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回金陵城大開男女科李秀成義葬王巡撫

關燈
玉成所截擊,左、李兩軍俱敗。

    李孟群乃回軍祁門,而左宗棠一軍亦退至甯國。

    适曾國藩以丁艱在籍,方請終制。

    鹹豐帝不準,催令墨绖從軍。

    于是曾國藩複至江西視師,舊日塔齊布、楊載福、彭玉麟等軍乃複隸曾國藩部下。

    那曾國藩以九江為數省咽喉,若不能複取九江,則軍中消息梗斷,援應俱難,乃銳意要攻九江。

    遣塔齊布會同李續宜攻之;又遣楊載福、彭玉麟以水師會攻;而以塔齊布由陸路會同攻之。

    皆被九江太平守将林啟榮所挫。

    曾國藩前後損兵折将,不計其數,終不能得一九江。

    惟曾國藩雖不能取勝,但以大軍駐九江附近,則洪秀全在九江之軍力,無不震動。

    緻令侍王李世賢,時方屯兵小池驿,被曾軍牽制,亦不能抽動。

    故洪秀全于贛、浙兩省,已大為吃緊。

    時曾國藩以屢攻九江不得,即思先定浙江,以斷洪秀全援贛之師,較為得計。

    恰值浙江藩司王有齡,領兵萬人,由紹興往争杭州。

    而鮑超由江西入浙江,由景德繞皖南之祁門,并下休甯,直趨淳安,複沿饒州,以至新城,軍鋒極銳。

    曾國藩乃乘機令鮑超會同王有齡,合取杭州;又請左宗棠,由甯國赴杭,為三路會取杭州之計。

    合并鮑超、左宗棠、王有齡三路,不下三萬餘人,齊向杭州攻搗。

    時太平在杭守将,隻翰王項大英及天将周文佳、顔金,指揮李雅風,胡湯銘,以衆寡不敵,杭城遂陷。

    李雅鳳、胡湯銘,俱戰殁城中。

    翰王項大英,及天将周文佳、顔金引敗殘人馬,遁回金陵。

    顔金為粵人,乃東王楊秀清之婿,後降清回粵,為虎門參将。

    自杭城陷後,洪秀全在贛、浙之勢力盡去,遠近震動。

    洪秀全大為憂慮,急與李秀成計議。

    秀成道:“此時又不能北争矣!非先複浙江,無以固金陵,此事臣願任之。

    ”秀全大喜,乃令秀成出軍,便宜行事。

    李秀成乃先行知照英王陳玉成,請他移兵撫定皖省西南各地,以牽制鄂、贛二省。

    自己簡閱師徒,共大軍五萬餘人,以賴文鴻、陳其芒領兵萬人,為左右先鋒;以賴漢英、陳宗勝為副将,井同指揮檢點部将二十人,為中路;複以遵王賴文洸,領本部萬人為合後。

    前後三路人馬,浩浩蕩蕩,殺奔杭州而來。

     時清廷自攻陷杭州之後,論功行賞,加左宗棠以欽差字樣;鮑超則賞穿黃馬褂;而以王有齡為浙江巡撫。

    原來有齡本貫福建人氏,為人毅勇機警,平日治兵有法,且與士卒同甘苦,故軍士皆樂為用。

    帶兵數萬,所向有功,至是以功授浙江巡撫。

    自授任後,修繕城垣,訓練軍馬,并謂諸将道:“杭州與金陵相隔八百餘裡,然蘇、浙密迩,杭州又為浙中要地,敵所必争。

    且敵将李秀成方回金陵,料來争杭州者,必此人也。

    此人若來,誠為勁敵。

    諸君宜枕戈待旦,以圖功名。

    ”于是諸将聞言,皆奮勇自勵。

    王有齡複迎家眷于城中。

    人問其故?王有齡道:“家眷随軍,本不是正當辦法。

    但某以死自誓,即舉家殉難,亦所不惜。

    倘有不幸,吾全家将以此為死所也。

    ”各人皆為歎息。

     且說李秀成引大軍前赴杭州,王有齡聽得秀成軍勢浩大,時清國一軍因英王陳玉成,縱橫皖、鄂兩省,先後李續賓、李續宜、及總兵李續焘、藩司李孟群等軍,皆為玉成所挫,故胡林翼特調鮑超回軍鄂省。

    左宗棠一軍,亦向安徽與堵王黃文金相持。

    因此鮑、左二軍,已不能授接。

    王有齡乃派員六百裡加緊赴江西,請曾國藩調兵相助。

    曾國藩乃調知府張運蘭,及提督張玉良、況文榜,各領本部,往救杭州;又令幕友李元度,帶兵五千同往。

    那李元度久居曾國藩幕府,策畫軍務,号為能員,故此曾國藩擡舉他,為獨當一面。

    于是各路星馳赴浙。

     那巡撫王有齡,便與将軍瑞昌決定:議以瑞昌鎮守内城;自己鎮守外城。

    卻令浙江提督饒廷選、總兵文瑞、副将繼興出城屯紮。

    待張運蘭、張玉良、況文榜、李元度等軍到時,即會同拒戰,王有齡又于中策應。

    并以鹽運使莊文煥、道員錫庚應付各路糧草。

    時藩司林福祥,方調任他省,尚未離省;而新任藩司麟趾已到,惟尚未接印。

    故王有齡一并令林福祥領兵出城助戰;而新藩司麟趾及臬司米興朝,則在城外助守。

    王有齡亦不時領兵出城,籌策軍事,布置既定。

     那時李秀成大軍直趨杭州,一路沿溧水而下,已抵長興。

    打聽得浙撫王有齡,已征集授兵,乃謂諸将道:“杭州人馬不少!吾欲勝者,隻在各将官能征慣戰耳。

    彼敵人各部進兵,惟張玉良、張運蘭,久經戰陣,彼若至杭,互為戰守,吾軍亦多一勁敵也。

    今張運蘭由蕪湖赴浙,不如中途截之,以了此一軍,則吾之攻浙較易。

    ”乃令陳其芒領六千人,赴甯國縣截擊張運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