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回 王濟薦周處行兵
關燈
小
中
大
陣上,隻手刺殺董綦,生擒王情。
吾欲明早再出,攻他營寨,取回王情,諸君有何奇策教我?”張賓曰:“将軍不須性急,我以打聽得王情被擒,梁王不足,已與周處言不相合,今後志異心離,各不救助矣。
兵法雲:兵無後繼者敗。
且再守數日,我和你相度地理端正,方可出兵與彼相戰。
”次日,令兵士照前緊守,與衆将等悄悄出寨,往看地勢。
行至長平,見一坂寬而四曲,左邊一澤,原是泾湖,今成淤窩,泥淖極深。
宣于二人大喜曰:“要擒周處,隻在此處。
”遂指教衆将各埋伏之所而歸。
越日,集衆定計曰:“周處前日一戰,即擒王情,心氣已驕。
今又見我連日不出,必以為怯,可以引兵出戰行計矣。
”分遣呼延攸、馬甯領兵五千,伏于長平左側,張實、楊興寶領兵五千,伏長平右側緊要路口;黃臣、張敬領五千,伏于泾湖東頭出澤路口;劉靈、趙概領兵五千,伏于西頭進澤路口;黃命、郝欽領兵五千,伏于長平中間近湖之側;趙染、呼延颢兵五千,伏于東路之外,取木石疊斷隘處;呼延晏引兵三千往來救應,“我與馬蕙領兵五百,于泾陽山上指點衆将,炮響則起,旗動則行,指東則圍東,指西則圍西。
齊永齡帶兵五千,前去引戰,先鬥以強,後示以弱,誘而賺之。
若得入此範圍,我兵輪流挑戰,引至泾湖澤中,其地馬難馳驟,泥陷洿深,可困彼矣。
又有一節,周處彪勇,非可力制,隻可智取,各宜自謹,倘或将被沖出之時,急命以亂箭射住其馬,決不可使之脫去。
”衆人領計,各自準備而去。
再提晉将周處,被梁王司馬肜于使者面前責以折兵之失,深自懊惱,與副将等議曰:“昨者因是出兵忒早,至午後軍馬饑倦,誤敗與賊。
今當辰時結束,巳時出寨,則衆不緻于饑乏,可勝賊矣。
”以是分付慢慢造飯。
忽值梁王遣使持節催處出兵,處曰:“我們籌畫已定,大王不必挂意。
”言未畢,梁王帶伏胤親至,周處接入,問曰:“大王今日何故親降?”司馬肜曰:“孤見将軍微失一陣,即便畏懼不敢出戰,但恐賊人欺汝,使兵扣城,則我晉之威名盡喪矣。
如将軍果實畏彼,當請别大将來此,如非畏懼,宜即出兵。
”處曰:“小将已曾分付造飯,食完即出矣。
”梁王曰:“為将之道,夜不解甲,豈有日中而未食乎?此實愚惰之語,豈是忠君為國之道乎?”周處被責,無心吃飯,又被梁王坐在帳中,隻得命兵士先吃,以備出戰。
處欲先送梁王歸城,梁王曰:“将軍且去吃飯,孤與汝一并起馬。
”周處見其言,焉有一人自食之理,乃僞言曰:“小将已曾背過,但大王駕至缺款耳!”梁王曰:“行陣之際,何暇雲此?但得速起破賊,與國幹功,不負朝廷之重托可也。
”周處并未得食,被其所催,隻得披挂綽刀上馬,梁王亦回城去。
周處耽饑而出,軍士心皆不忍,或勸之轉馬,處曰:“出兵之際,何得回頭?吾知梁王怪吾,若又拂之,他日覺知,即成仇怨矣。
生死亦必向前,但願天助晉室,使吾早得成功,幸也。
”于是催兵疾進。
