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七回 石勒襄國破王浚
關燈
小
中
大
以彌言道之,賓曰:“我才上城細看晉兵,已有一計矣。
”石勒曰:“軍師有何妙計?”賓曰:“王浚所恃者段氏之兵耳。
今段兵逼近吾城西北角下寨,王浚兵住東南角,相隔二十馀裡,兩救不及。
今可悄地将西北城垣鑿下二十馀處,每一處穴中令千人守把,伺候接應。
令一千人出城劫段兵之寨,二百人執柴油火具放火燒彼,張實、張敬、張雄、劉欽、範隆、刁膺、孔苌、桃豹、桃虎、廖翀十将領出行計,王飛豹、趙文翰、趙文勝、楊元化四将伏于東門之内,若是王浚撤兵往西去救段氏,汝等各将精兵一萬,殺入浚寨,放起火來,使彼領頭自顧。
我能勝得一邊,即可破彼矣!都督與汲民德帶上黨諸将伏于北門伺候,但見火起,一齊殺出接應,可先破段兵矣。
”石勒大喜曰:“此計甚妙。
”即令軍士備辦柴草,灌以油藥聽用,隻待夜深行移。
張賓曰:“若彼攻城之兵不退,則當以兵綴住,密往劫之,隻殺得他一陣,或燒其糧仗而已。
若其撤圍歸寨歇息,破之必矣!”挨至日晚,兩處之兵各皆退去。
賓曰:“此天使吾成功也!”乃遣人分付諸将,直至三更後發穴,銜枚而出,衆皆應諾。
王浚與段末杯歸寨,集諸将佐共議曰:“漢兵尚盛,石勒、王彌勇略邁衆,今連日不出交戰,恐他别有甚計也。
”東寨祁弘曰:“乃是前日殺敗,心中畏怕,不敢對敵。
思待救到而出耳,有何别計!”西寨中段末杯亦謂陸眷曰:“漢兵被吾等一戰,銳氣即挫,連日不出,望救至而拒我二人之兵耶!”正議間,王浚使人持肴馔并酒至段營相款,議以次日協力攻城,免使劉曜、劉靈等救至,又難為敵。
段末杯等拜謝領諾,與使者定約送出。
乃共諸首目共飲,分付軍士各置攻城器具,至更深大醉而散。
隻見漢之細作在城外假扮探事者,見晉之東西二寨中盡皆歡飲,走至城下來報消息。
守軍以繩子吊上,入見石勒、張賓,具言明日攻城,各皆打點已備,今晚都是飲酒大會。
張賓曰:“若此,則不防吾等敢出劫寨,可即造飯裝束,三更以前銜枚皆出北門中。
汲民德與都督自将兵馬把斷他救兵。
四将領兵四萬,竟沖王浚之軍,張雄領遊綸、張豺、牟稷、林深為助,張實等十将從穴中而出,直搗段營,不問有備無備,盡力向前,必然可勝,勿得驚懼。
”衆皆踴躍應諾,攘臂而起,分門穴而出。
張實等得令,十員猛将将兵五萬,密走段營,一齊發喊,殺去放火燒着。
段兵散遲,皆不曾解甲,隻是因醉睡去。
被兵逼進,末杯等喝衆不得亂動,拚命抵殺。
東門上王浚巡軍看見西營火起,急喚衆起。
祁弘等皆上馬欲往西寨救護,行不裡許,本營前炮铳轟天,漢将王彌等大喊殺入。
王浚急命軍士抵殺,被彌等砍得死屍疊滿。
胡矩、王昌二人焉能敵得四将,殺得無門可躲。
王浚跣足而走,卻好祁弘、孫緯、王甲始聽得自營中炮鼓大震,不往西門,撤軍急轉。
正見軍馬奔竄,祁弘與楊龍戰,孫緯與趙染戰,趙概與王甲始戰,兩邊呐喊驚十裡。
漢将張雄督降來聽将四人,引軍沖入,火光中,遙見王彌與王昌、胡矩、蘇艾三将惡戰,一馬當先,沖去相助。
張豺亦輪刀并進,胡矩在前,見二将驟至,不知那邊之人。
睜眼一看,不防張雄早到面前,隻一槍戳去,直中右肋,胡矩落馬。
王彌搶進,再是一刀,砍死于地。
蘇艾心慌欲走,被張豺趕上,刀劈中腦而死。
王昌走入軍中躲避,張雄叫王彌曰:“幽州之将祁弘,乃晉朝首将。
我和你二人一同尋去,殺得此賊,則天下各處皆喪膽矣!”王彌然之。
于是王彌、張雄二人不顧别将,獨尋祁弘。
東西沖突數回,遇弘與楊龍正在酣戰,雄、彌馳進,夾而攻之,祁弘抵當不住,大敗而走。
孫緯敵住趙染二人,戰有六七十合,被牟稷、林深與王如三将一齊合至,緯中二槍,逃命而去。
遇見王昌同王浚躲于暗處,孫緯曰:“祁子猶亦被殺敗,王彌、楊龍追趕北去,我等又皆戰守營寨不住,段寨中火光大盛,恐彼處亦被所破,事将難振矣!且襄國已失,一時不能即複。
石勒、王、張等枭獍雄猛,張賓謀猷百變,善知進退,非等閑易與者。
依吾之見,且自轉回本鎮,伺時而起,以報此恨未晚。
”王浚從之,遂不顧遼西段末杯等,北奔而去。
漢兵追殺數裡,砍得死屍遍地。
王浚乘黑走五十裡,天明方住,折兵三萬馀。
後人有詩歎曰: 古雲知足能無慮,心若多貪必有憂。
