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回 張賓被劫訪元達
關燈
小
中
大
話分兩頭,再叙蜀功臣子孫張賓、黃臣、趙染三家,共有十人,走出漢中,到于雍梁界上。
途中之人見汲桑、張實人材兇偉,商不像商,民不像民,每至投宿買飯之所,盡皆疑為歹人,隻得盡棄器械,空身喬裝而行,曆盡艱難,轉至河西地面。
欲覓住所,并無容留之處。
一日,時将近晡,行至地名黑莽坡,舉頭遙望,四下并無人居,但見荒煙迷目,野鳥悲聲,頹楊衰柳盈堤,枯草殘蒿滿地,投無旅店,走失道途,看看紅日平川,難辨東西去向。
正在呻吟,忽聽得一棒鑼聲響處,柳坡之中撞出一彪人來,約有百馀,皆是獰猙羌漢,犷猛夷徒。
為首二人,一個生得黃眉綠眼,巨鼻虬髯,身長八尺有馀,背豐肩聳,頭裹黃巾,身穿紫裘,束腰紮臂,跣足步行,手持一把開山闊斧,插着兩枝貫鐵标槍;背後一個,生得身長九尺,黑色短胡,方面大耳,巨颡肥軀,頭包绛帻,貂裘草履,手執大刀,腰懸弓箭,高聲大叫:“來者何人?若有财寶,快快留下,以作買路之錢,放你過去。
若是半聲不肯,必然送命,枉作他鄉之鬼!”張賓見勢不好,乃善言哀告曰:“我等乃漢中客人,買賣折本,身邊并無财物,今往秦州府主處求讨文引,主人家處借取盤纏,好還故鄉,至此日晚迷路。
伏望大王開恩活命,超放吾等。
”那寇更不答話,揮起大斧,趕進便砍。
張敬料躲不及,急扯防身祖遺寶劍抵住,二人一砍一隔,對了半晌。
張實恐弟有失,亦抽短刀去助,張賓大叫曰:“将軍可念異鄉窘客,憐而恕之,我等非敢相抗,欲保性命耳!”賊人亦叫曰:“我非枉傷性命之人,隻有金銀,即便饒你。
”隻管大斧亂砍,那肯住手?黃臣見賊不肯放松,亦抽挑擔棍杖從旁揮去相助,那賊亦不為懼,又不肯歇,三人終刀短杖輕,不能退賊。
趙染、黃命見日将暝,亦拔腰刀攻入。
副賊大怒曰:“我見你等說是異鄉人,不忍并力傷你,在旁立看,隻教你留些買路錢與我衆人買酒,你财又不肯舍割,反又與吾抗對,敢此大膽!”乃亦揮刀趕進。
趙概、汲桑放下行囊、趙勒,俱各去敵賊黨,數十人攪做一團,各不肯退。
賊部喽啰看見張賓一人在擔邊,乃大喊一聲,将衣裳盡行搶去,飛跑而走。
張敬等意欲去奪,又被戰住,眼睜睜被他拿去。
賊首二人乃叫喝賊夥曰:“天色已晚,饒他去罷,若是他們再來,我便請他上路。
”于是賊中鑼響,各皆走散。
忽見一賊将趙勒搶抱而去,汲桑看見,随後趕去。
時天色昏暗,百步之外,各不見面。
黃臣、張敬等心不肯甘,尚與賊人抵死拒住,賊衆叫曰:“汝等還不退去,道我真不能殺汝也?”張賓自思短刀焉能勝得長械,且衆寡不敵,天色已黑,恐有失誤,乃叫謂兄弟等曰:“彼皆不善之心,既已搶去,必無還理,讓他去罷。
”于是衆皆棄賊而走。
賊亦收拾自去,卻好撞見汲桑奪得趙勒走到面前,賊夥疑其有财,一齊趕去。
汲桑乘暗遁走,遂與衆人相失。
趙染等不見汲桑,高聲喊叫,桑聽不真,心疑是賊,隻管向前逃去。
衆人見叫不應,隻道是隐藏在暗處,又往四下尋而呼之,并無蹤隐迹潛之處。
