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回陝州道蒲洪排陣

關燈
話說王彌扶起那人,問其姓氏,那人答道:“小将姓蒲名洪,号公亮,因見世亂,聚有十萬雄兵,相保于此。

    不知元帥有如此法術,為何卻為劉弘祖所敗?”(褒中之刺)王彌道:“此行非戰之罪也。

    那侯有方用妖術決河水以淹吾軍,一時不及防備,遂至大敗。

    ”蒲洪道:“原來他軍中有此妖人,想來亦是勁敵(亦是褒中之刺,何物苻洪,诙諧乃爾)。

    如今元帥卻往何處?”王彌道:“且入陝州,再圖後舉。

    隻是兵微将寡,難以舉事。

    吾觀将軍如此英雄,兼有強兵,何不歸附朝廷,同吾入陝州,設計破走劉弘祖,吾當奏聞朝廷,重加封爵?若隻嘯聚于此,也非長久之策。

    ”蒲洪道:“小将久有此心,恨無門路可進。

    既蒙元帥不棄,便當執鞭相随。

    ”王彌大喜,權封蒲洪為前軍大将,一齊轉入林中,來到蒲洪寨中歇馬。

    蒲洪便令宰牛殺馬,排宴相待,二人相得,甚是投機,各吃得大醉,方才安寝。

    正是: 人逢知己不辭醉,酒到尊前豈用推。

     至次日,王彌令蒲洪将寨中糧草器械一應有用之物,俱收拾端正,點起大軍,竟望陝州而來。

    王彌得了蒲洪這枝軍馬,威風比前更盛。

    來到陝州,守将見是自家兵馬,便開門放入,各各相見已過,問了軍中勝負,便一面商量出兵破敵,不消細說。

     再說那弘祖用水淹敗了王彌,掌鼓回到渑池縣,寨中慕容廆帶過陶侃請功。

    那陶侃立而不跪,怒目而視。

    弘祖道:“你王彌自恃其勇,奪吾糧草,如今被吾殺得大敗,逃死不暇,自不必說了。

    你今既被我擒,為何不跪?”陶侃道:“誤中詭計,非戰之力,何足為奇!且我乃堂堂丈夫,豈肯向你等屈膝?”弘祖道:“汝既說我詭計,非戰之力,吾今放你回去,叫王彌再行決戰,以定雌雄如何?”陶侃道:“若放我回去,大家都不用詭計,整兵來戰,決勝無疑。

    ”弘祖大笑道:“言不少屈,真壯士也。

    ”命給還鞍馬,放他回去。

    慕容廆谏道:“陶侃勇士,放他回去,必不利于吾軍,元帥不如殺之。

    ”弘祖就在陶侃面前,朗朗對幕容廆道:“既是勇士,安忍輕殺?且吾勇将甚多,放他回去,吾将以智取之。

    正是籠中之鳥,要擒就擒,有何不利之有?”竟令釋放。

    陶侃得放,心下也感弘祖之德,便将身拜謝了,竟自上馬出營,望陝州去了。

     那弘祖見陶侃去了,便令置酒營中,與諸将叙功。

    飲酒間,弘祖忽然取出一銀盒說道:“自昔異人送與我一個石鵲,說道此鵲不可輕用,如有急難,方可開用。

    我想自起兵以來,仗諸将之力,所向無前,一向不曾開看。

    今日雖無急難,且看他一看,不知什麼樣了?”諸将見說,都道:“就看看何妨?”弘祖便将銀盒蓋揭去,仔細一看,隻見石鵲果然奇異,就如活的一般,自盒中飛出空中,就筵前盤舞了一回,對弘祖打個盤旋,竟望寨門外飛去了。

    諸将見了,俱各失驚。

    弘祖道:“不妨,此去決有事故,必然回來,不必驚疑。

    ”諸将見說,俱安心飲酒不提。

     至明日,弘祖寂然不與衆将說知,帶了四五騎蓦地出營,來到一座山下。

    你說這個是什麼山?原來此山叫做熊耳山,在陝州境界,兩峰對峙,上多古人題詠,那是個極好遊玩的去處。

    弘祖是個少年豪傑,在軍中多時,未免拘謹,因聞得此山多有勝境,所以瞞了衆将,來此遊玩。

    當下到山前,看見奇峰插天,林木聳翠,心中歡喜,便騎了烏龍骓,一步步的走上山來。

    看見石壁上,題着一首七言絕句,道: 血戰年來久未休,縱橫四五屬神劉。

     中原事業歸南渡,上黨分茅又幾秋。

     弘祖看罷,不解其意,但說道:“吾小名叫做神霄,又是姓劉,為何這石上卻寫神劉之句,莫非我将來有帝王之分麼?”一頭語,一頭拍着烏骓前行。

    轉前山嘴,隻見前面都是茂林荊棘,林木深處,卻隐隐露出一所殿宇來。

    弘祖看見,便引着從騎竟走到廟前,走内一看,隻見上寫着一匾,題着:神霄祠。

     弘祖看了,暗暗驚異,想道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