王浚欲圖襄國郡,折盡軍兵又結仇。
”石勒曰:“軍師有何妙計?”賓曰:“王浚所恃者段氏之兵耳。
今段兵逼近吾城西北角下寨,王浚兵住東南角,相隔二十馀裡,兩救不及。
今可悄地将西北城垣鑿下二十馀處,每一處穴中令千人守把,伺候接應。
令一千人出城劫段兵之寨,二百人執柴油火具放火燒彼,張實、張敬、張雄、劉欽、範隆、刁膺、孔苌、桃豹、桃虎、廖翀十将領出行計,王飛豹、趙文翰、趙文勝、楊元化四将伏于東門之内,若是王浚撤兵往西去救段氏,汝等各将精兵一萬,殺入浚寨,放起火來,使彼領頭自顧。
我能勝得一邊,即可破彼矣!都督與汲民德帶上黨諸将伏于北門伺候,但見火起,一齊殺出接應,可先破段兵矣。
”石勒大喜曰:“此計甚妙。
”即令軍士備辦柴草,灌以油藥聽用,隻待夜深行移。
張賓曰:“若彼攻城之兵不退,則當以兵綴住,密往劫之,隻殺得他一陣,或燒其糧仗而已。
若其撤圍歸寨歇息,破之必矣!”挨至日晚,兩處之兵各皆退去。
賓曰:“此天使吾成功也!”乃遣人分付諸将,直至三更後發穴,銜枚而出,衆皆應諾。
王浚與段末杯歸寨,集諸将佐共議曰:“漢兵尚盛,石勒、王彌勇略邁衆,今連日不出交戰,恐他别有甚計也。
”東寨祁弘曰:“乃是前日殺敗,心中畏怕,不敢對敵。
思待救到而出耳,有何别計!”西寨中段末杯亦謂陸眷曰:“漢兵被吾等一戰,銳氣即挫,連日不出,望救至而拒我二人之兵耶!”正議間,王浚使人持肴馔并酒至段營相款,議以次日協力攻城,免使劉曜、劉靈等救至,又難為敵。
段末杯等拜謝領諾,與使者定約送出。
乃共諸首目共飲,分付軍士各置攻城器具,至更深大醉而散。
隻見漢之細作在城外假扮探事者,見晉之東西二寨中盡皆歡飲,走至城下來報消息。
守軍以繩子吊上,入見石勒、張賓,具言明日攻城,各皆打點已備,今晚都是飲酒大會。
張賓曰:“若此,則不防吾等敢出劫寨,可即造飯裝束,三更以前銜枚皆出北門中。
汲民德與都督自将兵馬把斷他救兵。
四将領兵四萬,竟沖王浚之軍,張雄領遊綸、張豺、牟稷、林深為助,張實等十将從穴中而出,直搗段營,不問有備無備,盡力向前,必然可勝,勿得驚懼。
”衆皆踴躍應諾,攘臂而起,分門穴而出。
張實等得令,十員猛将将兵五萬,密走段營,一齊發喊,殺去放火燒着。
段兵散遲,皆不曾解甲,隻是因醉睡去。
被兵逼進,末杯等喝衆不得亂動,拚命抵殺。
東門上王浚巡軍看見西營火起,急喚衆起。
祁弘等皆上馬欲往西寨救護,行不裡許,本營前炮铳轟天,漢将王彌等大喊殺入。
王浚急命軍士抵殺,被彌等砍得死屍疊滿。
胡矩、王昌二人焉能敵得四将,殺得無門可躲。
王浚跣足而走,卻好祁弘、孫緯、王甲始聽得自營中炮鼓大震,不往西門,撤軍急轉。
正見軍馬奔竄,祁弘與楊龍戰,孫緯與趙染戰,趙概與王甲始戰,兩邊呐喊驚十裡。
漢将張雄督降來聽将四人,引軍沖入,火光中,遙見王彌與王昌、胡矩、蘇艾三将惡戰,一馬當先,沖去相助。
張豺亦輪刀并進,胡矩在前,見二将驟至,不知那邊之人。
睜眼一看,不防張雄早到面前,隻一槍戳去,直中右肋,胡矩落馬。
王彌搶進,再是一刀,砍死于地。
蘇艾心慌欲走,被張豺趕上,刀劈中腦而死。
王昌走入軍中躲避,張雄叫王彌曰:“幽州之将祁弘,乃晉朝首将。
我和你二人一同尋去,殺得此賊,則天下各處皆喪膽矣!”王彌然之。
于是王彌、張雄二人不顧别将,獨尋祁弘。
東西沖突數回,遇弘與楊龍正在酣戰,雄、彌馳進,夾而攻之,祁弘抵當不住,大敗而走。
孫緯敵住趙染二人,戰有六七十合,被牟稷、林深與王如三将一齊合至,緯中二槍,逃命而去。
遇見王昌同王浚躲于暗處,孫緯曰:“祁子猶亦被殺敗,王彌、楊龍追趕北去,我等又皆戰守營寨不住,段寨中火光大盛,恐彼處亦被所破,事将難振矣!且襄國已失,一時不能即複。
石勒、王、張等枭獍雄猛,張賓謀猷百變,善知進退,非等閑易與者。
依吾之見,且自轉回本鎮,伺時而起,以報此恨未晚。
”王浚從之,遂不顧遼西段末杯等,北奔而去。
漢兵追殺數裡,砍得死屍遍地。
王浚乘黑走五十裡,天明方住,折兵三萬馀。
後人有詩歎曰: 古雲知足能無慮,心若多貪必有憂。
王浚欲圖襄國郡,折盡軍兵又結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