趙染兄弟大哭曰:“想是被賊所擄矣。
”張賓曰:“汲桑有萬夫之勇,日行四百馀裡,能負八百,賊人無馬,焉能趕得他着?想是顧護勒弟,走之太速,與我等隔遠,呼之不能應耳。
且自尋覓宿處,明日尋訪未遲。
”趙染曰:“雖然如此,但一時沒讨下處,不若就此野住一宵,明日尋見汲桑,一同轉到郭胡家内,求些衣被,再作道理。
”黃臣曰:“豈有至此又轉之事?且我等不過被搶衣囊,随身之服尚不緻寒,腰邊金銀路費廣有,又何須愁甚?”正說未了,隻見趙藩走到面前曰:“我适間去尋汲桑哥,并無蹤影,見前面有一所大莊院,方才上火,想是人家,何不前去借宿一宵,買些面飰充饑,明日再來此地尋訪?”張賓曰:“我等不知地面甯險,既有人家,急宜前去。
”一行人遂趁黑而行。
轉彎百數步,遙見燈光隐隐,即望其光而往,徑至莊外叩門。
其内莊仆人等偷看,見一夥漢子黑夜而至,疑是強人,各執器械奔出趕打。
張賓急叫曰:“吾等乃是遠方客人經過此處,适遇強梁,被劫一空,無處可去,隻得鬥膽來叩貴宅,借宿一宵,來日自當遠去,實非不良之輩也。
望乞方便一二,感恩不淺。
”内有幾個說道:“既是客人,待吾去告家主明白方可。
”又有幾個說道:“人心難摸,這些兇漢皆非等閑,且身邊各帶有刀,焉可妄留?倘有失誤,罪責不便。
”張賓曰:“琴劍乃出路人的行頭,豈得以此而疑良人為惡客,不亦枉乎?” 正在講鬧,隻見内面一人啟扉而出,生得身材表表,廣額長髯,目如點漆,勢似熊罴,看見張、黃等八人雄資磊落,性質不凡,并非強梁之相,乃叱衆莊客曰:“既有遠方客人來此投
途中之人見汲桑、張實人材兇偉,商不像商,民不像民,每至投宿買飯之所,盡皆疑為歹人,隻得盡棄器械,空身喬裝而行,曆盡艱難,轉至河西地面。
欲覓住所,并無容留之處。
一日,時将近晡,行至地名黑莽坡,舉頭遙望,四下并無人居,但見荒煙迷目,野鳥悲聲,頹楊衰柳盈堤,枯草殘蒿滿地,投無旅店,走失道途,看看紅日平川,難辨東西去向。
正在呻吟,忽聽得一棒鑼聲響處,柳坡之中撞出一彪人來,約有百馀,皆是獰猙羌漢,犷猛夷徒。
為首二人,一個生得黃眉綠眼,巨鼻虬髯,身長八尺有馀,背豐肩聳,頭裹黃巾,身穿紫裘,束腰紮臂,跣足步行,手持一把開山闊斧,插着兩枝貫鐵标槍;背後一個,生得身長九尺,黑色短胡,方面大耳,巨颡肥軀,頭包绛帻,貂裘草履,手執大刀,腰懸弓箭,高聲大叫:“來者何人?若有财寶,快快留下,以作買路之錢,放你過去。
若是半聲不肯,必然送命,枉作他鄉之鬼!”張賓見勢不好,乃善言哀告曰:“我等乃漢中客人,買賣折本,身邊并無财物,今往秦州府主處求讨文引,主人家處借取盤纏,好還故鄉,至此日晚迷路。
伏望大王開恩活命,超放吾等。
”那寇更不答話,揮起大斧,趕進便砍。
張敬料躲不及,急扯防身祖遺寶劍抵住,二人一砍一隔,對了半晌。
張實恐弟有失,亦抽短刀去助,張賓大叫曰:“将軍可念異鄉窘客,憐而恕之,我等非敢相抗,欲保性命耳!”賊人亦叫曰:“我非枉傷性命之人,隻有金銀,即便饒你。
