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回 諸葛宣于别徐光
關燈
小
中
大
再分頭緒叙說。
徐光聞宣于卦蔔玄妙,請至其家,乃與談論古今興廢之事,靡不透徹。
二人又講究曆數,悉皆契合,心知非凡,乃連馬、魏等俱延到家,結納供給。
家人怪而訝之,光曰:“此非汝輩所能知者。
詳觀數子,皆有将相之材,異日必然發迹,故與相結。
吾知晉朝世事紛更,中原不久将亂,北地當有興者,吾侪佐之,斯輩其先着鞭矣。
欲昌吾門,匪由此乎?”衆鹹哂其為迂,光待之愈厚。
一日,聽得人言羌中作亂,官府行文募招英勇,乃回家密與其子言曰:“吾門客友在此許久,并不見吐露實迹,看其行藏,必是漢之亡臣,吾當試往探而問之。
”乃出語宣于等,因绐之曰:“今有氐羌前部齊萬年與北部郝元度等一同造反,文書到此,令本郡太守集兵前往秦州救應。
兄等有此文武之才,何不一出,以圖進取,不勝于老困林泉乎?”宣于笑而不答。
光亦不诘,點首而去。
宣于聽罷,遂與魏、馬等同到郊外僻靜之處,共論其事。
馬甯曰:“天下同名同姓者多,但恐不是他們,須要探訪的實,方可去投。
”宣于曰:“以吾度之,料是他也。
永齡素有膽略,故此見中州皆屬于晉,揆難報複,逃入羌中,思起事耳。
今稱前部者,羌中見他勇猛,擢為前部也。
此必萬年借兵複仇,羌中感念先帝,并吾祖丞相德澤,故相從共反。
但不曾聞得有劉、關、張之人在内,是以疑耳!”胡延晏曰:“今初起手,人必以羌寇呼之,故此隻以萬年一人出名,其他未屑言也。
”正在講辯,忽有一人頭蒙氈笠,俯首行至面前,衆急禁聲,思欲回避,其人叫曰:“魏大官與馬大郎在此所言何事?吾在背後暗處聽之久矣。
”衆人見說,吃了一驚,面皆失色,自思此等他鄉異地,有甚人知我跟由,叫出本姓來?隻得向前相見。
仔細擡頭認看,原來是廖化幼子廖全是也。
衆皆回喜,叙禮動問曰:“你今數載在于何處,怎的如此黑瘦,出起長須?若不是先叫我等,卻也認你不真矣。
”全曰:“我與劉皇子、楊大叔等一同避亂出川,至安定地方,寄下家眷,留楊元化等三人守護。
我等五人曆盡苦楚,直到羌中北部帥郝元度處相投。
一日出獵,齊永齡射落飛鴻三個,又一箭射下三隻天鵝,拳打猛虎,救了元度。
元度乃請東西二部副帥共議授任,湊遇一個馬蘭是馬孟起之枝,一個盧水亦是蜀将子孫,改姓在此,未曾言實,以是各相契合。
任劉皇子為前部總帥,永齡為慕義将軍,我等俱立名号,遷地柳林川,招軍買馬。
命吾尋覓諸公子,往彼共議。
自從出川以後,無日不在長途奔走,餐風宿水,受餓耽饑,得無黑而且瘦乎?”衆皆歎而慰之。
全曰:“昨者安定家眷已曾起身去矣,可急收拾前往。
北部既反,恐難在外容隐矣。
我們還要再去尋關、張、黃、趙衆人消息,方才歸營。
”宣于曰:“亦不須去尋他們,以勞跋涉矣。
今既萬年起兵,文書遍行,榜文遠挂,到處皆知,他也自會去了,我等亦在商議起身矣。
你們來得甚好。
”遂亦将落魄數年苦楚并改名之由講了一遍,長太息曰:“祖父位極人臣,任兼将相,豈知反為流落緻此也。
”廖全曰:“人離鄉賤,自然之理,譬如谕瓜,今乃苦盡甘來之時,宜即去會故舊,不枉避仇之心、複恥之志可也。
”宣于等收拾行囊,入内辭謝普明。
未及開言,徐光先謂衆曰:“公等喜色匆匆,将有遠行,且不必忙,容某備酌一餞,起馬未遲。
”宣于曰:“何得此言?”光曰:“公休瞞我,身雖未行,神已馳矣,吾固知之。
昨勸公等進取者,正為此也,特相試之意耳!齊萬年造反,主之者故漢蜀主之屬也。
異日立業,仆當聊佐一臂之力,共冀太平,不敢誣耶。
”宣于等驚伏,鹹曰:“公之高明,誠所謂普照萬裡者,敢少瞞乎?”光乃命出酒馔相款,盡歡而别。
光又将馬匹送與衆人,徑望泾陽路到秦州而去。
一路有廖全慣熟,不費尋覓,數日間走到泾陽界内。
百姓逃避者紛紛載道。
廖全問其故,土人答曰:“羌兵作亂,奪了秦州,殺死守将,如今又在此處攻打泾陽,前去五十馀裡,便是羌胡營寨,客官自宜謹慎,往他途以避其患,毋緻受恐,吾等皆逃避往梁州去的。
”言訖分散。
宣于曰:“既是如此,隻須徑到萬年營中,毋往金城界外去也。
”乃命廖全一人先行,馀皆在後。
不半日之間,早到大寨。
全乃下馬,直至轅門之下。
守營軍士扯住欲綁之,廖全曰:“我乃柳林川總帥差來報軍情機密的,可引我入見才是。
