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回李忠王定計複武昌陳玉成棄财破勝保

關燈
漢陽清兵;又令增修水師于妙河,以防清國水軍掩擊。

    仍令譚紹洸領着重兵,與洪春魁、馮文炳鎮守武昌。

    布置才畢,适燕王秦日綱馳到。

    秀成道:“自黃文金被困于浦口,公久駐安慶,何以忽然至此?”秦日綱道:“黃文金為左宗棠所困,吾又以安徽多事,不敢稍離,今文金已回安慶矣。

    左宗棠軍勢極銳,清廷已有旨升他為候補四品京堂,襄辦皖南軍務。

    幸林啟榮由九江分兵,出其不意襲擊左軍,故文金得以脫險,今可以無事矣。

    我今奉天王之命,恐忠王攻武昌不下,故領兵來助。

    今已規複武昌,是何神速也!”秀成乃将攻取武昌計劃,向秦日綱細述。

    并道:“吾正欲北征,懼武昌兵力單薄,燕王到此,正合用著。

    就請以公本部大軍,巡視武昌附近,以防漢陽,兼保武昌。

    吾北征亦可以無後顧矣。

    ”燕王秦日綱領諾。

    忽金陵有急報飛到:以清将德興阿方困揚州,賴劉官方設計死守,而和春、張國梁兩路大兵,又合窺金陵。

    雖有洪仁發、洪仁達在金陵防守,但羅大綱、賴漢英屢與和春、張國梁交戰,隻互有勝敗,不能取勝。

    現清廷又以福建延郡道李鴻章,調署江蘇巡撫。

    李鴻章并借洋人的利炮,銳意進窺蘇常。

    故鎮江楊鎮清及溧水吉志元兩軍,俱不能移動。

    特請忠王先回金陵。

    待金陵穩固,然後由淮揚北進等語。

    李秀成歎道:“局境如此,吾徒東奔西走耳。

    ”乃先知照陳玉成,使由鄂北直進河南,而自以本部趕回金陵。

    一面令李昭壽領骁騎五千人,星夜趕赴揚州,以壯聲勢。

    秀成即領大兵,望金陵而去。

    且說英王陳玉成,兩目上有摺痕,清兵謂為“四眼狗”。

    鸷悍善戰,所向無敵。

    自縱橫皖鄂,撫定各郡之後,威聲大震。

    及得李秀成知照,即欲由鄂入沛,忽報清将勝保領本部人馬三萬人,并吉林馬隊由皖北直趨鄂境,單攻陳玉成,以援武漢。

    原來勝保自破了林鳳翔之後,清廷即調他攻伐撚黨,及向榮敗死,武昌複為李秀成所奪,官文、胡林翼俱敗,以東南震動,乃再調勝保南下。

    那勝保以在皖北時,屢為陳玉成所挫,方憤前敗,至是悉銳與陳玉成相争。

    陳玉成聽得,恐勝保蹑其後,遂暫緩進兵汴梁,先移兵馬單迎勝保交戰。

    方抵安徽,已與勝保一軍相遇。

    兩軍尚相離四十裡,陳玉成相度地勢,先在八鬥嶺屯營。

     那八鬥嶺地勢崎險,峰巒拱伏,絕妙一個戰場。

    陳玉成踞之,以為大營;複在八鬥嶺前後分紮各營,共連營數十裡。

    軍中四萬人,号稱十萬。

    每夜置燈火,光氣燭天。

    諸将問其增燈火之故?陳玉成道:“勝保屢為吾軍所挫,其軍必怯,吾因其意而用之,故以軍勢懾之也。

    ”諸将皆服其計。

    陳玉成複集諸将道:“勝保此來,銳意與某決個雌雄:故以三萬之衆,再附以吉林馬隊,衆寡與吾軍等耳!彼志在速戰,不借百裡奔馳,吾紮于此以待之,已得以逸代勞之法。

    勝保到時,吾以前軍迎戰誘敵,而以後軍抄出擾之。

    吾窺便以大營進擊,破勝保必矣。

    ”遂令前軍骁将蒙得恩如此如此;又令後軍骁将林紹章如此如此。

    自與副将韋朝綱、洪容海,準備窺便進戰。

     時清将勝保,因欲直蹑陳玉成,故日馳七八十裡;聽得陳玉成駐軍八鬥嶺,乃笑道:“四眼狗必敗矣。

    彼知老守兵法,以為據高視下,勢如破竹,故屯于八鬥嶺中。

    如馬谡窮守街亭,吾困之直如反掌耳。

    ”忽報稱陳玉成屯兵八鬥嶺,前後皆有連營,橫亘數十裡。

    計點夜裡燈光,不下十萬人也。

    勝保道:“此是虛張聲勢,不足俱也。

    ”但勝保雖如此說,清軍已有震懼,勝保乃雜在前部親行窺探:終不明玉成所紮營盤,是何用意?即與部将道:“陳玉成前軍頗占地勢。

    但他連營數十裡,後軍且距在嶺後,必呼應不靈,何以用軍。

    吾實是不明其意!今當以吾前軍并撥吉林馬隊之半,向彼前軍挑戰,先行試敵;吾留大營觀陳玉成動靜可也。

    ”便令提督李若珠、副都統舒保兩軍先出,一聲呐喊而進。

    蒙得恩先得陳玉成之命,初猶不出,及陳玉成已知勝保調兵先進,卻先今後軍橫繞而出,直攻勝保大營。

    待後軍既動,徐在大營将紅旗一舉,蒙得恩即率兵接戰。

    自辰至午,勝敗未分。

    蒙得恩遂約兵而退。

    清将李若珠、舒保,各奮力追趕。

    陳玉成在嶺上亦故作約兵退後之狀。

    勝保見前軍得手,正率大兵繼進,忽見陳玉成後軍已橫繞而出。

    勝保乃留本部窺看陳玉成,而令總兵勒阿及副都統恩布領右軍向陳玉成後軍交戰。

    勝保居中,左右應援。

    兩軍喊殺連天。

    忽然陳玉成前後兩軍皆潰,陳玉成亦有逃狀,率大營奔至嶺後。

    勝保乃深信陳玉成真敗,即揮軍直進。

     陳玉成前後兩軍,皆受有密計:退兵時,沿途把财物抛擲。

    那勝保軍士見滿地皆玉成軍中遺下财物,乃紛紛争取,隊伍全亂,勝保已知是計:乃下令不得貪取财物,軍士那裡肯聽?隻顧取财物,不顧敵軍。

    陳玉成知敵兵中計,又将紅旗一舉,前後兩軍一齊殺回。

    陳玉成又将大營分為兩路,左右截擊。

    清兵仍自争取财物,絕不顧及戰事,被陳玉成人馬萬槍齊發,勝保軍士死傷不計其數,因此大敗。

    玉成乃領兵直沖清營,要尋殺勝保。

    管教:屍橫遍野,英王方奏捷而歸;身陷孤城,良将又盡忠而去。

     要知勝保性命如何?且聽下回分解。