”隻管大斧亂砍,那肯住手?黃臣見賊不肯放松,亦抽挑擔棍杖從旁揮去相助,那賊亦不為懼,又不肯歇,三人終刀短杖輕,不能退賊。
趙染、黃命見日将暝,亦拔腰刀攻入。
副賊大怒曰:“我見你等說是異鄉人,不忍并力傷你,在旁立看,隻教你留些買路錢與我衆人買酒,你财又不肯舍割,反又與吾抗對,敢此大膽!”乃亦揮刀趕進。
趙概、汲桑放下行囊、趙勒,俱各去敵賊黨,數十人攪做一團,各不肯退。
賊部喽啰看見張賓一人在擔邊,乃大喊一聲,将衣裳盡行搶去,飛跑而走。
張敬等意欲去奪,又被戰住,眼睜睜被他拿去。
賊首二人乃叫喝賊夥曰:“天色已晚,饒他去罷,若是他們再來,我便請他上路。
”于是賊中鑼響,各皆走散。
忽見一賊将趙勒搶抱而去,汲桑看見,随後趕去。
時天色昏暗,百步之外,各不見面。
黃臣、張敬等心不肯甘,尚與賊人抵死拒住,賊衆叫曰:“汝等還不退去,道我真不能殺汝也?”張賓自思短刀焉能勝得長械,且衆寡不敵,天色已黑,恐有失誤,乃叫謂兄弟等曰:“彼皆不善之心,既已搶去,必無還理,讓他去罷。
”于是衆皆棄賊而走。
賊亦收拾自去,卻好撞見汲桑奪得趙勒走到面前,賊夥疑其有财,一齊趕去。
汲桑乘暗遁走,遂與衆人相失。
趙染等不見汲桑,高聲喊叫,桑聽不真,心疑是賊,隻管向前逃去。
衆人見叫不應,隻道是隐藏在暗處,又往四下尋而呼之,并無蹤隐迹潛之處。
趙染兄弟大哭曰:“想是被賊所擄矣。
”張賓曰:“汲桑有萬夫之勇,日行四百馀裡,能負八百,賊人無馬,焉能趕得他着?想是顧護勒弟,走之太速,與我等隔遠,呼之不能應耳。
且自尋覓宿處,明日尋訪未遲。
”趙染曰:“雖然如此,但一時沒讨下處,不若就此野住一宵,明日尋見汲桑,一同轉到郭胡家内,求些衣被,再作道理。
”黃臣曰:“豈有至此又轉之事?且我等不過被搶衣囊,随身之服尚不緻寒,腰邊金銀路費廣有,又何須愁甚?”正說未了,隻見趙藩走到面前曰:“我适間去尋汲桑哥,并無蹤影,見前面有一所大莊院,方才上火,想是人家,何不前去借宿一宵,買些面飰充饑,明日再來此地尋訪?”張賓曰:“我等不知地面甯險,既有人家,急宜前去。
”一行人遂趁黑而行。
轉彎百數步,遙見燈光隐隐,即望其光而往,徑至莊外叩門。
其内莊仆人等偷看,見一夥漢子黑夜而至,疑是強人,各執器械奔出趕打。
張賓急叫曰:“吾等乃是遠方客人經過此處,适遇強梁,被劫一空,無處可去,隻得鬥膽來叩貴宅,借宿一宵,來日自當遠去,實非不良之輩也。
望乞方便一二,感恩不淺。
”内有幾個說道:“既是客人,待吾去告家主明白方可。
”又有幾個說道:“人心難摸,這些兇漢皆非等閑,且身邊各帶有刀,焉可妄留?倘有失誤,罪責不便。
”張賓曰:“琴劍乃出路人的行頭,豈得以此而疑良人為惡客,不亦枉乎?” 正在講鬧,隻見内面一人啟扉而出,生得身材表表,廣額長髯,目如點漆,勢似熊罴,看見張、黃等八人雄資磊落,性質不凡,并非強梁之相,乃叱衆莊客曰:“既有遠方客人來此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