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回王伯符連營冰凍
關燈
小
中
大
将,坐着剪尾豹,手提大刀喝道:“來将可是溫将軍,赍表入朝獻玉玺的?”溫峤道:“我是溫峤,你是何人,卻來管我獻玉玺不獻玉玺?”那人道:“我乃大将呼延晏,奉侯軍師将令,特問你要取玉玺,快快拿出來,放你過去,不然捉你去見軍師。
”溫峤道:“我是進表官,那裡有什麼玉玺?”呼延晏笑道:“侯軍師推算豈有差誤,卻來瞞我?”溫峤道:“你軍師有什麼推算?”呼延晏道:“軍師前日見一道紫氣沖霄,就占一課,知道伊水鄉中有一顆玉玺當出,即差人來掘取,不想已被赫連勃勃獻于你處。
随又占一課,知道今日當有姓溫的責送玉玺到洛陽,特差我在此等候,豈有沒玺之理?”溫峤見說,半晌不語,心下想道:“世上有此異人,就是神仙了,我若引兵與他交戰,豈能取勝?不如将玉玺獻出,逃歸家鄉,待天下平治,然後出仕,豈非妙計?”溫峤算計停當,對呼延晏道:“既你軍師有如此神算,不必說了。
我果有玉玺在此.就與你去罷。
”說罷,就将玉玺取出,叫從人遞與呼延晏,自卻縱馬加鞭,也不到王彌處去,竟自隐姓埋名,遁歸鄉裡去了①。
後來元帝南渡,輔他讨王敦、蘇峻之亂,垂名史冊,此是十年以後的事,不在話下。
有詩為證: 晉室将傾事已非,太真策馬号知機。
功名留待他年補,不向王彌空自依。
且說呼延晏得了玉玺,滿心歡喜,回來獻與弘祖。
弘祖看了一會,收藏好了,便與有方商量破敵。
有方道:“今王彌已移營硖石關,據險而守,為長久之計,且令呼延晏先領兵看其動靜,再以計破之。
”弘祖依言,令呼延晏引着雄兵一萬,竟望硖石關殺來不提。
卻說王彌使溫峤去獻玉玺,專望回音,忽然從人回報說,溫峤将玉玺獻于呼延晏,自卻逃去,不知去向。
王彌不勝大怒,要遣人尋取溫峤問罪,卻得陶侃、蒲洪力谏,隻得罷了,心下卻是恨恨不已,商議起兵來攻劉弘祖。
隻見關前金鼓大振,人報呼延晏在關下索戰。
王彌便令赫連勃勃出馬,赫連勃勃依言,即時結束齊整,開關迎敵。
兩下相見,通了姓名,接住便殺,戰五十馀合,未分勝負。
王彌恐赫連勃勃有失,忙教鳴金收軍,兩個隻得各回本陣。
正是:)①側批;太真是盡、□大夫,不宜有絕□誠□之事,而後競□之,何也? 雖然慣戰能征将,還恐軍前失一幾。
那赫連勃勃回入關來,對王彌道:“正要擒拿呼延晏,元帥何故收軍?”王彌道:“呼延晏智勇兼備,更聞得他身邊有隻金鷹,專會啄人眼目,恐将軍不知,被他暗算,故此收軍。
”赫連勃勃道:“原來如此,以後隻消留心看他便了。
但小将還有一計在此,不知元帥肯依否?”王彌道:“将軍有何妙計,願聞其詳。
” 赫連勃勃道:“硖石關雖然險要,但隻保得陝州一帶,倘彼暗引兵直取洛陽,我兵雖蹑其後,京師不無振動。
目下兵将不止數十萬,誠能撥一萬以守關,馀者分作十隊,每五裡立一大營,自陝州至渑池縣界,共立十營,首尾相連,左右相顧,彼攻一營,則各營俱銳以擊之,如此一月,弘祖進無所靠,退無所恃,必将渡河而歸去矣。
”王彌道:“此計大妙,可即行之。
”蒲洪道:“包原險阻,兵家最忌。
侯有方神通廣大,倘彼以火攻之,将如之何?” 赫蓮勃勃道:“不妨,還有一計,使他火攻無用。
