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八回 劉曜兵打西河郡
關燈
小
中
大
,複以重禮奉送。
張賓回城,石勒乃與張賓、石虎、王彌、楊龍、段末杯并馬出城,備筵席,請段疾陸眷、段文鴦等共飲相叙,又命石虎與段文鴦結拜而别。
兩家歡如故舊,于是段氏叔侄感勒等恩德,專心附于石勒,而王浚之勢衰矣。
後人有詩贊美張賓、石勒曰: 殺敵成仇釋敵親,堪誇石勒任張賓。
末杯釋放通和好,赢得王圖帝霸成。
晉懷帝永嘉二年,漢主淵差劉聰統劉曜為南路都督,以姜發為軍師,侵奪晉地,先至西河郡。
守西河太守呂鐘,字正時,乃呂虔之孫,膂力甚豪,幼在鄉間,看見二牛相鬥,數十人為其分解,各以大繩援之,開而複合者三次。
鐘笑曰:“你這些人都是不曾吃飯的。
”乃大喝向前,拽其牛尾,如飛退去,其一牛狠趕而進。
衆人繩索俱失,有至跌倒者。
鐘怒,棄尾而前,以拳揮之,闖去數步,後牛複被鐘一腳踢去,牛痛而走去,乃雙手扭轉一牛之頸,連打數拳,遂亦一散。
于是勇稱鄉裡,名聞府縣。
齊萬年作反,梁王司馬肜受命征西,召募英勇,郡以呂鐘應報。
齊萬年死,鐘授千軍長,曆升遊擊将軍。
成都王會合諸藩鎮征漢,衆議西河郡乃中原要郡,當以大将守禦,阻遏胡寇,免下侵洛。
張軌曰:“在此之将,俱要臨陣出戰,不可調遣。
漢多勇将,留以防之,隻有遊擊将軍呂鐘勇力超群,可以守此。
”成都王乃使人言于齊王,齊王從之,授鐘西河太守,即命守備楊謙為參軍。
謙字守善,乃楊阜之子孫,臨洮人氏,極有機變,識見老練。
張華重其才,以弱冠即薦于朝。
謙恃能好直言,趙王倫怪其多谏,黜為西河别駕,加守備同領郡事,久在西河,甚谙風土。
呂鐘領憑之日,又薦其弟鎮撫将軍呂律為西河衛督,齊王亦從其請。
呂律字正音,勇次于兄,曾為人負銀千兩,至郡有百馀裡,僻徑處有馬盜,素強勇,見律一人,乃單馬追二三裡,将及,高聲叫曰:“客人可放下行囊,饒你性命!”律不顧而行。
馬至近,其盜曰:“蠻子看箭!”呂律回頭大喝一聲,其盜倒撞下馬。
律走向前,以手扭住衣帶,懸空擎起曰:“戰包之實有銀千兩,你是何人,敢來惹我?待我輕輕摔死你這狗弟子,總斷役水之患!”其盜夥趕到,跪下哀告乞命,言:“再不敢于路為非。
”律恕而放下,盜夥獻銀百兩,律不受,戒而遣之。
于是名聞遠近,地鄰百裡内盜賊遠徙。
郡守知其事,舉為團總,上名于兵曹,朝中授為本郡鎮兵司巡檢,因捕盜有功,加為鎮撫将軍。
于是兄弟同任西河十有五年馀,郡中賊寇屏息,民皆安業。
至是聞道劉曜侵掠西河,乃召集将官共議保守之策。
參軍楊謙進言曰:“漢寇今番又來擾亂者,是為朝中懷帝新立未定,大駕西出長安,國家失甯,思欲乘機寇洛耳!我西河郡乃京邑之咽喉,必須緊守其地,不得妄動,則漢兵雖有百萬,亦難越此也。
可亟疏通濠塹,引水注滿,修補城堞,多備磚石,打點固守,連夜差官吏上朝,請兵來助,方可以保萬全也。
”呂鐘曰:“不然。
漢賊臨境,而我等固守不出,彼必謂我等為無能,必然肆意猖獗,或掠下縣,或擾人民,亦吾之咎也,還當退敵為上。
”楊謙曰:“漢帥劉曜甚勇,謀士多智。
成都王合兵百萬,複一魏郡,尚且不能克,若與争戰,恐難取勝。
我今隻是守住城池,以遏入洛之路,西河無虞,是我等之功。
百姓在外,由他自行躲避,與我府官何預?”呂律曰:“僞漢無故興兵,犯我境界,甚為魍魉,何得容彼!待吾引兵先去殺他一陣,使賊人知西河郡有吾兄弟二人在此也!”楊謙再三勸阻,呂律不允。
呂鐘亦曰:“出戰退賊,是為将者職分之本等,一則可以挫賊人之銳氣,二則可以振大國之威風,三則可以示西河之武勇。
若乃不戰而守,賊人豈知畏懼乎?”遂點兵一萬,令楊謙同呂律守護城池,呂鐘自出拒漢,先至萬戶山前紮下營寨,守住路口。
劉曜命劉靈引兵一萬,輔劉聰在後。
自以關防為前鋒,關謹、關山為左右,呼延兄弟為後軍,望西河郡進發。
将至萬戶山,探子報道:“晉将呂鐘将兵一萬占住路口,不可即去。
”關防聽說,謂弟關謹等曰:“我兄弟雖嘗屢次斬将立功,一向未曾獨領先鋒之任,今既呂鐘阻路,不必
