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回 趙石勒上黨聚義
關燈
小
中
大
府上相靠老管家做工為活的。
”大夫曰:“這小兒是你甚的?”桑曰:“他亦好人家之子,祖父是常山人氏,久在張掖,得生此子,彼因遇盜,是吾力伏強人,拜吾為兄,以酬救命之恩。
今他夫婦遭疫而死,無所倚靠,吾故育之。
今無奈至此,望為哀憐。
”大夫曰:“我先問他何人,并不答應,亦有名乎?”桑曰:“他父因是避禍遠逃,不言名姓,隻叫做胡中子,此子他隻叫做勒兒,乃胡人之名也,後人問我,我便說是胡勒兒。
”大夫曰:“還有緣故,我先來時,瞧見你恁般恭敬盡禮,豈有朋友之子,汝乃他之父執,何該端立而侍食乎?”桑曰:“因他這幾日有些不快,故此小心伏侍,扶持他進些飲食,以盡我之仁義耳!”石大夫曰:“這也憑在你心。
又有一說,他既不當爽快,你可同他到我中堂上來,叫夫人把些細膩果食與他吃,這樣粗幹面飯,恐他難吃。
我先回去,你可就來,别有大事托你替幹。
”汲桑應諾。
石苋回府,即與夫人商議曰:“适間出外閑行,見有一事,與夢中甚相符合。
”夫人曰:“何見相合?”苋曰:“方才到牧羊場中,見一大漢伏侍一小兒吃飯,見我走去,大漢躲開,那小厮對我們講無數奇言天話,後來那大漢如虎一般走将出來,徑到我面前跪下,豈不應乎?我想那兩人必有好處,且又小厮志氣洪大,相貌端嚴,甚是可愛。
我欲要他為兒,未曾說破,已曾分付他抱來見你,與他果物吃,想必就到。
夫人看他若還中意,便與他留在此間。
況他沒有父母,又無姓氏,日後長成,即是親生的一般。
莫非天意,見我年老無兒,賜此龍虎之子為嗣,未可定耶。
”夫人曰:“你便是這等立意,未知那人肯否何如?”兩人正在談議,隻見守門小童子引着汲桑入于中堂,進内通報。
夫人曰:“你可同他到後面茶堂裡來相見。
”汲桑得命,即攜趙勒跟随入見,望着石夫人鞠躬下拜。
夫人曰:“家僮快扶遠客起來,我這裡回禮不便。
”汲桑乃不拜,站立一旁,趙勒兒也向前唱喏。
夫人親自挽其手看之,見其面發玉瑩,唇若塗朱,豐姿俊偉,濃眉巨颡,骨骼雄奇,心中大悅,謂石苋曰:“相公,我和你這些年紀,富貴亦頗足,但天賦不全,沒有後嗣,若得這樣一個兒子在我身旁,教訓他讀書,必有出人頭地之處,何愁晚景不榮乎?”乃自攜之入内而去。
石苋賜桑同坐,問曰:“兄既汲長孺之胄,系故漢良臣舊族,中朝佳客也。
吾有一言相啟于兄。
今茲我的夫人見此小兒,心中甚是愛念他,意欲問你權把借繼與我夫人為嗣,我們代你撫養教育,終久還是你的人,佳客心下如何?”桑曰:“奚必言此?老爺若要,小人一發奉上就是,但恐此子享不得老爺之福,徒枉折耳!”石苋曰:“不必謙拒,數千裡來相會合,莫非天之緣乎?我必不忘汝,定須富貴共之。
”桑曰:“況今我們至此,亦是老爺門下之人矣,豈敢有違鈞命乎?”石苋喜悅,出坐請桑拜謝。
桑曰:“老爺即是某之主人,安敢受謝?凡事上擡舉小人,親目一二便是矣。
”石苋曰:“此子既與我為兒,合府之人,分付俱屬你們調遣,家事亦汝攝總,隻稱大爺,不許呼名。
”又命小僮請夫人領勒舍出外拜謝汲大爺。
桑見夫人至,即先言曰:“适才告過老爺了,望乞尊重,免使小人折福。
”夫人乃止常禮而已。
桑扯趙勒舍向前教曰:“今來在此,蒙老爺、夫人愛惜,可拜為父母,以報大恩。
今後隻在内堂居住,待我在外好做生理。
”勒舍依言,各皆四拜,即以老爹老娘呼之。
夫人大喜,把勒之臂謂石苋曰:“事則甚美矣,倘若朝中大老爺與侄兒石崇知道時,恐有見怒。
”苋曰:“我兄太尉爺,今與間别多久,年老昏旟,料他不管閑事了。
隻是侄兒平生急性多刻,不知他們心下如何。
”汲桑曰:“老爺差矣。
今遼洛懸隔,天各一方,彼父子在朝為官,尚不念我爺在此苦樂如何,并無申明诏回之意,今年至此,尚無酌見,老爺之事,皆由夫人二位自家張主,豈得慮他?昨我又聞老總領說他富蓋天下,又不思貪圖老爺家财,何愁怪乎?”石苋曰:“汝言是也,隻今此子不可與他更名了,就叫做石勒也罷。
”撥家僮四名,伏侍汲桑,右宅居止,服食與己同給。
石勒居内,自家教讀書史,傳命合府中,俱呼二人為公子、大爺。
