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回 梁王遣傅仁和漢

關燈
彩緞,冊封劉淵為左賢公,差官同傅仁赍至泾陽大寨。

    梁王接诏開讀,次早即命行人送諸執事并節钺半副,徑進城中。

    張賓等接訖,以寶物贈送使命,謝曰:“必得行人大人先往左國城,分劃疆界方可,吾等往柳林川裝載家眷就到矣。

    ”傅仁曰:“彼處吾已奏請行文去矣,不須過慮。

    但朝廷曾言,兩國既通誓盟,乞一位親人入洛為質,使入太學講禮,方見兩家和氣。

    ”張賓曰:“我主有子劉聰,因後主鐘愛,一同安樂公在于朝中,吾當請主修啟,煩公入朝訪之,帶入太學便是,此間實未有也。

    待吾到左國城安頓,然後遣人上京,奉貢謝恩,望勿負約。

    ”傅仁立誓而别。

    梁王一面行牌州郡,不得阻當,驿遞支左賢公十人領給。

    于是劉淵等收拾庫藏糧料,俱望左國城而去,另差廖全、楊龍二人到柳林川,合劉伯根等收拾錢糧家眷,同上左國城。

    留喬昕與馬蕙、盧冰共守故地,付與晉帝所給文券。

     劉淵等在路無辭可紀。

    二旬日中,已到左國城界上。

    時左國無主,蜀陽泉侯劉豹因姜維差往募兵,知蜀亡不歸,遂居右國城。

    胡主右王乃匈奴别部,自稱漢氏之甥,乃假劉姓,是為劉宣。

    宣見豹是漢侯,因結為兄弟,分令鎮守左國城。

    及是見晉行文,道封蜀漢劉淵到彼鎮守,心中大喜,令人出界迎接,入城相見。

    禮罷,淵乃拜叔豹為仲父,自稱世子。

    豹以旁族,推不敢當,推淵居位,告老歸第。

    次日,差人請劉宣至左國陪伴,宣一見劉淵,即謂豹曰:“吾觀此子必能昌吾五部之業,振大劉氏之宗,不然,天必不肯虛生此人,而數千裡至此,得授左賢公之職也。

    ”心中有立為君之意矣,遂傾心附焉。

    梁王司馬肜打發劉淵等起馬,乃入泾陽安撫百姓,赈恤流移,蠲免秦、泾二州被兵人戶差役二年,撥官将鎮守,班師回朝未題。

    其時關防與王彌等七人在孔苌家中,每日托以射獵為由,察探劉璩、張、趙等人消息。

    及聞齊萬年舉事,兵在泾陽,乃邀孔苌、桃豹兄弟五人,一同投奔。

    及至泾陽界外,路上之人盡皆歡喜,紛紛都是講論晉梁王與漢兵相和,途中客旅今日始得開懷行走,甯靜無阻。

    李珪向前問其備細曰:“漢兵既和,今在何地居止?”其人曰:“今皆到山西界外左國城去了。

    馬邑、定襄以西,氐羌北部諸處,皆屬他管。

    ”于是一行人複轉馬邑,望西直至左國城尋覓。

    其日天晚,投宿旅店,并無一人肯容,防等直至公治前差不多,有一窮店納之。

    孔苌曰:“店中有酒否?”其人曰:“因窮缺本,做一甕賣兩日,盡了再造,酒便有,隻是少些兒,客官要多少?”苌曰:“我共十二個人,每人将就打一鬥兒罷了,肉面兒每人五斤,胡亂過此一夜。

    ”店家曰:“我店中隻有鬥把,不勾一位,怎麼是好?”苌曰:“隔壁有否?”答曰:“間壁是大本錢的,酒肉俱有,為見客官等人才雄狠,不敢留你,隻有貧老知是好人,故此延納,隻是無得供給客官,等我去當些來此支應。

    ”苌曰:“不要去當,我有銀子在此,隻去替我買來就是。

    ”即取一包銀子,約有五六兩,遞與店家,随他使用。

    其人乃措置與衆飲而食之。

    次早,店家複還其銀叁兩,孔苌曰:“你且送我到左賢王那裡去,我還要擡舉你一個小小富貴。

    ”店家暗喜,随便收拾鎖上店門,送衆人直至軍前。

    進内通報,劉淵大喜,乃命劉伯根、劉和等接入相見,皆不勝歡忭。

    關防将從頭至尾逃走事情細說一遍,乃指孔苌言曰:“此人乃孔北海之孫,勇冠千軍,志氣高尚,世之豪傑。

    此桃兄乃彼生死弟兄。

    ”劉淵聽說,即以孔苌、桃豹為冠軍将軍。

    于是分遣使命,往各處迎請陳元達、徐光、王伏都、支雄、夔安、曹嶷、刁膺、靳準等人。

    又差人訪探汲桑、趙勒消息,并取關河、關山、關心、王通及諸家眷。

    不數月,俱到左國城相會,惟陳元達、徐光不至。

    自是五部之内,兵威大振,皆遵劉淵。

    甫一載,左賢王劉豹病笃,右部長劉宣乃推劉淵為大單于左賢王,因勸淵稱尊号,乃曰:“後主既已失蜀,漢緒無繼,安樂公于泰始七年就薨于洛陽了。

    子承父業,理之當然。

    ”淵曰:“叔之美意,故為漢計,但陽泉新殂,未暇及此,姑俟大平西北,又作區處。

    ”劉宣善之,辭歸右部。

    自此匈奴胡族無不推戴,左國城英雄大集,錢糧廣盛,漢兆成矣。

    後人看到此處,見劉淵折了齊萬年,銳氣将挫,又得梁王議和,封以左國城,使得養威蓄力聚糧,有詩一首道其際遇之有幸雲: 劉淵創漢起胡中,際會遭逢屢建功。

    誤失萬年新挫銳,又得雄城晉講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