張賓回城,石勒乃與張賓、石虎、王彌、楊龍、段末杯并馬出城,備筵席,請段疾陸眷、段文鴦等共飲相叙,又命石虎與段文鴦結拜而别。
兩家歡如故舊,于是段氏叔侄感勒等恩德,專心附于石勒,而王浚之勢衰矣。
後人有詩贊美張賓、石勒曰: 殺敵成仇釋敵親,堪誇石勒任張賓。
末杯釋放通和好,赢得王圖帝霸成。
晉懷帝永嘉二年,漢主淵差劉聰統劉曜為南路都督,以姜發為軍師,侵奪晉地,先至西河郡。
守西河太守呂鐘,字正時,乃呂虔之孫,膂力甚豪,幼在鄉間,看見二牛相鬥,數十人為其分解,各以大繩援之,開而複合者三次。
鐘笑曰:“你這些人都是不曾吃飯的。
”乃大喝向前,拽其牛尾,如飛退去,其一牛狠趕而進。
衆人繩索俱失,有至跌倒者。
鐘怒,棄尾而前,以拳揮之,闖去數步,後牛複被鐘一腳踢去,牛痛而走去,乃雙手扭轉一牛之頸,連打數拳,遂亦一散。
于是勇稱鄉裡,名聞府縣。
齊萬年作反,梁王司馬肜受命征西,召募英勇,郡以呂鐘應報。
齊萬年死,鐘授千軍長,曆升遊擊将軍。
成都王會合諸藩鎮征漢,衆議西河郡乃中原要郡,當以大将守禦,阻遏胡寇,免下侵洛。
張軌曰:“在此之将,俱要臨陣出戰,不可調遣。
漢多勇将,留以防之,隻有遊擊将軍呂鐘勇力超群,可以守此。
”成都王乃使人言于齊王,齊王從之,授鐘西河太守,即命守備楊謙為參軍。
謙字守善,乃楊阜之子孫,臨洮人氏,極有機變,識見老練。
張華重其才,以弱冠即薦于朝。
謙恃能好直言,趙王倫怪其多谏,黜為西河别駕,加守備同領郡事,久在西河,甚谙風土。
呂鐘領憑之日,又薦其弟鎮撫将軍呂律為西河衛督,齊王亦從其請。
呂律字正音,勇次于兄,曾為人負銀千兩,至郡有百馀裡,僻徑處有馬盜,素強勇,見律一人,乃單馬追二三裡,将及,高聲叫曰:“客人可放下行囊,饒你性命!”律不顧而行。
馬至近,其盜曰:“蠻子看箭!”呂律回頭大喝一聲,其盜倒撞下馬。
律走向前,以手扭住衣帶,懸空擎起曰:“戰包之實有銀千兩,你是何人,敢來惹我?待我輕輕摔死你這狗弟子,總斷役水之患!”其盜夥趕到,跪下哀告乞命,言:“再不敢于路為非。
”律恕而放下,盜夥獻銀百兩,律不受,戒而遣之。
于是名聞遠近,地鄰百裡内盜賊遠徙。
郡守知其事,舉為團總,上名于兵曹,朝中授為本郡鎮兵司巡檢,因捕盜有功,加為鎮撫将軍。
于是兄弟同任西河十有五年馀,郡中賊寇屏息,民皆安業。
至是聞道劉曜侵掠西河,乃召集将官共議保守之策。
參軍楊謙進言曰:“漢寇今番又來擾亂者,是為朝中懷帝新立未定,大駕西出長安,國家失甯,思欲乘機寇洛耳!我西河郡乃京邑之咽喉,必須緊守其地,不得妄動,則漢兵雖有百萬,亦難越此也。
可亟疏通濠塹,引水注滿,修補城堞,多備磚石,打點固守,連夜差官吏上朝,請兵來助,方可以保萬全也。
”呂鐘曰:“不然。
漢賊臨境,而我等固守不出,彼必謂我等為無能,必然肆意猖獗,或掠下縣,或擾人民,亦吾之咎也,還當退敵為上。
”楊謙曰:“漢帥劉曜甚勇,謀士多智。
成都王合兵百萬,複一魏郡,尚且不能克,若與争戰,恐難取勝。
我今隻是守住城池,以遏入洛之路,西河無虞,是我等之功。
百姓在外,由他自行躲避,與我府官何預?”呂律曰:“僞漢無故興兵,犯我境界,甚為魍魉,何得容彼!待吾引兵先去殺他一陣,使賊人知西河郡有吾兄弟二人在此也!”楊謙再三勸阻,呂律不允。
呂鐘亦曰:“出戰退賊,是為将者職分之本等,一則可以挫賊人之銳氣,二則可以振大國之威風,三則可以示西河之武勇。
若乃不戰而守,賊人豈知畏懼乎?”遂點兵一萬,令楊謙同呂律守護城池,呂鐘自出拒漢,先至萬戶山前紮下營寨,守住路口。
劉曜命劉靈引兵一萬,輔劉聰在後。
自以關防為前鋒,關謹、關山為左右,呼延兄弟為後軍,望西河郡進發。
将至萬戶山,探子報道:“晉将呂鐘将兵一萬占住路口,不可即去。
”關防聽說,謂弟關謹等曰:“我兄弟雖嘗屢次斬将立功,一向未曾獨領先鋒之任,今既呂鐘阻路,不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