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三回行反間範增遭貶

關燈
增等計議。

    增曰:“不可!此因攻城急迫,暫來講和,實非本心。

    陛下隻可多設火炮,增添人馬,星夜攻打,城破之後,玉石俱焚。

    雖有韓信重兵,終于獨立難成大事,此為長策。

    豈可聽随何一面之辭,而失此機會乎?”霸王聞增言,猶豫不決。

    召随何近前曰:“爾且回去,侍朕再作商議。

    ”随何曰:“陛下當自聖裁,左右之言,恐有私弊。

    且自下韓信大兵将到,又約會各路諸侯,不日俱來接應,内外夾攻,陛下屯兵日久,恐師老糧盡,那時欲退,反緻諸侯恥笑,欲與講和,漢王不肯依命,陛下悔之晚矣!臣雖在漢,舊實楚臣,今日之言,吐露心腹,陛下斧钺在前,豈敢欺诳?惟陛下思之,無被衆人惑之也!”霸王聞何言大喜:“爾言亦有理,汝先行,朕即遣使講和。

    ”随何辭霸王進城,來見漢王,備說範增勸項王攻城,被臣一篇言語,說動項王,早晚有人來講和,料陳平之計當用于今日也。

    王即召平問曰:“楚使早晚來講和,汝用何計以間之?”平附耳曰:“如此如此。

    ”王大喜曰:“此計若行,範增休矣!”于是陳平密令左有各照次安排圈套,伺候楚使。

     卻說霸王不聽範增之言,即召虞子期曰:“汝可到漢王處說知,限三日内着漢王出城,親與我相見講話,汝就打聽漢營虛實動靜如何。

    ”子期依命進城。

    聞漢王夜飲大醉未起,虞子期暫到館驿安歇,先差一伶俐小卒,進漢營打聽漢王起來未曾。

    從人依命入漢營,隻見張良、陳平等出,即邀請到一暖閣,陳設肴馔細食美酒相款,便問:“亞父近日起居如何?差公來有何說?”其人曰:“我非亞父使也,乃楚使也。

    ”良、平佯驚曰:“我以為亞父使,乃項王使也。

    ”即着小卒邀出,另到一小館,備粗食村醪相待,張良、陳平遂轉出不見。

    從人又打聽漢王方起,即回見子期,備說詳細,子期甚疑之,即整衣來見漢王。

    王方起未梳洗,又着随何邀子期到一密室款坐,漢王梳洗畢相見。

    子期入密室少坐,隻見室中文卷滿案,兩邊帷帳器皿甚齊備,左右人亦不敢擅入,随何相陪茶罷,起身曰:“待吾看漢王梳洗畢,請相見。

    ”随何出久未回,子期轉身,信步到文案邊,見許多文書,内有一書,首尾不寫名,但雲:“項王彭城失守,提兵遠來,人心不歸,天下離叛,大兵不過二十萬,勢漸孤弱。

    大王切不可出降,當急喚韓信回荥陽,老臣與鐘離昧等為内應,指日破楚必矣。

    黃金不敢拜領,破楚之後,願裂土封于故國,子孫綿延百世,臣之願也。

    名不敢具。

    ”子期大驚,暗思:“此必增之書也。

    近有人言亞父與漢有私,我尚不信,今觀此動靜,倒是真情。

    ”遂将私書藏于袖中。

    壁間已有人暗窺,報知良、平。

     須臾随何至,邀請子期與漢王相見,王曰:“吾與項王初受懷王約,先入關者歸之,我先入關。

    當王于關中,今既得關中矣,初心已遂,不願與項王終年苦戰,以傷民命,情願講和。

    凡關之西為漢,關之東為楚,兩家各分疆土,永罷征戰。

    煩足下見項王,更三拜複此意。

    ”子期曰:“我楚王已依尊命,隻欲與大王相見一面,親自講和,亦無别意。

    ”王曰:“既有此意,足下且回,容吾商議定,即出城與項王相見。

    ” 虞子期辭漢王回楚寨,細說從人所見,次後入密室一節,又窺得私書,探聽明白的實,不敢隐諱,乞陛下詳察。

    霸王聽子期之言,将書看罷,大怒曰:“老匹夫乃敢賣朕如此!當細加問,務得實情,決不輕貸。

    ”範增聞知大哭,乃拜伏于地曰:“臣事陛下數年,肝膽傾倒,豈敢有私?此漢行反間之計,使我君臣不和,陰相傷害,陛下不可聽也。

    ”項王曰:“虞子期乃心腹之親,已打聽的實,豈有虛說之理?”增見項王持疑不決,知其終不足以成大事,增乃大哭曰:“天下事大定矣!君王好自為之!乞念增奉事陛下數年,屢有勤勞,願将功抵罪,請得骸骨歸鄉,陛下天地之恩也。

    ”霸王亦思範增建奇績,事楚日久,不忍加誅,遂令人送增還鄉,增歎曰:“我本盡心向楚,而王乃疑我有私,非我之屈,乃楚之不幸也。

    ”一路郁郁不樂。

    行至彭城,遂發背疽不起,急差人往挂牛山,請增師楊真人着疾,差人具厚币見真人,真人曰:“範增辭我下山,亦曾囑咐:爾平生好密謀奇計,當擇主而事。

    今卻扶假滅真,殘害百姓,見機不早,隻待如此狼狽,以緻重病纏身,還望我垂救?此亦天理關報,非假人為也!我若救爾,是逆天也。

    ”不納币帛,将差人逐叱下山。

    差人回見範增,增聞說遂倒于地下,氣絕而死。

    時大漢四年夏四月日,範增亡,年七十一歲,範增已死,送的人回報霸王,王甚傷悼,差人赴彭城,以禮厚葬。

     漢王聞增死,大喜曰:“除吾心腹一大患矣!”重賞陳平。

    仍把守四門,卻不題請和一節。

     霸王暗思:“範亞父原無私意,此必是張良、陳平設反間,誤害忠良,傷吾一股肱也!記增臨死之言,可見其心矣!”急召鐘離昧撫之曰:“卿當安心,勿生他意。

    ”昧曰:“臣事陛下數年,雖無才能,而一點赤心,金石不易也。

    亞父忠以事國,豈有他志,昨日虞子期所得私書,乃假設之辭,陛下當詳察之,勿為斯人所惑也!”霸王遂立項伯為軍師,凡一應大小國務,皆伯管理。

    因勸霸王攻城。

    霸王催攢軍士四門攻打甚急。

    不知荥陽如何解救?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