齊王冏複求之,出為齊府主簿。

    及後齊王又專政,惟董、葛等五公之言是從,乃與張翰二人避逃東歸。

     當日,陳敏欲謀不軌,其弟陳宏勸其訪求江左高才為助,意以甘卓為吳王之師,欲謀為輔,又恐不從,計無所出。

    部下守京口将錢端獻計曰:“卓乃江東高士,衆所推服,主公必欲以币屈緻,彼安肯即允,而不避嫌疑乎?吾聞他有一女,年已及笄,未曾許聘于人,今當托媒結婚與公子,彼今未知主公有異志,必定相從。

    若得親事一成,則是兩相姻娅,即有别行,不怕他不順從也。

    ”陳敏聽言大喜,即遣人往甘家求親。

    媒者至卓家道其情,甘卓不從,欲送其人回。

    妻子知之,亟謂卓曰:“陳豫章乃當今之豪傑,雄據江右,今兼廣陵諸郡,兵甲如林,富貴無比。

    今求吾女,當以許允,何得推拒?”卓曰:“汝不知也,吾觀陳豫章新并諸郡,勢猖恃強,恐有非常之想。

    倘一朝禍發,殃必及吾。

    那時如何回避?此實非可久依之親戚也,還宜辭之。

    ”乃待其使者,以善言遜謝,而拒絕之。

    使回道意,陳敏心甚悒怏,乃召衆弟與腹心等暗議曰:“汝等勸吾行事,思挾甘公為助,則可假借吳王令旨,好動兵馬。

    今卓不從,則無高人與計,如何行事?”錢端又曰:“适聞媒使所言,卓之妻子甚有從兄之意,惟卓不肯。

    主公可先将厚賂,暗地送與其妻舅,令彼為媒。

    人言卓妻賢而有智,夫婦甚相得,言無不從。

    彼舅一受吾禮,必然力勸其姊,姊從弟意,亦必力勸其夫,親事焉有不成之理乎?”陳敏然其言,乃備厚禮送與其舅,托為作伐。

    舅懼陳敏勢大,隻得受禮從允。

    即往卓家,先見其姊,具言:“陳公與吾家門楣亦稱,令求甥女為媳,禮合許他,何故推阻?”姊曰:“姐夫不欲阿附勢豪,恐人譏議,故不允耳!”舅曰:“姐夫乃高明賢士,所見固是。

    但陳公兄弟如虎,兵士如狼,劇寇不能撄其鋒,而朝廷無能制其橫,倘若惹彼嗔怪,則你我兩門骨肉皆為齑粉矣!今彼又托我來說,姊姊還要作一張主,免生禍釁。

    ”姊從弟言,乃再三苦勸甘卓從其所求,卓執不允。

    甘孺人曰:“相公高見,固非女子輩之所可及。

    依吾愚見,今就許其為婚,不過隻是一女,今愛惜一女而不惜一家,可乎?吾思不若權且許與,待其有變,再以事故迎歸,彼無暇及我矣。

    且吾不預其謀,朝廷亦無奈何我們,豈不兩全其美?設或彼欲以姻親挾我,我便先通之與官府,反戈合攻之,不然恐彼暗箭難防耳!”甘卓聽妻之勸,曲從親事,使舅徑往敏處回報。

    敏見婚成,心中大喜,厚款卓舅,盛陳聘禮,擇吉迎鸾,與男陳景畢姻,以圖行事。

    遂大張筵席,托以親酒,遍請避位高賢,思要勒其脅從。

     書至顧榮、周玘家相請,二人見之,乃先私會共議曰:“吾見陳敏所為,實有非望之心,今挾甘公為婚,而邀我等,是羅網江左諸名士,不久将謀叛也。

    我等亦受彼私,避祿之行俱失矣,不可妄去。

    ”玘曰:“今彼請吾赴宴,未可見疑,當去作賀,以觀其動靜。

    若其果有不臣之心,吾等回日即行遠避,何難之有?”于是二人俱從其請,同往赴賀。

    陳敏兄弟殷勤拜謝,款留數日,并不放歸。

    每夜與其黨牛新、羊類、錢端、谷應等密議曰:“今諸名人皆從吾召,可以興兵起事矣。

    ”牛新曰:“主公欲起大事,必有緒端,方可以感發衆心,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