”王彌道:“如何計策?”赫連勃勃道:“元帥且将營移定,然後可行此計,如今且未可說。
”王彌依言,便令陶侃統領一萬,鎮守硖石關。
馀兵一齊下關,自
”溫峤道:“我是進表官,那裡有什麼玉玺?”呼延晏笑道:“侯軍師推算豈有差誤,卻來瞞我?”溫峤道:“你軍師有什麼推算?”呼延晏道:“軍師前日見一道紫氣沖霄,就占一課,知道伊水鄉中有一顆玉玺當出,即差人來掘取,不想已被赫連勃勃獻于你處。
随又占一課,知道今日當有姓溫的責送玉玺到洛陽,特差我在此等候,豈有沒玺之理?”溫峤見說,半晌不語,心下想道:“世上有此異人,就是神仙了,我若引兵與他交戰,豈能取勝?不如将玉玺獻出,逃歸家鄉,待天下平治,然後出仕,豈非妙計?”溫峤算計停當,對呼延晏道:“既你軍師有如此神算,不必說了。
我果有玉玺在此.就與你去罷。
”說罷,就将玉玺取出,叫從人遞與呼延晏,自卻縱馬加鞭,也不到王彌處去,竟自隐姓埋名,遁歸鄉裡去了①。
後來元帝南渡,輔他讨王敦、蘇峻之亂,垂名史冊,此是十年以後的事,不在話下。
有詩為證: 晉室将傾事已非,太真策馬号知機。
功名留待他年補,不向王彌空自依。
且說呼延晏得了玉玺,滿心歡喜,回來獻與弘祖。
弘祖看了一會,收藏好了,便與有方商量破敵。
有方道:“今王彌已移營硖石關,據險而守,為長久之計,且令呼延晏先領兵看其動靜,再以計破之。
”弘祖依言,令呼延晏引着雄兵一萬,竟望硖石關殺來不提。
卻說王彌使溫峤去獻玉玺,專望回音,忽然從人回報說,溫峤将玉玺獻于呼延晏,自卻逃去,不知去向。
王彌不勝大怒,要遣人尋取溫峤問罪,卻得陶侃、蒲洪力谏,隻得罷了,心下卻是恨恨不已,商議起兵來攻劉弘祖。
隻見關前金鼓大振,人報呼延晏在關下索戰。
王彌便令赫連勃勃出馬,赫連勃勃依言,即時結束齊整,開關迎敵。
兩下相見,通了姓名,接住便殺,戰五十馀合,未分勝負。
王彌恐赫連勃勃有失,忙教鳴金收軍,兩個隻得各回本陣。
正是:)①側批;太真是盡、□大夫,不宜有絕□誠□之事,而後競□之,何也? 雖然慣戰能征将,還恐軍前失一幾。
那赫連勃勃回入關來,對王彌道:“正要擒拿呼延晏,元帥何故收軍?”王彌道:“呼延晏智勇兼備,更聞得他身邊有隻金鷹,專會啄人眼目,恐将軍不知,被他暗算,故此收軍。
”赫連勃勃道:“原來如此,以後隻消留心看他便了。
但小将還有一計在此,不知元帥肯依否?”王彌道:“将軍有何妙計,願聞其詳。
” 赫連勃勃道:“硖石關雖然險要,但隻保得陝州一帶,倘彼暗引兵直取洛陽,我兵雖蹑其後,京師不無振動。
目下兵将不止數十萬,誠能撥一萬以守關,馀者分作十隊,每五裡立一大營,自陝州至渑池縣界,共立十營,首尾相連,左右相顧,彼攻一營,則各營俱銳以擊之,如此一月,弘祖進無所靠,退無所恃,必将渡河而歸去矣。
”王彌道:“此計大妙,可即行之。
”蒲洪道:“包原險阻,兵家最忌。
侯有方神通廣大,倘彼以火攻之,将如之何?” 赫蓮勃勃道:“不妨,還有一計,使他火攻無用。
”王彌道:“如何計策?”赫連勃勃道:“元帥且将營移定,然後可行此計,如今且未可說。
”王彌依言,便令陶侃統領一萬,鎮守硖石關。
馀兵一齊下關,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