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八回 晉王侯選擇先鋒
關燈
小
中
大
天下之兵在此,宜必有盛舉,衆心方服。
若隻如斯,豈是尊崇大将之禮。
必如燕之樂毅,如漢之韓信,築壇設位,親上印劍,然後伏彼盡心籌畫,衆兵将傾心聽從,方可以成郤克之功,奏亞夫之功,而剪數十年之寇也。
”成都王曰:“卿言甚善。
”即命築壇于邺城之内,擇日請陸機至壇受印劍領職。
陸機曰:“臣本江東弱質,學淺才庸,于諸王麾下參贊軍務,猶恐不勝。
此等大任,非熟谙兵機、廣通韬略、文武全才者不可也。
”成都王曰:“值此天下紛擾,強胡橫暴,萬民塗炭,大丈夫當以救時為念,豈可有才不顯其能,徒使璧隐山林,珠沉淵浦哉!”機曰:“臣受國恩,分當效力。
但以名微德薄,不克負荷,恐辜付托耳。
”衆王侯皆曰:“元帥在京已受帝命,請勿複辭。
”機乃再拜謙讓,盧志等扶之上台,成都王親捧印劍送上,陸機跪而受之。
成都王對衆宣言曰:“今朝廷痛念生靈遭胡寇殘擾,特拜征西破漢大元帥,以統天下各鎮軍兵馬,敕賜令劍印章,除孤之外,如有不用命者,任行誅戮。
”道罷下台。
陸機升位,召集諸将分付曰:“今我晉帝嗔忿漢寇肆行猖獗,廣害黎民,故拜成都王為總兵大都督,授我以點兵元帥之職。
汝等諸将,各皆經練良材,明日辰牌時後,大教場中操演,俱要盔甲鮮明,器械齊整。
凡上陣之時,隻沖向前,不可退後。
你我相幫,遠近相顧;前後相應,患難相救。
如有不遵約束者,軍法治之。
”囑畢,發令歸營,亦與衆人下台。
成都王曰:“元帥登車,容孤親自推毂,以效燕昭、漢高尊師之禮。
”機曰:“時有不同,事有各别。
臣食祿已久,非二賢之比,請無折吾之福。
”成都王從之。
次早,陸機入谒成都王,議曰:“今日可請諸王同上将台,定取一員先鋒,方可進讨。
”成都王曰:“聚兵非難,任将為難。
昨觀關中張方人才猛勇,相貌雄強,可為敵人之懼。
意欲立他為先鋒,不知元帥意下何如?”機曰:“為将者皆能武藝,中難定高低。
臣已命立下銅标一根,約重一百四十斤,硬弓一張,挽五百斤之力,離竿的隔一百五十步。
待操演過,能用硬弓舞标者,即挂先鋒之印。
”成都王曰:“元帥公論是也。
”即命放炮鳴金,大會各将。
須臾,諸王侯皆到于台,擺列坐次。
陸機直坐于台之前面正位,左立軍政司,右立紀功主簿,于帥字旗上懸錦袍一件,金盔金甲一副,先鋒印一顆。
乃召各部主将上前分付曰:“某本一介書生,寄身王邸。
謬叨諸位大王妄舉以為掌軍元帥,時刻兢兢,深恐不克負荷。
幸得諸君各仗忠義,協誠赴命,共同上報君恩,下安黎庶。
當聽吾令,如有不服約束者,即時斬首。
”衆将曰:“敢不奉令。
”機曰:“行軍之道,要有紀律。
茲當進兵,欲擇一員骁将,以為破敵先鋒。
昨有推舉自薦者,吾皆不敢許。
今諸君可于教場施演武藝,合得所挂榜上定例者,即領此袍印盔甲,勿得争競。
”衆将應諾,各去看榜,帶馬伺候。
機命軍政擂鼓。
鼓聲起處,頭隊中一将飛馬而出,生得熊軀虎體,鐵臉剛須,乃長沙王大将王瑚字汝器是也。
手舞方天畫戟,向場中施演一回,取其硬弓連射,兩箭中的,第三箭力不能勝,隔丈許墜地。
懸弓取其銅标,橫擔肩上,馳回一匝,插于原處,叫曰:“将先鋒印來與我!”道猶未了,第八隊中跑出一将,生得身長八尺,膀闊三停,濃眉粉面,手執長槍,向前叫曰:“肩扛銅标的,怎能做得先鋒也?待我來挂。
”道罷,舞槍奮演。
複取硬弓,一連三箭,皆中紅心。
又取銅标,雙手擎起,向教場中遍走一周,向前插标,叫曰:“先鋒還是我做!”衆視之,乃荊州大将皮初也。
忽見第三隊中旗幡開處,早已沖出一将,生得雙眉直豎,兩眼如輪,一面黑麻,手揮大斧,乃東海王駕下何倫字孟常,厲聲叫曰:“留下先鋒還我!”向台前舞動宣花,如翻雪片,恍目驚心。
演畢,抽弓連射四箭,衆皆喝彩。
再取銅标,雙手擒之而走。
東海王曰:“先鋒定矣。
”向台前惱了成都王首将石超,躍馬而出曰:“衆人看我來挂先鋒之印!”輪動剛刀,如風卷舞。
舞罷又使流星飛錘,能打五十馀步,收之如戲。
再取硬弓,連中五箭。