行不十裡,隻見漢兵已到,兩下排開陣勢。
齊萬年全裝披挂,身騎月氏高馬,手持雪刃大刀,揚聲高叫曰:“晉陣中有本事的速出打話,好好送還王情,免吾動手!”周處勒馬出曰:“輕狂匹夫,你可認得周大夫否?”萬年曰:“素未見聞。
”處曰:“你不聞名,因何懼怕,連日不敢出戰?”萬年曰:“所以不戰者,将以汝為知機之士,昨者小戰即見手段,意謂不肯複蹈前轍,自能諒度退去,各保疆土。
豈知汝亦有勇無智之輩,不谙時勢,強來對敵。
獨不見秦州諸将與二許、張士等人乎?傷的傷,死的死,曾無撄刃。
汝若執迷,必以為例。
”周處聽言大怒,曰:“羌狗無知,敢于我跟前誇口,是欲速死耶?”即便揮刀躍馬殺過漢陣,齊萬年亦揮大刀還砍。
二人敵住,往來鏖戰,并無高下,卻便是天上火羅逢計孛,人間惡煞遇兇神。
一陣對上了四十馀合,萬年故意詐慌,把刀脫空一架,回馬望東南長平坂而走。
周處不知是計,放馬随後趕去。
将十馀裡,已入長平地界。
萬年恐周處轉去,回馬大叫曰:“周處匹夫,你必欲苦苦來追,我和你決個高低而去。
若還不能,快快回馬,明日再戰。
”周處見無樹木,不肯少住。
萬年又戰,連路且退。
周處乘追再又數裡,兩軍俱入伏所。
萬年揚鞭而走,周處曰:“賊子還不下馬,走那裡去?”萬年笑曰:“你已入吾網中,尚不思量脫身,而敢妄言誇口也?”周處聽言猛省,急欲回時,隻見泾陽山上信炮連天,漢兵八面殺出,把周處圍于澤中。
處見中計,覓路沖走,誰知要處皆是劉靈、張敬、張實、齊萬年、黃臣、呼延諸猛将把住,又有張賓在高山上摩旗指點,心
吾欲明早再出,攻他營寨,取回王情,諸君有何奇策教我?”張賓曰:“将軍不須性急,我以打聽得王情被擒,梁王不足,已與周處言不相合,今後志異心離,各不救助矣。
兵法雲:兵無後繼者敗。
且再守數日,我和你相度地理端正,方可出兵與彼相戰。
”次日,令兵士照前緊守,與衆将等悄悄出寨,往看地勢。
行至長平,見一坂寬而四曲,左邊一澤,原是泾湖,今成淤窩,泥淖極深。
宣于二人大喜曰:“要擒周處,隻在此處。
”遂指教衆将各埋伏之所而歸。
越日,集衆定計曰:“周處前日一戰,即擒王情,心氣已驕。
今又見我連日不出,必以為怯,可以引兵出戰行計矣。
”分遣呼延攸、馬甯領兵五千,伏于長平左側,張實、楊興寶領兵五千,伏長平右側緊要路口;黃臣、張敬領五千,伏于泾湖東頭出澤路口;劉靈、趙概領兵五千,伏于西頭進澤路口;黃命、郝欽領兵五千,伏于長平中間近湖之側;趙染、呼延颢兵五千,伏于東路之外,取木石疊斷隘處;呼延晏引兵三千往來救應,“我與馬蕙領兵五百,于泾陽山上指點衆将,炮響則起,旗動則行,指東則圍東,指西則圍西。
齊永齡帶兵五千,前去引戰,先鬥以強,後示以弱,誘而賺之。
若得入此範圍,我兵輪流挑戰,引至泾湖澤中,其地馬難馳驟,泥陷洿深,可困彼矣。
又有一節,周處彪勇,非可力制,隻可智取,各宜自謹,倘或将被沖出之時,急命以亂箭射住其馬,決不可使之脫去。
”衆人領計,各自準備而去。
