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回 成都王大破孫會
關燈
小
中
大
,不被所擒,亦必棄寨而逃。
大王若還親臨,激勵将士,隻此一戰,可直到洛陽矣,豈不奪取齊王之頭功乎?”成都王從其議,遂令陳昭、蔡克、李毅、程牧四人盡起大兵,押運糧仗,亦望黃橋而進。
卻說孫會自勝成兵一陣,料道未敢即進,亦不患慮别路之事,隻思守得此處便為己功,乃隻将兵拒住要道,每日至下午,即與衆将飲酒,至更深而散。
軍士們心皆不悅,亦相聚嫚飲。
伏胤進言曰:“今主帥當此重任,不思整兵算敵,而乃容縱兵士,戲飲誤事。
倘成都王以奇兵出吾不意,驸馬豈不被算乎?”孫會曰:“司馬穎之兵,一戰大敗,退去三十馀裡,畏吾如虎,彼有何能?汝卻過慮之甚也。
”胤曰:“長史盧志乃洛中二十四友之英,聰敏多智,張茂先等且重其謀議,何為無能?”孫會曰:“昨者陣上,見其兩邊列許多将帥,隻将軍三四人入其陣,即便斬将摧衆,有能者豈若是乎?吾自有待彼之量。
”伏胤乃退,私謂士猗曰:“王上用會為帥,輕傲自矜,不聽良言,必被成都王所破。
某與左軍大人等,當以國事為重,須整兵防之,恐彼有暗中劫吾之算,臨難禦敵。
”猗曰:“公言是也。
”于是二人各去打點,未知事竟如何。
後人有詩一首歎孫會曰: 倚父奸谀獲顯榮,無謀自傲妄矜功。
黃橋不聽良言勸,桑勒兵臨立受兇。
當下士猗聽伏胤所言,深服其高,即與相議曰:“今主帥忽敵,我等宜自嚴備,免誤國事,奈日已晚,且命本部休要解甲伺候,明日與許、張同會,共戒軍兵,自然無妨。
”二人議至更深而散,分付部屬巡警,方去就寝。
将至二更後,忽聽有人馬行動之聲,士猗急起看時,成兵至近,炮铳連天,石超、和演、石勒、汲桑分四路一齊殺入,惟有伏胤、士猗各五千人在本寨守戰,其馀兵将人不及甲,馬不及鞍,撞遇猗、胤之兵,即便自相混殺,成兵喊殺連天,趙卒哭聲動地。
郭黑略、支屈六、劉徵、趙鹿四将将火四處放起,煙焰沖天,光照數十裡。
王彥、牽秀等看見,分二路如風殺至。
許超正與和演在火光中厮戰,見牽秀大刀砍入,即撇和演,以槍抵住,二人耀武揚威大戰,狠鬥上三十馀合,未分勝敗。
忽見一員猛将踏步湧至,一斧砍斷馬足,許超落地,被王彥、董洪雙至,生擒而去。
士猗見超落馬,拍馬逃去,被趙讓、郭勱、公師藩三将阻住去路。
士猗聊鬥數合,料敵不過,帶轉馬頭,望側手而走,欲往中軍去合伏胤。
行不二十步,擘然轉出一員小将,手持大刀,揚聲高叫曰:“附逆賊奴,還不下馬,尚欲走也?”士猗欺其年幼,挺槍刺去,石勒喝聲看着,奮起神威,大刀砍進,猶如天上華光,風輪赫運,士猗眼花,手慌槍亂,被石勒一刀砍于馬下。
張曀仆跳下,找了首級,翻身上馬,一同石勒殺入中軍,去捉會報仇。
後人有詩贊石勒初出,能斬上将士猗雲: 襁褓流移曆坎坷,青年率衆赴漳河。
石郎應有中原分,初戰黃橋斬士猗。
石勒與張曀仆槍挑士猗首級,徑往中軍尋捉孫會。
孫會與伏胤見之,唬得魂飛天外,魄散雲端,乃抱頭逃命,得出寨上路,正遇張衡,遂一同殺轉寨後,望小徑中逃回洛陽而去。
趙兵不知主将何往,俱各望京路奔走,石勒驅本部兵大喊,前往追趕。
成都王到,見衆奮勇,遂傳令直至洛陽,不許少住。
諸将得令,從後疾進。
趙兵至溴水,渡之不疊,石勒兵奄至,逼入水中者無算,溴水為之不流。
成都王遂連夜直扣洛陽,将四門把住,遣人往伊阙報與齊王知道。
齊王見書大喜,即與諸王拔寨俱起,亦望洛陽進發。
未知司馬倫僭居大位,怎生退敵?有分教:血漬京畿,孫秀禍國先授首;戈橫殿陛,趙王逆種歎蒙顔。
後人有詩一首,單道其庸罔取悔雲: 堪笑庸常司馬倫,妄思竊位作儲君。