既到轅門,何
徐光聞宣于卦蔔玄妙,請至其家,乃與談論古今興廢之事,靡不透徹。
二人又講究曆數,悉皆契合,心知非凡,乃連馬、魏等俱延到家,結納供給。
家人怪而訝之,光曰:“此非汝輩所能知者。
詳觀數子,皆有将相之材,異日必然發迹,故與相結。
吾知晉朝世事紛更,中原不久将亂,北地當有興者,吾侪佐之,斯輩其先着鞭矣。
欲昌吾門,匪由此乎?”衆鹹哂其為迂,光待之愈厚。
一日,聽得人言羌中作亂,官府行文募招英勇,乃回家密與其子言曰:“吾門客友在此許久,并不見吐露實迹,看其行藏,必是漢之亡臣,吾當試往探而問之。
”乃出語宣于等,因绐之曰:“今有氐羌前部齊萬年與北部郝元度等一同造反,文書到此,令本郡太守集兵前往秦州救應。
兄等有此文武之才,何不一出,以圖進取,不勝于老困林泉乎?”宣于笑而不答。
光亦不诘,點首而去。
宣于聽罷,遂與魏、馬等同到郊外僻靜之處,共論其事。
馬甯曰:“天下同名同姓者多,但恐不是他們,須要探訪的實,方可去投。
”宣于曰:“以吾度之,料是他也。
永齡素有膽略,故此見中州皆屬于晉,揆難報複,逃入羌中,思起事耳。
今稱前部者,羌中見他勇猛,擢為前部也。
此必萬年借兵複仇,羌中感念先帝,并吾祖丞相德澤,故相從共反。
但不曾聞得有劉、關、張之人在内,是以疑耳!”胡延晏曰:“今初起手,人必以羌寇呼之,故此隻以萬年一人出名,其他未屑言也。
”正在講辯,忽有一人頭蒙氈笠,俯首行至面前,衆急禁聲,思欲回避,其人叫曰:“魏大官與馬大郎在此所言何事?吾在背後暗處聽之久矣。
”衆人見說,吃了一驚,面皆失色,自思此等他鄉異地,有甚人知我跟由,叫出本姓來?隻得向前相見。
仔細擡頭認看,原來是廖化幼子廖全是也。
衆皆回喜,叙禮動問曰:“你今數載在于何處,怎的如此黑瘦,出起長須?若不是先叫我等,卻也認你不真矣。
”全曰:“我與劉皇子、楊大叔等一同避亂出川,至安定地方,寄下家眷,留楊元化等三人守護。
我等五人曆盡苦楚,直到羌中北部帥郝元度處相投。
一日出獵,齊永齡射落飛鴻三個,又一箭射下三隻天鵝,拳打猛虎,救了元度。
元度乃請東西二部副帥共議授任,湊遇一個馬蘭是馬孟起之枝,一個盧水亦是蜀将子孫,改姓在此,未曾言實,以是各相契合。
任劉皇子為前部總帥,永齡為慕義将軍,我等俱立名号,遷地柳林川,招軍買馬。
命吾尋覓諸公子,往彼共議。
自從出川以後,無日不在長途奔走,餐風宿水,受餓耽饑,得無黑而且瘦乎?”衆皆歎而慰之。
全曰:“昨者安定家眷已曾起身去矣,可急收拾前往。
北部既反,恐難在外容隐矣。
我們還要再去尋關、張、黃、趙衆人消息,方才歸營。
”宣于曰:“亦不須去尋他們,以勞跋涉矣。
今既萬年起兵,文書遍行,榜文遠挂,到處皆知,他也自會去了,我等亦在商議起身矣。
你們來得甚好。
”遂亦将落魄數年苦楚并改名之由講了一遍,長太息曰:“祖父位極人臣,任兼将相,豈知反為流落緻此也。
”廖全曰:“人離鄉賤,自然之理,譬如谕瓜,今乃苦盡甘來之時,宜即去會故舊,不枉避仇之心、複恥之志可也。
”宣于等收拾行囊,入内辭謝普明。
未及開言,徐光先謂衆曰:“公等喜色匆匆,将有遠行,且不必忙,容某備酌一餞,起馬未遲。
”宣于曰:“何得此言?”光曰:“公休瞞我,身雖未行,神已馳矣,吾固知之。
昨勸公等進取者,正為此也,特相試之意耳!齊萬年造反,主之者故漢蜀主之屬也。
異日立業,仆當聊佐一臂之力,共冀太平,不敢誣耶。
”宣于等驚伏,鹹曰:“公之高明,誠所謂普照萬裡者,敢少瞞乎?”光乃命出酒馔相款,盡歡而别。
光又将馬匹送與衆人,徑望泾陽路到秦州而去。
一路有廖全慣熟,不費尋覓,數日間走到泾陽界内。
百姓逃避者紛紛載道。
廖全問其故,土人答曰:“羌兵作亂,奪了秦州,殺死守将,如今又在此處攻打泾陽,前去五十馀裡,便是羌胡營寨,客官自宜謹慎,往他途以避其患,毋緻受恐,吾等皆逃避往梁州去的。
”言訖分散。
宣于曰:“既是如此,隻須徑到萬年營中,毋往金城界外去也。
”乃命廖全一人先行,馀皆在後。
不半日之間,早到大寨。
全乃下馬,直至轅門之下。
守營軍士扯住欲綁之,廖全曰:“我乃柳林川總帥差來報軍情機密的,可引我入見才是。
既到轅門,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