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回 劉聰議取瀛州郡

關燈
牽連不動,猶平地一般,絡繹二三裡。

    上面楊興寶、夔安二步将帶弓箭手三千守定,以防晉兵砍奪。

    劉靈命軍取葦草鋪其上,以沙蓋之,可通戰馬。

    次日,呂苔看見,大驚曰:“恒河渡頭水急,賊故于盤古溝狹處搭筏思渡,雖有二将守住,但恐賊中亡命舍死者多,難與為敵,吾當親往禦之。

    ”遂留馮具守恒河,自将兵士萬人,往助曹、楊共守盤古溝渡口。

    至其地觀看形勢,分付衆兵曰:“河雖狹而岸高,切不可妄發弓箭。

    若有人搶渡,待将近岸,方許射之,免緻損箭。

    十分逼近将上岸時,一齊以飛石擊之。

    ”晉兵得令,也不搶排,也不慌亂,隻是守住不動。

    漢元帥劉玄明自在河邊觀看,傳令衆将曰:“吾知瀛州兵馬心膽已怯,用力向前,可以登岸矣。

    ”賓曰:“非也,此欲以逸待吾,不傷士馬、不折弓箭之意耳。

    必欲争渡,須防矢石,呂、郭皆能将也。

    ”王彌、劉靈曰:“不妨,待吾親自當先。

    ”遂披掩心短甲,手持大刀,防牌手五百名,良弓手五百,長槍手五百人,楊興寶、夔安為兩翼,李瓒、胡宓等一齊曆筏而進。

    劉靈、王彌徑前,将欲近岸,忽聽得一聲炮響,箭如飛蝗而至。

    王、劉等挂滿衣袍,喜内有甲。

    待射一番,弓箭少駐,漢将又逼近岸,見一步将引鐵甲五千,沿恒河指點,石如雨點。

    王、劉、楊、夔四将雖勇,岸高二三丈,躍之不上。

    正在狠鬥,忽然胡宓被一石打壞鼻梁眉心,仰身而倒,死于非命。

    王、劉氣沮,退後少憩。

    呂苔親自向前,帶炮铳手百馀,一齊放着,打得漢兵交橫亂倒,退之不及。

    李瓒被擊去左掌,再不能臨陣矣。

    王、劉大懼,退還西岸守住,使人送李瓒至軍中醫治,告以其事。

     主帥劉聰大驚,曰:“晉兵如此利害,焉能過得河去?若這盤古溝口子無能奪得,則瀛州郡終不可取,有何面顔回見父王?明日吾當冒死自進。

    ”遂命點炮手二百人,亦以此還擊之。

    張賓曰:“未可造次。

    古雲:天時不如地利。

    吾料晉兵數萬,焉能勝我?但得地之形勝,故難與敵。

    炮法誠然可用,睹其木栅堅固,徒為枉費。

    且我居河下,恐傷士卒多耳。

    待吾明日去看仔細,然後用計破之未遲。

    ”乃命王彌、劉靈、夔安、楊興寶依舊多備弓弩,守定排筏,不可進戰。

    自至河邊仔細看了半日,乃回至寨中,密令桃虎帶軍士五百名,取柴五百擔,堆于上流僻處,再取五百擔至營聽用。

    再使廖全、黃命扮作客人,往上流百馀裡外去覓空船數十隻,詐裝貨物。

    過五七日,靈等心焦,乃至中軍見賓請戰,賓曰:“子通有所未知。

    我昨觀其栅閘,皆樹木所造,人馬刀槍一時不能卒動,況今此冬際,所伐的皆是槁而枯者,不利于火明矣。

    吾已曾令人取辦硝黃、柴草、麻油等物齊備,隻等廖全、黃命二人有船至,即便行移矣。

    ”乃分付炮手二百名,随靈至排上伺候:“待吾計成,得燒其栅,呂苔等必然死拒,不容登岸,那時一齊望上擊之,先鋒等乘勢挨進,可得登岸矣。

    ”衆兵将在旁聽說此計,盡皆踴躍鼓掌稱贊曰:“軍師神算不在武侯之右也。

    ”劉靈乃受命辭出,往河邊小寨中而去。

    不二日,黃、廖等倩得小舡一十馀隻、大船一隻,至上流堆柴之所,入寨報知張賓。

    賓大喜,每船皆倍給價錢付與駕長,囑付曰:“此船今番必壞者,你等替我幹此一功,還有重賞。

    可将上流柴草滿載裝起,挨至東岸,他軍箭不能傷,放膽前去。

    一更後到彼處,隻恐其中流以火箭來射,吾料他算不及此。

    一到岸下,你等即便抽身,向大船上走轉,吾自有兵來行其計。

    隻看有西風起,則稱吾意矣。

    ”其日天甚陰晦,劉聰曰:“今此之際,隻有西北風當令,不時可得者,亟宜催兵速進。

    ”賓即命廖全、黃命、關山、楊龍先往上流促裝柴草,命張實、關防督車二十輛,裝載草葦,灌以麻油、硫黃、焰硝,一更以後,黃命等到,一齊推将去。

    然後以火箭火炮射去,燒其岸上木栅,隻待火勢少熄,各将炮手向前,箭手居次,打退岸兵,有能先登東岸者,署功第一。

    六将領命而去。

    再喚黃、趙、呼延諸人,各各俱到盤古溝去,催王、劉、楊、夔會合關防、張實,一同行事。

    又命關河、呼延颢将兵三萬,攻打恒河大栅,以分呂苔之心。

    張賓親至河邊,見晉兵明火,沿岸巡守甚嚴,遂先使王彌、劉靈将兵列于排上,佯為争渡之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