再提晉将周處,被梁王司馬肜于使者面前責以折兵之失,深自懊惱,與副将等議曰:“昨者因是出兵忒早,至午後軍馬饑倦,誤敗與賊。
今當辰時結束,巳時出寨,則衆不緻于饑乏,可勝賊矣。
”以是分付慢慢造飯。
忽值梁王遣使持節催處出兵,處曰:“我們籌畫已定,大王不必挂意。
”言未畢,梁王帶伏胤親至,周處接入,問曰:“大王今日何故親降?”司馬肜曰:“孤見将軍微失一陣,即便畏懼不敢出戰,但恐賊人欺汝,使兵扣城,則我晉之威名盡喪矣。
如将軍果實畏彼,當請别大将來此,如非畏懼,宜即出兵。
”處曰:“小将已曾分付造飯,食完即出矣。
”梁王曰:“為将之道,夜不解甲,豈有日中而未食乎?此實愚惰之語,豈是忠君為國之道乎?”周處被責,無心吃飯,又被梁王坐在帳中,隻得命兵士先吃,以備出戰。
處欲先送梁王歸城,梁王曰:“将軍且去吃飯,孤與汝一并起馬。
”周處見其言,焉有一人自食之理,乃僞言曰:“小将已曾背過,但大王駕至缺款耳!”梁王曰:“行陣之際,何暇雲此?但得速起破賊,與國幹功,不負朝廷之重托可也。
”周處并未得食,被其所催,隻得披挂綽刀上馬,梁王亦回城去。
周處耽饑而出,軍士心皆不忍,或勸之轉馬,處曰:“出兵之際,何得回頭?吾知梁王怪吾,若又拂之,他日覺知,即成仇怨矣。
生死亦必向前,但願天助晉室,使吾早得成功,幸也。
”于是催兵疾進。
行不十裡,隻見漢兵已到,兩下排開陣勢。
齊萬年全裝披挂,身騎月氏高馬,手持雪刃大刀,揚聲高叫曰:“晉陣中有本事的速出打話,好好送還王情,免吾動手!”周處勒馬出曰:“輕狂匹夫,你可認得周大夫否?”萬年曰:“素未見聞。
”處曰:“你不聞名,因何懼怕,連日不敢出戰?”萬年曰:“所以不戰者,将以汝為知機之士,昨者小戰即見手段,意謂不肯複蹈前轍,自能諒度退去,各保疆土。
豈知汝亦有勇無智之輩,不谙時勢,強來對敵。
獨不見秦州諸将與二許、張士等人乎?傷的傷,死的死,曾無撄刃。
汝若執迷,必以為例。
”周處聽言大怒,曰:“羌狗無知,敢于我跟前誇口,是欲速死耶?”即便揮刀躍馬殺過漢陣,齊萬年亦揮大刀還砍。
二人敵住,往來鏖戰,并無高下,卻便是天上火羅逢計孛,人間惡煞遇兇神。
一陣對上了四十馀合,萬年故意詐慌,把刀脫空一架,回馬望東南長平坂而走。
周處不知是計,放馬随後趕去。
将十馀裡,已入長平地界。
萬年恐周處轉去,回馬大叫曰:“周處匹夫,你必欲苦苦來追,我和你決個高低而去。
若還不能,快快回馬,明日再戰。
”周處見無樹木,不肯少住。
萬年又戰,連路且退。
周處乘追再又數裡,兩軍俱入伏所。
萬年揚鞭而走,周處曰:“賊子還不下馬,走那裡去?”萬年笑曰:“你已入吾網中,尚不思量脫身,而敢妄言誇口也?”周處聽言猛省,急欲回時,隻見泾陽山上信炮連天,漢兵八面殺出,把周處圍于澤中。
處見中計,覓路沖走,誰知要處皆是劉靈、張敬、張實、齊萬年、黃臣、呼延諸猛将把住,又有張賓在高山上摩旗指點,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