自是汲桑無事,
”大夫曰:“這小兒是你甚的?”桑曰:“他亦好人家之子,祖父是常山人氏,久在張掖,得生此子,彼因遇盜,是吾力伏強人,拜吾為兄,以酬救命之恩。
今他夫婦遭疫而死,無所倚靠,吾故育之。
今無奈至此,望為哀憐。
”大夫曰:“我先問他何人,并不答應,亦有名乎?”桑曰:“他父因是避禍遠逃,不言名姓,隻叫做胡中子,此子他隻叫做勒兒,乃胡人之名也,後人問我,我便說是胡勒兒。
”大夫曰:“還有緣故,我先來時,瞧見你恁般恭敬盡禮,豈有朋友之子,汝乃他之父執,何該端立而侍食乎?”桑曰:“因他這幾日有些不快,故此小心伏侍,扶持他進些飲食,以盡我之仁義耳!”石大夫曰:“這也憑在你心。
又有一說,他既不當爽快,你可同他到我中堂上來,叫夫人把些細膩果食與他吃,這樣粗幹面飯,恐他難吃。
我先回去,你可就來,别有大事托你替幹。
”汲桑應諾。
石苋回府,即與夫人商議曰:“适間出外閑行,見有一事,與夢中甚相符合。
”夫人曰:“何見相合?”苋曰:“方才到牧羊場中,見一大漢伏侍一小兒吃飯,見我走去,大漢躲開,那小厮對我們講無數奇言天話,後來那大漢如虎一般走将出來,徑到我面前跪下,豈不應乎?我想那兩人必有好處,且又小厮志氣洪大,相貌端嚴,甚是可愛。
我欲要他為兒,未曾說破,已曾分付他抱來見你,與他果物吃,想必就到。
夫人看他若還中意,便與他留在此間。
況他沒有父母,又無姓氏,日後長成,即是親生的一般。
莫非天意,見我年老無兒,賜此龍虎之子為嗣,未可定耶。
”夫人曰:“你便是這等立意,未知那人肯否何如?”兩人正在談議,隻見守門小童子引着汲桑入于中堂,進内通報。
夫人曰:“你可同他到後面茶堂裡來相見。
”汲桑得命,即攜趙勒跟随入見,望着石夫人鞠躬下拜。
夫人曰:“家僮快扶遠客起來,我這裡回禮不便。
”汲桑乃不拜,站立一旁,趙勒兒也向前唱喏。
夫人親自挽其手看之,見其面發玉瑩,唇若塗朱,豐姿俊偉,濃眉巨颡,骨骼雄奇,心中大悅,謂石苋曰:“相公,我和你這些年紀,富貴亦頗足,但天賦不全,沒有後嗣,若得這樣一個兒子在我身旁,教訓他讀書,必有出人頭地之處,何愁晚景不榮乎?”乃自攜之入内而去。
石苋賜桑同坐,問曰:“兄既汲長孺之胄,系故漢良臣舊族,中朝佳客也。
吾有一言相啟于兄。
今茲我的夫人見此小兒,心中甚是愛念他,意欲問你權把借繼與我夫人為嗣,我們代你撫養教育,終久還是你的人,佳客心下如何?”桑曰:“奚必言此?老爺若要,小人一發奉上就是,但恐此子享不得老爺之福,徒枉折耳!”石苋曰:“不必謙拒,數千裡來相會合,莫非天之緣乎?我必不忘汝,定須富貴共之。
”桑曰:“況今我們至此,亦是老爺門下之人矣,豈敢有違鈞命乎?”石苋喜悅,出坐請桑拜謝。
桑曰:“老爺即是某之主人,安敢受謝?凡事上擡舉小人,親目一二便是矣。
”石苋曰:“此子既與我為兒,合府之人,分付俱屬你們調遣,家事亦汝攝總,隻稱大爺,不許呼名。
”又命小僮請夫人領勒舍出外拜謝汲大爺。
桑見夫人至,即先言曰:“适才告過老爺了,望乞尊重,免使小人折福。
”夫人乃止常禮而已。
桑扯趙勒舍向前教曰:“今來在此,蒙老爺、夫人愛惜,可拜為父母,以報大恩。
今後隻在内堂居住,待我在外好做生理。
”勒舍依言,各皆四拜,即以老爹老娘呼之。
夫人大喜,把勒之臂謂石苋曰:“事則甚美矣,倘若朝中大老爺與侄兒石崇知道時,恐有見怒。
”苋曰:“我兄太尉爺,今與間别多久,年老昏旟,料他不管閑事了。
隻是侄兒平生急性多刻,不知他們心下如何。
”汲桑曰:“老爺差矣。
今遼洛懸隔,天各一方,彼父子在朝為官,尚不念我爺在此苦樂如何,并無申明诏回之意,今年至此,尚無酌見,老爺之事,皆由夫人二位自家張主,豈得慮他?昨我又聞老總領說他富蓋天下,又不思貪圖老爺家财,何愁怪乎?”石苋曰:“汝言是也,隻今此子不可與他更名了,就叫做石勒也罷。
”撥家僮四名,伏侍汲桑,右宅居止,服食與己同給。
石勒居内,自家教讀書史,傳命合府中,俱呼二人為公子、大爺。
自是汲桑無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