一朝惹起諸王怒,兵衆臨城悔怎勝。
大王若還親臨,激勵将士,隻此一戰,可直到洛陽矣,豈不奪取齊王之頭功乎?”成都王從其議,遂令陳昭、蔡克、李毅、程牧四人盡起大兵,押運糧仗,亦望黃橋而進。
卻說孫會自勝成兵一陣,料道未敢即進,亦不患慮别路之事,隻思守得此處便為己功,乃隻将兵拒住要道,每日至下午,即與衆将飲酒,至更深而散。
軍士們心皆不悅,亦相聚嫚飲。
伏胤進言曰:“今主帥當此重任,不思整兵算敵,而乃容縱兵士,戲飲誤事。
倘成都王以奇兵出吾不意,驸馬豈不被算乎?”孫會曰:“司馬穎之兵,一戰大敗,退去三十馀裡,畏吾如虎,彼有何能?汝卻過慮之甚也。
”胤曰:“長史盧志乃洛中二十四友之英,聰敏多智,張茂先等且重其謀議,何為無能?”孫會曰:“昨者陣上,見其兩邊列許多将帥,隻将軍三四人入其陣,即便斬将摧衆,有能者豈若是乎?吾自有待彼之量。
”伏胤乃退,私謂士猗曰:“王上用會為帥,輕傲自矜,不聽良言,必被成都王所破。
某與左軍大人等,當以國事為重,須整兵防之,恐彼有暗中劫吾之算,臨難禦敵。
”猗曰:“公言是也。
”于是二人各去打點,未知事竟如何。
後人有詩一首歎孫會曰: 倚父奸谀獲顯榮,無謀自傲妄矜功。
黃橋不聽良言勸,桑勒兵臨立受兇。
當下士猗聽伏胤所言,深服其高,即與相議曰:“今主帥忽敵,我等宜自嚴備,免誤國事,奈日已晚,且命本部休要解甲伺候,明日與許、張同會,共戒軍兵,自然無妨。
”二人議至更深而散,分付部屬巡警,方去就寝。
将至二更後,忽聽有人馬行動之聲,士猗急起看時,成兵至近,炮铳連天,石超、和演、石勒、汲桑分四路一齊殺入,惟有伏胤、士猗各五千人在本寨守戰,其馀兵将人不及甲,馬不及鞍,撞遇猗、胤之兵,即便自相混殺,成兵喊殺連天,趙卒哭聲動地。
郭黑略、支屈六、劉徵、趙鹿四将将火四處放起,煙焰沖天,光照數十裡。
王彥、牽秀等看見,分二路如風殺至。
許超正與和演在火光中厮戰,見牽秀大刀砍入,即撇和演,以槍抵住,二人耀武揚威大戰,狠鬥上三十馀合,未分勝敗。
忽見一員猛将踏步湧至,一斧砍斷馬足,許超落地,被王彥、董洪雙至,生擒而去。
士猗見超落馬,拍馬逃去,被趙讓、郭勱、公師藩三将阻住去路。
士猗聊鬥數合,料敵不過,帶轉馬頭,望側手而走,欲往中軍去合伏胤。
行不二十步,擘然轉出一員小将,手持大刀,揚聲高叫曰:“附逆賊奴,還不下馬,尚欲走也?”士猗欺其年幼,挺槍刺去,石勒喝聲看着,奮起神威,大刀砍進,猶如天上華光,風輪赫運,士猗眼花,手慌槍亂,被石勒一刀砍于馬下。
張曀仆跳下,找了首級,翻身上馬,一同石勒殺入中軍,去捉會報仇。
後人有詩贊石勒初出,能斬上将士猗雲: 襁褓流移曆坎坷,青年率衆赴漳河。
石郎應有中原分,初戰黃橋斬士猗。
石勒與張曀仆槍挑士猗首級,徑往中軍尋捉孫會。
孫會與伏胤見之,唬得魂飛天外,魄散雲端,乃抱頭逃命,得出寨上路,正遇張衡,遂一同殺轉寨後,望小徑中逃回洛陽而去。
趙兵不知主将何往,俱各望京路奔走,石勒驅本部兵大喊,前往追趕。
成都王到,見衆奮勇,遂傳令直至洛陽,不許少住。
諸将得令,從後疾進。
趙兵至溴水,渡之不疊,石勒兵奄至,逼入水中者無算,溴水為之不流。
成都王遂連夜直扣洛陽,将四門把住,遣人往伊阙報與齊王知道。
齊王見書大喜,即與諸王拔寨俱起,亦望洛陽進發。
未知司馬倫僭居大位,怎生退敵?有分教:血漬京畿,孫秀禍國先授首;戈橫殿陛,趙王逆種歎蒙顔。
後人有詩一首,單道其庸罔取悔雲: 堪笑庸常司馬倫,妄思竊位作儲君。
一朝惹起諸王怒,兵衆臨城悔怎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