成都王曰:“似可挂印矣。
”司馬晖曰
若隻如斯,豈是尊崇大将之禮。
必如燕之樂毅,如漢之韓信,築壇設位,親上印劍,然後伏彼盡心籌畫,衆兵将傾心聽從,方可以成郤克之功,奏亞夫之功,而剪數十年之寇也。
”成都王曰:“卿言甚善。
”即命築壇于邺城之内,擇日請陸機至壇受印劍領職。
陸機曰:“臣本江東弱質,學淺才庸,于諸王麾下參贊軍務,猶恐不勝。
此等大任,非熟谙兵機、廣通韬略、文武全才者不可也。
”成都王曰:“值此天下紛擾,強胡橫暴,萬民塗炭,大丈夫當以救時為念,豈可有才不顯其能,徒使璧隐山林,珠沉淵浦哉!”機曰:“臣受國恩,分當效力。
但以名微德薄,不克負荷,恐辜付托耳。
”衆王侯皆曰:“元帥在京已受帝命,請勿複辭。
”機乃再拜謙讓,盧志等扶之上台,成都王親捧印劍送上,陸機跪而受之。
成都王對衆宣言曰:“今朝廷痛念生靈遭胡寇殘擾,特拜征西破漢大元帥,以統天下各鎮軍兵馬,敕賜令劍印章,除孤之外,如有不用命者,任行誅戮。
”道罷下台。
陸機升位,召集諸将分付曰:“今我晉帝嗔忿漢寇肆行猖獗,廣害黎民,故拜成都王為總兵大都督,授我以點兵元帥之職。
汝等諸将,各皆經練良材,明日辰牌時後,大教場中操演,俱要盔甲鮮明,器械齊整。
凡上陣之時,隻沖向前,不可退後。
你我相幫,遠近相顧;前後相應,患難相救。
如有不遵約束者,軍法治之。
”囑畢,發令歸營,亦與衆人下台。
成都王曰:“元帥登車,容孤親自推毂,以效燕昭、漢高尊師之禮。
”機曰:“時有不同,事有各别。
臣食祿已久,非二賢之比,請無折吾之福。
”成都王從之。
次早,陸機入谒成都王,議曰:“今日可請諸王同上将台,定取一員先鋒,方可進讨。
”成都王曰:“聚兵非難,任将為難。
昨觀關中張方人才猛勇,相貌雄強,可為敵人之懼。
意欲立他為先鋒,不知元帥意下何如?”機曰:“為将者皆能武藝,中難定高低。
臣已命立下銅标一根,約重一百四十斤,硬弓一張,挽五百斤之力,離竿的隔一百五十步。
待操演過,能用硬弓舞标者,即挂先鋒之印。
”成都王曰:“元帥公論是也。
”即命放炮鳴金,大會各将。
須臾,諸王侯皆到于台,擺列坐次。
陸機直坐于台之前面正位,左立軍政司,右立紀功主簿,于帥字旗上懸錦袍一件,金盔金甲一副,先鋒印一顆。
乃召各部主将上前分付曰:“某本一介書生,寄身王邸。
謬叨諸位大王妄舉以為掌軍元帥,時刻兢兢,深恐不克負荷。
幸得諸君各仗忠義,協誠赴命,共同上報君恩,下安黎庶。
當聽吾令,如有不服約束者,即時斬首。
”衆将曰:“敢不奉令。
”機曰:“行軍之道,要有紀律。
茲當進兵,欲擇一員骁将,以為破敵先鋒。
昨有推舉自薦者,吾皆不敢許。
今諸君可于教場施演武藝,合得所挂榜上定例者,即領此袍印盔甲,勿得争競。
”衆将應諾,各去看榜,帶馬伺候。
機命軍政擂鼓。
鼓聲起處,頭隊中一将飛馬而出,生得熊軀虎體,鐵臉剛須,乃長沙王大将王瑚字汝器是也。
手舞方天畫戟,向場中施演一回,取其硬弓連射,兩箭中的,第三箭力不能勝,隔丈許墜地。
懸弓取其銅标,橫擔肩上,馳回一匝,插于原處,叫曰:“将先鋒印來與我!”道猶未了,第八隊中跑出一将,生得身長八尺,膀闊三停,濃眉粉面,手執長槍,向前叫曰:“肩扛銅标的,怎能做得先鋒也?待我來挂。
”道罷,舞槍奮演。
複取硬弓,一連三箭,皆中紅心。
又取銅标,雙手擎起,向教場中遍走一周,向前插标,叫曰:“先鋒還是我做!”衆視之,乃荊州大将皮初也。
忽見第三隊中旗幡開處,早已沖出一将,生得雙眉直豎,兩眼如輪,一面黑麻,手揮大斧,乃東海王駕下何倫字孟常,厲聲叫曰:“留下先鋒還我!”向台前舞動宣花,如翻雪片,恍目驚心。
演畢,抽弓連射四箭,衆皆喝彩。
再取銅标,雙手擒之而走。
東海王曰:“先鋒定矣。
”向台前惱了成都王首将石超,躍馬而出曰:“衆人看我來挂先鋒之印!”輪動剛刀,如風卷舞。
舞罷又使流星飛錘,能打五十馀步,收之如戲。
再取硬弓,連中五箭。
成都王曰:“似可挂印矣。
”司馬晖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