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回 齊萬年泾陽大戰
關燈
小
中
大
。
萬年看見,加鞭趕去,卻被晉兵預備,立定陣腳,萬弩齊發,萬年馬不能進,夏侯駿得衆救住,急上征鞍,因馬患眼,天色又黑,不敢複戰,遂望泾陽而走。
齊萬年意在得城,趁夏侯駿心亂,揮令三軍大喊趕去,随後大叫曰:“夏侯駿今已中箭,馬又帶傷,一直趕到泾陽城裡,定要捉住方休!”廖全見兵士發憤,遂策馬當先驟進,高聲呼曰:“今日有不用命向前,容夏侯駿走脫者,定按軍法!”晉兵聽得,各皆心膽不固,望風而逃。
漢兵在後喊聲動地。
夏侯駿見勢敗不振,恐被所困,不敢到泾陽城去,轉馬望扶風郡而去。
齊萬年與廖全乃率衆直取泾陽。
時将半夜,守城副将姚會隻道是夏侯駿回軍,開城出迎,卻是廖全。
廖全即叫曰:“晉将聽言!我乃漢先鋒齊萬年之兵,汝主夏侯駿已被所殺,何不早降,免緻害民!”姚會見說,急欲回城,全馬已近,隻得挺槍敵住,未十合,齊萬年自到,姚會心慌,被廖全一刀砍于馬下。
晉馀兵奔回城中,漢兵随後湧去,閉之不及。
百姓各皆燈香跪街迎接。
萬年大喜,遂即傳令,不許侵犯分毫财物,違者枭首。
次日天早,即便出榜谕誡軍士,安撫黎庶。
城中兵不血刃,雞犬無驚,百姓大悅。
後人有詩贊萬年曰: 天産英豪助漢興,泾秦兩戰破重城。
千年勇氣稱西地,萬古雄名播北庭。
齊萬年安民已訖,乃命廖全親送文冊往柳林川報捷,不在話下。
且說劉淵與張賓、宣于等每日在老營中操演軍馬,衆将等習練弓馬槍棒,午後則置酒會論複國之事。
席間,劉淵對衆曰:“列兄皆是舊時勳舊,有名位者。
惟齊萬年乃無職之人,是吾兄劉立本家中門士,昨吾劉子通報到,言他在秦州獨戰,力斬三将,遂得大郡,可以言功言能矣。
今共衆兄定議,加他名号,列于吾等之次,以表其才,得謂可乎?”宣于曰:“論功升職,皇王通典,理之當然。
昔者趙質拔韓厥于部屬,卒興趙業,主公言之當也。
但不知此回攻奪泾陽事體何如,待有報到,即當代回加賞矣。
”張敬曰:“先點人馬一千,待吾前去幫他協取,必定成功。
”賓曰:“三弟未可造次,待有消息至此,然後我等同去。
今且隻把他一個為名,使晉朝中不以為意,我得養兵積糧也。
”正說間,隻見廖全自外揚揚而入。
劉伯根在前帳,慌忙問曰:“汝與齊永齡攻打泾陽,今何來此之促,勝負如何?”全曰:“吾與齊先鋒紮營中路,晉将夏侯駿領兵來取秦州,兩家戰于中途。
那人甚有智勇,惡鬥數百合不退,被吾斬了馮貞,方始罷兵。
次日又出,刀中永齡左腿,乘機詐敗,以箭射彼,皆被接住回射。
永齡忿怒,射其馬中眼,晉将墜馬,遂敗而走,吾等随後蹑之,彼則望扶風而去。
吾兵先至泾陽,又斬姚會,先鋒繼至,百姓遂皆香花迎接入城,以此特來報捷。
”伯根曰:“完卿初出,即斬二将,威過乃尊矣,是我漢之福也。
”即同至席間,叙說前功一遍,衆皆大喜,各舉巨觞勸全,盡醉而散。
次日,劉淵升帳,分命劉和、楊龍、喬晞督兵五千守營,招納羌衆,又遣劉伯根與趙藩、胡文盛前往秦州鎮守,收集晉之散亡,代劉靈往泾陽議進。
于是自同諸故舊一班共十四人,喬昕為鄉導,俱望泾陽起發,留廖全在營為通問使,早晚遞報。
衆人在路無辭,不數日早到泾陽。
哨子報知萬年,萬年整兵出郭迎接,共入城中。
萬年卸甲參拜,衆皆慰賀。
劉淵命出犒功禮物,萬年辭曰:“我愧無能,不曾斬将,徒得空城,何敢言功,以叨賞赉?”劉淵曰:“凡幹事業者,惟以得地為上,豈在斬将為功乎?”萬年曰:“見一個殺一個,方使晉人懼怕我漢之威。
”張賓曰:“将軍出戰,陣陣皆勝,威莫大矣,不怕敵人不懼,何又雲雲?此乃天遣将軍來助漢家天下重立大業,為我輩之先也。
但聞過于忒勇,還當以柔參之。
”宣于曰:“孟孫金玉之言,将軍宜聽。
今後但宜密加謹慎,以智濟勇,毋恃剛傲,即古之頗、牧,亦不過矣。
”萬年曰:“謹當領教,奈素性孤鲠,不肯偷惰,務要向前耳。
”張賓又曰:“今後吾等相助,商議而行,料無妨事。
