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回 趙石勒上黨聚義
關燈
小
中
大
常于野外看管圉牧等人,即便操演槍棒。
有地鄰劉徵、劉寶、張曀仆、郭黑略、張越、孔豚、王揚、冀保、胡莫、趙鹿、吳豫、劉膺、支屈六等十三人,皆來相投,習學武藝。
石勒時年十二,即有勇力,每與人相撲賭力,冠者不能勝。
汲桑常戒抑之。
及見衆等從集槍棒,亦欲學之,桑不許。
石苋乃另請一師,名呼延莫教之。
不一月,即能與劉徵等比試,遂與之結拜為友。
鄉中有豪傑之人,即便與之抗持,務要勝而方休。
時之人号之為十四悍。
惟有麻池莊李家,其池中極有好魚,石勒等要往強捉,其家有無賴子名李旸,亦多勇力,見之必争,衆皆不敢侵擾。
惟石勒不服,每每與之争捉麻池之魚。
二人動辄鬥打,殊無差勝。
後人有詩歎石勒曰: 自古英雄未擅名,或居樵牧或漁濱。
一朝際會風雲起,多效高光立異勳。
且不說石勒之事。
再提西羌蜀将齊萬年,得了秦州,要劉靈兵一萬鎮守其城,與廖全将兵先打泾陽,以遏夏侯駿報仇之兵。
屯營界上,未及進發,秦州敗卒已皆逃至泾陽,報知夏侯駿,言夏侯騄将軍與狄猛、邊雄三人,隻一陣俱被齊萬年所斬,秦州已失。
今屯兵界上,将要來攻泾陽矣。
夏侯駿聽說兄弟被殺,放聲恸哭,指西大罵曰:“吾不活捉此賊碎屍萬段,以報弟仇,非丈夫也!”遂傳令各軍裝束,教場聽點。
原來這夏侯駿乃夏侯騄同胞之兄,自幼骁勇絕倫,善于騎射,羌人畏威,聞風遠遁,晉朝倚之為關西屏障。
當日見報,恨不飛至秦州複仇退賊,以取其地。
即點精兵一萬,望秦州而進。
于路悻悻然大張武威,勢如熊虎,思欲必破萬年。
剛及至界,哨馬回報,羌将齊萬年兵已入界,紮營當道,離此止四十馀裡,将軍須要準備而進。
夏侯駿聽言,銳氣頓阻,心中大怒,曰:“此賊恁般無狀,不立斬之,怎雪吾忿!”乃即催兵疾進。
齊萬年亦探得泾陽兵出,傳令不使逼寨,也留廖全守定糧草,将兵二萬前往近戰。
行不十裡,兩軍相遇,即于平地排開陣勢。
三通鼓罷,晉朝大将夏侯駿立馬陣前,高叫曰:“羌奴反賊齊萬年,可速出來納命,免動幹戈,殘害生靈。
可曾知吾名否?”衆兵士羌将見其誇口,盡擡頭看,看那官将甚麼威風,怎生打扮,但見他:頭上朱纓似火蒸,大紅袍帶染猩猩。
身騎赤色胭脂馬,手執剛刀賽殺神。
夏侯駿道聲未畢,漢兵陣上炮铳齊鳴,門旗大開,萬年跑馬而出,亦揚聲大呼曰:“來将何人?可曾聞得無敵将軍之名乎?”晉陣上兵将軍齊齊睜看,看那羌帥全裝披挂,雄威糾糾,炫目驚心,有詩為證:頭上金盔煥紫纓,身披重铠燦魚鱗。
番袍絢彩昏紅馬,雪天刀橫耀日明。
夏侯駿見羌将出馬,複以鞭指而言曰:“大朝恩養汝等羌胡不薄,何敢造反,侵犯官城,害吾兄弟?好好下馬受縛,猶免殄汝種類,否則将胡地踹為曠野,寸草不留!”齊萬年曰:“秦州三将比你手段何如?不曾勾我半刻工夫,盡作刀頭之鬼。
宜早獻上泾陽,苟全草命,尚欲來湊數也?”夏侯駿喝曰:“羌狗賊奴,何得無禮!吾乃四世将家,剿戮遼羌,收伏匈奴,并蜀滅吳,東蕩西除,橫行天下三十馀年,今日豈容汝一介反賊假威猖獗乎?”言訖,橫刀直取萬年,萬年亦拍馬向前迎敵。
二人接住,約退三軍,交鋒惡戰。
但隻見飛塵滾滾,殺氣騰騰,刀光爍目,渾如那風摧電閃一般。
兩下鬥上了八十馀合,不分勝敗。
二将見是對頭,俱各忿恨,齊齊舉刀,望當頭盡力奮砍,卻好雙刀接刃,一聲響處,火光迸起,夏侯駿刀口被齊萬年砍缺。
兩馬驚走,隔開數丈。
于是俱各少歇,整辔再進,兩個抖擻精神,各揣摸手段,大展雄威,又戰上了三十馀合。
兵士看者無不喝彩。
直殺至紅日将沉,尚無罷意。
隻見泾陽城裡裨将馮貞帶兵三千來接應,未及到陣,卻好漢将廖全亦領精卒千人來至,即望馮貞陣中殺去。
以是兩軍混殺,将有半個時辰,天色漸黑。
馮貞被廖全所殺,晉兵少怯。
夏侯駿密令鳴金收軍。
齊萬年聽得金鳴聲響,黑暗難戰,乃喝退夏侯駿,各皆回寨。
駿乃紮營中路,計點人馬,折去千馀,又傷裨将馮貞,傷感不已。
齊萬年折兵五百,喜得廖全初出,已斬晉将,遂亦設宴賀喜。
後人有詩贊曰: 廖全雖匪萬夫才,漢運将信亦顯威。
