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四回 趙廞謀反請姜發
關燈
小
中
大
滕矣。
吾弟姜飛引兵百人佯為打獵,往來伺探,若我兵得勝,則不必出,我兵不勝,可與杜世良齊出助之,其兵士一個不容走去,願降者留之,不願降者殺之,隻做強人模樣,莫說是成都兵馬。
再差伶俐人往少城察聽,若其不疑,自然無事,我卻申奏入朝,言賊寇大發,殺死耿少府,必定下诏令吾收剿,百事俱罷,豈有再征之理乎?若其知是吾等之計,發兵問罪,待山人聊施小策,連少城、汶山反掌之間盡歸于我矣。
”趙廞聽言大喜,即令姜發調撥兵将埋伏,差人往迎耿滕。
滕在少城,亦與功曹陳恂談議曰:“常規新任官員将到,本府官吏必須預先遠接,今成都何不見有人來?”陳恂曰:“往例多是舊官先去,新官後臨,故佐貳官遣人遠接,理之然也。
今趙公久鎮此郡,一旦改調,心所不怿,且其未離而大人先至,彼愈弗平,故不遣人來耳。
斯際朝中多事,賈後被滅,渠系姻婕,豈無睥睨之意?大人若要赴任,必得趙公去後方可,不然,反差人卑辭去請他們到此少城交代,方無訛也。
”正議未了,忽報趙太府差書吏迎請交代。
耿滕見報,喚入問訖,即便下令趣裝起馬。
陳恂曰:“未可即去。
吾适勸大人之言,蓋有意耳。
知大人素與趙公有失,曾劾他一本,趙王、孫秀亦揆二公不睦,故令相代,使無兩容耳。
今大人忻然信之,安知趙成都不懷舊恨而釋然乎?願且少留少城,差細作往彼打探的實,然後赴代,亦未為晚。
”耿滕曰:“此乃朝廷敕命,非吾私要奪他職任,何得生疑?且若不去,彼以為吾懼彼,反恐成隙。
自家部下有精兵五千,任他有甚異志,吾何懼哉?但略留心防他,不即入城可也。
”陳恂又曰:“今李特作亂,成都被劫,趙廞還任,特避出綿竹,廞茲豈不集衆思剿,何少五千之兵?依吾小見,稱茲各屬縣村塢皆防禦流賊之兵,行文召至此間,佯為操賞,使其護送而去,方可行事,否則竊恐趙公有變,一時備不及也。
”耿滕曰:“莫說我們自誇,量趙廞無甚謀勇,非吾對手,何須過慮?”即便收拾起行,親自當先,揚揚然望成都山大道而進。
将入隘口,滕見樹木蔭密叢茂,使細作向前探視,回報并無動靜。
滕自思曰:“有變無變,皆在此處,既然平靜,料不妨也。
”遂坦然直前。
不數裡,忽聽得山頂鑼聲敲響,兩邊四員川将引兵殺出。
耿滕見之,喝令紮定隊伍,跑馬挺槍徑取許弇。
滕不能敵,常俊又至,滕奮勇刺擊,二人皆怯,滕乃沖出,欲回少城。
姜飛躲在林中,見滕得勝,恐被走脫,乃挺槍躍馬搶出截住,大呼曰:“來者可将财物獻出,哀求吾等,放你過去,何敢拒敵,欲讨死也?”耿滕見飛威勇,思要避去,已被截住去路,後面四将又大喊趕來,隻得挺槍殺進。
姜存義初出,正欲大展雄威,乃抖擻精神,槍如雨點之急,耿滕架隔不疊,十合之中,手慌心亂,被姜飛進逼入懷,紐住狼腰,把耿滕生擒過馬,橫于鞍上,大叫曰:“衆兵無幹,可速投降,免受刀斧。
”衆皆拜倒。
許、常等四将驅令前行,一個不容走脫,收回城中。
先令人打報進府,趙廞見了大喜,親自出接,将耿滕殺之,設宴慶賀,重賞三軍。
使人往少城打探消息。
後人有詩贊姜發兄弟曰: 姜維九伐著鴻名,存義存忠繼俊英。
謀猷勇略堪繩父,初入成都即建勳。
功曹陳恂恨耿滕來在少城,谏滕不聽,知其必被所算,正欲起兵往救,忽見成都細作至少城體探,僞入報稱曰:“昨者耿太府赴任,不該帶兵護送,流寇哨聚山中者極廣,疑其多有财寶,及至隘處,被賊沖出,連官吏盡皆被害,後軍入救,賊已散去。
今兵士走至府中,趙太爺欲要起兵,無尋賊處,又恐其夥盛誤失,故命小人前來報知。
”陳恂曰:“耿爺有五千護兵,怎被山賊所殺?此是趙太守假施詭計,何來瞞我?”使者曰:“趙爺今升總制,巴不得耿爺去代,焉有暗害之理?實是賊人劫财,衆兵在彼可證。
”恂曰:“不必再辨,汝回拜上趙爺,朝廷不曾負他,何乃妄殺同僚,抗違诏命?教他洗頸俟戮,免害百姓。
”陳恂講至其間,心中越怒,即将報人割去兩耳趕出。
一面行文各府縣知會,又使人入京報與趙王、孫秀,遂親往各塢,勸說鄉兵豪傑,共同複仇問罪。
旬日之間,得兵萬人。
後賢有詩一首贊陳恂曰: 高明能識趙鹢奸,詭意陰謀陰了然。