須要提防晉兵不日就到,急
萬年看見,加鞭趕去,卻被晉兵預備,立定陣腳,萬弩齊發,萬年馬不能進,夏侯駿得衆救住,急上征鞍,因馬患眼,天色又黑,不敢複戰,遂望泾陽而走。
齊萬年意在得城,趁夏侯駿心亂,揮令三軍大喊趕去,随後大叫曰:“夏侯駿今已中箭,馬又帶傷,一直趕到泾陽城裡,定要捉住方休!”廖全見兵士發憤,遂策馬當先驟進,高聲呼曰:“今日有不用命向前,容夏侯駿走脫者,定按軍法!”晉兵聽得,各皆心膽不固,望風而逃。
漢兵在後喊聲動地。
夏侯駿見勢敗不振,恐被所困,不敢到泾陽城去,轉馬望扶風郡而去。
齊萬年與廖全乃率衆直取泾陽。
時将半夜,守城副将姚會隻道是夏侯駿回軍,開城出迎,卻是廖全。
廖全即叫曰:“晉将聽言!我乃漢先鋒齊萬年之兵,汝主夏侯駿已被所殺,何不早降,免緻害民!”姚會見說,急欲回城,全馬已近,隻得挺槍敵住,未十合,齊萬年自到,姚會心慌,被廖全一刀砍于馬下。
晉馀兵奔回城中,漢兵随後湧去,閉之不及。
百姓各皆燈香跪街迎接。
萬年大喜,遂即傳令,不許侵犯分毫财物,違者枭首。
次日天早,即便出榜谕誡軍士,安撫黎庶。
城中兵不血刃,雞犬無驚,百姓大悅。
後人有詩贊萬年曰: 天産英豪助漢興,泾秦兩戰破重城。
千年勇氣稱西地,萬古雄名播北庭。
齊萬年安民已訖,乃命廖全親送文冊往柳林川報捷,不在話下。
且說劉淵與張賓、宣于等每日在老營中操演軍馬,衆将等習練弓馬槍棒,午後則置酒會論複國之事。
席間,劉淵對衆曰:“列兄皆是舊時勳舊,有名位者。
惟齊萬年乃無職之人,是吾兄劉立本家中門士,昨吾劉子通報到,言他在秦州獨戰,力斬三将,遂得大郡,可以言功言能矣。
今共衆兄定議,加他名号,列于吾等之次,以表其才,得謂可乎?”宣于曰:“論功升職,皇王通典,理之當然。
昔者趙質拔韓厥于部屬,卒興趙業,主公言之當也。
但不知此回攻奪泾陽事體何如,待有報到,即當代回加賞矣。
”張敬曰:“先點人馬一千,待吾前去幫他協取,必定成功。
”賓曰:“三弟未可造次,待有消息至此,然後我等同去。
今且隻把他一個為名,使晉朝中不以為意,我得養兵積糧也。
”正說間,隻見廖全自外揚揚而入。
劉伯根在前帳,慌忙問曰:“汝與齊永齡攻打泾陽,今何來此之促,勝負如何?”全曰:“吾與齊先鋒紮營中路,晉将夏侯駿領兵來取秦州,兩家戰于中途。
那人甚有智勇,惡鬥數百合不退,被吾斬了馮貞,方始罷兵。
次日又出,刀中永齡左腿,乘機詐敗,以箭射彼,皆被接住回射。
永齡忿怒,射其馬中眼,晉将墜馬,遂敗而走,吾等随後蹑之,彼則望扶風而去。
吾兵先至泾陽,又斬姚會,先鋒繼至,百姓遂皆香花迎接入城,以此特來報捷。
”伯根曰:“完卿初出,即斬二将,威過乃尊矣,是我漢之福也。
”即同至席間,叙說前功一遍,衆皆大喜,各舉巨觞勸全,盡醉而散。
次日,劉淵升帳,分命劉和、楊龍、喬晞督兵五千守營,招納羌衆,又遣劉伯根與趙藩、胡文盛前往秦州鎮守,收集晉之散亡,代劉靈往泾陽議進。
于是自同諸故舊一班共十四人,喬昕為鄉導,俱望泾陽起發,留廖全在營為通問使,早晚遞報。
衆人在路無辭,不數日早到泾陽。
哨子報知萬年,萬年整兵出郭迎接,共入城中。
萬年卸甲參拜,衆皆慰賀。
劉淵命出犒功禮物,萬年辭曰:“我愧無能,不曾斬将,徒得空城,何敢言功,以叨賞赉?”劉淵曰:“凡幹事業者,惟以得地為上,豈在斬将為功乎?”萬年曰:“見一個殺一個,方使晉人懼怕我漢之威。
”張賓曰:“将軍出戰,陣陣皆勝,威莫大矣,不怕敵人不懼,何又雲雲?此乃天遣将軍來助漢家天下重立大業,為我輩之先也。
但聞過于忒勇,還當以柔參之。
”宣于曰:“孟孫金玉之言,将軍宜聽。
今後但宜密加謹慎,以智濟勇,毋恃剛傲,即古之頗、牧,亦不過矣。
”萬年曰:“謹當領教,奈素性孤鲠,不肯偷惰,務要向前耳。
”張賓又曰:“今後吾等相助,商議而行,料無妨事。
須要提防晉兵不日就到,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