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回惠女庵石珠修性
關燈
小
中
大
暮鼓晨鐘,春花秋月何時了。
七颠八倒,往事知多少。
昨日今朝,鏡裡容顔老。
千年調,一場談笑,幾個人知道。
右調《點绛唇》 世俗無端事未了。
骨内相殘,引得兵戈到。
山妖木魅增多少。
吞聲野老遠何道。
英才特起人方曉。
讀盡兵書,南北奔馳老。
結得同心功業杳,十年血戰非渺小。
右調《蝶戀花》 詩曰: 百歲光陰似水流,千年訂策為誰憂。
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于兒孫作馬牛。
馬力牛筋為子孫,龍争虎鬥鬧乾坤。
戰塵摩擦英雄世,殺氣薰蒸日月昏。
千載幾人傳後代,百年誰主調征魂。
孔明若曉其中意,高卧南陽緊閉門。
你道此詞為何而說?那當年三國時,晉武帝司馬炎,受魏禅稱帝,滅吳取漢,傳位于孝惠帝司馬衷,惠帝傳位懷帝,懷帝傳位愍帝,斯時天下紛紛然,其時之民生物力,盡已憊矣。
唐山人有詩一首,歎那西晉之事,詩雲: 戰血年來久未幹,山精石怪暗中看。
愍懷無策空垂淚,劉石多才竟不難。
江左風流稱謝相,疆場武藝有孫安。
隻今回憶當年事,月落空潭夜影寒。
話說當時晉世祖武帝太康年間,潞安州有一座發鸠山,方圓數百馀裡,奇峰插天,林木郁茂,凡珍禽怪獸、山妖石精之類,往往聚迹其中。
山之東南有一石壁,名翠微壁。
壁下有一所古庵,名為惠女庵,卻是西漢時所建,年深月久,剝落殆盡。
隻有庵之後帶,不常有妖神魔怪,盤踞出沒,庵址幸不緻于塌損。
原來那石壁高并青雲,因得日月精華之氣,故彩色射人,不嘗聞裡面有仙樂之音,每每放出霞光萬丈,黑夜如同白晝。
忽然一日,風雨大作,霹靂震動山谷。
雲中閃閃。
落下冰雹,猶如滾珠,甚是驚人。
少間,風息雨止,隻見豁喇一聲,竟似天崩地裂之狀,霎時間那石壁裂開,内中走出一個美貌女子來,那石壁依舊閉合。
你看這女子如何模樣?但見: 雲髻低垂,秋波斜轉,口似朱敷,臉似粉琢。
鬥小蠻之細腰,移潘妃之蓮步。
彩衣繡服,依稀群玉山頭;玉潤珠含,确是蓬萊仙子。
羅浮之素女無光,江畔之仙姝不讓。
正是:穹蒼欲救黎民厄,預降仙真往下塵。
那女子原是上界一位織錦仙女,因惰于織錦,偶有思凡之念,玉帝察知,故将他降于塵世。
恐其迷卻前因,故不受生于凡胎,而乃幻出于石壁。
隻見那女子坐在一塊石上,凝神定性,若有所思,立起身來,又走向石壁之外,四顧徘徊。
望下一看,心中大喜,就拜謝了天地,又對石壁拜謝了,那知也就忘卻自己根由。
即取個名姓,姓石名珠,因在石壁中走出,又因天雨如珠,故即以此為姓名也。
那石珠取了姓名,心下卻自想道:吾今既生人世,也要做些事業,今安身之處尚無,如何是好!心中躊躇一會,想了一想,再往下看了一看,說道:“有了,那個惠女庵,諒來是個女庵,我今就到那裡安身。
山中樵采,亦可立命,再修心養性起來,後邊或有好處,未可知也。
”即時算計停當,便嫋嫋娜娜,一步步的走下山來。
再走到庵邊,轉過前面,走進後帶。
隻見裡面椅床桌凳,傢夥什物,各色俱備。
又不見一個人影,石珠滿心歡喜。
再走入一間密室中,隻見裡面井無一物,止有一個蒲團,放在中間。
石珠想道:看來此庵年代已久。
無人居住。
為何傢夥什物件件端正,這裡又有這一個蒲團,莫非天賜于我的?不然,或是什麼神怪在此居住之所,也不可知。
不要管他,我竟占住了,且看有何人來争執。
想罷,轉出後門,來至前邊,将所有什物逐一看了一看。
隻見一口石櫥,卻又作怪,現放着許多時新果品,石珠一發歡喜,遂去取出幾個紅桃來吃了,依舊将門