耿滕不聽良言勸,未到成都果受愆。
吾弟姜飛引兵百人佯為打獵,往來伺探,若我兵得勝,則不必出,我兵不勝,可與杜世良齊出助之,其兵士一個不容走去,願降者留之,不願降者殺之,隻做強人模樣,莫說是成都兵馬。
再差伶俐人往少城察聽,若其不疑,自然無事,我卻申奏入朝,言賊寇大發,殺死耿少府,必定下诏令吾收剿,百事俱罷,豈有再征之理乎?若其知是吾等之計,發兵問罪,待山人聊施小策,連少城、汶山反掌之間盡歸于我矣。
”趙廞聽言大喜,即令姜發調撥兵将埋伏,差人往迎耿滕。
滕在少城,亦與功曹陳恂談議曰:“常規新任官員将到,本府官吏必須預先遠接,今成都何不見有人來?”陳恂曰:“往例多是舊官先去,新官後臨,故佐貳官遣人遠接,理之然也。
今趙公久鎮此郡,一旦改調,心所不怿,且其未離而大人先至,彼愈弗平,故不遣人來耳。
斯際朝中多事,賈後被滅,渠系姻婕,豈無睥睨之意?大人若要赴任,必得趙公去後方可,不然,反差人卑辭去請他們到此少城交代,方無訛也。
”正議未了,忽報趙太府差書吏迎請交代。
耿滕見報,喚入問訖,即便下令趣裝起馬。
陳恂曰:“未可即去。
吾适勸大人之言,蓋有意耳。
知大人素與趙公有失,曾劾他一本,趙王、孫秀亦揆二公不睦,故令相代,使無兩容耳。
今大人忻然信之,安知趙成都不懷舊恨而釋然乎?願且少留少城,差細作往彼打探的實,然後赴代,亦未為晚。
”耿滕曰:“此乃朝廷敕命,非吾私要奪他職任,何得生疑?且若不去,彼以為吾懼彼,反恐成隙。
自家部下有精兵五千,任他有甚異志,吾何懼哉?但略留心防他,不即入城可也。
”陳恂又曰:“今李特作亂,成都被劫,趙廞還任,特避出綿竹,廞茲豈不集衆思剿,何少五千之兵?依吾小見,稱茲各屬縣村塢皆防禦流賊之兵,行文召至此間,佯為操賞,使其護送而去,方可行事,否則竊恐趙公有變,一時備不及也。
”耿滕曰:“莫說我們自誇,量趙廞無甚謀勇,非吾對手,何須過慮?”即便收拾起行,親自當先,揚揚然望成都山大道而進。
将入隘口,滕見樹木蔭密叢茂,使細作向前探視,回報并無動靜。
滕自思曰:“有變無變,皆在此處,既然平靜,料不妨也。
”遂坦然直前。
不數裡,忽聽得山頂鑼聲敲響,兩邊四員川将引兵殺出。
耿滕見之,喝令紮定隊伍,跑馬挺槍徑取許弇。
滕不能敵,常俊又至,滕奮勇刺擊,二人皆怯,滕乃沖出,欲回少城。
姜飛躲在林中,見滕得勝,恐被走脫,乃挺槍躍馬搶出截住,大呼曰:“來者可将财物獻出,哀求吾等,放你過去,何敢拒敵,欲讨死也?”耿滕見飛威勇,思要避去,已被截住去路,後面四将又大喊趕來,隻得挺槍殺進。
姜存義初出,正欲大展雄威,乃抖擻精神,槍如雨點之急,耿滕架隔不疊,十合之中,手慌心亂,被姜飛進逼入懷,紐住狼腰,把耿滕生擒過馬,橫于鞍上,大叫曰:“衆兵無幹,可速投降,免受刀斧。
”衆皆拜倒。
許、常等四将驅令前行,一個不容走脫,收回城中。
先令人打報進府,趙廞見了大喜,親自出接,将耿滕殺之,設宴慶賀,重賞三軍。
使人往少城打探消息。
後人有詩贊姜發兄弟曰: 姜維九伐著鴻名,存義存忠繼俊英。
謀猷勇略堪繩父,初入成都即建勳。
功曹陳恂恨耿滕來在少城,谏滕不聽,知其必被所算,正欲起兵往救,忽見成都細作至少城體探,僞入報稱曰:“昨者耿太府赴任,不該帶兵護送,流寇哨聚山中者極廣,疑其多有财寶,及至隘處,被賊沖出,連官吏盡皆被害,後軍入救,賊已散去。
今兵士走至府中,趙太爺欲要起兵,無尋賊處,又恐其夥盛誤失,故命小人前來報知。
”陳恂曰:“耿爺有五千護兵,怎被山賊所殺?此是趙太守假施詭計,何來瞞我?”使者曰:“趙爺今升總制,巴不得耿爺去代,焉有暗害之理?實是賊人劫财,衆兵在彼可證。
”恂曰:“不必再辨,汝回拜上趙爺,朝廷不曾負他,何乃妄殺同僚,抗違诏命?教他洗頸俟戮,免害百姓。
”陳恂講至其間,心中越怒,即将報人割去兩耳趕出。
一面行文各府縣知會,又使人入京報與趙王、孫秀,遂親往各塢,勸說鄉兵豪傑,共同複仇問罪。
旬日之間,得兵萬人。
後賢有詩一首贊陳恂曰: 高明能識趙鹢奸,詭意陰謀陰了然。
耿滕不聽良言勸,未到成都果受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