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回王伯符連營冰凍

關燈
陝州直至渑池澗水之上,連數十馀裡,共兵四十萬五千,分為十營。

    那十營: 第一營前軍大将軍蒲洪,統兵一萬五千。

     第二營車騎大将軍桓彜,統兵一萬。

     第三營奮威将軍庾翼,統兵一萬。

     第四營讨虜将軍賀循,統兵八千。

     第五營總督大元帥王彌,統兵三萬五千。

     第六營積努将軍赫連勃勃,統兵二萬五千。

     第七營冠軍将軍桓謙,統兵八千。

     第八營征西将軍卞壺,統兵六千。

     第九營後軍将軍庾開山,統兵一萬。

     第十營護軍都尉充先鋒使王珉,統兵二萬。

     王彌安營已畢,令營前各置一台,以便舉煙相救,營後各通門戶,十隊相連,若魚貫之勢,真個是: 中藏戈甲三軍壯,外列挂旗一字排。

     安營已定,王彌接過赫連勃勃問道:“移營已定,将軍後計何如?願聞其詳。

    ”赫連勃勃道:“此一計須要元帥登台作法,借一天大雪,将寨栅之外盡行凍住,混成冰城,那冰堅且滑,任彼火攻,無能為矣。

    ”王彌喜道:“此計果然有些妙用,吾當依将軍所言,即便行之。

    ”便傳令軍士,登時建起一座高台,台上排列令牌敕劍,應用等物,一時齊備。

    王彌即便沐浴上壇,披發仗劍,面南而立,口中念動真言,将令牌連敲三下,手中寶劍一指,隻見一霎時陰雲四合,旭日無光,台上旗幡飄飄揚揚,卻是一陣西北風,吹得人堕指裂膚,真個好凍。

    但見: 陰雲迷野渡,紅日忽無光。

     巽二空中舞,翻然旗幟揚。

     風過處同雲密布。

    王彌又将手中白旗連展三轉,令牌一下,半空中就悠悠揚揚,飄落幾點雪花來,初時不過像粉面一般的微細,後來就是雞卵大的打将下來,其實好雪。

    有詩為證: 同雲合四野,滕六起飛揚。

    不辯東西路,那知山水長。

     穿簾還入戶,綴樹又堆牆。

    十寨寒威逼,持戈欲斷腸。

     那雪下有一個多時,約有三尺馀深。

    王彌又将令牌一擊,散了同雲。

    傳令各營軍士,将平地馀雪,搬到木栅之外,堆疊如城牆一般,又高又厚(王伯符亦異人異木),白茫茫的十個營寨,竟象一帶白玉砌成的牆垣,其實好看。

    又且朔風嚴緊,那些雪竟凍做一片,堅而且滑,随你刀砍斧劈,休想動得分毫,真個好冰城也。

    詩雲: 十寨連營凍雪寒,又堅又滑破誠難。

     謾言不取冰山倚,楊相如何有此端。

     不說王彌用法,凍定連營。

    再說呼延晏戰罷回營,對弘祖道:“赫連勃勃武藝絕倫,不在我等之下。

    且此人相貌非凡,不比尋常之輩,元帥當設計擒之,不可與他力鬥。

    ”弘祖見說,沉吟未答。

    軍士來報說:“晉陽趙王差左丞相陸靜及鎮國将軍拓跋珪,有事要見元帥,現在營外,乞元帥軍令。

    ”弘祖不曾認得拓跋珪,不知有何事來到,即同衆将出營迎接,請入營内相見過了,弘祖将拓跋珪一看,隻見他人才雄壯,氣宇軒昂,心下暗暗驚喜,便開口問道:“小将連年出征,不得躬事趙王,今丞相與将軍到來,不知有何相命?”陸靜道:“趙王知将軍等軍中勞苦,特差某赍有金帛、羊酒,犒勞諸将,命元帥等早早立功還朝,趙王兼有一事,要共元帥商量。

    ”弘祖道:“不知趙王要商量何事?”陸靜道:“此心腹之患,在所必除。

    元帥且破了王彌,再作商量。

    ”弘祖見說,心下狐疑不定,再三诘問,隻見拓跋珪不慌不忙說将出來,有分教: 未服王彌心已亂,晉陽城北起幹戈。

     畢竟不知何事,且聽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