七颠八倒,往事知多少。
昨日今朝,鏡裡容顔老。
千年調,一場談笑,幾個人知道。
右調《點绛唇》 世俗無端事未了。
骨内相殘,引得兵戈到。
山妖木魅增多少。
吞聲野老遠何道。
英才特起人方曉。
讀盡兵書,南北奔馳老。
結得同心功業杳,十年血戰非渺小。
右調《蝶戀花》 詩曰: 百歲光陰似水流,千年訂策為誰憂。
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于兒孫作馬牛。
馬力牛筋為子孫,龍争虎鬥鬧乾坤。
戰塵摩擦英雄世,殺氣薰蒸日月昏。
千載幾人傳後代,百年誰主調征魂。
孔明若曉其中意,高卧南陽緊閉門。
你道此詞為何而說?那當年三國時,晉武帝司馬炎,受魏禅稱帝,滅吳取漢,傳位于孝惠帝司馬衷,惠帝傳位懷帝,懷帝傳位愍帝,斯時天下紛紛然,其時之民生物力,盡已憊矣。
唐山人有詩一首,歎那西晉之事,詩雲: 戰血年來久未幹,山精石怪暗中看。
愍懷無策空垂淚,劉石多才竟不難。
江左風流稱謝相,疆場武藝有孫安。
隻今回憶當年事,月落空潭夜影寒。
話說當時晉世祖武帝太康年間,潞安州有一座發鸠山,方圓數百馀裡,奇峰插天,林木郁茂,凡珍禽怪獸、山妖石精之類,往往聚迹其中。
山之東南有一石壁,名翠微壁。
壁下有一所古庵,名為惠女庵,卻是西漢時所建,年深月久,剝落殆盡。
隻有庵之後帶,不常有妖神魔怪,盤踞出沒,庵址幸不緻于塌損。
原來那石壁高并青雲,因得日月精華之氣,故彩色射人,不嘗聞裡面有仙樂之音,每每放出霞光萬丈,黑夜如同白晝。
忽然一日,風雨大作,霹靂震動山谷。
雲中閃閃。
落下冰雹,猶如滾珠,甚是驚人。
少間,風息雨止,隻見豁喇一聲,竟似天崩地裂之狀,霎時間那石壁裂開,内中走出一個美貌女子來,那石壁依舊閉合。
你看這女子如何模樣?但見: 雲髻低垂,秋波斜轉,口似朱敷,臉似粉琢。
鬥小蠻之細腰,移潘妃之蓮步。
彩衣繡服,依稀群玉山頭;玉潤珠含,确是蓬萊仙子。
羅浮之素女無光,江畔之仙姝不讓。
正是:穹蒼欲救黎民厄,預降仙真往下塵。
那女子原是上界一位織錦仙女,因惰于織錦,偶有思凡之念,玉帝察知,故将他降于塵世。
恐其迷卻前因,故不受生于凡胎,而乃幻出于石壁。
隻見那女子坐在一塊石上,凝神定性,若有所思,立起身來,又走向石壁之外,四顧徘徊。
望下一看,心中大喜,就拜謝了天地,又對石壁拜謝了,那知也就忘卻自己根由。
即取個名姓,姓石名珠,因在石壁中走出,又因天雨如珠,故即以此為姓名也。
那石珠取了姓名,心下卻自想道:吾今既生人世,也要做些事業,今安身之處尚無,如何是好!心中躊躇一會,想了一想,再往下看了一看,說道:“有了,那個惠女庵,諒來是個女庵,我今就到那裡安身。
山中樵采,亦可立命,再修心養性起來,後邊或有好處,未可知也。
”即時算計停當,便嫋嫋娜娜,一步步的走下山來。
再走到庵邊,轉過前面,走進後帶。
隻見裡面椅床桌凳,傢夥什物,各色俱備。
又不見一個人影,石珠滿心歡喜。
再走入一間密室中,隻見裡面井無一物,止有一個蒲團,放在中間。
石珠想道:看來此庵年代已久。
無人居住。
為何傢夥什物件件端正,這裡又有這一個蒲團,莫非天賜于我的?不然,或是什麼神怪在此居住之所,也不可知。
不要管他,我竟占住了,且看有何人來争執。
想罷,轉出後門,來至前邊,将所有什物逐一看了一看。
隻見一口石櫥,卻又作怪,現放着許多時新果品,石珠一發歡喜,遂去取出幾個紅桃來吃了,依舊将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