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回金陵城大開男女科李秀成義葬王巡撫

關燈
成即下令安撫外城居民,西門被火之家,亦周恤以款項;一面計算進攻内城。

     是時外城既陷,凡内城居民,有親眷居于外城的,皆不知安危如何,故人心極為慌亂。

    王有齡不勝憤懑。

    及聽得張玉良戰死,況文榜亦因傷引退,自知外援已絕,更難保守,乃欲通函李秀成,請其勿殺居民;任彼進城,以保百姓,然後。

    自盡,免至塗炭生靈。

    惟此議先為将軍瑞昌所反對。

    他幕友又道:“若緻書李秀成,究作何等稱呼?若稱之為逆,殊非通問之禮;若尊稱之,人将參劾我公矣。

    ”王有齡聽罷默然不語,惟立心以守自誓。

    是時杭州内城糧食亦盡,将軍瑞昌一籌莫展,隻有王有齡死命撐持。

    惟城中已被李秀成圍得鐵桶相似,無可輸運。

    王有齡自知不濟,乃向左右哭道:“今外援既絕,兵士又有饑色,此城不久即破。

    吾負國家,并害百姓矣!”說罷大哭而入。

    時秀成困住杭城,見王有齡極得人心,又如此忠勇,心中不勝敬服,故不忍加害。

    乃寫書夾定箭枝上,射入城中,待清兵拾得,送與王有齡;并分寫數十通,射與城中軍民共看。

    書道: 太平天國忠王函達巡撫王公麾下,并将校軍民人等知悉:爾奉爾主之命,固守城池;吾奉吾主之命,到茲攻取。

    各為其主,此攻彼守,固應如是。

    然攻破在即矣,吾仍不欲極其力者,以爾外援既絕,内糧亦竭,不患此城不破!惟憐巡撫王公平日得人,且忠勇不貳,臨危不變,吾甚愛之。

    為此之故,欲彼此協商,共保生靈,仰體我天王仁慈本意。

    爾如撤去守衛,讓吾進城,斷不加以殺戮:欲歸鄉者,準給船隻,如有資财,準其攜去;如乏資斧,吾當給之,送至上海為止。

    滿人據吾華夏中國,雖非正理,亦有數焉!吾實無仇視之心。

    顧各扶一君,兩不得已,祇以行吾心之所安。

    現時被獲之滿洲将校,吾概置于營中,優以居處,豐以飲食,固未殺害,亦無苛虐;且下令三軍,毋得騷擾,違者依律抵償:其願留營者即緻力營中,不願者送其回國。

    蓋除兩軍對壘之外,吾實不忍妄殺一人。

    今與爾等約,皆出至誠,祈于明日複我。

    如其不然,則吾惟于後日盡其取城之力而已! 王有齡長歎一聲道:“忠王真豪傑哉!”适将軍瑞昌亦拾得此書,往會王有齡。

    并道:“想李秀成或知吾将有援兵,彼将要解圍而去,故以此書誘我先降耳!”王有齡道:“援兵究在何處?今日還望保全杭州那?吾與君皆将任失城之罪矣。

    ”瑞昌聞之不悅,即辭回署。

    王有齡乃略書數言,射出城外,以答秀成。

    那書道: 謹複志王麾下:來書已悉。

    至哉仁人之言!然吾力誠竭矣,惟吾志勿衰,仍當死守;以吾之地位,不能從君所約也。

    倘不幸吾城真破,望君勿殘殺百姓,并請君先到敝署中,吾将一晤君容,而後就死。

    以君豪傑,傾慕已久,未識荊州,終以為憾也! 浙江巡撫王有齡啟李秀成讀罷來書,已知王有齡并無降意。

    惟仍守原約,候至後天,始行悉力攻城,以巨炮轟之。

    先把東南兩城攻陷,秀成乃與諸将率軍一擁而入。

    原來城内糧械俱盡,先一日提督饒廷選,向王有齡問防守之計,王有齡惟掩面而哭,已無法可施,至是乃被李秀成把城池攻下。

    秀成立先傳令:囑軍士不得妄殺一人!即帶領數十騎,直奔撫衙,要與王有齡相會。

    左右皆止之曰:“設撫衙或有伏兵,王爺危矣!切勿輕身而往。

    ”秀成笑道,“彼方欲求我勿殺百姓,焉敢害我,緻激我軍心。

    且時非對戰,安有挾詐害人之王有齡乎?彼既約吾相見,吾不可不往。

    ”遂不聽左右之言,自領數十騎直奔撫院衙門。

    時王有齡正在後堂。

    自聽得城垣已陷,敵軍已進,已整饬衣冠,準備自盡。

    當李秀成到時,直進大堂,不見王有齡,乃令左右大呼:“忠王李秀成已到!”早有衙役通報裡面。

    王有齡乃立即出堂,與李秀成相見。

    王有齡猶從容言曰:“君即忠王乎!相見恨晚。

    所惜者,二人面交之日,即王某逝世之日也。

    ”李秀成聽了,正說得一聲景仰已久,方欲慰藉數言,王有齡已不得置詞,即轉進裡面。

    李秀成不知其意,猶在大堂等候,忽衙役傳出:則王有齡已自缢畢命矣!遺下一函,寥寥數語:隻求秀成勿殺百姓。

    李秀成不勝歎息,揮淚不已。

    即令撫署舊日衙役,善視王有齡屍首,傳語慰告王有齡家小,不要悲傷。

    并道:“王大人已死得其所,盡忠報國。

    當為運柩回歸,一切吾能保護之也。

    ”遂出資千元,盛備棺椁,以大清巡撫之禮,殓王有齡屍首。

    管教:孤城失陷,忠臣惟舍命報君恩;兩國相争,名将竟傾心存友道。

     要知王有齡死後如何?且所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