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回 劉璩改名投元度

關燈
試使之,若能挽得我這寶弓,不射亦是大将矣。

    ”元度曰:“既有良弓,可即将出,亦顯我北地有能用得此弓之人,使彼欽服也。

    弟可隻言自用之物。

    ”于是馬蘭将出錦袋寶弓、雕翎勁箭,付與元度。

    元度曰:“此乃馬國馨上陣之弓,不知可中用否?請将軍試之。

    ”萬年接弓在手,控上筋弦,伸手拽之至再,乃謂馬、盧曰:“弓聊可用,微欠勁耳。

    ”由是帶馬向前馳騁一回,左手持弓,右手按箭,緊伸猿臂,指定标杆,弓弦響處,早中紅心,伏事軍兵鼓聲才起,目未轉睛,一連六箭流星似疾,已作一叢,俱插杆的。

    衆皆喝彩。

    萬年叫曰:“此猶不足為奇,看小将翻身背射,與衆大人看着。

    ”遂拍馬向後而跑,約百五十馀步,叫聲“看着”,飕聲響亮,連珠三箭前後一齊俱到,都中紅心。

    元度等曰:“此神射也。

    ”道猶未了,一陣狂風,把将台前令旗旗竿吹得歪斜将倒。

    萬年大叫曰:“今初操演,令旗決不可倒,倒則必折,折則不祥,可急挽住!”衆兵卒蟻聚台前,扶之不住。

    萬年又曰:“此是有旗在上迎其風勢故耳。

    須去其旗,方才無事。

    ”乃一箭射斷拽旗之繩,旗落于地,竿遂得正。

     元度大喜,請衆并馬歸營,設席宴飲。

    席間,謂衆人曰:“凡為武将者,不可少荒弓馬。

    此處西北十裡,有一閑曠地面,叫做鎖陽城,内中柴草豐茂,獐鹿麂兔諸般野獸不可勝言,廣有五十馀裡。

    近東有一大澤,名為鎖川海子,榆柳繁植。

    其間鴻雁天鵝、凫鷗鴛鹭、鸠鵲鴉鷹,飛禽無限。

    晉兵路逆,從不至此。

    明日我等喜得無事,都到彼處打圍一番何如?”劉淵曰:“大人盛舉,謹當伏侍。

    ”盧水曰:“為武官的射箭走馬,個個都也能會,就是我們,也頗中得幾箭,隻是聞得齊永齡能中空中飛鳥,實罕見者,故敢鬥膽相邀同往,借妙技一觀耳。

    ”萬年曰:“明日當執鞭以随,恐負大人過獎,心中誠懷愧也。

    ”于是一班十人,俱以弟兄相稱,盡飲而罷。

    馬蘭同弟馬蕙,盧水同弟盧冰,俱各别去,約定次日隻于鎖川海子取齊。

    元度五更早起,命各飽食,帶領夷夏善射者五百人,裹糧執械,同劉元海等徑至鎖陽川中而去。

    到得其間,但見周回數十裡,平崗小阜,堆堆疊并,無陡峻嶺山之錯雜。

    遙看東北角上,旌旗飄動,人鬧馬嘶,乃是馬、盧二部之兵,一個個彎弓插箭,執棍持槍,帶犬而俟。

    元度、兀哈台等轉過山坡,進平川相集。

    叙話已訖,乃将軍士分隊而往,至海子邊去射飛禽。

    衆行将近,隻見鷹鸠烏鵲飛舞于林臯之間,鴻雁天鵝遊泳于海川之内,悲鳴交戛,聒耳驚心;獐麋豺鹿出沒于坳塢之坡,狸狐兔麂奔走于草莽之阜,馳騁嘶号,悚神觸目。

    元度見禽獸多廣,必能大獲,乃下令敕衆騎士曰:“汝等衆軍不得亂動弓箭,待齊将軍先射一回,以試妙手,然後方許衆射,違者治之以法。

    ”衆皆應諾,毋敢妄動。

    分付才了,忽有軍士經過蘆坡,闖出一群鴻雁,望南飛去。

    元度叫曰:“齊永齡可開弓一試,待軍人等好射。

    ”萬年聽道,跑馬向前,拈弓搭箭,一矢一個,連發三矢,射落三雁,馀皆驚散。

    萬年見其去遠,收弓回馬,衆人齊聲喝彩,喧呼震動,驚起天鵝一陣,重疊飛鳴。

    馬蘭曰:“我們也是個箭中好手,列位大人請看,待小帥也射一個下來。

    ”言訖,彎弓立馬而待,見天鵝直望頭頂飛來。

    馬蘭見其将近,正欲舉手,卻又斜飛而去。

    蘭慌策馬向前,展開猿臂,拽滿雕弓,望着天鵝陣中一箭射去,卻中在天鵝尾上,那天鵝盤旋飛舞,不能逃去,又不墜下。

    馬蘭再發一矢,竟不能中。

    郝元度曰:“射便射得也當好了,隻是不肯下來,還要齊永齡再加一功,方能完事。

    ”萬年預先便欲向前,恐怕馬蘭見怪,故此隻是忍看,及聞元度之言,飛馬上前,便欲發箭,忽見數隻望馬前飛來,萬年自思:打下中箭的不足為奇,且先射下飛的,然後再射傷的,方為稀罕。

    乃拈起雕弓,一手拔箭二枝,連珠射去。

    誰知萬年力大,一射箭透背上而出,正中被傷的翼上,兩個一齊掉下,第二箭亦射穿一個,三個天鵝都跌在草坡之上。

    軍人拾起,共隻有箭一枚,遂皆嚷道:“齊将軍一箭射下三隻天鵝,自古及今,未之有也。

    ”喝彩者連絡不斷。

    元度、馬、盧下鞍躬賀曰:“永齡妙箭,古之由基殆不如也。

    我輩敢不敬服乎?”後人有詩贊曰: 穿楊百步羨由基,誰似将軍更出奇。

    一箭飛鴻三隻落,威名從此服羌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