泾陽兩戰誅雙将,創複功勳頗偉哉。
有地鄰劉徵、劉寶、張曀仆、郭黑略、張越、孔豚、王揚、冀保、胡莫、趙鹿、吳豫、劉膺、支屈六等十三人,皆來相投,習學武藝。
石勒時年十二,即有勇力,每與人相撲賭力,冠者不能勝。
汲桑常戒抑之。
及見衆等從集槍棒,亦欲學之,桑不許。
石苋乃另請一師,名呼延莫教之。
不一月,即能與劉徵等比試,遂與之結拜為友。
鄉中有豪傑之人,即便與之抗持,務要勝而方休。
時之人号之為十四悍。
惟有麻池莊李家,其池中極有好魚,石勒等要往強捉,其家有無賴子名李旸,亦多勇力,見之必争,衆皆不敢侵擾。
惟石勒不服,每每與之争捉麻池之魚。
二人動辄鬥打,殊無差勝。
後人有詩歎石勒曰: 自古英雄未擅名,或居樵牧或漁濱。
一朝際會風雲起,多效高光立異勳。
且不說石勒之事。
再提西羌蜀将齊萬年,得了秦州,要劉靈兵一萬鎮守其城,與廖全将兵先打泾陽,以遏夏侯駿報仇之兵。
屯營界上,未及進發,秦州敗卒已皆逃至泾陽,報知夏侯駿,言夏侯騄将軍與狄猛、邊雄三人,隻一陣俱被齊萬年所斬,秦州已失。
今屯兵界上,将要來攻泾陽矣。
夏侯駿聽說兄弟被殺,放聲恸哭,指西大罵曰:“吾不活捉此賊碎屍萬段,以報弟仇,非丈夫也!”遂傳令各軍裝束,教場聽點。
原來這夏侯駿乃夏侯騄同胞之兄,自幼骁勇絕倫,善于騎射,羌人畏威,聞風遠遁,晉朝倚之為關西屏障。
當日見報,恨不飛至秦州複仇退賊,以取其地。
即點精兵一萬,望秦州而進。
于路悻悻然大張武威,勢如熊虎,思欲必破萬年。
剛及至界,哨馬回報,羌将齊萬年兵已入界,紮營當道,離此止四十馀裡,将軍須要準備而進。
夏侯駿聽言,銳氣頓阻,心中大怒,曰:“此賊恁般無狀,不立斬之,怎雪吾忿!”乃即催兵疾進。
齊萬年亦探得泾陽兵出,傳令不使逼寨,也留廖全守定糧草,将兵二萬前往近戰。
行不十裡,兩軍相遇,即于平地排開陣勢。
三通鼓罷,晉朝大将夏侯駿立馬陣前,高叫曰:“羌奴反賊齊萬年,可速出來納命,免動幹戈,殘害生靈。
可曾知吾名否?”衆兵士羌将見其誇口,盡擡頭看,看那官将甚麼威風,怎生打扮,但見他:頭上朱纓似火蒸,大紅袍帶染猩猩。
身騎赤色胭脂馬,手執剛刀賽殺神。
夏侯駿道聲未畢,漢兵陣上炮铳齊鳴,門旗大開,萬年跑馬而出,亦揚聲大呼曰:“來将何人?可曾聞得無敵将軍之名乎?”晉陣上兵将軍齊齊睜看,看那羌帥全裝披挂,雄威糾糾,炫目驚心,有詩為證:頭上金盔煥紫纓,身披重铠燦魚鱗。
番袍絢彩昏紅馬,雪天刀橫耀日明。
夏侯駿見羌将出馬,複以鞭指而言曰:“大朝恩養汝等羌胡不薄,何敢造反,侵犯官城,害吾兄弟?好好下馬受縛,猶免殄汝種類,否則将胡地踹為曠野,寸草不留!”齊萬年曰:“秦州三将比你手段何如?不曾勾我半刻工夫,盡作刀頭之鬼。
宜早獻上泾陽,苟全草命,尚欲來湊數也?”夏侯駿喝曰:“羌狗賊奴,何得無禮!吾乃四世将家,剿戮遼羌,收伏匈奴,并蜀滅吳,東蕩西除,橫行天下三十馀年,今日豈容汝一介反賊假威猖獗乎?”言訖,橫刀直取萬年,萬年亦拍馬向前迎敵。
二人接住,約退三軍,交鋒惡戰。
但隻見飛塵滾滾,殺氣騰騰,刀光爍目,渾如那風摧電閃一般。
兩下鬥上了八十馀合,不分勝敗。
二将見是對頭,俱各忿恨,齊齊舉刀,望當頭盡力奮砍,卻好雙刀接刃,一聲響處,火光迸起,夏侯駿刀口被齊萬年砍缺。
兩馬驚走,隔開數丈。
于是俱各少歇,整辔再進,兩個抖擻精神,各揣摸手段,大展雄威,又戰上了三十馀合。
兵士看者無不喝彩。
直殺至紅日将沉,尚無罷意。
隻見泾陽城裡裨将馮貞帶兵三千來接應,未及到陣,卻好漢将廖全亦領精卒千人來至,即望馮貞陣中殺去。
以是兩軍混殺,将有半個時辰,天色漸黑。
馮貞被廖全所殺,晉兵少怯。
夏侯駿密令鳴金收軍。
齊萬年聽得金鳴聲響,黑暗難戰,乃喝退夏侯駿,各皆回寨。
駿乃紮營中路,計點人馬,折去千馀,又傷裨将馮貞,傷感不已。
齊萬年折兵五百,喜得廖全初出,已斬晉将,遂亦設宴賀喜。
後人有詩贊曰: 廖全雖匪萬夫才,漢運将信亦顯威。
泾陽兩戰誅雙将,創複功勳頗偉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